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湯水
將雞肉、豬排骨、豬骨洗淨,放入開水,煮出血水後,撈出用清水洗淨。放入鍋中,加水3000克,用大火燒沸,打去浮沫後改用小火燉出香味。舀出300克燉製好的鮮湯冷卻。
將雞脯肉和淨豬瘦肉剁碎,分別用100克鮮湯攪散,剩餘的鮮湯置火上燒沸。
2、用料加工
毛肚洗淨,撕去筋膜,開段,起片,用水漂淨。牛黃喉水泡,撕膜開條。牛肉、豬肉橫著筋絡切大薄片。鴨腸用鹽反覆揉,去淨粘液,用水清洗,並翻出有油的一面,用竹筷方頭將油刮去,入開水中快速燙一下,撈出切節待用。鴨掌洗淨,去粗皮。冬瓜去皮,切片。各種蔬菜洗淨,瀝乾水。
以上各種用料和調料分別裝入盤中,放在火鍋四周。吃時,鴨掌可先下鍋煮起。備上味碟,碟中加麻油、蒜泥、鹽、味精等。先葷後素,隨意燙食
3、做法
(1)豬棒子骨、牛棒子骨洗淨後敲破;雞爪骨洗淨;生薑拍破;大蔥挽結。
(2)先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雞爪骨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打去料渣不用,即得鮮湯。
(3)接著調入雞精、味精,另將幹辣椒、花椒投入炒鍋內加菜油炒香。
(4)隨後分別撒入5口火鍋中每口火鍋撒幹辣椒150克、花椒25克,這時就可將火鍋端上桌,待燒沸數分鐘後,即可動手涮燙各種原料了。
4、小貼士
在調製火鍋湯料時,如果口味要求不是太辣,那麼其中的幹辣椒便不用直接入炒鍋用油炒香,而是先入沸水鍋中焯一水後以減其辣味,再撈出撒入火鍋中。
清湯火鍋底料的做法
製作清湯火鍋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不需要底料,其實在製作清湯火鍋的時候,相反是需要底料的,而且清湯火鍋底料的要求會更高一些,需要先用肉作為原材料會更香,注意不要加辣椒,但是一些花椒和八角是必不可少的,湯裡面也需要加少量料酒和胡椒粉,這樣會更加入味。
主料
毛肚、鴨掌各250克,牛環喉100克,牛肉、豬肉、午餐肉各200克,鴨腸150克,黃豆芽200克,蘑菇、大蔥、水發粉絲各150克,菠菜、平菇各100克,冬瓜300克,豆腐皮300克,土豆250克。
雞肉、豬排骨、豬骨各500克,老薑25克,雞脯肉75克,豬淨瘦肉100克。
調料/醃料
鹽5克,味精2克,料酒20克,胡椒粉2克。
製作工藝
1.制滷水
將雞肉、豬排骨、豬骨洗淨,放入開水中出一水後,再用清水漂洗乾淨。然後放入鍋中,摻水3000克,先用大火燒沸,打去浮沫後改用小火吊出鮮味。舀出300克吊制好的鮮湯冷卻。將雞脯肉和淨豬瘦肉捶成茸狀,分別用100克鮮湯澥散。將鮮湯置火上燒沸。
2.用料加工
毛肚洗淨,撕去筋膜,開段,起片,剞梗,水漂。牛環喉水泡,撕膜,剞花,開條。牛肉、豬肉橫著筋絡下刀,要片得大而且薄,不能有連刀。鴨腸用鹽反覆揉摶,去淨粘液,用水反覆清洗,並翻出有油的一面,用竹筷方頭將油刮去,入開水中快速燙一下,撈出切節待用。午餐肉切片。鴨掌洗淨,去粗皮。冬瓜去皮,切片。各種蔬菜洗淨,瀝乾水,整理齊。以上各種用料和調料分別裝入盤中,放在火鍋四周。
3.吃法
吃時,鴨掌可先下鍋煮起。備上味碟,碟中加麻油、蒜泥、鹽、味精等。先葷後素,隨意燙食。
1.在燙吃的過程中,要注意添加原湯和鹽等,以保持味鮮而濃。原料可隨食者愛好變化。
2.此法是清湯火鍋的標準製法。一般骨頭湯、肉湯和魚湯也可製作,但味道較差。以上用料可購買加工好的,直接入鍋燙食。
清湯菊花火鍋
蝦肉150克,牛柳150克,豬裡脊150克,雞肉150克,白菊花20克,菠菜60克,粉絲50克,花生米30克,鹽4克,味精2克,料酒6毫升,胡椒粉0.2克,蔥15克,香菜20克,香油10克,辣椒油3克,植物油20克,高湯1500克。
1、蝦、牛、豬、雞肉各放一盤。花生末一盤,辣椒油1小碗。
2、火鍋裝高湯對好味,上桌點燃,與涮料一起上桌,待高湯燒開後放入菊花,客人自己用筷子涮食。
3、各種調料供蘸食即成。
口味鹹鮮,香辣,湯清味美。高血壓病、高血脂症、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患者宜少量食用;骨質疏鬆症、佝僂病患者及孕產婦宜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