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人性,將獲得理性人生,《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不容錯過

2020-12-15 顏小二述哲文

活著,就要時刻準備好迎接未知的挑戰。有時候,挑戰裡面的莫大困難,讓我們一敗塗地,但是總有勇士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

細心的人會發現,有時候打敗人們的,不是外界的危險和災難,而是人心,或者說人性。而在生活「戰場上」能夠遊刃有餘的存在,總是深諳人性的那一個人。

生活無常之下的人性,有光輝,亦有黑暗。

生而為人,為何卻有如此大的區別?人性和人心,是否也生了病?

一個能在恐慌中保持理性和冷靜的人,一定擁有自己獨到的眼光,和長遠的格局觀。想必也一定能在風雨中保護好自己和自己珍視的親人。

光輝人心與黑暗人性之間的距離,其實只隔了「理性」這道牆。

要擁有理性,先得讀懂人性。

與其在家吃飯睡覺打豆豆,不妨讀讀講透人生的百科全書《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

《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是了解社會百態、人性本質的百科全書。不管你是誰,不論你的身份地位幾何,你都能從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繼而從作品中人物的悲歡離合中感受心靈震撼,從故事還原道自身,便能通過反思故事人物的經歷,繼而在成長、愛情、信仰等方面,獲得新的啟發。

這種啟發,是金錢買不來的,亦是平淡生活中難以體會到的,十分寶貴。

雖說市面上的關於莎士比亞的書比較多,但是建議品讀「朱生豪之子推薦版」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

由於語言的限制,我們確實還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閱讀外文原版,為了獲得閱讀效率最大化,我們往往選擇翻譯過的外國經典名著來閱讀。

但是,所謂的翻譯版,並非都貼合作者原意。就比如一個人轉述我們說的話,往往是基於他自己的理解下再加工的轉述,有失客觀。

所以,翻譯版也是有高低優劣之分的,翻譯版好不好,非常考驗翻譯家對於原著的把握,以及個人看待問題的客觀性。

而朱生豪之子推薦版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是朱生豪翻譯的版本,同時也是教育部推薦閱讀的版本。

教育部推薦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是有原因的。朱生豪是從1936年開始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他深諳中國人的閱讀習慣,便創造性打破了英國牛津版按寫作年代編排的次序,將《莎士比亞戲劇全集》以「喜劇、悲劇、史劇、雜劇」四類編排,自成體系。

而他本人在翻譯這本著作的時候,時代背景也並不太平,雖然沒有像我們一樣面對疫情的威脅,但是卻面對著戰爭和貧困的威脅。

1937年,日軍進攻傷害,在戰爭時代下生存,朱生豪輾轉流徒,在貧困交加中歷經世間悲歡。想必苦難的人生促使他對「莎士比亞」筆下人物之悲歡離合有更深入的見解,以至於他翻譯的作品因其卓絕的風格和高質量譯文,得到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的認可。而他翻譯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更一直是作家榜經典文庫的明星作品。

大家可以點擊上面的橫條購買,該書為教育部推薦閱讀,朱生豪之子認可版本,精裝套裝共5冊,原價是299,大家記得領劵加滿減,可以優惠110,現價五本精裝書189,還附贈精美藏書票,庫存有限哦,好書和好友一般,不容錯過!

相關焦點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的詩歌主要讚頌美好的事物,歌頌友誼,抒寫愛情,總的說來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理想。莎士比亞的十部歷史劇中寫得最晚的是《亨利八世》(1612),約在莎士比亞即將退隱的晚年,目前已確認該劇是和戲劇家弗萊契(1579—1625)合寫的。
  • 讀懂了莎士比亞,你人生的困惑,他都有解藥
    看懂了莎翁,就看懂了世界文學。最重要的,他們都是洞察人性與命運的大師莎翁一生所寫悲劇10部,喜劇14部,它們是對人類兩種命運走向的總結,有歷史的深刻、哲學的思辨、政治的機謀、心理學的洞察、詩人的浪漫。未來充滿未知,但莎翁戲劇會告訴你方向;人性充滿複雜,但它會告訴你有跡可循。
  • 70年前,一個中國人翻譯了莎士比亞的24部戲劇,至今無人超越
    如果每個人都該讀一讀莎士比亞,一條君認為這套《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你不可不收。《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全套共5冊,在一條生活館購買超划算!這套《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的底稿,是世界書局在1947年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由中國最負盛名的莎翁翻譯家朱生豪先生逐字逐句翻譯、親自編輯審定。
  • 寫給孩子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中英文版)
    身在英國,你會發現即使是在現在,人們依舊會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說出一兩句莎翁劇臺詞,每年全世界還有千萬人會去觀看莎士比亞的戲劇。 其實莎士比亞影響的不僅僅是西方文學,金庸曾說過:「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帶一套書,那必須是莎士比亞全集。」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完整地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更別說是讀原文。不過,許多經典臺詞我們都很是熟悉。
  • 小學生也能讀懂的英文版莎士比亞來啦~
    其實莎士比亞影響的不僅僅是西方文學,金庸曾說過:「如果有一天能上太空,又只能帶一套書,那必須是莎士比亞全集。」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完整地讀過莎士比亞的作品,更別說是讀原文。不過,許多經典臺詞我們都很是熟悉。有些家長會覺得,莎士比亞作品挺難的,擔心讓孩子讀也讀不懂。
  • 陸建德:莎士比亞筆下的女性,存在著人性的種種可能
    這句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說出的經典獨白,將「軟弱」和「女人」用等號連結起來,也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流觀點,即女性是軟弱的,並且天生如此。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翻開文藝復興時期的諸多經典著作,女性往往比男性聰明機智得多,她們面對困難挫折毫不畏懼、亦不氣餒、鎮定自若,絲毫不會遜色於男性。即便是哈姆雷特這位說出上述名言的丹麥王子,他的女性觀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而變得更為複雜。
  • 《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的悲劇
    莎士比亞的悲劇具有如下基本特點。首先,莎士比亞悲劇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它雖然深受古希臘、羅馬悲劇,尤其是羅馬戲劇家塞內加的復仇劇的影響,但由於塞內加的悲劇不適合舞臺演出,迫使英國悲劇在藝術上闖出自己的道路。莎士比亞之前,「大學才子」馬洛等戲劇家已寫出了相當水平的悲劇,這無疑為莎士比亞的悲劇創作打下了基礎。
  • 不容錯過
    不容錯過2000年,根據《紐約時報》和美國《讀者文摘》組織的橫跨歐、亞、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萬讀者的投票調查,精選出的十部經典長篇名著。《戰爭與和平》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託爾斯泰著作《戰爭與和平》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它的場面廣闊、人物眾多,不但以前沒有人寫過這樣的小說,以後也不會有人再寫,是當之無愧的「史詩」。
  • 從現代文學研究到新譯莎翁全集——對話作家、翻譯家,首都師範大學...
    著有《蕭乾:未帶地圖,行旅人生》《徐志摩:生命信徒》《凌叔華:古韻精魂》《林海音:城南依稀夢尋》《老舍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命運》《書信世界裡的趙清閣與老舍》《天地一莎翁:莎士比亞的戲劇世界》《戲夢一莎翁:莎士比亞的喜劇世界》《莎劇的黑歷史:莎士比亞戲劇的「原型故事」之旅》等;譯有《古韻》《我的童話人生:安徒生自傳》《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新譯莎士比亞全集》(已出版13部)等。
  • 莎士比亞的「恐怖片」
    以上內容出自於莎士比亞《麥克白》,與廣為人知的《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並列被收入莎士比亞四部重要的悲劇。他的故事充滿了血腥的戰爭、投毒、家族紛爭等現象,精彩絕倫,不容錯過。Fair is foul, and foul is fair.
  • 莎士比亞十句經典名言,句句充滿智慧,值得細細品讀
    我最喜愛的作家金庸先生曾經說道:如果有一天讓他去外太空,卻只能帶一套書,那這套書肯定是《莎士比亞全集》。由此可見莎士比亞在金庸心中的重要性。我家中藏書,有很多莎士比亞的作品,有莎士比亞喜劇、悲劇全集,有莎翁的詩集,還有一本莎士比亞的傳記,還有很多跟莎士比亞相關的其他一些書籍,總之還不算少。因為莎士比亞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位作家,我覺得他不僅僅用偉大兩個字形容,簡直可以稱得上卓越。威廉·莎士比亞出生於1564年4月23日,去世於1616年5月3日。
  • 你錯過了莎士比亞最好的,最尖端的Boner笑話
    Punning「對莎士比亞的思想具有某種惡性力量,」詹森在1765年莎士比亞的一部收集作品的序言中寫道。然而,你認為莎士比亞的雙關語,但有一點很清楚:大多數讀者(包括塞繆爾詹森)都錯過了很多。自從莎士比亞寫作他的劇本以來,英語發音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結果許多同音異義詞現在不再那樣了。例如,你是否可以從馴服馴鹿的這兩行中找到雙關語?
  • 《皆大歡喜》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
    《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創作的「四大喜劇」之一,故事場景主要發生在遠離塵世的亞登森林中。大約創作於1598-1600年間。他們一直和羅瑟琳一起生活在森林裡,幫她尋找父親最終羅瑟琳在森林裡找到了父親,弗萊德裡克受隱士點撥,翻然悔悟,將權位歸還給了胞兄,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牧人西爾維斯與牧女菲必、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雷四對戀人喜結良緣,以善勝惡,皆大歡喜。
  • 陳藝熙最新翻譯文學《莎士比亞戲劇全集》
    陳藝熙最新翻譯文學《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於2017年7月出版發行。《莎士比亞戲劇全集》歷來,頗多名家翻譯,熙譯版被廣大學者認為是最牛逼版本。  陳藝熙,1987年9月8日出生於中國遼寧,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2002級,籍貫天津濱海新區。2013年獲得弗林德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電影學碩士。通曉多國語言。
  • 閱讀|莎士比亞的文字溫度
    02莎士比亞部分作品簡讀《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是莎士比亞悲劇作品的典型代表,因此也被譽為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可是奧麗維婭不愛他,反而愛上了代替公爵向自己求愛的薇奧拉。經過一番有趣的波折之後.薇奧拉與奧西諾,奧麗維婭與塞巴斯蒂安雙雙結成良緣。儘管奧麗維婭原先愛的不是塞巴斯蒂安。但他的面孔與薇奧拉全然相同,這也算滿足了她的心願。《第十二夜》從人性角度探究了當時女性的生存環境,發出了男女平等的呼聲,實現了女性自我意識和價值。
  • 《美麗人生》喜劇故事之下的醜陋人性
    《美麗人生》是一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義大利電影。在導演羅伯託·貝尼尼的導演之下,成為了一個為追求心愛之人,層出不斷的奇遇,為鼓勵兒子不在意現實,而編造的一個善良謊言。這部一部被喜劇籠罩之下的悲劇,亦是悲劇世界中奪目的一簇喜劇。
  • 翻譯辜正坤:一味鼓吹莎士比亞不是明智做法
    更要緊的是,王斌一針見血地指出,莎士比亞的臺詞充滿人生感悟和哲理,編劇、導演必須具備深厚功力,才寫得出這類臺詞。然而,當下國內影視所謂的抒情腔調,往往是學生腔、文藝腔,變成了花拳繡腿,跟莎士比亞沒什麼實際關係。「好臺詞應該刀刀見肉,這個人物說的話,其他人都說不出來,即便改動一個字,都會讓人覺得不對勁。」他不客氣地說,當下編劇寫的臺詞普遍過於市井化,很難寫出莎士比亞式臺詞的凝練。
  • 《四大悲劇》:人生就是一出出悲劇,極度悲哀之上還有更大的悲哀
    有人說莎士比亞做作,在我看來卻是藝術的呈現。很多劇本故事因為耳熟能詳,讀的時候預期不高。讀完之後發現,莎士比亞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那麼高,不是沒有原因。「對於不喜歡悲哀的人,這似乎已經是悲哀的頂點;可是在極度的悲哀之上,卻還有更大的悲哀。」莎翁寫盡人間百態,而歸根結底,人生就是一出出的悲劇,怎麼也逃離不了的悲劇。
  • 《美麗人生》,悲劇還是喜劇?悲慘人生還是美麗人生?
    相信很多看過《美麗人生》的觀眾,會認為這是一部悲劇。即將迎來勝利的時刻,在大團圓結局到來之前,奎多死在了德國納粹的槍下。妻子失去了深愛她的丈夫,兒子失去了疼愛他的父親。這個曾經甜蜜的三口之家,變得不完整。活下來的孤兒寡母,一定會陷入悲痛的回憶與無限的思念之中。這些都是可以預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