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新年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2020-12-13 求是網

  核心要點

  ■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5年多來,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的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要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

  ■ 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新時代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新境界。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經濟工作是基礎和關鍵,必須要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在舉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中,迎來了2018年新春。在這一元復始、充滿希望的美好時刻,我們向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祝福!

  剛剛過去的2017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旗幟、團結奮進的大會,在黨和國家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大戰略舉措,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進,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全面深化改革使經濟更具活力和韌性,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對全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對全球治理的話語權大幅度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居民收入增長總體快於經濟增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不斷提高,人民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5年多來,我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的掌舵領航,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在不久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深刻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深刻論述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深入全面分析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明確提出2018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在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攻堅戰方面取得紮實進展,引導和穩定預期,加強和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貫穿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靈魂和主線。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中之重是要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為做好新時代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全黨要來一次大學習,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要堅持領導幹部帶頭,推動全黨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著重掌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刻領會它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價值追求、歷史擔當意識、真摯為民情懷、務實思想作風、科學思想方法,深入領會這一思想的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強大動力。

  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必須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新時代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新境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九十六年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團結帶領人民歷經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敢於面對曲折,勇於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行百裡者半九十。越是接近實現民族復興的目標,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越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要實現偉大夢想,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需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需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增強「四個自信」,堅定政治定力,堅持實幹興邦。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堅持以偉大鬥爭為支撐,用偉大工程作保證,在偉大事業中創造,向偉大夢想進發,在新徵程上譜寫新的偉大篇章。

  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今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40年的改革開放成功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人民生活實現了小康,逐步富裕起來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推出1500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我們要總結經驗、乘勢而上,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我們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

  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經濟工作是基礎和關鍵,必須要貫徹新理念、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物質基礎。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必須深刻認識、全面領會、真正落實,推動我國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要長期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結構性政策要發揮更大作用,社會政策要注重解決突出民生問題,改革開放要加大力度。要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統籌規劃,有序推進,確保打贏「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使宏觀槓桿率得到有效控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防範風險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精準脫貧要瞄準特殊貧困人口精準幫扶,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把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激發貧困人口內生脫貧動力,鞏固扶貧成果,提高脫貧質量;汙染防治要使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明顯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八項重點工作。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確保今年經濟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打鐵必須自身硬,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黨要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黨建「新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統領地位,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當前,要特別警惕「四風」回潮。「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覆性。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堅持不懈反「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斷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切實提高黨的建設質量,真正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新年肇始,呼喚新氣象新作為。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更好地推進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相關焦點

  • 在新時代人大工作中 展現新氣象新作為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舒瑜)1月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駱文智主持召開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賀詞精神,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 展現新時代計生協工作新氣象新作為
    展現新時代計生協工作新氣象新作為 發布日期:2020-12-16 10:01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重慶綦江大力發展煤炭業的接續替代產業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重慶綦江大力發展煤炭業的接續替代產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
  • 進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的力量昂揚向上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翻閱五千年燦爛文明孕育滋養的古老國度,每一頁都在求索與抗爭、奮鬥與崛起的交織輝映中堅韌前行,磅礴的力量昂揚向上。
  • 社論造句和解釋_社論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社論(shè lùn)。也叫社評。在自己的報刊上公開發表代表編輯部意見的指導性言論,內容大多是評述當前重大的社會問題或重要事件,表明報刊的立場和主張。社論參考例句:1、這篇社論文筆甚佳,美中不足的是立場不夠公正。2、今天各家報紙都刊載了有關選舉的社論,內容都相當精彩。3、這篇社論對問題的分析真是鞭辟入裡。
  • ...只爭朝夕 真抓實幹 奮力推動陝西新時代各項工作取得新氣象新作為
    省政府班子成員要充分認識到肩負的光榮使命和重大責任,進一步增強政治定力,進一步堅定信心決心,進一步激發昂揚鬥志,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記囑託,只爭朝夕,真抓實幹,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會議強調,要狠抓學習,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當前最重大的政治任務,班子成員帶頭,迅速行動、先學一步,堅持個人自學和集體學習研討相結合,學原文、悟原理,牢記講政治是具體的,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學習貫徹好重要講話的具體行動上。
  • 新氣象新作為,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甘肅省白銀市委書記蘇君認為,我們更要有責任、更要有擔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落實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在論述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時,總書記提到要『標本兼治』。」
  • 以新面貌新氣象新狀態新作為 落實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在新的一年裡,面對新時代、新目標、新要求,全市政府系統要以新面貌、新氣象、新狀態、新作為,確保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標準要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把握好經濟工作的節奏和力度,全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加快把貴陽打造成為在西部地區有影響力的國際化都市、中高端消費品貿易之城和製造之城,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社論丨新階段 新徵程 新作為
    社論丨新階段 新徵程 新作為 2020-12-15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新作文素材】2019新年賀詞及社論精選
    新徵程上,不管亂雲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鬥。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讓企業輕裝上陣。要真誠尊重各種人才,充分激發他們創新創造活力。要傾聽基層幹部心聲,讓敢擔當有作為的幹部有幹勁、有奔頭。
  •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
    核心觀點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關鍵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在學懂、弄通、做實上狠下功夫,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上海工作的指示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把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轉化為上海的工作思路、工作舉措和具體行動
  • 媒體2021新年獻詞「武漢」成高頻詞
    歲末年初,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發表新年獻詞,回望2020,展望2021。縱觀央媒、地方主流媒體的新年社論、元旦寄語等,「武漢」成為高頻詞彙。
  • NO.35評論類型(1):無可比擬的社論社評
    後續的評論類型,斌老師打算從社論社評、時評快評、記者手記、來論來信、思想論壇、散文隨筆、圖片評論、網絡微評等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講解。今天開講的是社論社評。社論社評是媒體自身立場、追求、見解的對外呈現,往往規格高且隆重,話題大且莊嚴,觀照國計民生,體察黨是國事,洞悉國內外形勢,響應特殊時間點需要。
  • 《科學》社論:確保數據有最大可獲取性
    JADE實驗的數據尤為典型:由於習慣於大型合作且很快轉向更大更好的機器,粒子物理學家們並沒有儲存和分享數據的標準格式。畢史克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再加上諸多幸運,終於重建了這些數據。 然而,新問題又出現了。這些數據中的絕大多數不能被讀出,一位研究生花了1年時間寫程序,才將這些數據讀出。 畢史克恢復這些數據並不僅僅是懷舊。
  • 《自然》社論對2020年的回顧
    這包括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該研究表明,儘管預計到2030年將有近90%的兒童完成小學教育,但只有61%的年輕人將完成中學教育2。我們還呼籲將全球發展目標與經濟增長目標脫鉤。我們標誌著推出的自然食品有一個悼念已故多納拉·梅多斯,思維,導致了SDGs的早期開拓者之一。
  • 把作風建設作為新年第一課
    當很多人還沉浸在春節期間安逸、散漫、無序的生活氛圍中的時候,鑼密鼓地開始了新一年工作的謀劃和部署,應該以作風建設大會的方式作為新年第一課,值得為此點讚。    心態決定狀態。過完春節長假,又要投入新的工作。按理說,得到了休息,享受了溫情,幹勁會更足。
  • 元旦作為新年開始的歷史由來
    「旦」在商代甲骨文就有,形像為太陽從地面升起,本意是天亮 ,一日之始等。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是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古今中外的曆法並非一成不變的。所以新年開始的第一天,也不是現在大家習慣的一月一日。
  • 美媒社論:中國史無前例崛起讓世界受益
    參考消息網10月2日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30日發表社論稱,中國史無前例的崛起讓世界受益。這篇社論指出,中國的崛起幾乎史無前例。社論稱,許多中國人認為,這一切意味著中國重返其在全球事務中應有的重要地位。社論指出,不認為中國經濟必須與美國經濟脫鉤,也不認為中國必須像蘇聯一樣「受到遏制」。社論稱,中國經濟如果陷入衰退,不可能不給美國工人和企業造成破壞性後果。
  • 江澤民為美國《科學》雜誌撰寫社論本報約請專家為社論部分名詞作...
    本報訊世界著名的美國《科學》雜誌6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刊登了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為該雜誌撰寫的社論《科學在中國:意義與承諾》。本報約請科技部專家對社論中的部分名詞作了解釋(以新華社播發的社論名詞出現先後為序)。
  • 啥叫評論以及財新周刊元旦社論
    社論是新聞評論的一種,是報紙編輯部就重大問題發表的社論,從理論高度強調新聞報導的典型意義,是最為重要的新聞評論和輿論工具。在英文中,社論稱Leader。又稱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總編評論文章」,後者則有「首席評論文章」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