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直到他試過以後才會知道。——歌德
這是2歲孩子包的?是真的嗎?2歲的寶寶會包粽子嗎?異想天開吧!
這確實是2歲寶寶包的粽子,每一個粽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端午節到了,如何給我們寶寶班的孩子進行傳統節日的教學活動呢?
他們太小,2歲左右,有的更小,還不到兩歲,給他們講端午節的來歷等知識性的,也只能點到為止,孩子們似懂非懂的。
為了加深孩子們對端午節的印象,我想到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2歲的孩子們直接體驗學包粽子。
我的想法說出來後,班級老師有反對,說孩子太小,連勺子捏的都不太穩,到時候把米粒撒得到處都是,衛生也很難做,最後我擺出各種理由說服了同伴。
一早到園後,我們就為孩子們今天的活動準備了各種材料和工具:棕葉、提前泡發好的糯米、紅棗、紅豆、細繩兒、勺子、碗、桌面的徹底清潔與消毒、寶寶用的圍裙。
孩子入園都到了以後,我們先給寶寶講了屈原的故事,當然很短小很簡單,5分鐘;看視頻《賽龍舟》、《包粽子》,讓寶寶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一些典型活動,5分鐘
最後拿出一個提前包好煮好的成品粽子,給寶貝們看並介紹,激發起寶貝們做粽子的興致。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生活老師已經為寶寶們準備好了粽葉、糯米等材料,然後我們分別到各小組進行,邊做邊講,孩子們也大概認識了粽葉和糯米。
現場老師一邊示範一邊包,一個乖巧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到小粽子時,拍起小巴掌歡呼起來,看到小寶貝們這麼開心,我覺得今天的活動設計值啦!
最重要也是最難的環節就是小寶貝們動手包粽子的過程:
第1步:拿一片或兩片粽葉鋪在桌面上,寶貝們做到了!
第2步:拿勺子,用勺子舀糯米放在粽葉上,寶貝們也做到了!當然有我們想到的一些狀況,糯米舀得太多,有的舀得太少,有的沒放在粽葉上,有的撒在地面上。
這些都很正常,每個孩子小手肌肉的協調性發展是不一樣的。
第3步:(卷)包粽子的過程,這個過程最難的。
寶寶們二指肌、三指肌的發展有好有壞,有的能力較差一些,沒什麼!不怕做壞,不怕掉米粒,只要在動手,在做,練習了,孩子們的小手指頭才會靈活。
看周倩倩做得像模像樣的很專注,而且一粒米都沒有灑落,當然還有兩個1.8歲的寶寶,他們雖然動作笨拙一點,但他們參與性非常的高。
粽子包好啦,每個人製作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粽子,這是他們人生第1個小粽子,小寶貝們開心極了,小手拎著自己的小粽子,非常的得意與自豪。
今天這個端午節主題活動,2歲的寶寶包粽子,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和麻煩,但最後每一個小寶貝兒都真實地做了一回小「能工巧匠」,真正的包出了他們人生中的第1個粽子。
只有2歲的娃娃,但是,只要我們相信他們,放手讓他們參與,不怕麻煩、耐心指導,孩子們是能夠有能力包好粽子的。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包粽子這個事情,教給2歲的寶寶包粽子,太麻煩,會認為2歲的孩子無法勝任。
今天的事實證明,孩子的潛力真的是無限的,孩子們能做到的比想像的要多得多!這個過程,就是讓孩子們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