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娃一提幼兒園就大哭大鬧,原因是奶奶一句話…

2020-12-23 北青網

如果說開學,相當於電腦重啟,那對今年新入學的小班娃來說,即將到來的開學日,不亞於系統重裝。人生第一次,難免慌兮兮。

只要一提幼兒園

娃的「小火山」就爆發

養娃千日,終須一別。

上個月剛滿3周歲的包子終於迎來了人生的第一道「坎」。自打生日過後,包子媽和包子爸就努力給包子進行心理建設:「爸爸媽媽去上班,你去上學校」「幼兒園裡很好玩,小夥伴也很多」「還有各種各樣家裡沒有的玩具」……

「包子可能覺得幼兒園就是個遊樂場。」包子媽說,幾次「洗腦」後,包子對幼兒園的印象還是蠻好的。

前陣子,包子沒好好吃飯,把飯和菜一股腦地打翻在地上,奶奶生氣了,衝包子說:「你要是到幼兒園還這樣,小心被老師關到小黑屋去!」

包子幼小的心靈瞬間蒙上了層陰影,「幼兒園老師要抓小孩,是壞人」這個念頭在他腦袋裡就揮之不去了。只要爸媽再提上幼兒園的事,包子就小臉通紅,嗷嗷大哭,甚至把爸爸送的小書包也丟出家。

「前功盡棄啊!」包子媽滿頭黑線,一想到「開學大戲」盡在眼前,整個人都不好了。

內向的孩子

能適應幼兒園嗎

可以背的水壺、繡了名字貼的小毛巾、孩子最喜歡的毛絨玩具……這兩天,佑佑媽媽正忙著檢查佑佑的上學包。佑佑媽說,自己是個特別注重計劃的人,早兩個月前,就開始為孩子準備各種入學用品。

「孩子的作息也刻意在調整,儘量跟幼兒園保持一致,還買了好多入學有關的繪本和他一起看。」在幫佑佑做好入學準備這事上,佑佑媽事無巨細,「平時還會帶他去幼兒園附近逛逛,雖然他還沒有去過幼兒園,但幼兒園操場上有哪些玩具,都能說得出來。」

有計劃有準備,佑佑媽還在擔心什麼?

「佑佑是個內向的男孩子,平時不太敢主動跟小朋友說話,我擔心他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佑佑媽愛憐地看看孩子,又轉過頭問,「我打算跟老師申請下,讓我在班級裡跟一個星期,等孩子適應了就不跟,你說這樣行不行?」

記者留意到,臨近入學的節骨眼,在不少新小班孩子的家庭中,很容易瀰漫著這種焦慮氛圍。其實,這就是傳說中的「分離焦慮」。

帶了六年班的老師分享:

大部分孩子一個月內

都能適應幼兒園生活

開學後,有多少新小班的孩子因為「分離焦慮」而心態崩潰?

在聞裕順幼兒園帶了六年班的方丹老師告訴記者,真正哭得厲害的孩子並不多,有不少孩子因為「觸景傷情」,被哭聲傳染了才跟著哭起來。

方老師說,像佑佑媽擔心的問題,很多家長也有過,「新小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是比較弱的,入學後,家長們提的問題也集中在『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有沒有尿床』這些方面。」但對老師們而言,回應最多的是這五個大字:「這都不是事!」

「米飯灑了、尿褲子了都是這個年紀最正常不過的現象了,老師絕對不會因為這些苛責孩子。其實,孩子的適應能力比家長們想像得好很多。從我們老師的經驗來看,適應能力強的孩子,兩周就能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了,分離焦慮嚴重些的,頂多也就一兩個月的時間。」

方老師特別提醒,個別孩子會因為十一小長假的休息,在返校時出現「返潮期」,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

寧波市名園長建議:

父母嘗試在孩子入園前

與孩子進行短暫分離

「因為疫情關係,幼兒園仍處於封閉狀態,開學日當天,家長不能入園。」無法陪伴孩子走進幼兒園,對這一屆的新小班家長和孩子,無疑是一場「硬仗」。

寧波市聞裕順幼兒園園長、寧波市名園長李江美告訴記者,為了儘可能讓家長不錯過孩子入園後的瞬間,聞裕順幼兒園還將收集公共視頻,截取孩子入園時的片段傳給家長們,留下小小紀念。

「每一個孩子的入學,就是一次『斷奶』。」在不久前面向新小班家長的甬上直播中,李園長提到,分離焦慮嚴重的孩子們往往存在類似的養育環境:沒有分離經歷,總是和家人形影不離;身邊的撫養者單一,比如只有奶奶帶大的;自理能力為零;日常社交活動不多;撫養者自身焦慮,帶動了孩子的焦慮……「當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分離,他自然就心態全崩了啊。」

李園長建議,在孩子正式入學之前,父母可以嘗試與孩子進行短暫的分離,比如帶孩子去小夥伴家裡,玩幾個小時,到時間了再去接,讓孩子逐漸適應能夠與父母暫時分離,從而獨立地參與社交活動。

孩子入學是一個必經的階段,作為父母,如何陪伴孩子順利度過這段「分離期」呢?

這裡,李園長也給出了幾點好建議:

1.入園前,全家人意見要統一,所有家庭成員態度一致,支持並鼓勵孩子入園,以樂觀的態度和積極的情緒感染孩子,不誇大、不渲染消極情緒。

2.入園前,經常對孩子講上幼兒園的好處,告訴孩子「到了幼兒園後爸爸媽媽會離開,你可以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遊戲」。

3.家長離園時,要正面肯定地告訴孩子:「媽媽要去上班了,你在幼兒園裡可以玩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做遊戲。有什麼事都可以找老師幫忙,老師會像媽媽一樣照顧你。等你吃過午飯、睡個午覺,大概4點媽媽就來接你了。」

4.用輕鬆的語氣和孩子道別,切忌頻頻回頭、表現出不舍。

5.孩子離園,回到家後,家長要給孩子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不要以誇張的語氣問「寶寶,你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了」,或者給孩子買很多玩具食物,這反而讓孩子感到幼兒園是個不好的地方。因為過度擔憂也是一種消極的暗示,帶給孩子不良感受。

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

你焦慮過嗎?

來源:寧波晚報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孫子幼兒園大哭大鬧,被奶奶直接「拎起」,網友:無情又冷漠
    孩子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但早晚要出去尋找自己的天空,而寶寶邁出家庭的第一步,就是去上幼兒園。很多家長一想到要送孩子去幼兒園就頭疼,各種哭鬧,各種耍賴,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不如學學這位奶奶吧!首先要先清楚,孩子為什麼一上幼兒園就哭鬧?
  • 孩子上幼兒園大哭大鬧,擺脫入園焦慮,家長一定不能有這四種心理
    「老師,我家孩子在幼兒園哭了嗎?」,隨著幼兒園開學,最近不少家長都被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搞得焦頭爛額、提心弔膽。孩子大哭大鬧不肯上幼兒園,看著孩子委屈可憐的模樣,很多家長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麼幫助孩子擺脫入園焦慮。
  • 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鬧,他們實際上內心想表達什麼?
    前幾日,閨蜜小沙發語音求救我,說一歲半的女兒突然間晚上說不睡覺就不睡覺,還大哭大鬧但女兒平時也只跟她睡的,這一晚卻突然之間要找爸爸,而爸爸恰巧出差,搞得小沙完全不知道拿女兒怎麼辦才好。 除了小沙女兒這種情況,相信也有很多父母碰到過,孩子在外面玩,玩得盡興不肯回家,哭著鬧著就想留下來玩的情況,只要稍不如孩子的意,他們就大哭大鬧,而且還在公共場所,真的很考驗父母的耐心和智慧。
  • 孩子3歲上幼兒園好,還是4歲好?資深幼師:入園不能只看年齡
    正方觀點:孩子3歲上幼兒園好反方觀點:孩子4歲上幼兒園好辯論賽評委:有請正方一辯選手率先發言。正方一辯:孩子3歲上幼兒園,可以緩解家長帶娃壓力、有助於家庭和諧!第一次:6月齡~12月齡原因:斷奶孩子不可能喝一輩子母乳,他們總有斷奶的一天。這時候,他們會大哭大鬧,嚷嚷著要母乳,直接把奶粉扔走。
  • 給娃剛買的衣服,被穿到別家娃身上,寶媽一句話幼兒園老師紅了臉
    給娃剛買的衣服,被穿到別家娃身上,寶媽一句話幼兒園老師紅了臉_3_1.jpeg帶娃真的挺不容易的,尤其是幼師,一個人要照顧一二十個毛孩子,很難每個孩子都能照顧好,對此大多數的寶媽也都是理解的。也有少數的寶媽,蠻不講理,因為一丁點小事就和老師鬧得不可開交,曾經一個4歲女孩,在幼兒園手指被蚊子叮了一口,家長大鬧幼兒園,聲稱孩子的手指是被老師打的,到了幼兒園,就罵老師,還打了老師一巴掌,家長的怒火還是沒有消,幼兒園的司機出面勸阻,也被打了一頓,園長勸說無效,最終只好報警了,法醫驗定孩子手指確實是被蚊子咬的。
  • 資深幼師總結:那些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往往來自這3種家庭
    似乎孩子的身上每一個細胞都寫在「不想上幼兒園」,最後又不得不被老師抱進了教室。即使進了教室,也依舊阻擋不了孩子們「反抗」的情緒,很多娃們哭成一片,嘴裡的標準臺詞是「媽媽」,「我要媽媽」。在這樣的一片哭聲中,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孩子。
  • 姥姥帶娃到3歲,奶奶卻要爭奪「主權」,寶爸拒絕:別撿現成的
    佳佳和老公商量好之後,老公就去跟奶奶說幫他們帶下孩子,沒想到奶奶卻一口回絕了,原因是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帶不了孩子 一轉眼姥姥幫佳佳帶孩子已經3年了,孩子現在也上了幼兒園,一切都步入了正規。這時候奶奶現身的,說要幫著帶孩子,自己現在的身體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但是姥姥帶了三年的娃已經和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怎麼可能捨得離開孩子,現在孩子也大了,如果跟姥姥分開的話孩子也會不高興的。
  • 送娃上幼兒園,一哭二鬧三不要,可能是家長說「再見」的方式不對
    孩子一哭二鬧三不要,很多時候可能是因為家長不懂得怎麼說「再見」造成的。送孩子入園也是個技術活兒,方式不對可是會大大增加孩子的入園適應期。錯誤方式一:一步三回頭面對一個哭的撕心裂肺,或梨花帶雨楚楚動人的娃,呼喊著「媽媽不要走,不要丟下我」,我想媽媽要沒點心理素質估計是走不成的。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不過,關於孩子什麼年齡上學至今都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學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有的家長認為上學早,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前不久哈佛大學解決的這個難題,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現如今,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娃還沒出生,家長就做好孩子的人生規劃,尤其是上幼兒園的問題,因為這是孩子走進獨立的一步,每個家長都很重視。不過,關於孩子什麼年齡上學至今都存在爭議,有的家長擔心孩子上學晚,輸在了起跑線上,還有的家長認為上學早,對孩子的成長有害,前不久哈佛大學解決的這個難題,哈佛研究發現:孩子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 除了大哭大鬧,入園分離焦慮還有這6種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之前我一直非常期待娃早點去上幼兒園,可是今天下午開班會,當園長給家長們講他們將來在幼兒園要怎麼生活,可能會經歷哪些情況的時候,我突然就不受控制的淚流滿面。說好的希望他趕緊入園呢?這臉打的啪啪響!剛入園的小朋友絕大部分都會出現分離焦慮。
  • 除了大哭大鬧,入園分離焦慮還有這6種表現,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這幾天,全國各地的幼兒園陸續開學了,網上時不時就可以看到幼兒園門口上演的離別大戲。作為觀眾,看了會覺得很好笑,真到了自己身上,可能就開心不起來了!之前我一直非常期待娃早點去上幼兒園,可是今天下午開班會,當園長給家長們講他們將來在幼兒園要怎麼生活,可能會經歷哪些情況的時候,我突然就不受控制的淚流滿面。說好的希望他趕緊入園呢?這臉打的啪啪響!
  • 孩子不說話,3歲才查出先天性耳聾,帶娃的奶奶豈能「背鍋」?
    一提起娟娟,王奶奶就忍不住要流淚,因為她一直很自責。09年的時候,娟娟出生,兒媳婦在家呆了大半年,孩子到了斷奶的時間,媳婦就出門打工,把娟娟丟給了王奶奶。好在王奶奶那時候身體不錯,有精力,也覺得有義務幫兒子帶娃,畢竟大家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兒子也有能力,在東莞一家工廠做科長,不幫忙自然是說不過去的。
  • 3歲男童午睡後再也沒醒來,得知原因後奶奶崩潰大哭:都是我的錯
    前段時間,一位3歲男童因為奶奶的疏忽大意而去世的消息在網絡上被大量轉載誰也沒有想到,僅僅是一頓"豐盛"的食物,就讓一個才僅僅三歲的孩子午睡後再也沒有醒來,而造成這一切的竟是孩子的奶奶。這天,奶奶看寶寶雖然3歲了個頭還是小小的,就感覺孩子可能是
  • 3歲男童午睡後再也沒醒來,醫生查出原因奶奶崩潰:都是我的錯
    近些年來,老年人幫子女帶娃造成危險的事件越來越多了,有時候原因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前段時間就有一個3歲的男童因為奶奶一個失誤,再也沒有醒來。,但是孩子年齡太小捨不得,就送到了奶奶家裡,讓奶奶幫忙帶1年時間。
  • 過來人:別讓娃早早上幼兒園,晚一年入學,人生可能會有質的飛躍
    最近,李奶奶和兒子兒媳又為孫女小諾上幼兒園的事吵起來了,因為小夫妻想把不到3歲的小諾送到學校,而李奶奶覺得孩子太小,不放心這麼早去幼兒園。 其實父母剛開始並沒有打算讓小諾提前上學,只是有一次在小區公園散步,遇上了送兒子上學的鄰居,而她的兒子和小諾一樣大。
  • 過來人:別讓娃早早上幼兒園,晚一年入學,人生可能會有質的飛躍
    最近,李奶奶和兒子兒媳又為孫女小諾上幼兒園的事吵起來了,因為小夫妻想把不到3歲的小諾送到學校,而李奶奶覺得孩子太小,不放心這麼早去幼兒園。其實父母剛開始並沒有打算讓小諾提前上學,只是有一次在小區公園散步,遇上了送兒子上學的鄰居,而她的兒子和小諾一樣大。鄰居說現在孩子要早一點送到學校,這樣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以後學習也會更好。
  • 1歲孩子一洗澡就大哭,醫生說沒毛病,直到亮出證據,婆婆才道歉
    小王的婆婆生過6個孩子,帶過好幾個孫子,帶娃很有經驗了。小王把一歲的兒子交給婆婆帶,自己在家兼職工作,小王表示很放心。畢竟,自己可以輕鬆一點,還能多休息一下。可是,小王發現,孩子一洗澡就哭。小王擔心孩子生病了,還特意帶娃去檢查。結果,醫生卻說,娃沒毛病。
  • 鄧超送娃上幼兒園,自己卻快哭暈在廁所,寶寶隱性分離焦慮需警惕
    高端幼兒園,還可以手機狂刷幼兒園動態,在線蹲點。而幼兒園裡面哭成一片的情況也是常見的,真是為老師捏了一把汗,一定會耳炸汗彪吧。父母和孩子的分離焦慮原因都是類似的,基本可籠統歸納為和最親愛的人分離。釘釘媽媽以孩子為例來給大家說透。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
  • 孩子3歲後奶奶想帶娃,寶媽說完後奶奶不再說話
    ,一般都走進了幼兒園,而且寶媽經歷了三年,已經積累了不少的經驗,面對三歲後的孩子,寶媽變得輕鬆許多。孩子3歲後奶奶想帶娃,寶媽說完後奶奶不再說話,小盼給孩子找了一個幼兒園,並在幼兒園附近找了一個工作。小盼不讓婆婆帶孩子,主要心裡有怨氣,覺得自己帶娃三年那麼辛苦,外婆都來帶外孫,而奶奶卻不見人影,現在三年過去了,孩子三歲正是惹人愛的時候,奶奶卻來截胡,這種做法誰遇到了想必都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