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生孩子"坐實,2018新生兒驟減200萬!還有3000多萬"剩男...

2020-12-23 每日經濟新聞

"年輕人不愛生孩子"坐實,2018新生兒驟減200萬!還有3000多萬"剩男"因男女失衡所致?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9-01-22 09:29:10

與2017年相比,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了200萬,且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均創下近幾十年來的新低。在人口性別結構方面,2018年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男性比女性多了3164萬人。這意味著,有3000多萬的男性面臨著「打光棍」的風險。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月21日,2018年全年人口數據出臺,「年輕人不愛生孩子」的結論已被坐實。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逼近14億大關,達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死亡人口9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

與2017年相比,2018年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了200萬。

此外,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男性比女性多了3164萬人;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729萬人,佔總人口的64.3%,比2017年減少470萬人。

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表示,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幅度超出預期,按照歷年幾十萬的出生人口波動來看,下降幅度非常大,新生兒大幅下降這一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也比預期提前。而男女比例失衡會帶來婚姻擠壓問題,若想維持人口不衰減,我國需要生育更多。

圖片來源: 21世紀經濟報導

超預期的出生人口下降

北京大學教授陸傑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如果回到放開全面二孩的2016年,誰也不會想到2018年出生人口下降到了1523萬。當時大家的預測是,二孩放開後出生人口的釋放要經歷四五年的時間,但沒想到2016年達到小高峰後,2017年即有所下降,2018年則下降得更快。」

數據顯示,近十幾年來,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基本維持在1600萬,波動幅度在幾十萬左右。2016年實行的全面二孩政策,使當年出生人口達1786萬,同比增加131萬,是2000年以來的頂峰。但2017年受一孩數量大幅下降的拖累,儘管全面二孩政策效果繼續顯現,但出生人口仍減少63萬,2018年則繼續減少200萬。

人口學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6年做出的判斷是,2017年出生人口達到高峰,2018年開始下降,隨後快速萎縮。但目前來看,情況更不樂觀,因為2018年就大幅萎縮了200萬,比預計時間早了一年,下降幅度也超出預期。

不僅是學者,出生人口的下降也同樣超出了有關部門的預計。黃文政表示,在原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主編的《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一書中,曾預測了如果實施全面兩孩政策,2018年的高、中、低預測出生人口數分別為:2294.3、2188.6和2082.4萬人;若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則2018年的出生人口為1724.8萬人。

「2018年1523萬的實際出生人口比書中的低預測少了559.4萬人,比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預測還少了201.8萬人。」黃文政說。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的人口出生率是自1949年以來的最低值,比2017年減少1.49‰;自然增長率則是自1962年以來的新低,同比減少1.51‰。有專家預計,若趨勢持續,人口負增長拐點或將提前到來。

黃文政預測,雖然2018年的出生人口大幅減少,但這將是未來100年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今後不可能再達到這個水平了。

不過,出生人口數依舊大於死亡人口數,這讓我國總人口保持持續增長並逼近14億大關。

出生人口下降是否意味著我國人口紅利消失了?1月2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我國勞動力資源近9億人,就業人員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有1.7億,每年大學畢業生有800多萬。中國仍然具有巨大的人口數量和勞動力大軍,人口紅利仍然存在,勞動的參與率還在提高。

男多女少加劇生育壓力

圖片來源:攝圖網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口性別結構方面,2018年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男性比女性多了3164萬人。這意味著,有3000多萬的男性面臨著「打光棍」的風險。

陸傑華表示,目前尚未公布2018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僅公布了總人口的性別比。近年來,出生人口性別比逐年下降,但仍高於正常水平,這會帶來婚姻擠壓問題,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會存在大量的「剩男」。

黃文政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長遠看,男多女少的局面,意味著中國若想維持人口不衰減,需要更高的生育水平。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為了使生育率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維持下一代人口與上一代數量持平,不增不減),需要總和生育率達到2.1,即每個婦女平均生育2.1個孩子。

「受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男多女少,許多男性找不到對象,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生育更多,才能維持人口不衰減。」黃文政說。

另外,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2018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同比提升0.6%,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記者注意到,60周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創近年來新高。

人口持續老齡化帶來了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人口紅利雖然仍在,但正在衰減。事實上,早在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就出現了多年增長後的首次下降,2018年這一數字則同比減少了470萬。此外,2018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586萬人,相比2017年末的77640萬人減少54萬,為最近多年的首次下降。

黃文政認為,老齡化是大勢所趨,這將影響到養老金系統,財政和消費也會面臨壓力。

據記者了解,目前東三省人口外流嚴重,生育率低,老齡化程度高,2016年東三省養老金結餘均為負數。其中,2016年黑龍江的撫養比為1.3,全國最低,這意味著在黑龍江,平均每1.3個人就要撫養一個老人。

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王佳昕

相關焦點

  • 我國新生兒數量驟減5900萬,網友:我也想生孩子但現實不允許
    我國「新生兒」數量驟減5900萬,對此,網友們在網絡上也紛紛吐露了自己心聲,許多人都表示,真不是我們不想生孩子,但是現實生活太殘酷,實在是難以承受生娃養娃的壓力。還有的網友表示,現在連一胎都不想生,二胎就更是不會考慮了。
  • 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 00後才最慌
    (原標題: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稍稍,00後才是最慌的)1月21日,2018年人口數據出爐。在人們紛紛感嘆「年輕人不愛生孩子」的同時,另一項數據卻讓廣大男同胞如坐針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年末,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按照總人口數量來計算,中國大陸男性比女性多出3164萬人。這3000多萬的「剩男」群體,未來社會該如何消化?
  • 3100萬剩男注孤生?80後90後請往後稍稍 00後是最慌的
    1月21日,2018年人口數據出爐。在人們紛紛感嘆「年輕人不愛生孩子」的同時,另一項數據卻讓廣大男同胞如坐針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年末,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
  • 中國男女失衡嚴重,未來將有3000萬「光棍」?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相比之下,男性多了幾千萬,所以「女性太少」是老年剩男人數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所以說現在的醫院不允許提前進行性測試,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其次,很多年輕夫婦現在不想生孩子,甚至很多年輕人現在也不想結婚。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晚婚晚育,甚至還有希望不結婚不生育的。這導致了中國新生兒數量的下降,更不用說女孩的出生率了。
  • 2018年新生兒數量大幅度下降,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12月25日,長期研究人口與生育問題的專家何亞福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說:「雖然官方至今也沒公布全國前11個月的新生兒數據,但通過部分地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的出生人口比去年減少100多萬到200多萬。」這就是現在中國新生兒出生的現狀。
  • 「人口警報」再度來襲,19年新生兒僅1465萬,年輕人少1億
    據統計:我國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減少了58萬。比近10年以來出生人口高點的2016年,減少了321萬。這一組直觀的數據就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看到,我國的人口數,在近50年以來,已經創下「新低」。
  • 全球生育率暴跌,23國人口驟減50%,女人為啥都不願意生孩子?
    2020年中國新生兒會跌破1000萬?答案是不會,但推測會在五年之內跌破1000萬,請聽以下詳細分析。其實,不僅僅中國新生兒出生率逐年下降,全世界也面臨著生育率驟減的問題,美國華盛頓大學曾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23個國家人口將下降50%,不得不說,新生兒出生率的下降確實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 我國新生兒一年比一年少,為什麼現在年輕人不願意多生孩子呢
    2016年我國新出生人口1786萬;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新出生人口1523萬;2019年,預計新出生人口不到1200萬。人口危機漸行漸近,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勢在必行。對於一個14億人口大國來說,新生兒比例太低,未必是好事,「未富先老」己成為既定事實。2019年中國總和生育率預計低於1.5,遠遠低於全球平均生育率2.5,發達國家1.7,比歐盟還低。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了,反而我國新出生人口成斷崖式下降?為什麼現在80、90後都不願意多生孩子呢?
  • 剩男剩女、空巢青年,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01 剩男剩女2019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單身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2020年會突破8000萬人。 剩男是鑑於「剩女」一詞產生後而跟著出現的,指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還未結婚、單身的男性。調查顯示我國剩男人數超過6000萬。剩男往往學歷低,收入低,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鄉鎮。
  • 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 男女比例失衡狀況逐年緩解
    1月21日,2018年人口數據出爐。在人們紛紛感嘆「年輕人不愛生孩子」的同時,另一項數據卻讓廣大男同胞如坐針氈。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年末,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351萬人,女性人口68187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4(以女性為100)。按照總人口數量來計算,中國大陸男性比女性多出3164萬人。
  • 生孩子有多重要?如果今年新生兒數量又低於1500萬……
    而現在,年輕人由於生活壓力大,不再渴望要孩子,絕大多數家庭是一胎甚至是丁克。 可是,一個國家如果新生嬰兒數量不足1500萬,就會出現很危險的事情。生孩子,其實也是一件不容忽視的事情,特別重要。年輕人的生育思想,會使得新生兒的數量不斷降低。
  • 開眼界:300多萬的房子如何營造3000萬的品位?
    ▲步入售樓大廳,視野頓時開闊起來,以前也見過這麼高大的,人家那是3000萬級的產品啊!▲四房兩廳兩位127平,分區做的很好,也有80多平的房型,總價才300多萬,相比去年北京商品房套均780萬的置業門檻大大降低了。
  • 這個國家宣布:不生孩子,就「加稅」!
    其最新的新生兒數量創下了120年來新低。另一方面,日本的人均壽命世界最長。最終導致,日本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日本之後,韓國也正在步日本後塵,新生兒人數屢創新低,預計用不了韓國也將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但反彈不到十年,2017年,俄羅斯的人口又開始負增長,2018年較2017年減少了1.9萬人,2019年較2018年減少了10.4萬。今年隨著疫情全球大流行,上半年俄羅斯一度成為疫情的中心,之後雖有平復之趨勢,然近日隨著天氣逐漸變冷,疫情抬頭,俄羅斯每日新增人數又再次突破了1萬。
  • 中國迎來「人口危機」:出生率的下滑,年輕人不願生也不敢生?
    01、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比2018年減少了58萬人口;人口出生率為10.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面對這一個數據,我們不得不承認:新生兒出生率確實是越來越下降了,而最明顯的是各個崗位都在缺人。
  • 新生兒出生量三連跌,年輕人不是丁克就是不結婚,這是什麼原因?
    、也創下了新生兒出生量的歷史新高,本來大家都以為二胎政策開放後出生量會一直持高,不曾想到了2017年出生量就下跌到1723萬,2018年出生量還比2017年少了200萬,只達到1523萬人出生量,而2019年末雖然我國總人口突破了14億人口,但是該年的新生兒出生量僅為1465萬人。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不愛生孩子了?
    而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據說是因為成本太高,相關補貼必須提高,來鼓勵他們生育。雖然小編我已經不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是認識的年輕人和疑似中年人還是有一些的,為什麼他們中絕大多數不願意在三十以前生孩子,甚至一直都不想生孩子呢?真的只是因為補貼拿得太少了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看看他們的,可能沒那麼有普遍性的例子,是否說明了一些「補貼」之外的問題。
  • 年輕人何止是不喜歡生孩子,有的甚至連婚都不想結
    2017年人口出生為1723萬,2018年下降約200萬人,到了2019年的人口出生為1465萬……中國出生率不斷下降,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父母要把家庭積蓄的一多半都用在孩子身上,而這些錢花在自己身上改善自己生活的品質,難道「不香嘛」?教育觀念不成熟造成的後果身為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一出生就輸在起跑線上,有些年輕人認為與其讓孩子出生後得不到好的生活環境,還不如先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
  • 這屆年輕人不願生孩子,是不想生,還是不敢生?
    在以前,中國人有「多愛生孩子」呢?就拿NA姐舉例吧,我爸在家排行老三,加起來一共5兄妹,我還有四個舅舅加一個大姨,我媽是老二,兄弟姐妹之和僅以一票戰勝我爸。很多人感到納悶,為什麼生活條件差的時候,孩子反而生得多,現在條件好了,大家卻不愛生孩子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資深紅娘奉勸年輕人:年齡大生孩子質量差
    這不,近日又有資深紅娘出「金句」了:建議年輕人早結婚,因為年齡大了養孩子質量差!在接受採訪時,萬阿姨說,根據她的經驗,現在很多年輕人學歷很高,但卻錯過了24、25歲這個結婚生子的黃金期,所以她給出的建議是年輕人最好早點結婚。
  • 新生兒數量僅80多萬,日本開始大力發展AI配對,為催生拼了
    新生兒數量減少是很多國家正在面對的一個問題,催生更是一個難題。新生兒數量不斷減少已經是近幾年的一個大趨勢,眾所周知,新生兒數量少很可能會加速人口老齡化。尤其是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時,其實不僅是中國,日本其實也面臨著這一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