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在於貧困富貴,只在於你孝不孝順,那才是身邊的幸福

2020-12-13 星座咖咖

身邊的幸福無處不在,但在最近我就看見了身邊的幸福。

今天上午,我去我姥姥家玩,我姥姥說:「我想出去在外面坐一會兒。」我說:「好的,姥姥。」我就拿著一個凳子,我扶著我的姥姥一個一個的臺階走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又有一位奶奶也拿著凳子一拐一拐地走了過來。然後她們兩位老人在討論老年人的身體怎麼著?都有什麼病?我根本一點話也插不上,那我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我靜靜地看風景。

不一會兒,一輛白色的車開了過來,然後一位長得40歲左右的叔叔下了車,手裡還提著一些東西。那位叔叔說:「媽,我回來了。」我隨後聽見那位奶奶說:「哎我回兒子回家了。」我看見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燦爛又洋溢的笑容,老人眼眶邊上有眼淚,我就在想:「這是多久沒回家了,老人都流淚了。」當時,叔叔把東西放在了老人的家裡,我姥姥羨慕地說:「你看看你家的兒子太孝順了,回來就帶一大堆好吃的。」奶奶說:「孝順啥呀,一年都回不來幾次,」老人當時熱淚盈眶。

然後,叔叔連忙拿出紙巾給奶奶擦淚,奶奶的淚是越擦越多,止都止不住。叔叔二話不說就給奶奶捶背;按摩,奶奶一邊哭一邊露出洋溢的容,我覺得奶奶這一生都沒這麼幸福過。我差點也哭出來,其實做兒女的父母真心地孝順才是幸福。老人要的不是錢,吃,喝,而是兒女對父母的孝順,我覺得沒有比孝順更重要的了。

叔叔說:「媽,我買了一些菜,中午我炒菜給您吃。」奶奶說:「好。」叔叔連忙扶起奶奶回了家。「太幸福了,我覺得沒有比孝順更幸福的了。」我羨慕地說。姥姥說:「是呀!」我把姥姥扶回了家。

一個人不在於貧困富貴,只在於你孝不孝順,那才是身邊的幸福。

圖片與文章內容無關!

相關焦點

  • 孝不在言,而在於今,孝在於行,在於心
    01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孩子滿月那天,送走客人,與母親在客廳小憩,母親看著我,很突兀地說了一句「兒子,你懂事了」,我抬頭笑著看了看母親我知道母親的意思,從產房外看到孩子的那刻起,欣喜之餘,仿佛一瞬間讀懂了父母,讀懂了舔犢情深,一個月,我再沒和母親拌過嘴,再沒覺得母親嘮叨,心中泛起的是對父母的愧疚和自責,我想很多人都會有同樣的心理歷程,「少年不識雙親意,養兒方知父母恩」。看著自己的孩子,ta未來想必也會像我一般經歷成長、叛逆、成熟,如同一個輪迴,由不得人控制。
  • 2000名中學生集體跪拜父母遭質疑: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孝順長輩,懂得感恩,在於日常生活中質樸實在的行為,發自內心的敬意與愛心體現在點點滴滴的行動中,而不在於那些花裡胡哨徒有其表的外在形式。教育學生感恩沒問題,但是形式大於內容就不值得提倡了。
  • 佛說:孝順 ,孝了你就順了!
    子欲養而親尚待,是上天給予我們最大的恩賜,趁父母還年輕、趁父母還健在,多陪陪他們吧!或許你曾經年少,不解父母辛勞。一路成長,一路依靠。所謂養兒方知父母恩,也許為人父母后,自己如何操勞,如何不易。唯有經歷過後,才知其中艱辛吧。這世上,從來就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深解其味。
  • 孝順 ,孝了你就順了!
    作者:燕歸來來源:了凡四訓(lfsx188)古今皆有「人人皆可為堯舜」的說法,猶如佛陀所言「一切眾生,皆具足如來智慧德相」——在人世間,所有的智慧、道德都是可以相互轉化,變化的。這一生,命裡的福報,氣運,也會隨著你的轉變,緣起緣來。
  • 其實,一個人的能力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能給予什麼
    其實,一個人的能力不在於你擁有什麼,而在於你能給予什麼。1:住在心裡的人,想徹底放下,真的很難,曾經那麼多美好的記憶,是很難割捨的,讓我們眷戀,時刻都在想起,害怕一不小心弄丟了,再也尋不回。6:你把我刪了吧,不然我老想找你聊天,你又不回,獨留我一人尷尬;一個人叫外賣,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商場,一個人跑回家,可怕的並不是孤獨,可怕的是你已經越來越不害怕孤獨。7:誰的青春沒缺失?沒錯過?有的可以彌補,有的已經太晚了。無所謂遲到或是早到,每一片良辰美景總會有盡頭,回憶也有荒蕪的一天,只要曾經在場就好。
  • 孩子能否出人頭地,不在於成績好壞,曾國藩一語點醒許多糊塗父母
    針對子弟生長於富貴家庭、慣於養尊處優的特點,曾國藩特別強調戒驕奢、倡勤儉、主敬恕、不忘本。他認為「居家以不晏起為本」,從不準許子女睡懶覺。在家裡男要掃地、種菜,女要做飯、織布。二、孝「百善孝為先。」曾國藩提倡「盡孝悌,除驕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愛幼,出嫁後尊敬公婆。「孝順」並非嘴上說說,我們若想子女孝順,就要懂得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以後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 抖音上的經典句子,人生的幸福,不在於富足,而在於滿足
    五、從今天起,勤奮去做一個可愛的人,不羨慕誰,也不埋怨誰,在自個的路面上,欣賞自己的風景,遇見自個的幸福。六、別人能夠替你開車,但不可以替你走路;能夠替你做事,但不可以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去走,獲得成功要靠自己去爭取。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 傳統文化的核心在於孝!
    」龐子博先生:再反過來講「孝」的真實含義,其實就是代代盡身、代代盡心,每一代都要儘自己的心去對待長輩。中國古人教育人沒有講得那麼空泛 「你要愛天下所有的人」,我做不到,因為我都不知道他是誰,怎麼做?中國古人尤其是儒家在教人的時候,要求先孝父母,然後孝尊長,再孝師長,最後一圈一圈擴散出去,是有可操作性的。
  • 家長謹記,孩子離父母遠近不在於是否優秀,而在於是否有同理心
    將來孩子只會離我們更遠,也沒有人照顧我們。我的堂姐也是這樣,只有過年才回家一次,父母沒有人照顧,堂姐的爸爸媽媽為堂姐辛苦了半生,換來的卻是孤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想不是的。孩子離父母遠近並不在於是否優秀,而在於孩子是否有同理心。對大多數人來說,高等素質教育會讓自己更加孝順父母,懂得感恩。但是也有一些不孝順父母的案例,這只是極少數的。
  • 孝文化源遠流長,你真的做到孝順了嗎?是孝順還是媽寶男?
    現在住樓房的多,在同一個小區的,可以成立一些養老委員會之類的,可以一起關照同一個小區裡的老人,即使兒女不在身邊的話。聽話是否就是孝順?孔子對曾子說道:「你跟我也學習很久了,你不知道嗎?我們的古聖王舜在侍奉自己的父親瞽瞍的時候,瞽瞍每次想叫舜幫他做事,舜都在身邊,但是瞽瞍想要殺害舜的時候,卻從來找不到他。犯了小錯,父親輕輕打你,你當然可以受著,但是要是父親來真的,你應該馬上就逃走!所以瞽瞍才不會犯下父親不應該犯的罪,而舜也不失自己對父親的孝順。
  • 重點不在於過去二字,而在於那女人是在不斷地重複那兩個字
    路飛笑道,「這個小五實在太虛弱了,那女人不就在他耳邊念叨過去二字嗎?至於搞得他頭疼欲裂,還在地上打滾?」魔鉞苦笑,「其實,我倒是感覺,重點不在於過去二字,而在於那女人是在不斷地重複那兩個字。」路飛皺眉,「你什麼意思吧?
  • 《十月圍城》:閻孝國的悲劇,就在於他分不清真正的忠和孝是什麼
    很多時候正是因為熟人說以才更加難以做出一些選擇。因為彼此之間要顧及到親戚的關係,又要顧及到君臣的關係。其實更多人的做法就是捨棄小愛,保全大愛。這裡的小愛就是親戚之間的這種微妙的關係,而大愛就是對自己國家的熱愛。其實這是古代人們最常遇到的一些事情,這種二元對立的思想問題已經困擾了很多人。
  • 我覺得文字的魅力不在於它真實,而在於那一撇一捺力透紙背的情緒
    寫作是一個人最自由的時刻,但願你不會因為烏合之眾的呼聲而疑神疑鬼。。。說花美就會有人反駁不是所有的花都一樣美說人漂亮就會有人頂嘴你一定不知道那某某某在私底下做過什麼說一家企業爭氣就立馬有人跳出來審判那什麼和什麼都是別人發明的它用人家的專利算不上什麼就算你在某某技術上面領先那也不全是它自己的有什麼可嘚瑟我們預想到
  • 我們那不堪重壓的孝順
    我們頭上的孝字為什麼會這麼重?很多人在深受父母和原生家庭的困擾和傷害,難以掙脫父母持續的道德綁架,精神上劃界限一直不成功,其中一大部分原因,是孝字的束縛。具體可以參考《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她的悲哀不僅僅是父母的重男輕女。其實際的根源在於她一直被家人用孝順綁架著,即便她已經是一個經濟獨立的新時代女性,但在精神層面上,卻始終難以擺脫原生家庭的控制。
  • 生活的真正意義不在於財富多少,而在於心靈的美好和幸福的感悟!
    然而,你需要體驗,才會如此,那你為什麼那麼需要哪些體驗呢?是虛榮?還是需要?說到底,要麼是感官的刺激,要麼就是內心虛無的苛求。父母把我生下來,我也沒有任何選擇,只能順應自然,適應社會,一點點的成長起來,變得堅強獨立,能夠擔負起家庭重任,減輕父母的負擔,也算是對父母報答。
  • 愛情的期限,不在於時間,在於記惦
    他說話的時候手微微顫抖地指了指那開得正燦爛的百合。「那婆娘年輕的時候最喜歡這花,我也不知道叫啥,年紀大了,記不清了。」他說話的時候微微笑了笑,布滿皺紋的臉龐泛起絲絲的幸福。這時候,一個略顯焦急的小夥子跑了進來:「爺爺,我找你好久了,你怎麼跑這裡來了」「我找你奶奶呀,我要給她買花」小夥子神情突然感傷:「爺爺,奶奶去年就走了,你忘了嗎?走,咱們回家吧」
  • 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而在於是否放糖
    而一旦離婚之後才恍然發現:老婆還是自己的好。(一)我是個非常幸運的男人,剛到而立之年就擁有了千萬身價。妻子是我的大學同學,兒子健康活潑可愛,這樣的一個家曾是幸福的代名詞。然而,我不小心將幸福弄丟了。男人有了成功的事業,身邊的女人就漸漸多了起來。妻子忍受不了我的花心,堅持要離婚。
  • 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對照看一下就知道了,父母早看少走彎路
    生活中我們總想知道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其實孩子不孝順的從小就有徵兆,這三點特徵,對照一下;希望你家孩子沒有,都說三歲看大七歲至老,看孩子現在的行為;就可以判斷孩子長大以後的人格特徵,尤其在於孩子是否孝順這個問題上,往往在日常的一舉一動當中會表露出來,如果家長生活中忽視;不能及時發現並幫助其改正,將來就可能會懊悔莫及。
  • 幸福婚姻的真正體現,在於「相擁而眠」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一生有你》01美國電影《欲望都市》裡有句臺詞,「我們在床上表現如何,就表示我們生活過的如何。」
  • 緩解壓力的關鍵,不在於消滅壓力,而在於提升能力
    也印證了劇中那個伯伯說的話「從離開的那一刻,你的家就是你自己。」她就會說我好羨慕你,自己一個人多爽,有錢有時間,自己想去哪就去哪…我說我也羨慕你,有人疼有人愛…其實現在看來我們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只是在表達自己的不如意,自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