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孕婦孕31周植入起搏器,生死時速20天

2020-12-20 澎湃新聞

二胎孕婦孕31周植入起搏器,生死時速20天

澎湃新聞記者 許珈

2018-04-0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

3月3日晚上,一位妊娠31周的二胎孕婦被送進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

「在家已經發燒2天,中間還時不時有胸悶、喘不上氣的感覺......」聽了病人主訴的症狀,當班醫生當下反應,孕婦的情況可能並不簡單。而隨後的心電圖檢查結果也顯示,病人的心肌活動異常,孕婦隨即被收入心內科監護病房。

孕婦搶救中

雖然在積極治療和嚴密監護下,病人心臟情況仍急轉直下。3月5日凌晨,孕婦出現了III度房室傳導阻滯,心內科作出處置,為其植入臨時起搏器。看著急劇升高的心肌損害指標,異常增寬的QRS波形,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穎川判斷,孕婦的病情隨時可能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建議轉入ICU全面監測治療。

危及狀況接連不斷,急轉直下的病情導致母體心功能急速惡化,嚴重缺氧。入院不久,胎死宮內,病人生命也處於死亡邊緣。面對從無治療類似病例的壓力,在各位專家全面討論評估,獲得家屬同意後給予V-A ECMO體外膜肺氧合治療。

治療期間,病人心電圖反覆出現房顫、室性心律失常和傳導阻滯,心功能、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明顯異常,好不容易穩定之後,如何取胎又成了問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黃亞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產婦反覆出現房顫,如果要引產勢必加重心臟負擔,經過專家組討論後決定剖宮取胎。所幸,經歷了20個日日夜夜,一場多學科聯合的生命接力賽將患者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產婦本身沒有心臟疾病,年齡也不算大,主要是孕期感染病毒導致了爆發性心肌炎。」黃亞絹教授解釋,產婦在搶救期間出現心源性休克,多臟器功能損害等情況,特別兇險。由於在孕期,治療也十分棘手。

作為上海市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之一,市六醫院婦產科常年要應對各種危及情況。二胎時代,高齡孕產婦的數量急劇上升,隨之而來的也是更多風險。黃亞絹教授提醒,高齡產婦從備孕期就要做好各項準備:

首先是孕前評估,了解自己是否有一些基礎疾病,是否適合懷孕。孕期要密切隨訪,例如基礎疾病有無加重,是否有新的疾病出現,有無妊娠風險,在醫生的監護下制定不同的方案。

需要提醒的是,產婦自身要注意生活規律,尤其不能熬夜。在家可以監測一下血壓、體重,也要注意觀察胎動情況。

高齡產婦在妊娠期容易發生健康問題,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等。「二胎還會面臨疤痕子宮的問題。」黃亞絹教授直言,疤痕子宮的產婦再次生育風險大,兇險性前置胎盤是比較常見。宮腔黏連,則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同樣十分兇險。

對於一些高齡產婦,由於孕期激素分泌的原因,可能導致子宮肌瘤生長過快,需要密切關注。子宮肌瘤如果不影響生育,一般會在產後再做手術。

另外要提醒患過宮頸炎,做過宮頸手術的女性,妊娠期宮頸鬆弛會引發流產或早產;分娩期可能出現宮頸撕裂的情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孕婦搶救,高齡二胎風險,疤痕子宮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高齡產婦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醫院搶救上演生死時速
    原標題: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一腳踏入「鬼門關」 :生死時速搶救,母子雙雙脫險楚天都市報9月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薛源 張祖國)頭胎剖宮產,二胎遭遇了最兇險的前置胎盤、胎盤植入。就在入院待產前一天,突發大出血,36歲的武漢孕媽和腹中寶寶一腳踏入「鬼門關」。一通求助電話,醫生一路「保駕護航」,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化險為夷,母子二人最終脫離危險。8月31日,順利出院。
  • 起搏器植入的相關問題——王炎
    擅長各種心動過速消融手術:室上速(包括陣發性室上速、房撲;房速、心房顫動(房顫)的導管消融;各種心動過緩的起搏器植入(小切口無拆線方案):病態竇房結症候群,房室傳導阻滯,房顫伴長RR間期心動過緩的治療。目前在武漢同濟醫院心內科,我們手術組採用特殊處理辦法,大多數患者起搏器植入術後直接步行返回病房,無須嚴格臥床,第二天檢測起搏器和換藥,如果無特殊,第二日即可出院。
  • 35周雙胞胎孕婦胎盤早剝,新橋醫院上演「生死時速搶救戰」救回母嬰...
    一月前,懷孕35周的雙胞胎孕婦陳雪突發胎盤早剝,命懸一線,在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經產科、手術室、麻醉科、兒科等多學科醫護團隊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搶救戰」。通過緊急剖宮產手術,從入院到兩個寶寶出生,僅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將這名懷孕35周、重度胎盤早剝的產婦和雙胞胎成功搶救,不但母親保全了子宮,雙胞胎嬰兒也在重度窒息中搶救過來,母嬰三人轉危為安。
  • 上虞新聞網丨孕婦突發胎盤早剝 產科上演「生死時速」
    「通知手術室緊急剖宮產手術、兒科醫生到位……」近日,一場「生死時速」在上虞婦幼保健院產科上演。當天下午2時40分,上虞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邵利華接到我區另一家醫院的緊急求助電話:「邵主任您好,我們有一個孕33+4周的孕婦,因陰道流血多,B超檢查考慮胎盤早剝,情況危急,準備立即轉送你處就醫。」電話那頭的聲音緊張而又急促。胎盤早剝必須儘快娩出胎兒,多一分鐘就多一分危險。
  • 懷孕遇上「生死劫」 二胎媽媽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二胎媽媽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李女士來自安徽,因為頭胎是剖宮產,故二胎為瘢痕子宮,因此,她整個二胎懷孕期間頗為謹慎。 「孕期進行B超產檢時,多次提示前置胎盤,胎盤位置正好覆蓋了子宮切口,被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很擔心。」她說,自己一直很小心,但孕31周的時候還是出現了少量陰道流血。
  • 孕婦心跳慢至每分鐘45次 醫生 「零射線」植入起搏器
    23日,聽到醫生念出檢查報告,懷孕16周的姜楠(化名)摸了摸肚子,連聲對醫生道謝。此時,距醫生為她植入心臟雙腔起搏器僅3天。「1年前看中醫時,醫生說我的脈搏跳得慢,當時沒在意。」27歲姜楠告訴記者,在今年懷孕至12周時,她到醫院做產檢,心電圖提示「Ⅲ度房室傳導阻滯、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T波改變」,病情嚴重,建議到專科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 起搏器植入術後的那些事
  • 動畫演示起搏器植入
    1952年,瑞典的Senning醫生和Elmqvist工程師研製出第1臺可植入人體的心臟起搏器。1958年10月8日,Senning首次將起搏器植入到一位病毒性心肌炎合併完全性房室阻滯患者的體內。此人成為世界上第一例被植入起搏器的患者。早先的起搏器由於存在諸多問題,限制其臨床廣泛應用,例如需開胸植入起搏導線電極,起搏閾值很快升高,導線容易折斷、移位,電池壽命較短和穩定性差。
  • 【新聞速遞】變危為機,胸科醫院巧用心臟「漏洞」植入起搏器,挽救...
    由於心臟裡有機械瓣膜,老人想植入起搏器卻遇到了大難題。我院心內科起搏器亞專業主任李若谷帶領團隊,巧妙運用機械瓣瓣周漏入口,獨闢蹊徑,不但為老人成功裝上了起搏器,同時還修復了瓣周漏問題,變危為機,給湯阿婆的晚年帶來新曙光。據查閱相關文獻,此例手術在世界範圍內尚屬首次報導。
  • 龍田金秋未查出胎盤植入 孕婦子宮被切除大半
    彩色超聲報告單之一「但可能孕婦較多,專家也比較高齡,經常是我問到對方才回復『對對對,這個問題忘了說』。」周女士表示,由於她有經驗,許多問題主動諮詢,但對於沒有經驗的孕媽媽可不是好事。由於前兩胎很順利,周女士並沒在意,2017年1月19日,肚裡的寶寶38周零5天,她來到位於李滄區的龍田金秋等待第二天的人工破膜。如果一切順利,很快就能和第三個寶寶見面。次日,她進了產房,破膜後的宮縮十分規律,不到半小時就開到了十指。周女士說,早上8:30,助產士開始讓她用力,不到半小時寶寶就順利出世了。
  • 高齡孕婦備孕二胎的6點建議
    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開放,很多符合要求的夫妻都打起了生二胎的「主意」,當然不少高齡女性以「過來人」自稱,拿著一胎的經驗來生育二胎,事實上,大多數「過來人」會因為頭胎的經驗,而忽視了二胎的風險,特別是高齡的二胎孕婦,不能僅僅依靠頭胎的經驗來生育二胎。單獨二胎放開以後,不少家庭都準備著生二胎。
  • 28歲二胎媽媽胎盤植入膀胱 30多名醫生上陣保平安
    這名二胎媽媽遇到了號稱「產婦殺手」的胎盤植入,並且是最兇險的一種,胎盤沒有乖乖待在子宮裡,而從頭胎剖宮產後留下的子宮瘢痕中「穿越」而出,與前方的膀胱「粘在」一起,並且「生猛」地植入膀胱壁裡。  兇險!
  • 二胎剖腹產,在這個孕周剖對胎兒和孕婦最好,其實剖腹產也有「黃道...
    而對於頭胎是剖腹產,二胎也要進行剖腹產的產婦來說,在二胎時的剖腹產時間,會綜合頭胎剖腹產的時間來決定。 在一般情況下,孕婦剖腹產的時間會在孕39周左右,這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胎兒的發育基本完成,肺部發育也成熟了,如果這個時候出生是能夠自主建立呼吸循環系統了。
  • 運用三維標測植入心臟起搏器
    近日,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亞專科病區黃石安教授帶領電生理團隊,利用三維標測系統成功為一名70歲女性患者植入心臟永久雙腔起搏器。這是粵西首例在三維標測系統下完成的幾乎接近零射線起搏器植入術。
  • 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威海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完成
    日前,山東大學附屬威海市立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威海市首例Micra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標誌著該院起搏器植入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患者為91歲女性,因「病態竇房結症候群、心房纖顫」已先後植入及更換起搏器3次。
  • 孕11周至13周+6天
    夫婦有一方具有河南省戶籍,或夫婦雙方雖然都不是河南人但一直在河南工作、女方在河南居住6個月以上,符合上述條件的孕婦即可享受政府免費提供的產前篩查服務,包括:一次孕11周~13周+6天彩色超聲篩查,一次孕15周~20周+6天血清學篩查。
  • 孕38周可以生,孕40周可以生,無知孕婦43周去醫院,孩子險些沒了
    案例: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人都打算為家庭多孕育一個孩子,王女士也不例外,趁著時機就懷上了第二胎。王女士對胎兒很重視,為了專心養胎,王女士幾乎每天都在休養,懷孕時期除了吃和睡外,基本上沒有踏出過家門。
  • 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家住吉林的張婆婆(化名)今年86歲,於1年前做過「主動脈瓣、二尖瓣生物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20多天前突發意識喪失,在當地最大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後明確診斷為心房顫動伴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源性暈厥,必須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才能避免嚴重心動過緩導致的暈厥,以保證生命安全。
  • 二胎媽媽胎盤植入膀胱 30多名醫生齊上陣保住母女平安
    這名二胎媽媽遇到了號稱「產婦殺手」的胎盤植入,並且是最兇險的一種,胎盤沒有乖乖待在子宮裡,而從頭胎剖宮產後留下的子宮瘢痕中「穿越」而出,與前方的膀胱「粘在」一起,並且「生猛」地植入膀胱壁裡。胎盤植入膀胱11月10日,在生死邊緣走了一遭的產婦劉女士病情穩定,已從ICU轉到普通產科病房,躺在病床上的她還很虛弱,剛出生2天的小女兒躺在一旁小床上安靜地睡著了。4年前,24歲的劉女士在河南老家剖宮產生了個兒子,夫妻倆很喜歡孩子,來寧波後有考慮再生一個,但一直沒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