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五強爭霸」,他們中誰會是蔡英文剋星?

2020-12-15 環球網

也沒準都不是……

民進黨和蔡英文在臺灣島內支持度的江河日下,讓國民黨大佬看到了「東山再起」的機會,曾被視作燙手山芋的國民黨主席位子,轉眼間變成炙手可熱的香餑餑。繼國民黨現任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龍斌、前「副總統」吳敦義、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韓國瑜之後,23日,國民黨前副主席詹啟賢也正式宣布參選,使得今年國民黨「5·20」黨主席之爭呈現「五強爭霸」格局,並創下國民黨歷史上「爭黨主席人數最多」紀錄。

參選人韓國瑜打趣說,一場沉悶的黨主席選舉黑白電影,因為他的加入變成彩色,詹啟賢的加入,則把彩色電影變成3D,越來越精彩。有島內媒體預言,這次競選將成為國民黨內「本土派」和「外省派」的一次對決。接下來各位參選人將在「立院」就目前國民黨「最混沌的兩岸政策」表明立場。

詹啟賢宣布參選

資料圖:詹啟賢

詹啟賢昨日上午召開記者會,以「終結仇恨,找回臺灣最美的風景」為題發表參選聲明,前臺灣「副總統」蕭萬長出席力挺。在回答若擔任黨主席後會否參加2020年「大選」的問題時,詹啟賢表示「會往那方向努力」,還有3年時間,到那時若他應承擔就承擔,若要幫忙抬轎就抬轎,他不會逃避。

詹啟賢1948年出生於彰化縣員林鎮的醫生世家,曾任「衛生署」署長。家族中有多位成員從政,在中南部與鄉紳大佬及醫界領袖擁有深厚的人脈關係。外傳前「總統」馬英九多位班底已投入詹啟賢競選黨主席陣營。

臺灣《中國時報》23日稱,國民黨主席選舉讓沉寂多時的百年老黨展露難得的活力與熱情,黨內高層也紛紛表態「樂見有這麼多黨內同志一起要為黨承擔」,但在這背後卻有諸多「不可道與他人」的小算盤。

「五強爭霸」

有分析指出,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現「五強爭霸」的熱鬧局面,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蔡英文民意支持度持續走低,TVBS民調中心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就職8個月滿意度只剩二成八,這使得國民黨內部特別是大佬覺得「未來有希望」,參選熱情高漲。換言之,今年能夠選上這一任國民黨主席的人,很可能成為讓國民黨「浴火重生」的關鍵人物,更將是2020年「總統」選舉的不二人選。

臺灣東森新聞則認為,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現「爆棚」局面,是黨內「反洪」勢力集中爆發的結果,很多人希望再度上演「換柱」戲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23日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這次參選人數比以往多,主要原因是國民黨內部很多人對過去的發展不滿意,一些有理想的人站出來,從之前選「總統」時不願意站出來到現在願意站出來,是一個重要變化。

「兩岸路線大對決」?

此次國民黨主席大戰也毫無懸念地再度引爆國民黨「本土派」與「外省派」對決。

吳敦義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發跡於南臺灣的吳敦義雖然宣稱「我不是所謂的本土派,所以沒有所謂本土票」,但毫無疑問是國民黨威權時代開始培養的「本土」精英,他記者出身,一副「打不爛」的鐵齒銅牙。從南到北,從「中央」到地方,從黨務到政務,他一路走來,距離黨主席及「總統」大位均僅一步之遙。此次沉浮一年後再度出山,意在依靠政治實力先攻下黨主席這個山頭,為再進一步鋪平道路。

從郝龍斌開始表達有意參選以來,臺灣坊間就不斷傳出他與吳敦義兩人很可能是「分進合擊」,預備聯合對抗洪秀柱。分析稱,郝龍斌可以在吳敦義最弱的「黃復興黨部(國民黨內以退役官兵為主的黨員組織)」,削弱洪秀柱的力量,給予吳敦義「側翼掩護」。因此,郝龍斌雖然是標標準準的外省人,但卻也有人把他列為「吳敦義的本土派」。

詹啟賢也被視為本土派的代表人物。據《聯合晚報》報導,詹啟賢能力很強,又出身醫界,與綠營人士保持一定程度良性互動。2004年「3·19」槍案後,詹啟賢擔任陳水扁的主治醫師。2000年到2005年詹啟賢接受陳水扁的邀請,出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後來他雖然被洪秀柱欽點出任國民黨副主席,但被視為洪「為了平衡本土派」的妥協安排。去年7月臺「立法院」處理「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草案」,詹啟賢勸洪放棄焦土戰略,別再護黨產,被島內輿論視為「本土派和黨中央唱反調」。

據《聯合報》23日報導,國民黨「立院」黨團規劃下個會期開議後,將自辦「黨主席政見發表會」,邀所有參選人發表政見,並接受黨籍「立委」質詢。國民黨團總召廖國棟表示,「立委」有權利知道未來的黨主席要把黨引去哪裡,「包含黨內目前最混沌的兩岸政策、黨務革新等路線問題」,希望各位黨主席參選人先跟「立委」好好交流。

中評社稱,根據「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辦法」,如果最後確定是這5位參選,3位外省籍、2位本省籍,第一輪有人過半的可能性不高,第二輪就是拼合縱連橫。如果第二輪出線的兩人,一位外省派,一位本土派,最後勢必是兩岸路線大對決,這是極可能發生的事。「一般以兩岸路線來區隔外省派和本土派的統獨光譜恐怕要重新界定了。」

島內分析人士稱,吳敦義被認為是前年「倒洪」集團中極為重要的一分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吳敦義與洪秀柱兩人的大陸政策「有重大差異」。

張文生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不管當選的是「本土派」還是「外省派」,國民黨對大陸的政策都不會有大的改變,處理兩岸關係時都會強調「九二共識」,當然具體表述會有差異,如洪秀柱主張淡化「一中各表」,吳敦義、郝龍斌提「一中各表」。

誰最有「主席相」

島內分析人士預測,雖說這次選舉有5人角逐,但最具「主席相」的還是吳敦義及洪秀柱,而這兩人從洪秀柱2015年被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後,就因為兩岸政策理念的不同,被視為「本土派」及「統派」的代表性人物。

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副主委李玉文日前對媒體說,看似「五雄逐鹿」的黨魁選舉嚴格來講只有「吳郝」與「洪詹」兩個系統會進行最終對決。郝龍斌可能是吳敦義的側翼,而洪秀柱與詹啟賢則互為表裡。這場選戰到最後將會是一場「雙打雙簧」的選戰。不過,最新一期《財訊》雙周刊則指出,雖然黨內反洪勢力高漲,但因郝龍斌與吳敦義整合不順利,「反洪」陣線形同破局,三人大混戰下,「對洪秀柱連任最有利」。

香港中評社的一篇報導則認為,以目前態勢,詹啟賢參選震撼力與戲劇性最強。詹一投入,吳敦義就不是唯一的「本土派」,而且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挺詹。詹在副主席任內曾牽線讓郭母無保、無息借了國民黨新臺幣4500萬元發薪水,郭也曾想招攬詹主持其生物技術事業,郭挺詹選主席應非空穴來風。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稱,除了蕭萬長和郭臺銘,詹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及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關係也很深厚,他的參選,將造成結構性的選情變化,也讓今年的黨主席選舉成為直選以來參選人數最多且激烈的一場選戰。

郝龍斌

島內輿論認為,郝龍斌算是參選者中的「二線佼佼者」,是「挑動國民黨主席選舉那一根關鍵的琴弦」,但2016年參選基隆市「立委」失敗,使得他連任兩屆臺北市長的光環褪色不少。

韓國瑜

至於過去只算藍營二三線政治人物的韓國瑜算是黑馬,最近他由於挺身出來與臺北市長柯文哲及綠營「立委」段宜康等人在媒體上論戰,很受藍營民眾的關注與歡迎,有一些後來居上的氣勢,輿論認為,雖然他勝選概率不高,但攪局的能力卻也不缺。

國民黨需要什麼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21日在高雄表示,這次國民黨黨魁選舉不應該只停留在「人」的角度,而應該去思考「怎樣的道路」才可以確保國民黨在2020年贏回執政權。國民黨必須在短時間內拾回過去20年所遺失的黨魂黨德與價值,國民黨要告訴臺灣的百姓「到底哪一個政黨才可以結束兩岸間的敵對狀態」、「哪一個政黨才可以為兩岸創造真正的和平」。

「不論這場選舉接下來的發展如何,我們認為,國民黨主席選舉格局大小的焦點就在兩岸路線。」中評社評論稱,相對於民進黨蔡政府擁抱「兩國論」,「兩岸牌」還是國民黨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國民黨有機會贏得政權的唯一利器。評論稱,川普上任後,亞太出現新變局,川普以臺灣作為向中國叫板的籌碼動作不斷加大,無疑也給了國民黨凸出兩岸路線的大好機會,「藍軍新領導人要拿出大氣魄,走該走的路。」

「國民黨時下最需要的是,有領導人能統合黨內,能提振士氣,帶著國民黨在島內政爭中有所起色。」張文生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說,5個參選人站出來也許是好事,讓黨員能有更多選擇,或許能以獨特眼光選出新的人,但不是某個人就能決定國民黨的未來。

往期精彩回顧

英媒大消息:中國外交官稱,北京無意領導世界,但如果……

突然之間,老外們被這款「亞洲妖術」鎮住了!

中國趕在川普就任前,「送他一顆飛彈」?

川普就職演講中英文雙字幕視頻!保證中國人看了會笑

川普喊著「美國優先」上任,中國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國民黨主席選舉6強爭霸 抽籤各喊吉祥話
    華夏經緯網4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監察委員會21日開會審查洪秀柱、吳敦義、郝龍斌、詹啟賢、潘維剛、韓國瑜參選人資格,6人全數通過,成為正式候選人。4月29日舉辦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     據報導,選監委員會隨後依照參選人登記先後,進行號次抽籤,6個陣營都派代表抽籤。
  • 國民黨前「立委」潘維剛或加入黨主席選舉,回應稱未最後決定
    國民黨前「立委」潘維剛或加入黨主席選舉,回應稱未最後決定 潘維剛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主席之爭除「賢瑜郝吳柱」五強爭霸外,前「立委」潘維剛亦思考投入選舉
  • 國民黨主席誰來當?李正浩公開發聲:此人是不二人選
    中國軍魂編輯:軍尚目前臺灣地區領導人已經落下帷幕,蔡英文取得了連任的機會不置可否。因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落敗,所以吳敦義引咎辭職,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就在眼前。雖然韓國瑜在臺灣領導人選舉中落敗,但是韓國瑜的支持者眾多,無論是它的政治地位還是政治影響力也都非常的大。所以就連罕見發生的李正浩都公開表示支持韓國瑜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國民黨黨主席候選者支持者眾多,主席之位誰可以勝任?目前針對國民黨黨主席競選安事宜已有很多的候選人。
  • 民進黨「五都」選舉 蔡英文掛頭牌蘇貞昌淪為老二
    民進黨「五都」選舉,蔡英文變成第一主角,蘇貞昌僅排第二。臺海網5月26日訊 民進黨昨天下午進行「五都」選舉大造勢,全場焦點幾乎都在蔡英文身上,從排序到壓軸演講,完全展現她強勢領導的風格。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黨主席選舉當晚,蔡英文邀集黨內要角到家中討論「五都」人選最後布局,在她主導下名單終於抵定,並在第一時間透露給平面媒體得知,連黨發言人蔡其昌都不知道要公布名單。
  • 臺教授:選舉不利民進黨 蔡英文黨主席不保
    楊泰順說,這次民調中,民進黨支持者對賴清德的滿意度維持在85%左右,對蔡英文的滿意度只有71%,蔡在鐵桿綠營的滿意度沒有增加,賴則有增加,如果選舉結果對民進黨不利,蔡的黨主席位置不保幾乎是肯定的。根據「競爭力論壇」最新民調高達近六成五不滿蔡英文表現,蔡英文成為綠營輔選毒藥,而有近四成三滿意「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表現,賴已逐漸成綠營「新共主」。另有近六成四認為年底大選是對民進黨執政的信任投票。
  • 2018爭霸戰國民黨能否鹹魚翻身?
    如果民進黨在該次選舉中,保有現有的政治勢力範圍,那麼,蔡英文在民進黨及綠營內部受到的挑戰將會有所減緩,爭取2020連任的阻力也會相應降低。而如果2018選舉民進黨選情受到較大衝擊,那麼,可能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效應。其一,預示著民進黨已提前進入「由盛轉衰期」。該黨上臺後引發的不滿浪潮進行了總體性宣洩,已折射到了選票支持當中。其二
  • 參選國民黨主席?王金平向「他」支招:未來不要把蔡英文當敵人
    國民黨落敗的同時,黨內主席吳敦義向中常會請求允許總辭,在那之後,由誰擔任下一屆國民黨黨主備受關注。至於黨內,有關世代交替的聲音也是不斷湧現。對於青壯年代表朱立倫和郝龍斌等人,民眾呼聲是比較高的。而後者在媒體公開採訪時也表示會參加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不得不說國民黨內部情況不容樂觀,更是有成員向王金平求援!而王金平卻奉勸,不要把蔡英文當敵人?參選國民黨主席?
  • 藍議員: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要隨便貼標籤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中評社1月31日報導,隨著國民黨主席表態參選者動作不斷,臺灣桃園市也開始陷入「誰是誰的人馬」的猜忌。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萬美玲日前受訪時表示,幫人貼標籤,實在沒有必要,等到黨主席選舉開票結束,不管支持誰,就要回歸到一家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國民黨的民主改革就成功一半。國民黨黨主席選舉,將於4月5日、6日兩天領表,4月6日至15日進行連署;5月20日投開票,已有5人表態角逐,分別是黨主席洪秀柱、副主席郝龍斌、已經請辭首席副主席詹啟賢、吳敦義以及前臺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韓國瑜。
  • 陳文茜:「小輸為贏」是國民黨五都選舉布局
    《聯合報》跟中央社同時訪問他的時候,他都說了,他說年底五都目標就是全贏。我想這句話是不太可能的,最重要的他說,年底五都選舉當然是2012總統大選前哨戰,五都人口超過全國6成,選民性質與縣市長立委選舉不同,國民黨也會調整輔選策略。大家抓的標題都是2012前哨戰五都要全贏,這是馬英九在接受中央社訪問的時候他的談話。
  • 臺灣「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 蔡英文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海外媒體稱,民進黨在24日舉行的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中遭遇慘敗,此次選舉被視為對民進黨當局的一次公投。據美聯社11月24日報導稱,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
  • 最新│民心思變 彰化鄉長選舉 國民黨勝選
    特約評論員 鄭明    7月23日周六,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陳君栓在彰化縣田尾鄉長補選中,不懼藍營分裂和綠營夾殺,獲得勝選。雖說只是一個基層鄉長補選,但卻極具指標意義(這次選舉是今年1月大選後、島內第一場選舉),臺灣底層百姓已經開始在用選票表達對新政府執政的不滿,蔡英文的政治氣勢開始瓦解。    2014年的彰化縣長選舉,民進黨的魏明谷以32萬票大勝國民黨候選人林滄敏24萬票。
  • 史上最安靜國民黨主席選舉出爐 接下來要問:國民黨還有戲嗎?
    不過洪秀柱擔心的觀感問題沒有發生,因為外界也幾乎沒有什麼人去討論國民黨黨主席的選舉事宜。參選人郝龍斌和江啟臣努力對外發聲以外,這次黨主席之爭外界幾乎沒有引起任何新聞話題。調查機構多次民調,除了顯示二人伯仲之間江啟臣略贏郝龍斌以外,還顯示有幾乎一半人的不肯表態。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大敗以後,現實就是誰還在乎國民黨。
  • 臺灣2018縣市選舉 國民黨能否有突破口?
    因為2018選舉對2020年大選影響很深遠,臺北市又是所有縣市長裡面最具指標性的一個地點,很多人躍躍欲試,但是戰局目前還是混亂一片。這次民進黨還會不會跟柯文哲合作,還是會推出所謂的「黑馬」?綠營會煩柯文哲,是因為他們總覺得柯文哲欠民進黨,欠綠營的。對柯文哲來說,能夠當選就要拿住藍營、綠營的票,雙方的票各拿一些,再拿些中間選民票才能當選,所以柯文哲跟綠營不可能完全貼在一起。
  • 誰適合任下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呼聲最高、蔣萬安第二
    延伸閱讀:韓國瑜發聲不參選國民黨主席,不會拿1.6億新臺幣選舉補助款臺灣2020「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敗選。吳敦義宣布將辭去國民黨主席,臺媒稱韓國瑜有望參選黨主席,不過他13日已表示拒絕。1月14日凌晨,韓國瑜在臉書重申,強調黨主席「不是我心之所向」,意味著不會參選。
  • 選領導人不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黨員會做決定
    原標題:選領導人不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黨員會做決定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5日表示,每個階段誰最適合擔任黨主席或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民進黨員都會去做他的決定。   民進黨主席月底即將改選,蔡英文也投入這場選戰。
  • 臺「五都」選舉政治獻金 蔡英文是郝龍斌12.5倍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當局監察機構1日公布去年「五都」選舉政治獻金申報資料,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競選新北市長時拿下三冠王,收受獻金總收入最高,達1.4億元;其中,蔡英文收受個人與匿名捐款高達10999筆,頁數更厚達395頁,創新紀錄,金額也高達1.1億元,是收受個人與匿名捐款最少的臺北市長郝龍斌12.5倍。
  • 臺議員萬美玲:國民黨主席選舉不要隨便貼標籤
    (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1月31日電(記者 黃文杰)隨著國民黨主席表態參選者動作不斷,桃園也開始陷入「誰是誰的人馬」的猜忌。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萬美玲接受訪問表示,幫人貼標籤,實在沒有必要,等到黨主席選舉開票結束,不管支持誰,就要回歸到一家人,如果可以做到這點,國民黨的民主改革就成功一半。
  • 別了,蔡英文主席
    經過一場臺灣地區史上最長的開票,直到11月25日凌晨,現任臺北市長柯文哲才以3000餘票的微弱優勢險勝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取得連任。至此,持續數月的被稱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哨戰」的「九合一」選舉,終於大幕降落。
  • 選領導人不選民進黨主席? 蔡英文:黨員會做決定
    中國臺灣網5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民進黨主席候選人蔡英文5日晚間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表示,每個階段誰最適合擔任黨主席或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民進黨員都會去做他們的決定。  據報導,民進黨主席月底即將改選,蔡英文投入這場選戰。
  • 贏了花蓮市長選舉,國民黨士氣略振
    這是自去年底選舉之後,最大規模的地方選舉。花蓮縣一向是藍軍的穩固選區,上次選舉國民黨大敗;蔡英文在花蓮贏得近50%選票,民進黨蕭美琴以53%的獲票率當選「立委」,但是民進黨的勝選趨勢,不能夠繼續延續,藍軍扳回一勝,小挫綠軍,振奮了一下國民黨消沉已久的士氣。    有評論者認為,蔡英文一百天的政績乏善可陳,民意支持度已瀕臨死亡交叉,影響到花蓮市長的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