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家建議 寶寶發脾氣要「對症下藥」

2020-08-10 親貝網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家長可能經常會遇到孩子與自己「頂嘴」、「不聽話」、「摔東西」、「哭鬧不止」、「打人」的情況。實際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的反抗只是想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已。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留意孩子生活中的變化,分析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合理地疏導情緒。

今天親貝網小編帶父母看看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如何對症下藥?有什麼小技巧?

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

1 需求未被滿足

低月齡寶寶還不太會說話,表達能力較差,只能用哭鬧的方式引起家長的注意,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比如想喝奶、尿褲子了、想睡覺、身體不舒服等等。

2 體現自主性

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自主性的需求日益體現出來,總希望按自己的方式做事,比如只穿某件衣服、必須把玩具擺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如果自主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因此發脾氣。比起女孩子,這種情況在小男孩身上一般更為明顯。

3 以此「要挾」父母

稍稍懂事之後,一些孩子摸清了父母的脾氣,便會把「發脾氣」「哭鬧」當成「要挾」父母的工具,以此達成自己的目的,讓父母實現自己的願望,比如買玩具、吃零食等,這種情況也很常見,爸爸媽媽們要引起重視。

看來,孩子們發脾氣並不都是因為脾氣差、故意搗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發脾氣也有不同原因,爸爸媽媽們要仔細分析,才能「對症下藥」哦~

那麼,在孩子發脾氣時,爸爸媽媽們需要如何應對呢?

在這裡,黃翯青博士也要分享一些經驗和技巧,大家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嘗試哦~

孩子發脾氣時聰明爸媽這麼做

轉移注意力

在孩子發脾氣時,黃博士建議父母以平常心對待,不要把事態嚴重化,以免激起孩子的「表現欲」,讓他們鬧得更兇。

爸爸媽媽們可以在溫柔安撫孩子的前提下,以一些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要喝水嗎?」「你看小貓在幹什麼?」以此讓孩子忘記不愉快的事情。

不同階段用不同策略

在孩子發脾氣的不同階段,爸爸媽媽們可以有不同的應對策略。

在孩子情緒激動時,先別著急講道理,可以先給他們擁抱、聽他們傾訴、安撫他們的情緒。當孩子冷靜下來之後,就可以和他們一起復盤今天的情況,進行交流、分析。

講道理是一種藝術

很多爸爸媽媽都糾結於要不要和孩子講道理,總擔心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覺得不耐煩。其實,和孩子講道理需要技巧。

爸爸媽媽們如果以孩子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教給他們道理,就會事半功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寓言故事,讓他們明確是非,也可以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引起他們的共情。

讀到這裡,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還是有些疑惑:在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到底應該扮「紅臉」還是「黑臉」呢?

懂事聽話的孩子是哄出來的還是訓出來的?

其實,溫柔和威嚴這兩種特質缺一不可,要想教育出懂事的孩子

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這幾點!

這幾個技巧幫你教育出乖孩子

堅持原則

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協商、制定下某些原則,並堅決遵守它們,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軟退讓。

這樣一來,孩子意識到發脾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就會試著調節自己的情緒,另外,這也能讓孩子更有規則意識。

父母要做好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環境會對孩子的性格、脾氣有很大的影響。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學會控制情緒,遇到問題時保持耐心和理性,也要學會與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情和想法,讓孩子變得理智、樂觀。

學會擁抱壞情緒

其實,情緒有起伏是很正常的事情,學會與壞情緒共處也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修課。

很多年紀較小的孩子可能無法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的變化,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孩子的壞情緒過後,帶他們回憶剛才的感受,比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語無倫次等。針對這些表現,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深呼吸等動作進行緩解,一步步帶著孩子了解、感受、控制自己的情緒。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情緒並沒有好壞之分。不管是「開心」「難過」「悲傷」還是「生氣」,都是一個人當下心情狀態的表現,而不代表該情緒是好或壞。希望家長們可以先接受孩子表現出的不同情緒,接受孩子有不同情緒的表現。

信息來源:央視少兒

相關焦點

  • 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愛發脾氣寶寶,家長要做到這幾點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步入一歲後越來越容易發脾氣,不止會哭鬧,還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聽得你頭皮發麻,心煩意亂。
  •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
    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擔心,發育好才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幾個必經的階段,而處在這些階段的孩子往往會令家長們尤為頭疼。兩歲寶寶發脾氣就摔東西?第一次當媽的同事面對這種情況很是無措,於是便在網上尋求幫助,查閱了許多育兒相關的資料,並且特意詢問專家,在那之後同事對於孩子的表現也漸漸不再那麼緊張。對於大多數孩子為什麼在1~2歲這個階段,一發脾氣就摔東西一事,育兒專家給出了個答案:不用擔心,孩子發育好才會這樣。為什麼專家會這麼說呢?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分清孩子的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還有就是阻止孩子發脾氣,禁止孩子悲傷苦惱的情緒發洩。總是給孩子灌輸"發脾氣是不對的,生氣的孩子沒人會喜歡。"可是一個人是有七情六慾的,正常的情緒表達才代表這個人是鮮活的,只有會情緒的表達發洩的基礎,才能引導孩子管理並調節自身的情緒。家長要分清孩子的兩種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 兩歲寶寶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愁,這是發育好的表現
    導讀:兩歲寶寶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愁,這是發育好的表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兩歲寶寶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愁,這是發育好的表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兩歲寶寶一發脾氣就摔東西?育兒專家:不用愁,這是發育好的表現
    因為小外甥才一歲多,話都說不清,更別指望他能仔仔細細聽得懂大人的話,稍微不順意,不知道他要什麼就開始哭,開始鬧。我還是第一次見這樣的小寶寶發脾氣,真的是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手邊不管是什麼就開始摔,我站在旁邊根本哄不住,簡直不知所措。
  • 3歲以下的寶寶,發脾氣總喜歡打人,行為背後的原因父母知道嗎?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裡的寶寶脾氣不好,該怎麼辦?不少家長表示,幾歲大的孩子真的太讓人不省心了!在外面的時候總是因為不滿足孩子而哭鬧,發脾氣,在家的時候也會一言不合就吵起來,摔東西的情況經常出現。
  • 寶寶入園分離焦慮要「對症下藥」
    寶寶新入幼兒園,看到一張張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爸爸媽媽卻沒有陪在身邊,會哭、會鬧、會發脾氣。看著寶寶緊張、焦慮的情緒,家長們心疼不已。據有關材料統計顯示,在小班新入園的寶寶中,分離焦慮持續一周的佔15%,持續兩周的佔65%,三周以上的佔20%,「一般來說,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的正常現象,但是現在很多寶寶的反應過於強烈、持續時間長,需要提前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培養。」紅黃藍教育機構入園預科班的專家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孩子們的分離焦慮有不同的類型,家長們需要「對症下藥」。
  • 早教育兒講堂|為什麼我的寶寶總是發脾氣?
    01來自原生家庭的暴躁基因寶寶的情緒和脾氣都是從原生家庭裡來的,如果寶寶擁有一對特別喜歡發脾氣的父母,那麼寶寶將會變得有些暴躁,請爸爸媽媽做一對沉著而堅定的父。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這一問題呢——當寶寶情緒發生的時候,我們上閉眼默數八次,去沉澱情緒,保持三分鐘內不講話。這時候,發脾氣的寶寶就會平靜下來,因為我們沒有跟他對抗。
  • 正確對待寶寶發脾氣
    作者:寶寶知道 琳林寶寶寶寶發脾氣往往像暴雨和海嘯一樣突然和猛烈,或許上一分鐘你和他還在餐廳裡愉快地吃東西,下一分鐘他卻突然開始尖叫、嗚咽,嚷嚷著要回家。寶寶的脾氣為什麼說來就來?其實每個家長都不想自己的寶寶這樣,但寶寶發脾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淚水裡包含了皮質醇和應激激素,當寶寶大哭大鬧時,釋放出的淚水能幫助身體釋放壓力、促進心理狀態的平衡。而且寶寶發脾氣時正是他傳達給大人一個重要信息的時刻:「我需要幫助」,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和幫助寶寶戰勝困難。那麼,該如何應對發脾氣的寶寶呢?
  • 寶寶滿月了,育兒專家建議這樣餵養
    育兒摘要:親愛的寶爸、寶媽們,辛苦的1個月終於過去,寶寶滿月了,此時應該逐漸培養寶寶規律的生活和學習了。滿月後,寶寶應該如何餵養呢?育兒專家這麼說,大樹為您總結如下:母乳餵養母乳是媽媽給寶寶的護身符!,餵完仍然要豎抱拍嗝; 延長餵奶間隔:如果寶寶熟睡不醒,尤其後半夜,不要刻意主動叫醒保寶寶,把餵奶間隔時間延長一下。
  • 如何改掉孩子經常發脾氣的毛病?育兒專家:這5個方法簡單又有效
    五、孩子焦慮當孩子焦慮時,身體中的腎上腺激素(讓人感到興奮、充滿力量的一種激素)的分泌量將會超過寶寶的需求,這時孩子就會失去控制開始亂發脾氣。育兒專家:這5個方法簡單又有效1、尋原因,不要馬上責罵孩子當孩子亂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不要被孩子的情緒所帶動,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味地責罵孩子,應該先了解原因,然後再根據原因進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不能亂發脾氣,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家長要安撫孩子,否則容易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 育兒專家建議,養育13個月寶寶要注意這幾點
    育兒摘要:從13個月開始,寶寶進入了幼兒期。首先從運動能力來講,獨站的時候更加穩健,爬行能力更強,喜歡往高處爬,如凳子、桌子等。其次,他能理解成人的語言越來越多,而且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與人交流。家長要安排好幼兒每日的活動,保證戶外活動時間。
  • 寶寶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的發脾氣?要小心,有可能是病了
    無原則的嬌慣孩子,就會在孩子的要求面前有求必應,一旦達不到要求,孩子就會哭鬧發脾氣。在教育孩子面前,家裡所有人都應該達成共識別,不要嬌慣,要與有原則的和孩子相處。家長如果忽視了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就會很挫敗,就會陷進不良情緒當中,從家長的角度看起來就是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家長應該清楚孩子的需求所在,要照顧孩子的情緒,不要一味的打壓。
  • 實用育兒之如何應對寶寶耍賴發脾氣
    當不常發脾氣時,發脾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最好不要理會。當他們變得有規律或緊張的時候,父母需要找出導致他們的原因,並找到阻止他們的方法。,不如按照以下建議來預防:避免發脾氣的情況。出門前一定要讓孩子好好休息和吃飽,這樣他才不會在一點點挑釁下就發火。把不受限制的誘惑放在一邊(例如,不要把糖果放在靠近晚餐的廚房櫃檯上),這樣它們就不會導致戰爭。給你的孩子一點控制。
  • 美贊臣育兒新概念:關於寶寶發脾氣,90%家長都不知道的事
    關於寶寶發脾氣,不知道媽媽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想吃的東西,一分鐘都不能等,沒及時給就哭;別的娃摸了家裡的玩具車,開始哭,甚至會打人;逛商場非要買玩具,不買就躺地上打滾;玩玩具,上一秒跟小朋友玩得好,下一秒搶不過就尖叫……此時,在發飆邊緣的媽媽們表示:「溫柔而堅定」這種坑媽的育兒法則,並不想記得!殊不知,以上這些其實都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好時機!
  • 寶寶亂發脾氣,也許不是教育出了錯,而是「吃」上出了問題
    撰稿:鏡子| 插畫:kit | 審核:靜好都說穿尿不溼的寶寶不好惹,可有些寶寶卻是在拿掉尿不溼後變了樣子,動不動就生氣,害的爹媽中為他吵架,嚴重時還會影響家庭關係。3.孩子缺鈣或某種維生素人體中的鈣質不僅僅有利骨骼的發育,同時還有抑制腦神經興奮的作用,而那些長期缺鈣的孩子,往往身子骨弱,又愛發脾氣。
  • 育兒知識:家長需知,預防寶寶發脾氣的小妙招
    寶寶發脾氣時,需要家長用正確合理的方式來應對,但如果家長能在寶寶發脾氣前及時預防,那麼會更有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那麼有什麼好辦法能預防寶寶發脾氣呢?一、預防寶寶發脾氣的小妙招 1.儘量避免臨時改變早已安排好的活動計劃
  • 孩子生氣發脾氣,任TA發洩還是要控制?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橙子,你好,有個問題想要請教一下,娃生氣發脾氣,是應該讓她盡情發洩出來,還是引導她生氣會有破壞力,應該控制住生氣的情緒當孩子開始進入何種情緒失控的狀態時,我們家長需要如何應對呢
  • 寶寶紅屁屁,是怎麼了?|育兒專家答疑匯總
    A1專家回答:厭奶期、奶水過少或者奶水過急都會讓寶寶產生暫時性的厭倦母乳。以您現在寶寶的月齡還是建議繼續母乳餵養,如果想要斷奶,也可以藉此時機把奶斷了,但是注意當您覺得乳房很脹的時候,要適當擠出一點點,以防乳腺炎的發生。
  • 1歲多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除了冷處理,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一旦父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如他們所願,他們就會著急發脾氣。比如,有一次,我正在洗小番茄。我用鹼水洗過,還要用流動的水衝洗一會,結果,寶寶等不及了,多次伸手要,我沒有給他,寶寶就站我旁邊開始哭鬧起來!他們就會因為急躁而發脾氣。比如,當時寶寶想尿尿,他還不會說,就會跑到我們面前又蹦又跳顯得很著急,我有時候能明白他意思,可是他爸爸剛開始並不知道他這是要幹啥。所以,寶寶就非常著急,有時候來不及就尿在褲子裡了。現在寶寶會說了,甚至會自己脫褲子尿尿了,就不會再出現上面的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