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11月5日電 曾經高達萬元的冠脈支架進入「千元時代」。記者從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獲悉,從冠脈支架入手的首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已於11月5日在天津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集採產生10個擬中選產品,冠脈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據悉,本次集中帶量採購的冠脈支架材質為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黴素及其衍生物,採購周期為兩年。醫療機構臨床常用的主流產品基本中選,覆蓋醫療機構意向採購量的70%以上。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相關費用109億元。
記者了解到,相關企業積極參與本次集採,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涉及我國境內註冊上市的26個冠脈支架產品。通過競爭,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分屬於8家中外企業。醫療機構也積極參與本次集採,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採購量大於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首年意向採購量達到107萬個,接近2019年載藥鉻合金支架採購量(109萬個),佔2019年全部材質採購量(165萬個)的65%。
對於此次冠脈支架的國家集採擬中選結果,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採購司司長鍾東波評價為:讓老百姓得實惠、讓醫療機構受鼓舞、促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介紹,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是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流通亂象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醫藥領域集中採購改革的關鍵一環。採購價格大幅降低,將顯著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預計全國患者將於2021年1月用上國家集採降價後的中選產品。
以重拳破亂象,提氣!
這是一記漂亮的「重拳」,命中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的要害。設在天津的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採購辦公室傳出消息:從冠脈支架入手的首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讓均價1.3萬元左右的冠脈支架下降至700元左右。
以冠脈支架為代表的高值醫用耗材,由於存在「同物不同名」「同名不同物」等亂象,難以在產品之間比質比價,難以形成行業深度競爭,導致流通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始終難以斬斷,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國家組織醫用耗材集採從冠脈支架入手,正是要在臨床使用較成熟、市場競爭較充分的醫用耗材品種上,以重拳破亂象,釋放深化醫藥領域改革、切實降低群眾藥費負擔的強烈信號。
此次冠脈支架的國家集採將需求量的80%拿出來「團購」,由企業競價,讓使用方和供應方「面對面」,成功斬斷了流通環節的灰色利益鏈條。這充分說明醫藥領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有可為,必須堅持深化改革,久久為功。
推動醫藥領域的國家集中帶量採購,註定是一場廣泛、深刻的利益調整。事實證明,醫藥價格虛高並非不可打破的「堅冰」。冠脈支架的國家集採率先「得分」,提氣!
(據新華社天津11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