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國之所以能發展5000年的歷史,是因為我國人們的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生兒育女是我們女性的一種職責和使命,更是令我們國家得以延續的最基本的條件。
如今,中國已經是坐擁14億人口的超級人口大國,是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的存在,只不過,在這樣一條「東方巨龍」的背後,未來的發展卻並不是讓人看好。
很多國人都覺得,我們如今身處一個和平的年代,靠的都是軍人在保家衛國,看看其他身處戰亂的國家,不止一次慶幸我們生在中國。
只不過,對於我國目前的發展形勢來說,如今雖然是很不錯,但是10年、30年乃至50年之後,未來的發展堪憂。
曾有專家表示:在我國1980年至1989年,我國出生了2億2800萬個孩子;1983年獨生子女政策出臺後,90後降到了1億7400萬,00後只有1億2600萬。
簡單來說,我國目前的發展算是良好,但是,在30年之後,我國年輕人的數量就會減少1個億。
據統計:我國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減少了58萬。比近10年以來出生人口高點的2016年,減少了321萬。
這一組直觀的數據就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看到,我國的人口數,在近50年以來,已經創下「新低」。
原本,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之後,很多人都預測,當二胎政策一經開放,那我國的人口數將猛增。
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在19年出生的1465萬新生兒中,將近6成都是二胎新生兒,一胎的新生兒僅僅佔了4成。
當這組數據一出,很多人在表示不解的同時,又開始找「背鍋俠」,覺得是90後、00後作為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作為年輕人,應該承擔起這一份責任。
但是,90後、00後卻表示:我們不背這鍋。
用戶9:不要把責任推給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確實是生不起、孩養不起孩子了。
夕月的悠閒:滿處都是人,二胎大把,一點沒覺得人少,等二胎長大,又要面臨學位工作房子的壓力。
用戶62: 年輕人的生存壓力大不說,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年代已經過去。未來的人口出生率,勢必還要走下坡路。人工智慧的興起,也不需要太多文化程度偏低的勞動力。
gp: 很現實不要說年輕的90後他們要生二胎我50後堅決反對,看了50幾年經歷還不清這人類社會生活。
用戶1:現在就是生一個,請問有多少父母在照看自己生的?大都是老人在撫養照顧。要生二胎,還得看有沒有生養的條件。現在年輕人生活節奏快,回家玩手機,哪有時間照看孩子,如果老人同意照看,經濟條件好的還是願生的!
輝鍋鍋:富人多生,窮人少生,生活壓力大,生個孩子不能給他好生活,不如不生。
其實,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晚婚晚孕已經成為了最基本得「常識」,對家庭的歸屬感不強,對孩子的責任感不強,都會讓父母開始拒絕生孩子。
尤其是女性,對於婚姻不期待,覺得單身生活很好,沒有約束,而且自己也可以贍養父母,可以孝順父母,有了孩子反而是一種負擔。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想生、沒錢養。
在現在年輕人的婚姻觀也很正,覺得有了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任,要保證孩子的生活有質量,保證他們的教育有好資源。
而這一切的代價並不是很低,有家長曾算帳,如果從孩子小時候的花銷算起,在寶寶出生到畢業,花銷都保持在一個平均水平的話,也需要68萬元,如果生活水平再高一些的話,則需要200多萬。
尤其是現在,生兒子生女兒的花銷幾乎差不多,婚姻法更改之後,女性的利益開始很難得到保障,家長也考試打算給女兒買房、買車。
想讓女兒在結婚之後有一個退路,讓女兒受了委屈之後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棲息地,所以,壓力之下,夫妻不想生孩子也是理所應當。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我國未來的發展到底如何呢?你覺得在你面前,養孩子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