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進入心理學圈,你被套路了嗎?

2020-09-19 趙小明心理團隊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


Part.01


川普的政治策略,其實背後是典型的群體心理學的詭計,川普把這個套路玩的很嫻熟。
支持川普的人很多,而且他的核心支持者特別鐵,就像他自己曾經說的那樣:「我站在(紐約)的馬路上槍殺一個人,我的支持者仍然會支持我的。」

川普的支持者,第一部分就是那些美國的農民

這個群體文化水平低,但是他們思維固化,生怕別人侵佔了他們的利益,川普自己的思維特點和語言表現剛好代表了這部分群體。


川普支持者,第二部分就是那些美國的產業工人

他們隨時處於下崗失業的境地,他們同樣文化水平低,認知水平低,都是屬於反智的群體
川普把這兩部分群體抓的死死的,所以他不停的說:中國企業的產品搶佔了你們的市場,搶佔了你們的工作。
川普支持者的第三部分就是那些思維偏激的右翼分子的白人

這些右翼勢力白人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典型的種族主義的思維,他們希望把美國變成一個純粹的白人國家。


所以川普主要獲得的是中下階層對他的支持。

然後他不斷的通過他所擅長的這套語言和話術,對這個群體進行洗腦和反智。

而川普獲得支持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給他們樹立了一個敵人,這個和當年希特勒在德國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

當年希特勒把猶太人變成了敵人,這個敵人就相當於樹立了一個心理投射的靶子,然後讓這群人每天對著靶子宣洩憤怒。

這群人就變成了他的鐵桿粉絲。


Part.02


現在這種套路在中國的心理圈和兒童教育圈同樣存在。
這些假借心理學之名圈錢的騙子真的擁有巨大的粉絲群體,而且粉絲對他們堅信不疑。
他們給這些人樹立了一個父母的靶子所謂的原生家庭的靶子,然後讓這群人每天對著靶子宣洩憤怒。

這些人通過每天不斷的寫文章,傳播他們的這套圈粉的套路。
或者不斷的在放大你的傷口,戳痛你的痛點,或者把沒有痛點變成痛點,或者把沒有的創傷變成創傷,或者不斷的顛覆你對童年的記憶
運用各種回憶童年的心理學技術,不斷的把仇恨植入到你的心理世界。



Part.03


當然,他們成功了。

今天,在中國打著「原生家庭傷害你」的旗號,打著「家會傷人」的旗號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心理市場。
凡是在這個市場沾點兒邊的人,哪怕你做的再差,都可以過上小康水平的生活。
事實上中國的心理學和中國的兒童教育市場已經變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群。
養活了無數的心理諮詢師,養活著無數的兒童教育培訓師。


如果從市場培育的角度來說,這種市場戰略是非常高明的。而且隨著這種觀念不斷的深入,這個市場未來會更好。

於是又產生了新的一種圈錢的套路,那就是勸你加入這個行當。


要想進入這個行當,必須得先交買路錢,先交入門費,於是又可以賺一筆。
總之心理學的發展在中國已經變成了一種生意;兒童教育在中國的發展也淪落為了一場生意。


相關焦點

  • 趙小明:你想學心理學嗎?小心被坑!揭秘心理圈的黑山老妖現象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分析了」欺騙」其實是一種生物的生存策略以前我對這樣的心理學是不太了解的,後來看了一部張國榮和王祖賢拍的電影《倩女幽魂》才明白過來。我們都知道《倩女幽魂》的故事題材來源於《聊齋志異》。
  • 趙小明:心理學家眼裡,戰勝你的自卑很簡單
    作者:趙小明 文字編輯:張崢、徐放蕾 排版:崔貫利你的自卑,你採用了何種方式去過度的補償?比如心理學裡面最常見的過度補償就是拼命的學習,總覺得自己在知識上是自卑的,因為心理圈裡產生了一個非常明顯的關於心理知識的依戀,也叫做心理諮詢圈的鄙視鏈。
  • 趙小明:小心!你參加的心理學培訓,正在對你製造創傷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承接上文心理學培訓中的不當使用前面兩種恰好就是那些假冒偽劣的心理學培訓最喜歡的東西。第一,他們喜歡把你小時候曾經發生過的、沒有得到賦義的事情拿出來,經過他們的創傷性賦義,讓這個事情變成創傷。第二,把你曾經發生過的、當時得到一次賦義了的一些事情拿出來,再次對這個事情進行創傷性賦義。
  • 趙小明:想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嗎?揭秘那些路上等著你的坑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有網友提問:大學期間就對心理學挺感興趣的這些年給無數的中國心理諮詢師,培養過各種心理學的實操技術,見證了無數中國心理諮詢師的學習成長經歷,給你說點真話吧。
  • 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危險」的路上
    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反社會」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工讀學校」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社區矯正」的路上趙小明:那些獎罰無效的孩子,可能正走在「監獄」的路上你敢說不是嗎?
  • 趙小明:西方心理學的強調自我,東方智慧的順應自然,你選哪個?
    西方心理學,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心理學特別強調自我,原因在於西方人割裂了自我和上帝的關係,所以產生了一系列的存在感危機。那就是:自我本身值得信任嗎?你的自我本身是真實存在的嗎?自我的客觀性又如何來確保呢?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內在小孩」療愈,坑你沒商量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楊利華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了解到,榮格從中國文化中汲取了靈感,但他的分析心理學療愈方法,遠遜於其本源,而且會產生負面作用。還有些內在小孩諮詢方法就更歪了,他說你的心裏面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兒,然後讓你去安撫你的受傷小孩兒,讓你和你受傷的小孩展開對話,給他寫信。就會導致一個人覺得自己心裏面藏著好像是過去的一個情節,一個創傷,他實際上是故意創造出一個創傷,讓你人格更加虛弱。
  • 實用課程 | 新精神分析遠程學習(趙小明)
    針對國內諮詢師的現狀,趙小明老師將國內主要的三個動力學取向的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流派整合起來,一個培訓超值於三個同等課程,它是你能學懂的本土化新精神分析。◎  進入你的潛意識不同流派釋夢:精神分析釋夢、自由聯想釋夢、榮格語詞聯想釋夢、榮格情結釋夢、榮格建構釋夢榮格集體潛意識與共時性效應釋夢技術榮格的預言釋夢榮格綜合釋夢、格式塔釋夢技術、克萊因釋夢、科胡特釋夢、認知行為釋夢、系統治療釋夢、現象學釋夢技術、焦點造夢技術等。
  • 續篇丨趙小明:想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嗎?揭秘那些路上等著你的坑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這些培訓在中國心理諮詢圈極其罕見。心理諮詢師絕大多數,都不掌握用上述流派做正規靠譜諮詢的能力。符合科學標準的行為遺傳學,給心理學提供了最靠譜的科學研究成果。
  • 趙小明:你為什麼吵架吵不過你媽?你媽的套路和川建國一樣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大家昨天看了美國的政治舞臺秀,總統辯論賽了吧?其實談判的背後是心理學。心理學要掌握三個法寶。能說,能寫,能做。能說指的是善於用語言表達觀點,誘導對方,說服他人。能寫指的是善用文字,達到對他人的心理操縱的目標。能做指的是善於做心理工作。包括企業的心理EAP,包括各種心理統計項目等。
  • 趙小明:二戰訓練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用了什麼心理學方法?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對於大多數從事心理工作的女性心理諮詢師而言,在中國心理圈,女性的比例大大超過了男性。小明從事了15年的心理諮詢師培訓工作,在絕大多數培訓課堂上,一個班級幾十個人最多只有一兩個男生。
  • 趙小明:如果你的另一半是指責型人格,該怎麼辦?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在悟空問答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另一半是指責型人格,該怎麼辦?這就是中國心理圈的現狀。你把全世界心理學專業的大學教材裡的人格心理學,全部收集起來,各種版本全部看一遍。你也找不到指責型人格這個分類。
  • 趙小明:比家會傷人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創造創傷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了解了記憶的秘密,也揭露了一些心理圈培訓的暗流。它是讓一個人自由聯想,就是你自己選擇說了哪些東西,而不是我編好了一個腳本。我是不是剛才編了個腳本?我編你去向你小時候媽媽索要愛,然後讓你按照流程一步步的來。我給你語言套路,你按照這個流程去回憶。其實你不是回憶,你在創造記憶,大家能明白我意思吧。
  • 趙小明:為什麼中國古人的心理學水平遠超西方?參話頭
    important}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中國古人的心理學水平非常高你想了很多辦法,求爺爺告奶奶在陰間疏通關係。終於有一天陰差跟你說,現在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縱使你等到了這個名額,你卻不一定能和他在人世間相遇。
  • 趙小明: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西遊記裡吃了唐僧肉就長生不老?
    作者:趙小明 排版編輯:馬荊芳 崔貫利承接上文:上文中,我們探討了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面對死亡的一種哲學上、或者宗教上的、藝術上的、也可以是科學上的領悟。自尊水平的提高可以緩解死亡焦慮心理學研究認為(本文節選自小明老師微課《創傷心理學》,內容不及原課程10%,未完待續)
  • 趙小明:如何誘導別人的思維?心智誘導術,心理學不傳之秘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一個人如何去判斷騙子這樣的起始情緒和起始思維狀態就是,在溝通中他要假設你此刻是無知的,你對這個事情沒有任何準備。因為電話是突然打過來的,你沒有準備,所以你的起始狀態是無知的。然後再給你一個恐嚇,什麼恐嚇呢?
  • 趙小明:你每次參加的心理學培訓,正在毀掉你的心理健康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1關於精神分析流派從力比多角度看問題,我也談到了,我說,「中國的很多心理學培訓,都在創造一種錯誤的一種治療方式。他們不僅不在治療創傷,反而在創造創傷。」然後他把你生活中、童年中的這些東西全部都怎麼樣?讓你不去關注,讓你只關注某一類信息。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說心理學騙你沒商量?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崔貫利而這些方法有部分的流入到了中國的心理圈。導致大眾已經被不少心理學方法誘導出了各種病態。即使你擁有最完美的童年,我都可以用整套的方法讓你認為你父母給你造成了傷害。這就是那些網上每天宣揚原生家庭害了你的文章所做的事情。這些心理學騙人的方法有一個破解之道。那就是你把它的文字裡面的關鍵詞替換出來,你就會發現替換完關鍵詞之後,文章仍然是通順的,那就說明這個關鍵詞根本就不是問題的唯一原因或者主要原因。
  • 趙小明:心理學家告訴你,孩子出現考試焦慮影響成績怎麼辦?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楊利華 崔貫利(接上文:)三、考試焦慮和分離焦慮有關係嗎?人的人格是終生成長的,如果上個階段的心理髮育沒有發育完成,在其後的階段,它是可以彌補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彌補的能力,即使有一定的分離焦慮,人都可以在慢慢成長中,隨著社會實踐的豐富,隨著經歷的事情變多。
  • 趙小明:兩大心理學精神分析流派大師的有趣互掐
    作者:趙小明 編輯排版:駑馬 崔貫利 關於心理創傷的理解,精神分析裡最主要的兩位大師弗洛伊德和大家想像一下,比如說一個來訪者,他可能會對他想像中的你和真實的現實生活的你發生混淆在他的想像中,比如說你可能在朋友圈發了一個照片,他都會認為這件事兒與他有關。但是這是出於他的想像。由於他分不清楚想像和現實的區別,他把想像和現實合成在一起。而合成在一起之後,這就會進一步的對他自己造成一個傷害,當然也降低了他的社會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