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小心!你參加的心理學培訓,正在對你製造創傷

2020-09-21 趙小明心理團隊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



承接上文:

上文中我們了解到,對我們過往經歷中,虛構的部分,並不代表這個事情完全沒有,而是他通過不斷地對這個事情進行再次賦義,使得小時候發生的也許只是一個中性的事件,經過這樣不斷的錯誤賦義之後,成為了一個強烈的創傷性事件,引發你的創傷性反應


人的大腦的特點,是每當我們對小時候發生的事情進行一次回憶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一些誘導性的因素不斷在暗示這件事情對你的傷害,那麼這一系列的中性事件終於被錯誤賦義成了創傷性事件。


人類創傷的三個來源在心理學培訓中的不當使用

1. 人類創傷的三個來源

拉康的精神分析說,人的創傷來源於三個部分。

第一是小時候發生過的某一段經驗沒有被賦義過,從來沒有人給你做過任何解釋。


第二種,是小時候發生的某一段事件被人錯誤的賦義

第三,只要發生過的事情,總會留下一個記憶的殼。這是不用改變的,就像是一個痂、一個疤痕。


2.心理學培訓中的不當使用

前面兩種恰好就是那些假冒偽劣的心理學培訓最喜歡的東西。

第一,他們喜歡把你小時候曾經發生過的、沒有得到賦義的事情拿出來,經過他們的創傷性賦義,讓這個事情變成創傷。

第二,把你曾經發生過的、當時得到一次賦義了的一些事情拿出來,再次對這個事情進行創傷性賦義。


通過這兩種方法,他們成功地把你的童年改造成了一個創傷性的童年,讓你產生一種創傷性的情感體驗。

這種創傷性的情感體驗,讓他能夠維持對你的榨取,對你金錢的榨取,誘導你產生對他的培訓、對他老師的人格上的一種依附。

這是我們心理學培訓裡面最可惡的一件事情,也是隱藏的最深的一件事情。


精神鴉片與真正的心理諮詢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以為他在培訓中得到了療愈。恰恰相反,這不是療愈,而是他的童年被別人給愚弄了一次、被別人給改造了一次。

改造完之後,老師說,所以我們每個人需要愛的療愈,讓你哭的一塌糊塗,好像你又得到了一個安慰。


現在辦的最好的培訓是這類培訓,因為它會讓人上癮

它就像是一種精神鴉片,吸引著無數的心理學工作者、心理學愛好者去參加。

這和真正的心理學是背道而馳的,方向是相反的,治療的目的也是完全相反的。


一個正確的心理諮詢,應該是幫助來訪者對一個本來是創傷的事件進行重新賦義。而不是對一個本來中性的,或者有點小問題的事件,進行更強烈和更嚴重的一種創傷性賦義。

(未完待續,節選自小明老師微課《創傷心理學》部分內容,不及原課程1%)


相關焦點

  • 趙小明:你每次參加的心理學培訓,正在毀掉你的心理健康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1關於精神分析流派從力比多角度看問題,我也談到了,我說,「中國的很多心理學培訓,都在創造一種錯誤的一種治療方式。他們不僅不在治療創傷,反而在創造創傷。」那就是,讓你一會兒和自己小時候的媽媽對話,一會兒讓你扮演小時候的孩子,一會兒讓你扮演小時候孩子向媽媽互相尋求索愛呀等等。或者讓你做一些角色扮演,再去擁抱你小時候的媽媽。如果讓我來評判這一類培訓,他們到底想幹什麼?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造成人們心理創傷的秘密
    4.PTSD的認知因素在心理學培訓中的不當使用非常不幸的是,這三個認知上的原因,現在被很多心理學培訓用來放大來訪者或者參加培訓的學員的反應。總是告訴你原生家庭有很多病,原生家庭有很多罪,原生家庭有很多創傷等等,不斷培育你產生對小時候家庭的消極的觀點。
  • 趙小明:比家會傷人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創造創傷
    本文我們從心理學的精神分析流派角度,了解記憶在心理創傷中的作用,以及心理療愈的原理。1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大部分經歷過心理創傷的人都會通過一種分離的防禦機制。分離的防禦機制是什麼意思?就是把自己不能忍受的這個東西,把它分離出去。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童年的創傷記憶是假象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馬荊芳 崔貫利創傷的心理學定義心理學的知識點,繞不開精神分析的定義。創傷事件本身是真是假,弗洛伊德並不在乎,他在乎的是人形成的創傷記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換句話說,他看的是人的心理現實,而不是一個真實事件。
  • 趙小明:進入心理學圈,你被套路了嗎?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或者不斷的在放大你的傷口,戳痛你的痛點,或者把沒有痛點變成痛點,或者把沒有的創傷變成創傷,或者不斷的顛覆你對童年的記憶。運用各種回憶童年的心理學技術,不斷的把仇恨植入到你的心理世界。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偽心理概念"原生家庭"與童年創傷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承接上文:02.行為遺傳學的研究成果科學有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是你的研究實驗能夠被重複進行榮格說當一個人經歷創傷後無法從場景中退縮的時候,他只有從人格中退縮。他們每天從創傷的記憶池裡,把那些公有的記憶當做自己的私有記憶,然後自憐自哀等待著別人的救贖。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心理創傷的本質,和原生家庭無關
    作者:趙小明 文字:邢娟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很多人都聽說過我們很多心理諮詢師在學心理學的時候,他們比較重視學習各種各樣的心理學技術,但都不太重視學習人的大腦和心理疾病之間的一種對應關係。這種對應關係,在心理學的課程設計裡面叫做生理心理學。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內在小孩」療愈,坑你沒商量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了解到,榮格從中國文化中汲取了靈感,但他的分析心理學療愈方法,遠遜於其本源,而且會產生負面作用。還有些內在小孩諮詢方法就更歪了,他說你的心裏面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兒,然後讓你去安撫你的受傷小孩兒,讓你和你受傷的小孩展開對話,給他寫信。就會導致一個人覺得自己心裏面藏著好像是過去的一個情節,一個創傷,他實際上是故意創造出一個創傷,讓你人格更加虛弱。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很多人當真的童年創傷是假象?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榮格對創傷的理解榮格對創傷的理解,跟弗洛伊德的相似之處在於,他們都認為創傷是一個記憶,是一個心理現實,而不是真相。榮格和弗洛伊德都認為,一個人外在的創傷,並不能夠解釋創傷對人產生的深刻影響,一定是加了幻想的元素,才導致他自我功能的紊亂。
  • 趙小明:想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嗎?揭秘那些路上等著你的坑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有網友提問:大學期間就對心理學挺感興趣的這些年給無數的中國心理諮詢師,培養過各種心理學的實操技術,見證了無數中國心理諮詢師的學習成長經歷,給你說點真話吧。
  • 趙小明:你想學心理學嗎?小心被坑!揭秘心理圈的黑山老妖現象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分析了」欺騙」其實是一種生物的生存策略你看《倩女幽魂》上的故事設計得非常有意思,它講的是黑山老妖,一個樹妖,這個樹妖已經進化到不分男女了。在這個樹妖的樹根底下有很多埋下去的死人的骨灰。
  • 趙小明: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西遊記裡吃了唐僧肉就長生不老?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探討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面對死亡的一種哲學上、或者宗教上的、藝術上的、也可以是科學上的領悟。自尊水平的提高可以緩解死亡焦慮心理學研究認為自尊水平的提高,並不是為了擺脫人們當下正在經歷的某一種恐懼或者某一種死亡的焦慮。
  • 實用課程 | 新精神分析遠程學習(趙小明)
    針對國內諮詢師的現狀,趙小明老師將國內主要的三個動力學取向的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流派整合起來,一個培訓超值於三個同等課程,它是你能學懂的本土化新精神分析。音樂企業EAP項目曾受邀2009年參加全國培訓行業論壇、教練技術和心理學應用會議、全國體驗式培訓項目革新大會、寧波人力資源及培訓論壇,首屆全國應用心理學技術大會,第三屆全國拓展年會,項目普遍受到與會者的認可和極大的興趣。
  • 趙小明:兩大心理學精神分析流派大師的有趣互掐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關於心理創傷的理解,精神分析裡最主要的兩位大師弗洛伊德和雖然在某些方面,比如說他們都認為創傷可能會來源於人們對記憶的一種虛構現象。換句話說,它更多的來自於一種主觀體驗,而非是一個真實的事件。在這件事情上,他們應該是比較接近的,但是關於背後的原因還是有些分歧。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心理學騙你沒商量?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即使你擁有最完美的童年,我都可以用整套的方法讓你認為你父母給你造成了傷害。這就是那些網上每天宣揚原生家庭害了你的文章所做的事情。這些心理學騙人的方法有一個破解之道。那就是你把它的文字裡面的關鍵詞替換出來,你就會發現替換完關鍵詞之後,文章仍然是通順的,那就說明這個關鍵詞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唯一原因或者主要原因。
  • 續篇丨趙小明:想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嗎?揭秘那些路上等著你的坑
    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心理諮詢師培訓裡的坑,我們繼續了解學習心理學的偏差。這些培訓在中國心理諮詢圈極其罕見。心理諮詢師絕大多數,都不掌握用上述流派做正規靠譜諮詢的能力。符合科學標準的行為遺傳學,給心理學提供了最靠譜的科學研究成果。
  • 心理學:如果你擁有這6個特徵,說明你心理上的創傷仍然沒有癒合
    心理學:如果你擁有這6個特徵,說明你心理上的創傷仍然沒有癒合每個人都可能都經歷過創傷,而創傷事件的強度因人而異從心理學角度上說,下面這6個行為特徵,可能是你的心理創傷未曾癒合所導致的。(1)經常性的恐慌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焦慮的情況卻沒有好轉。因為創傷的緣故,你的內心深處,把整個世界看成是威脅,對任何人都沒有信任感。只要遭受輕微的壓力,就會經歷恐慌的發作的痛苦。
  • 趙小明:西方心理學的強調自我,東方智慧的順應自然,你選哪個?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西方心理學,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心理學特別強調自我,原因在於西方人割裂了自我和上帝的關係,所以產生了一系列的存在感危機。因為你的自我本身就不可靠。所以西方的拉康流派的心理哲學提出,自我本身就是一個假象。拉康流派的心理學,甚至認為人的自我存在的時間,在人的一生中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也就是人類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形成自戀的關鍵時期的鏡像階段,會有短暫的幾個月的自我。在此之後,人類的自我就快速的被各種社會性的符號所俘獲,或者叫做被各種社會的欲望所閹割。
  • 趙小明:心理學家眼裡,戰勝你的自卑很簡單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張崢、徐放蕾 排版:崔貫利你的自卑,你採用了何種方式去過度的補償?比如說我是國外留學回來的,然後我就可以看不起你國內的;國內搞精神病學的看不起搞心理學的;心理學的學院派的又看不起江湖派的;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想讓孩子離天才近一些?鍊金術思維原型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了解了榮格和弗洛伊德對於創傷的認識差異,接著我們繼續了解榮格的學說。心理學上的認知圖式是什麼?榮格的這些原型意向的說法,由於現在我們的科學界是無法去驗證和證實的,所以就導致很多心理學工作者對於他這些理論就覺得很玄乎,類似一種像超自然的狀態。但是,如果我們要從心理學角度去理解它這種現象,其實還是有辦法的。比如學院派心理學,科學心理學裡面有個概念叫做認知圖式,就是我們大腦裡有一些固定的模板來認知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