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用卡攬客投訴為何增多

2021-01-15 東方財富網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銀行信用卡業務增長壓力加劇,傳統正常模式難以為繼。為此,在重新進行客群及營銷策略定位之後,多家信用卡中心通過聯名卡等合作方式來挖掘細分客群市場。但在爭搶渠道和場景過程中,某些銀行營銷手法遭到客戶投訴。

近日有部分信用卡客戶透露,在機場被工作人員營銷辦理航空會員,實際上辦理的卻是銀行聯名信用卡;也頻頻有客戶質疑,未經本人同意,甚至沒有填寫任何信息資料的情況下,就收到銀行辦卡成功的通知。

辦航空會員竟是辦信用卡

2020年12月份以來,多地機場出現以引導客戶辦理航空會員的名義,實則辦理聯名信用卡的情況。

客戶李女士反應,2020年12月份其在上海機場候機時,被某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問及是否要辦理該公司會員,在乘機積分等權益吸引下,其現場向工作人員提供了聯繫電話、身份證、收入情況等個人信息,以申請會員。「辦理過程中,我感覺不太像航空公司會員,更像辦理信用卡,於是我就向工作人員進行求證,對方才告知是銀行和該航空公司的聯名信用卡。如果我沒有明確追問,當時的場景下根本不知道我是在辦理信用卡,業務人員一直是以辦理航空公司會員的名義在跟我溝通的。」

某股份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部人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後復工復產以來,各家銀行都在加緊信用卡渠道的發力,尤其是電商、娛樂等線上平臺和客流量大的機場、高鐵等線下場景渠道。

上述股份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部人士透露,在機場要設置專門的銀行信用卡營銷點很難,因此有些銀行會藉助聯動合作的航空公司渠道,通過航空公司在現場的工作人員搜集客戶申卡意願,然後轉交給相應的銀行業務經理進一步處理。「這種形式操作中存在一些合規問題,也可能會誤導客戶。」

不僅航空聯合發卡渠道,近來一些線上第三方平臺與銀行信用卡的獲客合作也越來越深入,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甚至頻頻出現客戶質疑被誘導辦卡的情況。

客戶王先生透露,其於2020年12月中旬接到銀行的簡訊通知,顯示此前通過美團外賣申請的信用卡已審批並製作完成,將於三天內給他郵寄。「但實際上我根本就沒有申請這張卡的任何印象,也沒有提交過任何個人信息及資料。」

「後來銀行業務人員告訴我,銀行跟美團是有聯動合作的,我在使用美團APP過程中點擊了相關的信用卡申請連結,提交了辦卡申請,儘管沒有填詳細的個人申卡資料,但是銀行通過美團及銀行掌握的大數據信息比較全面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審核辦理。我綁定美團只是要在美團點外賣,而不是用美團開信用卡,起碼這種通過第三方平臺辦理的信用卡,應該有一個通知確認的環節才合理。」王先生表示。

除「被套路」辦理信用卡外,信用卡年費收取方面的投訴近來也有明顯上升趨勢。

黑貓投訴投訴平臺顯示,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8日就有數十項信用卡年費問題的投訴。

某銀行信用卡客戶經理表示,現在對客戶比較有吸引力的卡基本都是權益相對高一些的卡種,這種卡一般都有年費要求,或者有刷夠一定金額、次數才能免年費的要求,為了完成新增發卡的考核業績,有的業務經理可能會隱瞞年費等關鍵信息以誘導客戶辦卡。

細分客群產品權益設計

新增發卡壓力上升,是導致信用卡獲客及辦理業務投訴增加的重要原因。

上述股份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部人士透露,現在大部分信用卡目標人群都有一張或者多張信用卡,辦卡意願普遍不高,要新增發卡越來越難,急需新的拓展渠道;但基於前幾年的快速布局,現在能找的新渠道有限,只能通過原有渠道深挖掘和新建場景提升獲客能力。

聯名卡渠道開發成為銀行信用卡業務新一輪擴張的殺手鐧。資深信用卡專家董崢表示,聯名卡最大的作用是細分客群,可以針對細分的場景或特定人群進行針對性的產品設計,是現在銀行挖掘細分客群比較青睞的一種業務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僅2020年11月至今,就有十餘家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如美團、B站等平臺尤受銀行青睞。

不過在董崢看來,目前聯名卡渠道的開發仍存在問題,如業務聯動的管理存在諸多漏洞、渠道合作方的場景資源沒有得以深入開掘等。上述投訴中涉及的辦理航空公司會員變成辦理信用卡等問題也都是渠道合作業務管理問題的體現。董崢認為,下一步銀行信用卡業務還需要進一步深耕突破。

提升權益設計能力是銀行信用卡做好聯名卡、深入挖掘細分市場的核心。董崢認為,疫情後,各銀行都在對信用卡業務進行重新定位,尤其對其目標客群,細分客群市場已經成為信用卡市場競爭的未來趨勢;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銀行能更精準地為客戶畫像,了解細分客群的剛性需求,並通過針對性的權益設計滿足其剛性需求。「要做好細分市場,實際上就是權益設計。」

上述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部人士透露,目前各家實施的策略都不一樣,其所在銀行最近推廣的高級信用卡比較多,主要是配套的權益和服務相對更多、更高端、更加個性化,是基於銀行對客戶日常消費生活習慣的數據分析後進行的定製化權益、服務設計。「目前我們正在對渠道合作商進行二次布局,在原有合作基礎上更進一步,加強數據分析挖掘等方面合作力度,更好了解細分客群需求,以此指導加快產品設計。」秦玉芳

(文章來源:城市金融報)

相關焦點

  • 帳單被分期 銀行信用卡業務頻遭投訴
    來源:中國經營報帳單「被分期」 銀行信用卡業務頻遭投訴本報記者/秦玉芳近日,多家銀行信用卡分期業務遭用戶投訴。從整體來看,自動分期業務和分期業務辦理成為投訴重災區。2月份以來,僅涉及信用卡「被分期」的業務投訴就達數十條,其中涉及多家國有行及股份行。《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數信用卡持卡人帳單「被分期」投訴的背後,大都存在對業務未完全了解清晰的情況下辦理自動分期業務的情況,尤其是電話營銷渠道。部分銀行已停止電話營銷的自動分期辦理。
  • 聚投訴網友投訴招商銀行、招商銀行信用卡:招商銀行疫情期間暴力催收
    2020年02月19日 19:00,張先生發起對招商銀行、招商銀行信用卡的投訴。
  • 聚投訴網友投訴交通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頻繁騷擾電話
    2019年10月15日 13:48,貢女士發起對交通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的投訴。
  • 聚投訴網友投訴交通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騷擾家人,騷擾本人
    2019年10月16日 14:03,王先生發起對交通銀行、交通銀行信用卡的投訴。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中信銀行信用卡:沒開卡就亂收年費
    2019年10月04日 21:04,朱女士發起對中信銀行信用卡的投訴。截止發稿前,中信銀行信用卡有效投訴2376次。
  • 銀保監會:三季度銀行信用卡消費業務投訴佔比過半
    第三季度信用卡消費投訴出現增長。12月10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並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85097件,環比增長26.5%。
  • 小夥投訴銀行查42次徵信,原來名下有1562張信用卡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投訴42次徵信查詢 但無法刪除查詢記錄2019年1月28日鄭向晨向瀋陽一家銀行申請辦理該行信用卡後,發現該行信用卡中心連續每日多次查詢他的徵信總計42次、接近1個月的反覆查詢,這讓鄭向晨極為不滿,他隨即向當地監管部門進行了投訴。對於此次投訴中,關於鄭向晨刪除查詢記錄的訴求,銀行方面稱,經與人行徵信相關部門確認,徵信查詢記錄目前無法刪除,但該行信用卡中心可出具情況說明,為客戶在辦理他行業務時提供證明。
  • 銀行業消費投訴環比大增26.5%,招行信用卡投訴量高居榜首
    該通報顯示,今年7月至9月,銀行業消費投訴環比增長26.5%。AI財經社注意到,投訴反映主要問題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個人貸款業務投訴、理財類業務投訴等三大類。其中,信用卡業務投訴為投訴高髮帶。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接收並轉送的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8406件,環比今年第二季度增長43.5%,在投訴總量中的佔比高達56.9%。具體來看,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最高,高達30870件。
  • 廣發銀行困局:信用卡等業務屢遭投訴、大小案件頻發
    原標題:廣發銀行困局!信用卡等業務屢遭投訴、大小案件頻發、原董事長行長被警告,國壽系掌舵人的「手術刀」能否治癒內控頑疾,重拾擱淺上市夢?  來源:行長要參  作者:要參君  曾推出堪稱真正意義上的visa信用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廣發銀行近期卻因為信用卡業務,慘遭客戶投訴。
  • 交通銀行信用卡年增912萬張增量不增質 被指暴力催收投訴率居銀行...
    連日來,關於交通銀行強行剝奪用戶權利,霸王條款侵權,暴力催收恐嚇騷擾等投訴量激增,長江商報記者在聚投訴上看到,僅4月6日一天,交通銀行的投訴量就達到了25條,有效投訴量共2299件,居銀行業投訴首位。    4月2日晚,堅守七年的社保基金通知,其將在未來6個月累計減持不超過14.85億股,對應4月2日交通銀行6.28元收盤價的總市值為93.26億元。
  • 交通銀行年增912萬張信用卡 被指暴力催收投訴率居首
    連日來,關於交通銀行強行剝奪用戶權利,霸王條款侵權,暴力催收恐嚇騷擾等投訴量激增,長江商報記者在聚投訴上看到,僅4月6日一天,交通銀行的投訴量就達到了25條,有效投訴量共2299件,居銀行業投訴首位。4月2日晚,堅守七年的社保基金通知,其將在未來6個月累計減持不超過14.85億股,對應4月2日交通銀行6.28元收盤價的總市值為93.26億元。
  • 銀保監會:國有大行信用卡投訴激增八成,或與這三因素有關!
    其中,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14628件,環比增長82.0%,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53.6% 分機構類型來看:佔比前三的機構是:股份制商業銀行37475件,環比增長30.6%,佔投訴總量的44.0%;國有大型商業銀行27278件,環比增長16.1%,佔投訴總量的32.1%
  • 2014年四季度銀行投訴報告
    三、投訴銀行:招商銀行  投訴類型: 信用卡  投訴人所在地:上海  投訴內容:關於招商銀行信用卡第一:在我關注招商信用卡微信後,招商銀行信用卡管理部門未向我作任何告知,擅自取消簡訊告知還款信息及紙質還款信息投遞。  第二:因手機很少開網絡,所以未收到還款微信,但因為很多年的習慣,是收到簡訊後或收到紙質帳單後即還款。
  • 建行、中行等多家銀行三季度信用卡投訴量環比增逾100%
    信用卡投訴大增信用卡作為銀行主要的個人業務類型之一,涉及信用卡的投訴量在投訴總量中的佔比超過一半以上。據銀保監會公布的信息,三季度,在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53.6%;在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佔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82.4%;在涉及外資法人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佔外資法人銀行投訴總量的76.7%。
  • 銀保監會發布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信用卡業務投訴比例過半
    外資法人銀行投訴量的中位數為3件。東亞銀行、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的投訴量位列外資法人銀行前三名。   信用卡業務佔投訴總量56.9%   據《通報》顯示,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用卡、個人貸款、理財類三個業務。
  • 鄭州用戶投訴興業銀行信用卡:不顧疫情騷擾催收逼得自己想跳樓!
    「興業銀行通過第三方催收公司,這樣整天打電話騷擾,讓我完全無法工作,怎麼才能還清信用卡的欠款?逼得我都想跳樓了!」近日,河南鄭州的馬先生對自己使用興業銀行信用卡的遭遇進行了投訴。2017年,他辦了一張興業銀行的信用卡,額度一萬元,幾年來一直正常使用,從來沒有過逾期。不料,今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到來,所有的飯店全部無法營業,影響至今,對馬先生的收入也造成了極大影響。
  • 合作促銷後遺症凸顯 銀行信用卡聯動渠道待深掘
    本報記者 秦玉芳 廣州報導近來,各網絡投訴平臺顯示,銀行信用卡與商戶合作推出的消費券業務頻頻出現客戶投訴集中,涉及銀行近10家,承諾的商戶消費券無法兌換、無法使用等各種消費券使用問題成為投訴重災區。商戶聯動管理機制存在缺陷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客戶劉先生稱,其根據信用卡促銷提示,每日在銀行信用卡APP上籤到後領取「餓了麼」代金券,但根本無法使用。「需要複製到瀏覽器領域非常麻煩,最主要的是,始終顯示無法定位或者連結無效,根本領取不了。向銀行客服投訴反饋,但並沒有實質上解決問題。」
  • 濰坊:被辦信用卡奔波7年多,接投訴後工商銀行才銷戶
    近日,半島網記者接到濰坊市民林先生的反映,稱他2013年在中國工商銀行東營某支行辦理信用卡時被告知已有一張濰坊地區工商銀行的有效信用卡,但他當時並未辦理過任何信用卡。然而,更讓林先生沒想到的是,往後七年時間裡,他都在為這張「不知所因」的信用卡奔波。
  • 信用卡未激活也收年費?記者調查興業銀行要收費
    南方日報記者 胡國球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唐繼宜)卡不離身固然方便,卻也時常帶來麻煩:信用卡激活了,不管用不用,都得交年費;更離奇的是,有些信用卡尚未激活,卻仍會產生年費……近日,銀監會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年銀監會受理的投訴中,信用卡方面的投訴佔了近40%。該負責人特別表示,信用卡未經持卡人激活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 銀保監會通報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 涉信用卡業務投訴居首
    其中,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8406件,環比增長43.5%,佔投訴總量的56.9%。涉信用卡業務投訴環比增長43.5%《通報》指出,2020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48406件,環比增長43.5%,佔投訴總量的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