為便於殖民統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將阿爾及利亞劃分為三個省

2020-12-19 魚兒讀書會擺尾

1848年,歐洲大陸各國相繼爆發革命,整個歐洲陷入了革命的動蕩之中。作為1848年歐洲革命的高潮,法國爆發的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新政權的領導者們採取了與其前任不同的阿爾及利亞政策。

自法軍在阿爾及利亞登陸以來,軍人便一直擔任著徵服和治理的雙重使命,但新政府卻採取了排斥軍人作用的政策;政府還頒布了有關阿爾及利亞與法國同化的法令,在法國議會中選入阿爾及利亞議員。

為了便於其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法國當局將阿爾及利亞劃分為奧蘭、君士坦丁、阿爾及爾三個省份,在每個省份設省議會,又分別劃出公民區和阿拉伯人區。其中公民區是歐洲移民的居住區,其面積雖然不大,但卻佔據了所在省份最好的土地,在移民們的精心經營之下,成為該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繁華程度幾乎可與歐洲的一些城市相媲美。

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在佔據阿爾及利亞絕大部分面積的阿拉伯人區,阿爾及利亞原先的主人們卻生活在極為貧困的環境中,原本的家園、肥沃的土地都落入了他人之手,而他們卻只能在遠處眺望這個國家的繁華。

法國人對於公民區和阿拉伯人區在管理上也有很大差別,公民區主要由文官治理,而阿拉伯區則實行軍事管制。歸根結底,法國人積極宣傳的所謂「同化政策」,也不過是要將法國的法律應用於阿爾及利亞的各公民區,以維護移民的利益,而廣大的穆斯林居民卻被隔絕在宣稱人人平等的法律之外。

相關焦點

  •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為避免工運,將大量因失業的工人趕到阿爾及利亞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繼承了七月王朝向阿爾及利亞移民的政策,甚至還出現了移民的高潮。這一時期的移民主要是由政府從國家工廠的失業者、冒險家、受僱的殺人犯和破產的小店主中招募的,其中尤以工廠的失業工人人數最多。在鎮壓了工人起義之後,法國當局為了避免工人再生事端,通過了卡芬雅克將軍的提議,決定將大量因失業而鬧事的工人趕到阿爾及利亞。為了使這次的移民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第二共和國政府還特意撥款5000萬法郎,並承諾為每位移民提供至少2公頃土地,以保證他們能夠在那裡獲得比國內更好的生活。
  •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在歐洲諸國中為這些難民傷透腦筋的,法國肯定算一個。至於原因,除了法國擁有發達的經濟,優越的福利,多元的文化之外,昔日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統治應該也是難民去法國的一個考慮因素。受到啟蒙思想的法國人民決定站起來,推翻當時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統治,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可是各個黨派的爭權奪勢導致法國的局面依然不樂觀。
  • 戰後非殖民化浪潮中,阿爾及利亞戰爭加速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崩潰
    它的特點就在於,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僅生活著阿爾及利亞人,還生活著佔其全國總人口多達十分之一的歐洲移民,以及數十萬法國軍隊阿爾及利亞是不屬於法國的,是1830年法國人以軍事入侵的形式強佔了這片土地,但同時阿爾及利亞又是與法國息息相關的,因為上百萬移民的存在,也因為一百餘年的殖民統治早已使這兩個原本毫無瓜葛的地方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
  • 法蘭西歷史上為什麼有那麼多共和國和帝國?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先後經歷了三個不同的政治體制:國民公會(1792年9月21日—1795年10月26日):國民公會時期經歷了一段雅各賓專政(1793年4月6日—1794年7月27日),1795年10月26日,國民公會解散,其立法權力由元老院和五百人院繼承,其行政權力由督政府繼承。督政府(1795年10月26日—1799年11月9日):督政府依據《1795年憲法》建立。
  • 法國歷史上為什麼有五個共和國?
    1848年,革命再度爆發,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成立。令人不解的是,共和國的總統,正是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他是民選總統。 小拿破崙總統換了一身衣服就變成了拿破崙皇帝,史稱拿破崙三世,第二共和國又沒了。
  • 法蘭西帝國的最後輝煌是如何破滅的
    這個中國今天的經濟現象,其實正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現代遺存痕跡之一。法蘭西殖民地分布圖;綠色為第一殖民帝國的殖民範圍(被英國所敗);深藍色為第二殖民帝國的殖民範圍。法國殖民地曾經是僅次於日不落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如果僅僅考慮法國在非洲的勢力範圍,法語區幾乎和英語區平分秋色。
  •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存在的短短12年間,共更換了20屆內閣
    1946年6月23日,喬治·皮杜爾組成了新一屆三黨聯合政府。在10月13日舉行的第二次公民投票中,新草擬的第二部憲法草案以微弱優勢獲得通過。1947年1月,在根據新憲法進行的大選中,社會黨人樊尚·奧裡奧爾當選為戰後法國第一任總統,從此法國進入了第四共和國時期。
  • 敘利亞亂象的歷史根源:法國「以夷制夷」的殖民統治
    像之前殖民非洲時那樣,法國人派出了大量官僚來管理敘利亞,在敘利亞建立起了一套與法國本土近似的統治體系,力圖將其本土化,並駐紮了大量法軍來鎮壓阿拉伯人的反抗活動,維護殖民統治。>建立了5個軍管省,來暫時管理這些本該交給阿拉伯人的土地,阿拉伯人對這樣的行為頗有微詞。
  • 法國為什麼曾有5個共和國?1958年10月4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法國為什麼曾有5個共和國?1958年10月4日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成立 很多朋友對於今天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不了解,薩沙就來說一個流水帳。
  • 1958年10月5日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宣告成立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自1946年成立後的12年中,政府軟弱無力,內閣更換頻繁,加上陷入阿爾及利亞戰爭,漸漸陷入危機。1958年5月13日,法國殖民軍頭目雅克·馬絮等人利用人民對政府的不滿,在阿爾及利亞發動叛亂。5月25日在法國南部也發生反政府的暴亂,要求戴高樂出來掌握權利。戴高樂聲明已做好接管共和國權利的準備。29日科蒂總統邀請戴高樂組閣。
  • 法國歷史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你分得清楚嗎?
    前言,法國歷史有五個共和國在世界歷史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像法國那樣,不到兩百年時間就發生了多次政治制度的變動,在君主制度和共和制度兩者之間不斷易手,單單是共和制度,就實行過五次,形成了法國歷史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其正式國號都是「法蘭西共和國」,但是後世為了方便劃分和研究法國歷史,就命名為法蘭西第一、第二、
  • 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共和國,第一第二帝國,這五個國家如何區分?
    前不久小編寫過一篇文章,標題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這三個帝國如何區分?》,介紹的是德國歷史上的三個國家。德意志第一帝國是指古代的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近代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是指希特勒統治的納粹德國。介紹了德國歷史,當然少不了介紹法國歷史。雖然法國和德國是鄰國,但法國歷史軌跡跟德國歷史軌跡有較大不同。
  • 足球地理學堂:北非之狐狸,法國的「海外兵站」,阿爾及利亞
    法國以此為藉口,入侵阿爾及利亞。1830年,法軍佔領阿爾及爾,阿爾及爾德伊被迫籤署投降書。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是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開啟的標誌。法國正式從這時候開始,在亞非兩個地區殖民擴張,佔領了包括非洲大陸大部分地區、亞洲的印支半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這個開啟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的阿爾及利亞著實讓法國人吃盡了苦頭。
  • 法蘭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共和國
    法蘭西第一到第五共和國,它們的正式學名都叫「法蘭西共和國」,就好像我們稱呼西漢、東漢;西晉、東晉一樣,對歷史上學名一樣的朝代,需要人為的加上表示前後順序的詞。對應到法國就是,為了區分那些都叫「法蘭西共和國」的國家,所以學術界就為這些國名加上了序號。首先一張總表鎮樓。
  • 法國現在是第五共和國,前四個哪兒去了?
    但是,法國的國名比較奇怪,叫「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既然法國的國名有「第五」,那麼有沒有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乃至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呢?還真有。法國本來是個君主制國家,國王咱們都熟悉,就是「路易系列」,路易十五是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六又是路易十五的孫子。「路易家」的國王們在國內橫徵暴斂,老百姓被他們搜刮的都快喝西北風了。路易十五有句名言:「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 法蘭西極簡史:為何法國會有五個共和國,兩個拿破崙帝國?
    有的讀者在看到法國歷史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第一共和國和第二、第三、第四共和國這樣的詞彙相互交叉,此外,還有什麼法蘭西第一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繞的人眼花繚亂,雲裡霧裡。所以就會感到奇怪了,為什麼法國歷史會這樣的凌亂呢?
  • 傅斯年:中國古代史可劃分為中華第一第二第三帝國
    法國有法蘭西第一帝國,第二帝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至第五共和國。德國有德意志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那麼,中國歷史上有這種劃分嗎?還真有。傅斯年《中國歷史分期之研究》,「今吾斷言曰,自陳以上為『第一中國』,純粹漢族之中國也。至隋至宋亡為『第二中國』,漢人為胡人所挾,變其精神,別成系統,不蒙前代者也。」「如上所云,『第一中國』、『第二中國』者,皆依漢族之變化升降以立論者也。」
  • 大英國協53個國家,法共體卻夭折了,原因是什麼?
    英法作為兩個不分伯仲的殖民大國,沒有理由只有英國會想到用「聯邦」的形式維持殖民體系。事實上法蘭西聯邦成立於1946年,從時間上比大英國協年輕20歲,可在1958年的時候就被「法蘭西共同體」取代。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法共體」的壽命更加短暫,僅僅三年之後便自行解體,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大英國協長壽,而法共體早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