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山茶油你聽說過嗎?
現在正值榨茶油的好時節
我們一起去
金庭鎮濟渡村石嶺山自然村
瞧瞧吧~
走進村裡一家古老的木榨油坊陣陣油香撲鼻而來,油坊負責人姚洪慶正用鐵榔頭猛烈撞擊油車的榨楔,這裡至今仍然保留著原始的方法壓榨山茶油。
黃燦燦的山茶油就從木槽中流淌而出,姚洪慶說,一到榨油季節,每天都是早出晚歸。
古法榨油要經歷七八道工序,榨油前要先將山茶油籽進行兩輪曝曬,不留一點水分。等茶籽碾成茶粉,當地村民就會帶上柴火,來到姚洪慶的油坊裡榨油。
村民韓春元說
他在這家油坊榨油有50多年了
傳統方式出油率更高
今年茶油籽是1500斤,茶油這裡打得出來,三斤能榨出來七八兩。
古法榨油的每一道工序都帶著溫度,茶粉需要上鍋蒸,讓粉末充分吸收水汽,蒸熟蒸粘,水分和溫度的控制全憑經驗,而接下來的包餅是最考驗技巧的環節,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全看姚洪慶的手藝。
早上最遲6點開始,晚上11點才結束,油榨出來只有一兩百斤。手腳要快,一不留心包餅時手要被燙,茶籽只有熱的時候才能打出油,冷了就不出油了。
包好的油餅疊放在一起,就可以統一放到榨槽裡榨油。古法榨油的效率雖然比不上機器,但榨出的油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市場地位。
目前,金庭鎮山茶油樹種植面積在2000畝左右,其中石嶺山自然村因為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山茶油品質更佳,每年都有老顧客提前預定。
石嶺山村的海拔有四百米,我們這裡是「冷空氣」茶油,茶油是手工打的,吃起來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