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條新聞刷爆了媒體頭條:
22歲男生,兩年留學花費高達200萬!更荒誕的是他居然連預科畢業證都無法取得,回家後更是「生活不能自理」,只與遊戲作伴…
其實「留學敗家」的新聞一直都是層出不窮,關注留學的小夥伴應該對此類所謂的爆炸性新聞見怪不怪了。
很多父母都和文章裡的劉媽媽一樣,認為留學就可以解決兩大問題:
國外的文憑比較值錢,在國內學習不好的孩子可以出國鍍金
孩子性格孤僻,在國外換個新的環境可以認識不同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
沒有出國學習或者工作經驗的父母,對於國外留學總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加之各種電視劇和電影的誇張演繹,什麼出國鍍金回國走上人生巔峰,結交各種朋友迎娶白富美,偶遇高富帥等等。其實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和幻想早就要打破了。
Part.1
如今很大一部分人經常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認為留學生就是敗家玩意,就是坑爹的富二代,出去敗家幾年混個文憑就回來.....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其實,留學生出國都面臨著巨大壓力,語言不通東西方生活習俗的不同,獨自一人生活在異鄉的孤獨感,學校裡完全不同的難以適應的教育模式等等。而當這一切猝不及防地向你襲來的時候,面對它們的僅僅只有你自己一人。
另外,很多學生其實在國內生活的十幾年裡,都完全依靠著父母,也沒有什麼單獨處理生活的能力,加之出國後脫離了父母的束縛和管束,就完全放飛了自我。在家打遊戲,夜夜Party就成了生活的全部。
Part.2
小編也不否認這社會確實有一些留學生存在 「敗家」的行為,造成了劣質的社會影響,但一小部分留學生群體,並不能代表所有留學生的性質。
其實,我們留學生和國內的同學一樣,甚至比國內的同學更加為學業擔憂。因為留學的生活,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
這裡有無數的deadline, assignment, essay, dissertation, presentation, 小quiz,中midterm,大final…圖書館除了放假長期滿座,甚至在考試周的時候,很多同學住在了學校圖書館。周圍的小夥伴們學得都是天昏地暗,非母語的論文和考試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我們中間有全面發展無人能敵的學霸,也有自暴自棄終日遊戲Party的學渣,也有開豪車揮金如土的高富帥,也有每天奔波勞碌打工賺錢的追夢少年…留學生的群體也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不能以偏概全的妄下定論。
Part.3
其實出國留學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為了追求更淵博的知識,更廣闊的眼界,更豐富的人生經驗的選擇。
最後,希望大家在這短暫的一兩年留學時光都可以學有所得,做一些自己日後想起都不會後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