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安靜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爐 接下來要問:國民黨還有戲嗎?

2020-12-16 直播港澳臺

國民黨黨主席補選今天結束,江啟臣以68.5%得票率,贏對手三萬票的結果獲得大勝,大部分地區得票獲得百分五十以上,在自己家鄉臺中市更是獲得百分之八十的選票。郝龍斌則表示落敗,恭賀對手。這場選舉,順利落幕。

國民黨黨主席補選政見會,郝龍斌(左)

因為疫情的緣故,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之前呼籲,暫緩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洪秀柱說:免得給外界有全民拼防疫,國民黨卻在拼補選的感覺!不過洪秀柱擔心的觀感問題沒有發生,因為外界也幾乎沒有什麼人去討論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事宜。

參選人郝龍斌和江啟臣努力對外發聲以外,這次黨主席之爭外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新聞話題。調查機構多次民調,除了顯示二人伯仲之間江啟臣略贏郝龍斌以外,還顯示有幾乎一半人的不肯表態。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大敗以後,現實就是誰還在乎國民黨。

不過對於這場相對安靜的補選而言,這次國民黨黨員的投票率不算太低,還是說明,國民黨的很多支持者心有不甘,依舊抱有期待。

選舉背景

回看2016年,國民黨也是領導人選舉大敗後,洪秀柱夾帶「換柱」後的悲憤氣勢,以壓倒優勢贏了相對名不經傳的對手黃敏慧,當時的國民黨,雖然也是潰不成軍,但好歹還是保留著一股子不甘願的氣勢。

洪秀柱當選以後,積極組織建「武林(50)計劃」,挑選五十位年輕人去地方磨練,在一系列地方補選中保持不敗。但最終不敵國民黨「醬缸」文化,洪秀柱帶領的國民黨黨中央連民意機構中的國民黨黨團都未能整合,更不提對於國民党進行整體性改造。洪的青年計劃無疾而終,而洪秀柱本人在換屆選舉中大幅落敗,輸給了吳敦義。

吳敦義是當時國民黨公認的資深幹才。參選黨主席時,在當時高達五位參選人的情況下,公開喊出一次投票不過半就退選,結果選舉中得到14萬4408票,以52.24%的過半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主席,也使其他參選人無話可說,心悅誠服。

高票當選有助於黨主席權威的樹立,但吳敦義不像洪秀柱那樣著手改革,而更多運用過去行政單位調和鼎鼐的一套功夫,雖然不至於讓國民黨脫胎換骨,但好歹保持隊伍保持不散。吳個人更是沉迷於私下的人事運作,而鮮少公開發表政論,尤其在許多政治議題上。

因吳敦義好辯的風格常被對手操控成失言,而面對黨內重大紛爭的時候,吳敦義作為國民黨主席不能及時做出回應,所以常被競爭對手奚落為國民黨「無」主席。

但當時民進黨做得實在太爛,天怒人怨,給國民黨帶來絕佳機會。又如韓國瑜這樣超級政治明星的產生,終於在2018地方選舉中引領國民黨大獲全勝。但這場選舉,沒有給黨主席吳敦義個人帶來任何聲望上的提升,反而更蒙蔽了國民黨,體制上問題是養癰為患,人事上更是相互傾軋吃相難看。最終在2020年選舉集中爆發,又敗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尤其在2018年地方選舉大勝的前提下,國民黨這次爬得太高,摔得更慘。

候選人

郝龍斌與時任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

候選人郝龍斌在朱立倫和吳敦義時期都擔任國民黨副主席,國民黨積重難返,按說作為國民黨高層的郝龍斌也是難辭其咎。所以郝在回復此方面質疑時候總是輕描淡寫,以自己不做主以卸責。郝龍斌家世顯赫,學經歷完整,但當初從臺北市長卸任,跑到基隆深藍選區選一個「立委」,結果不敵民進黨新人蔡適應,這次落敗對於郝龍斌打擊很大。某種程度也影響到郝龍斌日後對公職選舉意興闌珊,2016年選黨主席的時候他的政見主張是:當選將勸說郭臺銘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而這次參選也承諾不參加公職選舉,而致力於發掘輔助人才,以此彰顯自己沒有私心。郝龍斌給人印象敦厚,誠懇,但以臺灣目前的政治環境而言,不言戰即是怯戰,尤其國民黨一敗塗地尤其需要進取之時,委屈自己不見得就能求全。何況缺乏民意支持的黨主席也很難獨善其身,比如之前的吳敦義。

而黨主席勝出的江啟臣則出身於臺中豐原。江家本來世代務農,結果出來江春男,江啟臣這對叔侄從政。而且橫跨藍綠,江春男筆名司馬文武,是綠營重要文膽,2016年蔡英文當選,發布江春男任駐新加坡代表,結果還沒上任,江春男酒駕被查,輿論之下,只好悻悻辭任。

而江啟臣卻自幼向著藍營,也備受國民黨重視與重用,是國民黨儲備已久的政治精英。三次參加「立委」選舉獲得連勝,尤其2020這次更是以第一高票當選。江啟臣上次地方選舉中本與盧秀燕爭取臺中市長參選資格,結果以些微差距落敗,落敗當即,江啟臣宣布支持盧秀燕,也確實身體力行,不懈餘力助攻盧秀燕勝選,在當時國民黨很多地方因為初選勾心鬥角,且敗選不認帳的情況下,江的作為算是難得一股清流。

江啟臣在立法機構質詢前行政部門主管賴清德

2016年,國民黨潰不成軍之際,黨內即有很多呼籲江啟臣中生代接班的聲音,但江有國民黨人所謂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當即推讓。然而在觀感中卻是國民黨中生代畏難缺席,與民進黨大敗中生代卻願意逆流而上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當時也難免讓人覺得江缺乏擔當。

之後政治生態大變,「韓流」崛起,在韓國瑜這樣非典型政治明星的光環之下,江啟臣、蔣萬安這樣的傳統中生代政治明星都顯得黯然失色。

對於鐵桿深藍的支持者來說,江啟臣也因江春男的關係,有藍得不夠純粹的疑慮。但國民黨目前的局面,也不完全依靠深藍把控。江啟臣這次獲得高比率得票的勝利,也說明支持者還是更希望中生代出來接班。

比較而言,江啟臣有更高的民意支持,也經歷過多次選舉考驗。而郝龍斌在高層運作,人際關係上可能更為熟練一些。但目前作為在野黨的國民黨,不具戰鬥經驗,只圖一團和氣的話,實在看不出還能有什麼作為。江啟臣的獲勝,也看出國民黨支持者的焦慮與期待。

7日,韓國瑜現身投票站

這次補選中有一個關鍵因素,便是「韓流」按兵不動。韓系大將謝龍介、周錫瑋未如之前高調欲選,也都偃旗息鼓,一方面因為韓系不敢高調,怕刺激到韓國瑜在高雄的罷免案,一方面,韓系作壁上觀,也使國民黨候選人對於這次失敗「韓流」因素的檢討趨於低調,江郝也都表示出對於韓國瑜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宣布參選的還有張亞中教授,張教授一腔熱血,矢志不渝,準備一套很完整的國民黨振興的論述,積極參加這次國民黨黨主席的補選。卻被國民黨以張亞中不具備參選資格(參選人需有任國民黨中常委的經歷)而拒之門外。

張亞中雖然不具勝選可能,但顯示出來的,卻是國民黨即便輸成這樣也不願意調整僵化的黨內選舉體制,以致張亞中公開抱怨,國民黨此舉是表態他們沒有從外部汲取領導人才的可能性。

國民黨需要改造什麼

國民黨的現況,如某媒體人撰文所言:自從敗選以後,國民黨的氣勢與聲望都跌落谷底,黨內群龍無首、雜音不斷,每個人都說要改造國民黨,但又沒人知道問題何在、到底該從何改起,在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國民黨面對所有議題都顯得動輒得咎。當民間普遍對民進黨防疫表現尚稱滿意時,國民黨到底應該如某些網友所說的「閉上嘴巴就是最好的幫忙」、還是應該不畏民意直言不諱,很多國民黨人士都顯得進退維谷,明明有意見想說,卻又怕一開口就是「逆風」,於是扭扭捏捏、欲言又止,看不出該黨明確的態度與意向。

國民黨這次大敗,尤其輸在年輕人部分。江啟臣說,國民黨支持者中四十歲以下的佔比,只剩下區區3%,也是說國民黨已經輸掉了整整一個世代。對於新任國民黨主席而言,能不能找回年輕人,成為他上任的首要工作,如果不能,國民黨的未來確實沒有任何希望可言。

當然,從支持者的角度而言,這些年輕人的心也是易變,尤其如今網絡流媒體時代,使人對事物的專注度很低,遑論什麼忠誠度。四年來民意數次大逆轉,都不是因為自己做對什麼啊,而都受賜於對手如何做爛。

國民黨真正的問題是,政治人物暮氣沉沉,老神在在,實在沒有給黨內年輕人機會。這次選舉,很多深藍地區選舉都是連任很多屆的老人,而年輕人無法出頭。反之民進黨則派出很多年輕人出徵,所謂刺客。拜大環境所賜,效果奇好,許多板上釘釘會贏的藍軍老將不敵落馬。即便不贏,民進黨的年輕人得到歷練,國民黨的年輕人則還沒有出頭。

如何找回年輕人,首先就涉及到國民黨組織再造的問題。這個問題,每回黨內選舉,都有人提出來,但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組織再造,是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而如果依舊是一團和氣的話,估計什麼事情也幹不成。不是新人不願意出頭,而是被壓製得根本抬不起頭。於是年輕人沒有政治資源,而老將們更是躲在舒適區裡,佔盡便宜,像洪秀柱這樣出徵臺南艱困選區的幾乎沒有。

洪秀柱只是象徵意義,而更重要的是國民黨需要派出有志氣的年輕人在深綠的地方進行深耕,不能打敗就跑。新主席能不能派出這些人,才是最實際的任務。派出這些人,能不能給與其最堅實的支持,對於而今嚴重缺乏政治資源的國民黨而言,也確實很有難度。

其次就是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因為敗選,國民黨內部也開始瀰漫一股所謂檢討「九二共識」的風氣,連郝龍斌都有「臺灣不被重視的話乾脆停掉三通」的爆衝言論。但郝龍斌之後也說,國民黨不反對「臺獨」的話也就真的失去立身之本。畢竟從最實際的角度而言,兩黨政治,一黨如果對另一黨的主張亦步亦趨,只能是政治自殺。

兩岸關係本是國民黨制勝的法寶,而今卻成為其政治包袱,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而國民黨的問題是,嚴重缺乏論述的能力,也嚴重缺乏論述的平臺。有時候辛辛苦苦把事情做了,卻不討好,甚至也不懂解釋,使好事變成壞事。

一點結論

國民黨新任黨主席任重道遠,他得找回這個百年政黨的理想與理念,他要清理掉黨內那些使改革窒礙難行的老舊勢力,他要與各懷鬼胎的各路政治勢力勾兌整合,比如接下來將要面對尾大不掉的「韓流」,導引其成為更為正向的力量,要召喚年輕人對國民黨恢復信心,願意投身報效,挺身支持。還要面對越加惡化的兩岸關係提出中道可行的主張使形勢趨緩,然後要通過有效論述去說服民眾。

當然,也可什麼都不做,做個安靜且低調的政黨,隨波逐流,或許慢慢的,又能等到對手繼續做壞……

相關焦點

  • 藍議員: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要隨便貼標籤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月31日報導,隨著國民黨主席表態參選者動作不斷,臺灣桃園市也開始陷入「誰是誰的人馬」的猜忌。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萬美玲日前受訪時表示,幫人貼標籤,實在沒有必要,等到黨主席選舉開票結束,不管支持誰,就要回歸到一家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國民黨的民主改革就成功一半。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將於4月5日、6日兩天領表,4月6日至15日進行連署;5月20日投開票,已有5人表態角逐,分別是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龍斌、已經請辭首席副主席詹啟賢、吳敦義以及前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韓國瑜。
  • 臺議員萬美玲: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要隨便貼標籤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月31日電(記者 黃文杰)隨著國民黨主席表態參選者動作不斷,桃園也開始陷入「誰是誰的人馬」的猜忌。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萬美玲接受訪問表示,幫人貼標籤,實在沒有必要,等到黨主席選舉開票結束,不管支持誰,就要回歸到一家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國民黨的民主改革就成功一半。
  • 國民黨主席選舉「五強爭霸」,他們中誰會是蔡英文剋星?
    有島內媒體預言,這次競選將成為國民黨內「本土派」和「外省派」的一次對決。接下來各位參選人將在「立院」就目前國民黨「最混沌的兩岸政策」表明立場。詹啟賢宣布參選臺灣《中國時報》23日稱,國民黨主席選舉讓沉寂多時的百年老黨展露難得的活力與熱情,黨內高層也紛紛表態「樂見有這麼多黨內同志一起要為黨承擔」,但在這背後卻有諸多「不可道與他人」的小算盤。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聚焦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為何大敗?
    《新聞1+1》2016年1月18日完成臺本  ——臺灣選舉,國民黨為何大敗?  (節目導視)  解說: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出爐,蔡英文得票數不僅領先朱立倫近300萬,而且還超過朱立倫與宋楚瑜的總和。  朱立倫:  朱立倫讓大家失望了,我們失敗了。
  • 張亞中:國民黨主席選舉事關兩岸走向
    對於國民黨內兩岸政策論述的整合,張亞中表示,國民黨目前兩岸論述十分清楚,就是去年經過黨代表大會通過的兩岸新政綱,其中的意涵十分清楚就是深化「九二共識」,並結束兩岸間的敵對狀態,更進一步探索兩岸籤署和平協議的可能性,建立兩岸制度化和平。
  • 吳敦義含淚辭去國民黨主席,國民黨敗選檢討報告中列出這七大因素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5日下午在中常會請辭,同一天國民黨敗選檢討報告出爐,列出七大因素包括兩岸政策論述等,在島內引發諸多解讀。《聯合晚報》稱,吳敦義下臺,但國民黨的真正考驗才剛開始,不管是兩岸政策論述還是最基本的柴米油鹽問題,「在後吳時代,誰接主席都是接到了燙手山芋」。
  • 國民黨新任主席吳敦義如何看兩岸關係? | 國民黨歷任主席名單
    2007年1月初,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自2006年12月25日卸任臺北市市長專任黨主席後,表示要確切黨內改革,吳敦義出線擔任國民黨秘書長,並首開黨籍「立法委員」出任中央黨部秘書長先例。2009年9月7日,吳敦義被馬英九任命為「行政院長」,9月10日,臺灣新「內閣」宣誓就職,吳敦義走馬上任並辭去「立法委員」職位。
  • 2018臺灣地方選舉| 國民黨李明賢:至少在兩岸關係上,國民黨沒有...
    觀察者網:您是在2015年年底至2016年大選之前加入國民黨的嗎? 李明賢:不是,之前我就是國民黨員了。 觀察者網:那您為什麼會在國民黨氣勢比較弱的時候加入國民黨?可能很多人在那個時候都會選擇去幫民進黨選舉,您為什麼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 在臺灣國民黨主席選舉中江啟臣氏當選新中色除去
    7日,在臺灣舉行了決定最大在野黨和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主席選舉,倡導親中色彩消除的江啟臣當選。臺灣最大在野黨國民黨在今年1月的總統選舉中大敗於對中強硬路線的執政黨民進黨,黨的最高主席負責辭職。7日舉行的主席選舉中,相當於議員的立法委員江啟臣(48歲)和黨的前副主席石龍斌(67歲)兩人出馬,江氏以68%的得票率當選。國民黨一直以來都是站在與中國融合的立場上,但在選舉中,兩位候選人主張「與中國保持距離」,這是史無前例的展開。當選後的記者招待會上,江氏表示「想挽回人們對國民黨的信賴」,打算消除「親中國」的印象,重新建立黨。
  • 「最強戰力黨團」出爐?蔣萬安任書記長,國民黨總召由「他」擔任
    編輯:凌峰眾所周知,國民黨在臺灣地區2020年的選舉中不幸落敗給民進黨,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更是以引咎辭職來付出代價。其實,國民黨內部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改革來做出改變。而目前這項工作也在穩步進行。國民黨最近召開了「立委」座談會,在此次會議上選舉了立法機構的負責人。
  • 誰適合任下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聲最高、蔣萬安第二
    延伸閱讀:韓國瑜發聲不參選國民黨主席,不會拿1.6億新臺幣選舉補助款臺灣2020「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敗選。吳敦義宣布將辭去國民黨主席,臺媒稱韓國瑜有望參選黨主席,不過他13日已表示拒絕。1月14日凌晨,韓國瑜在臉書重申,強調黨主席「不是我心之所向」,意味著不會參選。
  • 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結果出爐 花蓮縣長徐榛蔚獲最高票
    【來源:中國臺灣網】花蓮縣長徐榛蔚獲最高票(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3月8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中常委選舉結果昨日(7日)出爐,在尋求連任的17位現任中常委中,有16位順利當選
  • 洪秀柱:國民黨要「拔菜頭、摘綠葉「 起身推翻蔡英文暴政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最近疲於應付國民黨主席選舉、黨內亂鬥的洪秀柱,昨天(19日)公開批評蔡英文執政無能,並稱5·20快到了,國民黨要發起「拔菜頭、摘綠葉」行動,起身推翻蔡英文暴政。 自蔡英文提出年金改革以來,島內就沒消停。昨天,軍公教發起「圍城」活動,包圍「立法院」,試圖阻止臺當局召開年金改革會議。
  • 國民黨主席選舉6強爭霸 抽籤各喊吉祥話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監察委員會21日開會審查洪秀柱、吳敦義、郝龍斌、詹啟賢、潘維剛、韓國瑜參選人資格,6人全數通過,成為正式候選人。4月29日舉辦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     據報導,選監委員會隨後依照參選人登記先後,進行號次抽籤,6個陣營都派代表抽籤。
  • 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為何慘敗?
    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 國民黨慘敗 29日下午4點投票結束後,藍色憂鬱隨即蔓延開來。6點半左右,臺北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宣布敗選;隨後臺中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宣布敗選;然後,嘉義、彰化、高雄,民進黨籍候選人宣布當選。時間走到晚上7點,國民黨在這次史上最大規模選舉中的大敗之勢已經變成了一幅倒塌的「多米諾骨牌」。
  • 國民黨新主席吳伯雄走馬上任 大公無私求團結
    華夏經緯網4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新任主席吳伯雄今天在國民黨中央舉行就職典禮,吳伯雄表示,他一定會大公無私,推出一組最有勝選希望的候選人,也希望大家能把過去的不愉快放在一旁,團結合作幫助國民黨走出美好未來。
  • 臺灣「立委」選舉國民黨勝出
    「泛藍」大勝立法院選舉,但不意味著在3月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勝算篤定  作為2008年臺灣「選舉年」的頭站,1月12日舉行的臺灣「立法委員」選舉以國民黨大勝告終。在「立法院」總席數減半為113席的情況下,國民黨獲得了81席。
  • 國民黨前「立委」潘維剛或加入黨主席選舉,回應稱未最後決定
    國民黨前「立委」潘維剛或加入黨主席選舉,回應稱未最後決定 潘維剛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主席之爭除「賢瑜郝吳柱」五強爭霸外,前「立委」潘維剛亦思考投入選舉
  • 解讀:臺灣「九合一」選舉結束,國民黨為何慘敗?
    共有19761人報名角逐,創臺灣歷屆選舉之最。而在這次選舉中,國民黨慘敗。那麼,究竟什麼是「九合一」?國民黨為何會慘敗?最引人關注的是六都市長選舉29日下午4點投票結束後,藍色憂鬱隨即蔓延開來。6點半左右,臺北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宣布敗選;隨後臺中市長國民黨籍候選人宣布敗選;然後,嘉義、彰化、高雄,民進黨籍候選人宣布當選。時間走到晚上7點,國民黨在這次史上最大規模選舉中的大敗之勢已經變成了一幅倒塌的「多米諾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