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達學園遷隆昌釀造醬油味道香

2020-12-19 四川日報

立達學園遷隆昌釀造醬油味道香

本報記者   張嘯整理

    距離隆昌縣城4公裡外的古湖街道上遊村,坐落著一座老式的串架房。抗日戰爭時期,上海立達學園曾遷於此辦學6年。
    立達學園是民國時期的一所藝術學校,1925年由匡互生、陶載良、豐子愷等人在上海創辦,時有「武有黃埔,文有立達」美譽。
    1932年和1937年,上海先後發生「1·28」事變和「8·13」事變,上海立達學園處在戰爭漩渦中,校舍變為廢墟。為了保留教育的火種,陶載良等人在多方打探下,終於在四川隆昌南郊找到了一處適宜辦學的地方。
    1940年,上海立達學園遷至隆昌。緊接著,在樓峰中學(現隆昌二中)設考場招生,立達學園開始了在隆昌辦學的歷程。
    隆昌立達學園位於胡家壩餘家大院(現古湖街道上遊村8組),校舍是傳統的木質串架房,雕梁畫棟很是精緻,小天井別具風格。
    據隆昌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蘭廷浩介紹,陶載良在租得胡家壩餘家大院後,便掛起了「上海立達學園中學部隆昌分校」的校牌,積極籌辦學校,以便在大後方繼續實施抗日救國的教育。
    1941年2月,學園開始招收普高班學生。同年,學園撤去隆昌分校之名,更名為「隆昌立達學園」。
    與其他學校純粹傳授書本知識不同,隆昌立達學園集農藝與學習一體。學園要求學生自備鋤頭,經常參加農業生產。除此之外,還要養雞養兔、參加挑煤等勞動。
    學園農科辦有一個醬油廠,做出來的醬油比隆昌本地的口味好很多,學生們自己設計商標、自己銷售,很受歡迎。1946年,立達學園遷回上海後,把做醬油的技術轉讓給隆昌,成為四川名牌「美美醬油」的鼻祖。
    除此之外,學園的學生還經常參加時事演講、演出話劇、打籃球、遊泳等各項活動。高年級學生還學習騎馬射箭,為作戰做準備。
    立達學園處在隆昌縣城四公裡外的胡家壩,地理位置優越,即便是在敵機轟炸隆昌期間,也能安然無恙。
    抗日戰爭勝利後,立達學園「復校上海」。未畢業的學生由樓峰中學接收,校產也紛紛捐贈給樓峰中學,留下了友好協作的佳話。1995年,立達中學舉行70周年校慶時,還曾邀請隆昌籍立達校友參加校慶活動。
    如今,曾為立達學園校址的大房子變得衰敗不堪,新房子在老房子旁邊格外搶眼,但透過那些老建築,過去的時光依稀可見。
本報記者 張嘯 整理

相關焦點

  • 陶載良和立達學園的故事
    日軍進入公共租界後,艱難維持了3年的立達學園教學工作遂不能持續下去。1939年底,陶載良告別妻子兒女,由上海經香港轉道四川(重慶浮圖關),參加國民黨中央訓練團黨政訓練班為期1個月集訓。期間,他得悉汪偽控制下的上海《中華日報》,刊出了通輯他和部分師生的通告,便決定集訓結束後留在重慶,籌劃將上海立達學園遷至大後方,繼續進行抗日救國教育。
  • 「立達醬油」聞名松江,背後竟有這些故事
    內遷學校陸續返回原地。立達學園教職員工也紛紛要求復校上海。1946年春,隆昌立達學園結束課業。陶載良處理畢學校事務,離開隆昌到上海籌劃復校。他匆匆趕到上海江灣立達學園,不料,學校原來的校舍、種雞場等全無蹤影,匡互生的墓碑亦已不復存在,而面前新建的房舍早已有主,已經無法在原址復校了。他隨即再去吳淞、大場等處尋覓有否公共房屋租借,亦均被人婉辭拒絕。
  • 一滴醬油香九州
    至清朝時期,縣城就有著名的天成醬園、天一醬園和立達醬園,響石鎮有周家金鈺醬園(上金鈺)、陳家金鈺醬園(下金鈺)和葉家醬園,龍市鎮有餘家醬園和張家醬園等。  客家飲食講究本汁本味,不使用過濃佐料,清淡可口、利於消化,因此,客家人開辦的醬油作坊生產的醬油不添加色素、自然天成,醬香濃鬱、酯香突出,醬油色澤紅褐色,是客家美食必備的調味品,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 頭髮做醬油?胡說!正經好醬油,認準這3點,釀造味道鮮,做菜香
    正經的醬油只是個衍生品,是做黃豆大醬的時候意外產出,結果味道很好,很受國人胃得歡喜。這可真是個意外的驚喜。當年的醬油名字可不少,豆醬清、豉汁、醬汁、麥油、黑水、豆汁等等都是它的代稱。 現在的醬油大類分為兩種,一種是釀造醬油,一種是配製醬油。那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 致敬立達中學這位「老人」!
    陶載良為松江三中(前立達學園)建校六十五周年題詞(陶以文供圖)從松江立達學園到松江三中,直至松江立達中學,這所學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華麗轉身。陶載良,曾經掮背著立達學園,跋山涉水,先後輾轉上海、四川和松江三地,風風雨雨幾十年,為這所歷史上曾是大師林立、名流蹁躚而久享盛名的學校,披肝瀝膽而義無反顧;他知識淵博、心胸曠達,在學校燦爛輝煌之時,默默無聞似綠葉簇擁著紅花;在戰火烈焰無情凋蝕下,踉蹌前行的立達學園步履維艱甚或處於風雨飄搖之際,他忍辱負重,力挽狂瀾於既倒;他鍥而不捨、高風亮節,為教育事業奉獻了一生的心血,立己達人的教育思想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輝篇章
  • 松江立達學園創辦之初的故事
    上海《民國日報》編輯邵力子特別優待,以1元錢的價格為立達刊登1個月的招生廣告。匡互生的同學、學生,或動員親友,或籲請商家企業家等社會人士援助立達建校。陶載良常說:「立達學園是以借300元起家的。」1925年1月,匡互生、陶載良、豐子愷、劉薰宇和朱光潛等於上海小西門黃家闕路創辦立達初級中學,2月25日開學。7月,學校遷建江灣,改名上海市私立立達學園。
  • 醬油種類真不少,注意瓶身幾個字,買到好醬油味道香
    醬油種類真不少,注意瓶身幾個字,買到好醬油味道香嗨嘍大家好,醬油是每家必備的一種調味品,平時做菜煮湯都或多或少的會用的,有的朋友比較講究,可能還會準備好多種的醬油,但是有時候感覺醬油的味道很不錯,吃著好吃,有時候就感覺味道一般
  • 把老味道保留下去 揭秘手工釀造醬油技藝背後的故事
    但你知道嗎,採用手工釀造的醬油,至少需要花費半年的時間。「這是新昌人自己的醬油,家裡的老人特別喜歡,我也常會來買一些。」11月9日,記者走進新昌縣天姥食品有限公司,看到市民石先生正陪著母親購買手工醬油。其實,喜愛手工釀造醬油的人真不少,甚至還會有在外生活的遊子來這裡購買手工醬油,將它帶到新家。
  • 醬油釀造也有高科技 浦源魚釀醬油刷新行業新工藝
    浦源魚釀醬油持續推動核心技術創新與升級,運用現代化的運營管理方式憑藉優秀的產品,在市場競爭與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價值。如果說味道是醬油品質的體現,那麼醬油釀造工藝就是醬油品質的靈魂所在。好醬油必將經過用心釀造,才能成就人人青睞的高品質。近期浦源魚釀醬油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其鮮香品質與清透色澤,迅速撼動了傳統醬油在消費者心中地位,成為醬油行業中的佼佼者。
  • 好記有機醬油爭先立潮頭,2020年有機釀造醬油認證量突破新高!
    三千年前,"醢"[hǎi],即"醬油"最早出現在周代文獻中。三千年來,醬油已經成為中餐味道之魂,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餐桌剛需品,其品質關係到億萬人的飲食質量和身體健康。 好記有機醬油矢志不渝的為國人提供天然色、鮮、香的高品質調味品,其以衛生生產高標準為國人餐桌品質護航。
  • 釀造原料決定醬油的品質
    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市面上的醬油品類也在發生著變化,很容易就挑花了眼,所以不能全憑感覺去挑選,根據釀造原料來挑選醬油是非常基礎的挑選方式,當然也是最簡單的,學會這種方法,你更能選擇到讓自己滿意的醬油。脫脂大豆就是指大豆提取豆油後,剩下的副產品,通常俗稱為豆餅或豆粕,而用脫脂黃豆釀造的醬油造價比較便宜。脫脂大豆的營養成分與大豆相比最主要的就是油脂含量低,而營養成分也相對較低,那麼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應該選擇大豆釀造的醬油。
  • 食材分享|用鮮蝦來釀造的醬油,你嘗過沒有?羊城鮮蝦醬油分外香
    不過如果說到用醬汁拌飯的話,一部分人共同的回憶就是那甘香回味的醬油拌飯,真是好吃到耳朵都動啦。時至今天,醬油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放眼超市的櫃檯,醬油品種少說也有十來二十種,生抽、老抽、蒸魚醬油……,層出不窮。而我最近就發現了一款鮮蝦醬油,濃鬱的鮮蝦香味與釀造醬油的豉香味得到充分體現。
  • 好醬油 純釀造(圖)
    本報訊 記者楊豔、實習生喻路根、鞠露芸攝影報導:「哇,好香啊!」昨日,本報第十屆青青草地夏令營第二期的小記者們剛走進南昌百年朝陽食品有限公司,就被濃鬱的醬香吸引。  當日上午9時許,小記者們進入「百年朝陽」公司的生產車間,參觀了「孔雀」牌醬油生產的全過程,目睹了釀造醬油的生產工藝,了解了釀造醬油與配製醬油的區別與識別。
  • 網曝三亞立達學園違規收費 校方:學生自願繳納
    1(點擊查看更多相關視頻)  南海網三亞6月26日消息(三亞新聞網記者 劉麗萍)近日,一位自稱是學生家長的網友在某論壇發帖稱,三亞立達學園(學校)要求每個學生交200元的「座位費」,此外,六年級的學生還要交150元的畢業考試費,「這樣收費到底合不合法,希望教育局給予回應」。
  • 釀造醬油、化學醬油,有什麼不同?誰比較好吃?
    釀造醬油、化學醬油,有什麼不同?誰比較好吃?釀造醬油的製作,以豆麥醬油為例,是先將小麥焙炒磨碎、大豆蒸熟後,冷卻種入麴菌,經過麴菌發酵數日,加入鹽水(俗稱下缸),等待4~ 6個月的釀造熟成,熟成後的醬油醪,再壓榨出生醬油,調煮澄清後就是我們常吃的釀造醬油。
  • 都說日本的釀造醬油品質好,我國的醬油究竟差在哪兒?
    對生活觀察仔細的你,肯定一眼就發現了純生物發酵,沒有添加劑,肯定味道好,品質佳,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我國,前者被稱為稱為釀造醬油,後者被稱為配製醬油。在日本,前者稱為本釀造醬油,後者被稱為混合釀造醬油或者混合醬油。
  • 媒體曝「化學醬油」可能致癌 與釀造醬油無法區分
    記者採訪發現,和醋一樣,國標也將醬油分成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配製醬油中釀造醬油的比例不得少於50%,意即不含任何釀造醬油、只用化學物配製的「化學醬油」是違規的。       業內專家指出,如果工藝控制過關,配製醬油不會產生致癌物質。但標準雖規定配製醬油中釀造醬油含量不得少於50%,但並沒有方法去區分配製醬油和釀造醬油。
  • 傳承創新,精心釀造家鄉好醬油
    ▲陳強經營的醬油廠,堅持傳統手工藝釀造醬油。醬油需要天天曝曬,曬得越久品質越上乘。▲陳強在醬油廠查看產品情況。烏石醬油,是流傳百年的手工醬油,雖然時間久遠,但一直以來都堅持用傳承百年的古法釀造工藝生產,維持著最初的味道,還曾上過央視。陳強從事烏石醬油這個傳統調味品的正常生產和經營已有20多年。他專注於精心釀造一缸又一缸的萬意牌烏石醬油,讓烏石醬油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讓醬油的鮮美芳香潤色人們舌尖上的文化。
  • 好記有機釀造醬油│全新工藝搭配綠色食材,國民的放心之選
    三千年前,「醢」[hǎi],即「醬油」最早出現在周代文獻中。三千年來,醬油已經成為中餐味道之魂,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的餐桌剛需品,其品質關係到億萬人的飲食質量和身體健康。 好記有機醬油矢志不渝的為國人提供天然色、鮮、香的高品質調味品,其以衛生生產高標準為國人餐桌品質護航。
  • 釀造醬油胺基酸含量的檢測與分析
    在2018年第44期《食品與發酵工業》期刊中,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對釀造醬油胺基酸含量檢測做出權威發布,在抽查的3款醬油中綠業春牌無添加醬油較普通醬油的天然胺基酸組成更加均衡。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為分析釀造醬油特徵胺基酸組成及對胺基酸態氮的貢獻,比較了3款不同類型醬油中游離胺基酸含量和胺基酸態氮組成。結果表明,釀造醬油中胺基酸種類豐富,無增鮮劑添加的醬油中胺基酸分布均衡,外源穀氨酸的添加顯著影響胺基酸態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