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 | 曾經滄海難為水,海龜鍍金成笑談?

2020-12-14 花卷留德工作室

最近有一條新聞刷爆了媒體頭條:

22歲男生,兩年留學花費高達200萬!更荒誕的是他居然連預科畢業證都無法取得,回家後更是「生活不能自理」,只與遊戲作伴…

其實「留學敗家」的新聞一直都是層出不窮,關注留學的小夥伴應該對此類所謂的爆炸性新聞見怪不怪了。

很多父母都和文章裡的劉媽媽一樣,認為留學就可以解決兩大問題:

國外的文憑比較值錢,在國內學習不好的孩子可以出國鍍金

孩子性格孤僻,在國外換個新的環境可以認識不同的人,交到更多的朋友

沒有出國學習或者工作經驗的父母,對於國外留學總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加之各種電視劇和電影的誇張演繹,什麼出國鍍金回國走上人生巔峰,結交各種朋友迎娶白富美,偶遇高富帥等等。其實這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和幻想早就要打破了。

Part.1

如今很大一部分人經常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認為留學生就是敗家玩意,就是坑爹的富二代,出去敗家幾年混個文憑就回來.....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其實,留學生出國都面臨著巨大壓力,語言不通東西方生活習俗的不同,獨自一人生活在異鄉的孤獨感,學校裡完全不同的難以適應的教育模式等等。而當這一切猝不及防地向你襲來的時候,面對它們的僅僅只有你自己一人。

另外,很多學生其實在國內生活的十幾年裡,都完全依靠著父母,也沒有什麼單獨處理生活的能力,加之出國後脫離了父母的束縛和管束,就完全放飛了自我。在家打遊戲,夜夜Party就成了生活的全部。

Part.2

小編也不否認這社會確實有一些留學生存在 「敗家」的行為,造成了劣質的社會影響,但一小部分留學生群體,並不能代表所有留學生的性質。

其實,我們留學生和國內的同學一樣,甚至比國內的同學更加為學業擔憂。因為留學的生活,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

這裡有無數的deadline, assignment, essay, dissertation, presentation, 小quiz,中midterm,大final…圖書館除了放假長期滿座,甚至在考試周的時候,很多同學住在了學校圖書館。周圍的小夥伴們學得都是天昏地暗,非母語的論文和考試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我們中間有全面發展無人能敵的學霸,也有自暴自棄終日遊戲Party的學渣,也有開豪車揮金如土的高富帥,也有每天奔波勞碌打工賺錢的追夢少年…留學生的群體也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不能以偏概全的妄下定論。

Part.3

其實出國留學對我們來說,是一種為了追求更淵博的知識,更廣闊的眼界,更豐富的人生經驗的選擇。

最後,希望大家在這短暫的一兩年留學時光都可以學有所得,做一些自己日後想起都不會後悔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曾經滄海難為水」的真正意思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巧比曲喻:用水、用雲、用花比人。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曾經滄海難為水」,暗喻,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的。
  •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懷念妻子的詩,卻成了描寫愛情的千古名句
    前些時候有一個談戀愛的小女子問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句話是什麼意思?她說朋友在微信裡引用了它,當時不是很了解,怕弄錯了成為笑話,所以沒有貿然回復。於是我告訴她這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句詩,自己可以上網查一查。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離 思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
  • 古詩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出自唐代元稹的《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收藏下載複製完善愛情,悼亡,早教譯文及注釋譯文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
    元稹《離思》之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一首悼亡詩。
  •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
    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實含義是什麼?分析一位詩人的詩句,不能簡單地從字面意思來理解,這是非常片面的。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首詩是用來寫愛情的,用情至真,感情細膩,充分體現了詩人對亡妻的懷念之情。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看了讓人羞愧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看了讓人羞愧!對於詩歌,大家從小到大都學過不少詩歌,今天就說一說元稹悼念亡妻韋叢的這首《離思五首》的一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講一講這背後的故事。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究竟有多美和多深的含義?
    元稹的《離思五首》中,有這樣一首非常優美,而含義深刻的著名詩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痴迷在你愛的海洋裡,陶醉在你的雲霧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了,深深地愛著你,沒有人能夠比得上你。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更深層次的含義你知道嗎詩詞起源與先秦,在唐代到達鼎盛。中國詞起源於隋唐,流行於宋代。中華詩詞源自於民間,是一種草根文學,即便是在21世紀的中國,詩詞則深受普通大眾的青睞。
  • 「曾經滄海難為水」——十首古詩詞,一開頭就讓人驚豔
    《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隱娘說:曾經同過患難的妻子已然去世,想起往日種種,他長嘆一聲,說「曾經滄海難為水」,在我心中,你似滄海一般浩渺,見識過你的風姿,再好的水也比不上你。多少後來人,不斷吟詠,不斷玩味這句詩,何嘗不是在懷念那心中的某一個人呢?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附上元稹作品《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前兩句詩即使是現在也是廣為流傳的兩句。如果喜歡作者搜集的文學內容就點擊加關注或者收藏吧~
  •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
    當一個人對你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什麼意思?所謂不可超越的愛情,真的普遍存在嗎?所謂「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欲賦新詞強說愁的消極心態。這個世界上,之所以多數人認為有不可超越的愛情,更多地是因為年紀變大,心態變老,沒有別的。純情投入年代往往不成熟,正所謂初戀往往是失敗的,也是青澀的。不要因為青澀一次,就不再奢望成熟。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你懂幾分!此詩岀自唐著名詩人一一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是一首流傳千古的悼亡妻佳作: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是元稹情真意切的真情表達。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離思[唐] 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其五尋常百種花齊發,偏摘梨花與白人。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白話譯文】其一不一會兒初升的太陽照在抹了胭脂的臉頰上,仿佛一朵紅花甦醒綻放又仿佛要化開了一般。
  • 論詩是聖賢,論情是禽獸: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作品鑑賞】《離思五首·其四》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曾經滄海難為水」。是從孟子「觀於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詩句表面上是說,曾經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小小的細流,是不會看在眼裡的。它是用大海與河水相比。海面廣闊,滄茫無際,雄渾無比,可謂壯觀。河水,只不過是舉目即可望穿的細流,不足為觀。寫得意境雄渾深遠。然而,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思想。
  •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意思就是,親愛的呀,當我看到你這片大海以後,世界上的任何江河湖海對於我來說都不再是水了(我心裡只有你這一片水)。
  • 這裡是長江三峽最美的一段風景,曾經滄海難為水原來就寫於這裡
    長江三峽位於中國的腹地,這裡不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從秭歸港出發,沿著長江一路向西,兩岸的自然風光也很迷人,唐朝大詩人元稹曾經留下過一首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這句意蘊悠遠的詩句,寫的就是長江三峽第二峽巫峽的自然風光,郵輪旅行的第三日,我們就來到了三峽風光最美的一段
  • 農村俗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到底是在說什麼?
    曾經滄海難為水如果曾經在大海上踏浪而行過,那就不會有意去渡那些小溪小河,因為見過了大海上的浩瀚風光,再來看小溪就感覺不能稱之為水了。
  • 滄海難為水 巫山不是雲
    滄海難為水,巫山不是雲作者:陳 星 第一次品讀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