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中國古人的心理學水平非常高。
只是今天的心理諮詢師們不學中國的文化偏要向外國求。
中國古代的認知治療技術其實就是參話頭。
通過參話頭,把一件事情問到極致,把一件事情分析到根源,就容易看透真相。
今天西方的認知治療裡面的蘇格拉底式的質詢和垂直箭技術,有一些類似於參話頭,但是也遠沒有參話頭那樣的深刻。
民國時期康有為曾經去了一次終南山,在終南山遇到一個修禪宗的和尚,有一番對話,你們看一下什麼叫做參話頭?
問:&34;
曰:&34;。
&34;
曰:&34;
&34;
曰:&34;
意思就是問到語言的盡頭;
問到思維的盡頭。
如果你覺得苦,就把這種「苦」問到盡頭;
如果你覺得窮,就把這種「窮」問到盡頭。
問到念頭斷開的地方就相當於斷掉苦根、斷掉執念的根,然後你才能重新生長出新的方向。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投胎轉世的隱喻,讓大家猜一猜你們的執念來自哪裡,你們現在每天苦惱的念頭的源泉來自何方。
小明給大家編寫了一道心理測試題,大家看完內容作出你們的選擇。
假如說你上輩子和某個人有很深的緣分......
但是這輩子投胎的時候,他獲得了名額,而你一直沒有名額,所以無法與他在陽間見面。
你想了很多辦法,求爺爺告奶奶在陰間疏通關係。
終於有一天陰差跟你說,現在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
那就是如果要等成為人的名額,你還要等很久,縱使你等到了這個名額,你卻不一定能和他在人世間相遇。
甚至有可能一個投胎到美國,一個投胎到中國,老死不相往來,根本沒有認識的機會。
但現在假如你願意投胎做他的寵物,我可以給你安排直接投胎到他們家,你就可以和他很親近的在一起。
現在這個問題擺在你面前,如果你們面臨這個選擇,你們會選哪一個?
參話頭要參到念頭的盡頭。
同樣,這個故事也是要讓你看到,你的欲望和執念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