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國際前沿
《德國法學》
2019年第1期論文摘要
German Law Journal
(Volume 20, No 1, March 2019)
政治憲法學第560期
國際
前沿
論文
揭示傳統法律學術的隱性質量標準與成效預期
Making the implicit quality standards and 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for traditional legal scholarship explicit
作者:Marnix Snel
探究傳統法律學術的隱性質量標準的學者可能在沮喪中結題。法律學者使用什麼標準評價這類作品?通過回答這個問題——其途徑是回顧國際上關於評價標準的文獻和訪談四十位法學教授——本文志在彌補缺憾。本文建議使用下列標準評價法律學術:(1)概念設計——一個被清楚地闡明、既原創又有意義的研究問題,並且提出的方法具有解決問題的充分性;(2)某個特定論證路徑的構成——研究者是否遵循了說明性、準確性、平衡性和可靠性的原則?以及(3)學術作品的綜合特徵——全文的可讀性和說服力,以及研究者在多大程度上證明和澄清了可能對她的探究具有潛在影響的前提。
法律、語言與知識:從文化視角看法律移植
Law, language, and knowledge: Legal transplants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作者:Julio Carvalho
法律移植中暗含了某種法律觀,我在本文中分析了它的哲學基礎。一方面,在法律移植觀念背後隱藏著一種誤導性的假設,即兩種不同的法律文化對法律的含義的認識論解釋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有種觀念以為藉助字詞制定的法律制度能夠被輸出至另一種文化中並且觸發相似的解釋和概念效果,它從根本上反映了一種語言觀,這種語言觀的基礎在於法律用語與法律用語所代表的含義之間的同構性對應(isomorphic correspondence)。法律移植的觀念中暗含了某種法律觀,我的目標是著眼於文化視角將這種法律觀的哲學底色批判性地揭露出來。為此,我藉助於一些大同小異的視角作為方法論上的策略,它們來自維根斯坦的實用主義語言哲學、吉爾茲(Geertz)的文化人類學、艾柯(Eco)的符號學、哈裡斯(Harris)的整全性認識論以及羅森(Rosen)的法律的文化理論,從而在語言、知識與法律這三個維度上聚焦於這個問題的不同面向。
持久緊急狀態與人權損抑:歐洲法院為何應開發它的免疫系統
Prolonged emergency and derogation of human rights: Why the European Court should raise its immunity system
作者:Triestino Mariniello
緊急狀態給基本權利和公民自由的保障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挑戰。一般而言,危機被賦予強化行政分支從而減損司法權威、排除議會管控的特徵。對行政分支缺少有效的國內監督機制在緊急情況之後接踵而至。治安活動逐漸取代司法的角色是一種徵兆,它表現了持久的緊急情況怎樣加劇了法律確定性的落敗,以及怎樣導致了公共機構急遽而不可逆的塌陷。
本文處理的是在緊急事件中捍衛國家利益與保護個人權利之間的妥協難題。它分析了近期烏克蘭、法國和土耳其的損抑(derogations)和例外措施的共同特徵。上述這三個國家提出的克減伴隨著為了反恐而採取的例外措施,在實質上限制了數項莊嚴地載入《歐洲人權公約》的基本權利。尤其是通過懸置在其他情況下受上述三國認可的人身保護法令,預防性拘留措施不僅使警察部門能夠任意而不受限制地運用暴力,而且嚴重不利於保護絕對且不可減損的權利。本文的結論是,由於最近的緊急法律及其廣泛且顯然恣意的實施昭示著動搖整個歐洲保護系統(system of protection)的風險,歐洲人權法院從其以往的法學理論中走出來,對《歐洲人權公約》第15條下的克減條件採取更加嚴格和剛性的審查,就變得必要得多了。
德國國籍法與土耳其移民群體
German citizenship law and the Turkish diaspora
作者:Susan Willis McFadden
土耳其民族的人們構成了德國最大的移民群體,但只有他們當中的一小部分歸化為德國公民。本文探索了土耳其人移民到德國的歷史原因,也探索了德國和土耳其為了安頓這些人在每一方都能夠立足的立法嘗試。本文主張只有拋開其針對雙重公民身份長期秉持的偏見,德國才能提高國內所有外國人而不僅僅是土耳其人的歸化率。
雙管齊下:歐盟移民法中的比例原則與程序保障
Working in tandem: Proportionality and procedural guarantees in EU immigration law
作者:Johan Rochel
本文想要強調一般的比例原則適用於歐盟移民事務帶來的理論議題和實踐議題。通過提出一項結合比例原則與程序保障的主張,本文致力於被《單一許可指令》(Single Permit Directive)預見的適用程序問題。本文的主要目標有二:其一,它解釋了一般的比例原則為何以及如何可以適用於第一次入境申請。在這個語境下,《單一許可指令》——被當成方興未艾的歐盟移民法制的重要部分——將為我們的思考描繪共同的主題,也為本文論點的實踐意涵拿出了適時的樣板。其二,隨著比例原則在移民問題上的適用,本文探索了它在法律哲學上的相關性這一重要方面。在移民法上,關於裁量的含義存在更大範圍的爭論,這篇特別的文章或許能夠以這場爭論為視角加以把握。它與移民倫理的領域有關,在這個領域內,法律學者應該更加活躍。正如本文將要證明的那樣,對移民的倫理考慮與法律考慮應該緊密配合,從而改善現行的法規及其實施。
拒絕還是接收,這是一個問題:歐盟拒絕難民資格之依據的演變
To exclude or not to exclude, that is the question.
Developments regarding bases for exclusion from refugee status in the EU
作者:Janja Simentić
在歐盟法上,拒絕難民資格的前提是一個人不該獲得難民資格,作者在文章中展示並解釋了目前關於拒絕難民資格的規範框架。本文旨在闡明現行有效的立法內容和歐盟法院的案例法,後者更加周密地發展了這個議題。為了展示拒絕條款的可能演變,歐盟委員會近期的新立法提議也得到審視。
—THEEND—
翻譯:李健康
武漢大學法學院
校對:林思微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本期責任編輯: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