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600萬輛,自主產業鏈切勿再錯過機會

2020-12-17 蓋世汽車資訊

2020年12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中國汽車市場中長期預測(2020-2035)》(以下簡稱為《預測報告》)。其中,《預測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也將會穩定增長,2025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

若按照《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設下的「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佔新車總銷量佔比20%」的目標推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便有望達到600萬輛。

2021年緩慢增長,乘用車銷量預計全年將超2100萬輛

根據中汽協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我國中國汽車行業產銷均超過了2200萬輛。談及銷量呈現大幅增長原因,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11月擴大內需戰略以及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成效明顯。

基於這一良好發展趨勢,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預測表示,今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預計為2500萬輛,同比降幅有望收窄至2%,好於預期。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

但面向2021年,中汽協方面表示仍因回歸理想,「2021年我國汽車市場將迎來發展機遇,包括宏觀經濟將持續穩定恢復、地方政府將繼續推出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我國疫情防控繼續保持良好效果和企業將繼續保持促銷熱情等,但是,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國際形勢錯綜複雜、海外疫情不穩定因素等也將對我國汽車市場產生影響。」中汽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代表中汽協發布《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時如是說。

綜合以上因素,中汽協認為,2021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達2630萬輛,同比增長4%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2170萬輛,同比增長7.5%左右,商用車銷量460萬輛,同比降幅10%左右,新能源汽車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40%左右。

同樣針對2021年我國汽車銷量預測,蓋世汽車研究院總監 盧宴於「2020中國汽車動力總成電氣化國際峰會」上便發表了相關預測數據。他表示,從整個乘用車市場來看,蓋世汽車預計2020年總銷量約達2000萬輛左右,2021年則是2100萬輛,增長率基本保持相對低速的發展節奏,但新能源車的發展會進入第二次高速發展期。這一預測,與中汽協基本保持一致。

「十四五」規劃開局,2025年新能源汽車或達600萬輛

時值我國「十三五」收官與「十四五」開啟交匯時期,未來15年汽車發展規劃相繼於近期推出,先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2.0》,後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從產業、國家政策層面明確提出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新車銷量將佔總銷量20%的目標,再次堅定我國汽車電氣化發展方向不動搖。

若按照《預測報告》所給出的「2025年,我國汽車總銷量將達3000萬輛」的預測,20%的新能源汽車佔比,便代表著,至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或達600萬輛。


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現場

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汽協發布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年汽車總銷量將達253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約達130萬輛,佔比約為5.14%。不管是與600萬輛年銷量還是20%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都相差甚遠。

與此同時,是目前尚未完全可控的全球疫情形勢,全球汽車供應鏈不穩定因素增加,以及中國汽車產業仍將面臨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等諸多挑戰。其中,近期業內話題度最高的「晶片供應緊張致國內多家車企停產」消息也不過是國內汽車產業發展瓶頸的冰山一角。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我國汽車目前整車生產裝備70%以上來自進口,發動機、變速箱裝備80%左右依賴進口,汽車研發、試驗、檢測等儀器設備90%依賴進口,特種功能材料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因此,與精密控制、精密製造、精準測量等密切相關的工業材料、控制系統、專用製造裝備等領域是汽車產業鏈上遊的主要短板。

本土零部件企業起步晚、核心技術空心化、人才儲備匱乏,疊加電池安全、壽命、續航、成本瓶頸猶在,以及電動車使用基礎設施跟不上等等因素,都是限制我國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瓶頸。

也難怪此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大呼:「這是一個很難達到的目標」。

新能源汽車市場蓄勢待發,自主產業鏈切勿再錯過機會

目標明確,該如何完成便是當下所有企業最該頭疼的問題。

值得肯定的是,從大環境來看,2020年在國家、地方政府推出的一應汽車促銷費政,及新能源汽車銷量活動的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二季度以來呈現快速增長。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羅俊傑透露,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近4個月的銷量初步統計已超過18萬輛。

自7月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增長;圖片來源:中汽協

面向2021年,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表示,工信部將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同時,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透露,今年底明年初,商務部將著力推動擴大重點商品的消費,鼓勵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開展新一輪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這意味著,從國家層面,新一輪汽車下鄉也將啟動。

此外,中央財政明確將新能源汽車補貼、購置補貼延長至2022年底退出,在補貼、稅收、充電設施建設、「雙積分」等政策持續推動下,產品美譽度提升帶動社會接受度提高,2023-2025年新能源乘用車推廣量有望快速增長。

以上,都是支撐新能源汽車第二波高速增長期即將到來的大環境基礎。

但面對即將到來的快速發展期,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 王秉剛呼籲:「產業鏈要做好部署,不要錯過機會」。

王秉剛接受蓋世汽車等媒體採訪;圖片來源: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

他認為,這樣的快速發展對產業鏈帶來的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現在的市場準備還很不充分,很多投資者和企業家的眼光看到整車廠,但是沒有看到整車後面巨大的產業鏈。他還進一步指出,要吸取內燃機產業的教訓,加大電驅動系統的自主研發與產業發展,要重視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元器件與主控晶片(MCU)及軟體架構的研發,形成自主可控的產業鏈。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指出9大技術方向;圖片來源:技術路線圖PPT截圖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亦表示,「在目前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汽車的供應鏈問題已經成為事關汽車產業發展的至關重要的命題。再加上汽車正處在『新四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更要關注供應鏈發展態勢與未來趨勢。」

他認為,若不抓緊解決當前供應鏈存在的問題,將錯失變革給予的壯大我國汽車產業的機會,應該從戰略規劃、技術攻關、產業合作等角度出發,進行強鏈補鏈。其中包括:建議專門針對在新的發展格局下針對汽車變革對供應鏈、零部件提出的要求專門制定汽車零部件的發展戰略,特別是要重視新的供應鏈發展戰略,作為產業發展的重心;建立供應鏈的合作平臺;對關鍵「卡脖子」問題如何組織新的攻關機制;以及跨界合作。

正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所說,「汽車強國的底層是零部件強國,沒有強大的零部件,汽車就是漂浮在雲上,落不了地。」唯有在汽車產業固鏈、補鏈、強鏈等方面下足功夫,才能真正將短板變為機遇和長板,真正推動中國汽車總銷量邁過3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壯大。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2025年佔比20%?難,而且很難
    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拆 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萬輛,上下半年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上半年市場增長了66%,但下半年下降了26.8%。 19年商用車銷量為14萬,今年1-8月銷量為5萬輛。按照目前的政策,預計到2025年,銷量可以達到30萬輛,2020-2025年年均增長13.5%。 第二,新能源乘用車營運市場,包括計程車、網約車和分時租賃。
  • 補貼新政發布:2021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達180萬輛
    專家表示,《通知》的發布有利於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平穩發展,預計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80萬輛。平緩補貼退坡力度為平緩補貼退坡力度,保持技術指標門檻穩定 ,《通知》明確,2021年保持現行購置補貼技術指標體系框架及門檻要求不變。
  • 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出現積極變化 2021年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
    在近日工信部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出預期,預計達到130萬輛,增幅接近8%。2021年會有更大驚喜,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很可能超過30%,達到180萬輛。  「儘管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補貼退坡、油價下降等因素影響,但我們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會與去年持平甚至略高於去年。
  • 汽車工業協會:10月份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達16萬輛
    汽車工業協會:10月份新能源汽車單月銷量達16萬輛 2020-11-12 09:31:56 來源:經濟日報 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10月份汽車市場產銷情況。
  • 全年銷量預計達2500萬輛
    新華社上海12月12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黎靈希 俞立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布統計數據,我國11月汽車產銷創今年以來新高,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再次呈現倍增。中汽協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將達2500萬輛。有業內專家分析稱,中國汽車市場已迎來一波報復性消費。
  • 中國成全球最大汽車保有國,新能源汽車佔全球四成以上
    在12月13日於上海舉行的新能源智能汽車生態高峰論壇暨華南理工大學上海校友會第二屆換屆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提出,截至目前,中國汽車的保有量已達2.75億輛,總體水平與美國相當,「把最近三個月的銷量乘以四,一年的銷量就超過了3000萬輛」。
  • 最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
    路線圖2.0提出,至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佔一半,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業內人士指出,路線圖2.0是對我國汽車電動化路線的合理修正,將引導我國電動汽車產業走上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 花生財經:恆大汽車上路,新能源汽車再添新玩家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新能源已成為大勢所趨,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技術革新,都為新能源的加速普及創造了條件,新能源汽車也勢必成為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今年以來,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傳來新政利好。11月2日,國家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佔比要達到汽車銷量總量的20%左右。
  • 從25%下調至20%,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算法」幾何?
    11月2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中提到,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 新能源、共享、自動駕駛,哪一個才是未來汽車的形容詞?
    以中國汽車市場為例,幾乎所有的自主車企都已經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比如比亞迪已經將2018年新能源車銷量目標定位20萬輛,相比2016年及2017年的10萬+將實現規模倍增。在產品上,預計比亞迪將新增新款e5、秦EV二代、元EV、宋MAX純電版、新款e6以及一款微型純電動轎車。
  • 2030年中國市場電動車註冊量或達1000萬輛 電氣化時代盈利模式受關注
    《報告》預測,到2025年,傳統燃油車市場將逐漸衰退。到2030年,美國市場電動車註冊數量約140萬輛;歐盟市場電動車註冊數量約600萬輛;中國市場電動車註冊數量約1000萬輛。2035年中國純電動汽車滲透率將達55%「到2030年,中國將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政策、車型、電池、材料
    核心觀點: 2021 年全球電動化進程開啟新篇章。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迅速恢復, 10 月創出歷史新高,歐洲市場在補貼刺激下大放異彩,成為拉動全球銷量 增長主力。我們認為隨著補貼明確,車型進步,消費習慣確立,行業拐點已 至, 2021 年將開啟新的篇章,新車型、新續航、新品質、新智能打造的高 競爭力車型供給井噴,消費者接受度大幅提升。我們預計 2021 年我國新能 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 180 萬輛,全球銷量突破 430 萬輛。 產業鏈格局完成重塑,電池龍頭強者恆強。
  • 去年我國汽車銷量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新高
    來源:工信部網站去年我國汽車銷量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車銷量創歷史新高來源:工信微報2020年12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2531.1萬輛,連續12年蟬聯全球第一位,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36.7萬輛
  • 新能源汽車概念再迎「東風」 相關產業鏈從導入期邁入成長期
    此外,證券時報網報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目前,2021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在籌劃中,參與車企和車型會更多,覆蓋的城市範圍也將更廣。許海東表示,由於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主要是為了滿足農村低收入人群的出行需求,後期不會將售價更高的中高端車型列入其中。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90期:重磅規劃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這份重磅規劃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15年發展指明方向,業內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迎來重大機遇。《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作業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 新能源兩大目標能完成麼?
    而僅在11月份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20萬輛,同比增長104.9%。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發布的《中國汽車市場中長期預測(2020-2035)》(《預測報告》)顯示,中國未來五年汽車市場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到2025年銷量達到3000萬輛。在此基礎上,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也將達到新高度,實現20%的份額目標,有望取得600萬輛的銷量成績。
  • 威爾森:2030年 新能源車銷量與燃油車相當
    「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終端零售量將突破180萬輛;到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到2030年,新能源車在產品和價格方面比燃油車更具優勢,乘用車市場將呈現出『平分秋色』的格局。」
  • 2018年我國報廢汽車預計907萬輛 正規回收率卻不到30%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已達2.17億輛。相應的,汽車報廢量也不斷攀升,市場調查機構智研諮詢測算,2018年我國報廢汽車數量預計907萬輛。如此多的報廢汽車都流向了哪裡?
  • 2021年汽車銷量有望超2600萬輛,同比增長4%
    總體來看,2020年汽車行業表現大大好於預期,全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5.5和6.3個百分點,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SUV年度產銷規模首次超轎車2020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999.4萬輛和2017.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別收窄2.7和3.6個百分點。
  • 鼓勵自主品牌 提升產品質量 引導獎優汰劣 新能源汽車跑向「高質量」
    7月13日至15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電動汽車分會、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動車輛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澤安達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第十四屆北京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充電站(樁)設施展覽會(IEVE)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現場匯集了眾多新能源汽車廠家。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政府目前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有利於我國從汽車大國轉變為汽車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