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全球首個3D列印原代肝細胞癌個體化藥篩模型

2020-12-14 上普生物

肝細胞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腫瘤之一,但目前選擇肝癌特異性藥物缺乏明確依據,腫瘤位點檢測又常因為其異質性受到影響,建立一個可靠的、可用的體外篩選模型至關重要,這也是該領域絕對熱點。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毛一雷教授團隊使用上普生物3D列印設備,首次成功構建了肝細胞癌個性化模型,並對4種常用的肝癌靶向藥物進行體外個體化篩選,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該研究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於近日發表在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Biomaterials(IF=10.317)。

快速導讀

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和技術有哪些?

肝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腫瘤之一,我國是肝癌大國,肝癌患者佔世界一半。針對肝癌的經驗性靶向治療的效率較低,檢測位點也有很多不準確,急需一種體外穩定的、高效的針對特定患者的個性化癌症藥篩模型。原代人腫瘤細胞動物體內藥篩模型(PDX)已經建立很久了,最後不能實用是因為模型構建時間太久(數月)、成功率不高、而成本很高。幾乎沒有臨床實用性。類器官模型(Organoid)是全新的技術,但是缺陷明顯:成功率低(在20%,因為要靠腫瘤Ki67水平)、構建時間長(一般數周),對於病人原代HCC細胞的固有增殖能力依賴性強,價格昂貴。所以落地到臨床應用還有障礙。本研究有哪些突破?

全球首次使用原代肝細胞癌細胞進行體外3D列印,並構建出多個個體化模型,用於不同肝癌靶向藥物的個性化藥物篩選。3D列印原代肝細胞癌模型相比PDX和Organoid模型,構建時間大幅縮短(數小時vs. 2-3個月);形狀和密度非常均勻並可調控;保留了肝癌的親本性;構建方法可靠性和穩定性很高,且不依賴與原代腫瘤的固有增殖能力,具有極大的優勢和潛力。並且成功進行了有意義的藥敏試驗。3D列印個性化肝癌藥篩模型的成功建立,提示了這種技術實際上可以不困難地拓展到人體的多種腫瘤,而不局限在肝癌。以後有希望將該技術用於多種腫瘤的個性化藥物篩選,在未來大規模藥物檢測和腫瘤病人個性化藥篩方面可能會有巨大的商業化應用價值。本文最後被錄用時,該領域頂尖專家審稿人情不自禁地對我們成果做出了額外的點評:The long-term culture and use of patient-derived HCC organoids in drug screenings is much more difficult than with commercial liver cancer cell lines。所有以往的熱門技術,成功率低且耗時長The take rate is low (less than 20% of cases) and typically requires over 2-3 months before an established line is useable for drug screens. 而毛等的報導方法卻達到了快速成瘤、高效的結果a method for achieving nearer term, more reliable patient-derived HCC ex vivo tumors for drug screening that could be done in less than a month. 這種方法顯然要比目前的類器官等更有優點While there are a lot of papers regarding HCC organoids with commercial cell lines, the reliability and time-frame in which ex vivo PRIMARY HCC tumors are grown here is impressive. 這個專家在說完這些以後,直接說文章就該發表,因為對於世界上正在該領域裡研究的各研究組都會有幫助或者促使他們思考轉換方向(也包括他自己的研究)As such, I strongly recommend publication as many other groups (including my own) would benefit from seeing this work and building on it

一般資深審稿人很少在稿件錄取以後對這個他審核的研究有這麼高的評價的。

致命腫瘤:肝細胞癌

肝癌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腫瘤之一,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最常見的肝癌,佔該疾病的90%。目前,經驗性全身治療是晚期HCC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然而,各種全身性藥物對晚期HCC患者的療效差異很大。侖伐替尼在所有一線或二線全身治療中均表現出最佳的客觀緩解率(ORR),但也只有24%,可見經驗性靶向治療的效率較低。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需要穩定的針對特定患者的個性化體外癌症模型。目前常用的臨床前模型是PDX模型,但PDX模型建立成本高,成瘤率底,時間慢,所以這麼長時間都沒有落地在臨床應用;另一種模型是類器官模型(Organoid),目前仍然是最高光的研究成果,但是均勻尺寸和細胞數量的類器官形成過程不可控,且此方法依賴病人原代HCC細胞的固有增殖能力(Ki67),總體成功率不高,無法常規構建個性化類器官模型。

生物3D列印的出現和技術上快速的發展已經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毛一雷教授課題組之前已經在GUT上發表成功列印具有功能的肝臟類器官(Hepatorganoid),並具有人肝的藥物代謝功能,還在一個肝衰的動物模型上顯著延長了動物生存時間(重磅:頂刊GUT | 3D列印功能性肝臟實現肝衰修復);課題組還在這個技術平臺上成功構建了用於個性化藥物篩選的肝內膽管癌腫瘤模型(Biofabrication | 用於病人個性化藥物篩選的3D列印肝內膽管癌腫瘤模型);而本次在以往的技術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出穩定的、高效的人肝癌細胞的體外模型,並成功進行了多種藥篩。

3D列印個性化病人原代HCC模型

研究首次採用患者手術切除的HCC腫瘤樣本用於模型構建,研究者將患者原代HCC腫瘤細胞與明膠海藻酸鈉生物墨水(上普A1同源墨水)混合使用上普生物3D印表機列印成型。為了構建個性化模型,研究者提取了6名不同患者的HCC樣本來構建體外模型,並進行後續實驗。

3D列印構建體外模型簡單高效,HCC細胞消化分離後2小時即可完成構建。相比之下,類器官和PDX模型的形成需要幾個禮拜。並且,由於親本腫瘤增殖能力有限,類器官產生成功率僅有26%,有時甚至更低(20%以下),且形狀、細胞數量、密度均不可控。

3D列印個性化病人原代HCC模型的技術路線

3D列印HCC模型穩定可靠

通過對3D列印HCC模型進行特異性生物標誌物(AFP)表達的測試,研究者發現,全部六名患者的個性化模型,AFP表達測試的結果與患者表達一致。這說明3D列印HCC模型可以保留HCC細胞的特定生物標記。通過進一步進行外顯子組測序(WES),研究發現3D列印HCC模型與親本HCC組織的單核苷酸位點變異(SNV)保持高度一致性,並發現長期培養的模型很好的保留親本HCC組織的突變譜,尤其是HCC的關鍵突變。這說明3D列印HCC模型高度還原人類HCC的遺傳變異與表達譜,模型質量十分可靠。

3D列印HCC模型親本肝癌特徵檢測

3DP-HCC模型保留了原始腫瘤的遺傳改變和表達特徵為了了解長期培養的3DP-HCC模型中的細胞是否在體內保留了原始HCC的致瘤潛力和組織學特徵,研究者將3D列印HCC模型培養三周後分離出細胞,移植到小鼠皮膚下,並在小鼠受體中發現移植瘤。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者發現,原始HCC組織的典型細胞團結構在移植瘤中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並且,通過測定生物標誌物(AFP與Ki67),研究者發現移植瘤和父母HCC標本中均表達少量Ki-67,而PDX組織中AFP的表達明顯高於原始HCC標本,這在患者的正常肝組織中未發現,因此,3D列印HCC模型可以保留其致癌潛力和組織學特徵。

3D列印HCC模型異體移植

個性化腫瘤藥物篩選

3D列印病人原代HCC模型最具吸引力的應用就是腫瘤藥物的個性化篩選。為驗證這一功能,研究者在這6名患者的模型中測試了4種常用的經驗性靶向藥物(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瑞戈非尼、阿帕替尼)。

通過測定細胞存活率,研究發現,不同患者模型對於4種靶向藥物的反應又不甚相同。例如,2號與5號患者模型對於4種藥物均產生抗藥性;對於1號患者,索拉非尼展示出更好的抗腫瘤作用,而對於3號患者,則是侖伐替尼抗腫瘤效果更好。進一步通過基因突變譜與藥物靶標的對比測試,研究發現,藥物敏感性與突變靶標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同時,全外顯子測序(WES)顯示了6例患者的相應突變譜。總體而言,藥物敏感性和突變靶標之間的良好一致性清晰可見。攜帶PDGFR和VEGFR家族突變的患者#1,#3,#4和#6對索拉非尼或lenvatinib或兩者均敏感。但是,在患者#2和#5中沒有藥物敏感性和突變之間的這種相關性。發現這兩名患者具有與其他患者相似的突變模式,但藥物敏感性差異很大,並且對所有四種藥物均具有耐藥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仍不清楚,但是對5號患者的轉錄組分析表明Raf-1,VEGFR1和VEGFR2的表達實際上被下調,這可能是實現此耐藥機制的重要線索。

使用患者衍生的3DP-HCC模型評估六種HCC患者的多種經驗靶向藥物的療效

為了實現針對患者的癌症特異性治療,研究者們不斷進行認真的努力,以建立可以代表人類腫瘤的各種體外模型。當前,可以通過不同方法建立四種類型的患者源性HCC模型,包括傳統的2D培養系統,類器官的3D培養系統,3D微流體培養和患者源性異種移植動物模型。其中生物3D列印的腫瘤模型優勢顯著。

現有肝癌模型對比

總結

本文首次使用患者原代肝細胞癌細胞構建多個3D列印個體化HCC模型,在長期培養過程中生長良好。這些模型保留了肝癌的親本特徵,包括生物標誌物,遺傳改變和表達譜的穩定表達和維持。3D列印HCC模型在長期培養中十分可靠,並可以直觀定量地針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藥物篩選,在未來藥物檢測方面的巨大商業化應用價值。

關於作者

本文第一作者是來自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解飛虎博士,目前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肝膽外科工作。通訊作者是中國醫學科學院 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的毛一雷教授、楊華瑜副研究員、和中國醫學科學院 醫學生物工程研究所的黃鵬羽教授。

參考文獻

Feihu Xie, Lejia Sun, Yuan Pang, Gang Xu, Bao Jin, Haifeng Xu, Xin Lu, Yiyao Xu, Shunda Du, Yanan Wang, Shi Feng, Xinting Sang, Shouxian Zhong, Xin Wang, Wei Sun, Haitao Zhao, Hongbing Zhang, Huayu Yang, Pengyu Huang, Yilei Mao. 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of primary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Biomaterials 2020 Sep 22;265:120416.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20.120416.

相關焦點

  • 自噬與肝細胞癌
    在小鼠模型和體外實驗中,通過敲除ATG5或使用自噬抑制劑3-甲基腺嘌呤後,小鼠肝細胞中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含量明顯增多,形成脂滴,且肝細胞脂肪變性增多。另有研究表明,高脂飲食環境下,活性氧自由基增多,肝細胞內CD4+T淋巴細胞凋亡增加,抗腫瘤免疫效應減弱。酒精性脂肪肝到原發性肝癌的發展過程中,細胞自噬起先是被促進的,但後來則轉為抑制。
  • 3D列印人體心臟 為晚期心臟病患者解難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數據,每年因為心血管疾病致死數高達1790萬,成為全球範圍內致死的首要原因。通常,心臟移植是治療晚期心臟病患者的一項重要選擇。但根據世衛組織捐贈與移植觀察報告披露,每年在全球範圍內,只開展約3500例心臟移植手術。因此,緩解心臟移植手術難以開展的難題,需要保證重要器官的可持續供給。
  • 羅氏「T+A」聯合療法肝細胞癌適應症獲批
    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10月28日,羅氏宣布,國家藥監局已批准其腫瘤免疫創新藥物阿替利珠單抗(商品名為泰聖奇)聯合貝伐珠單抗(以下簡稱「T+A」聯合療法)用於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肝細胞癌(HCC)患者。這也是全球首個獲批用於治療HCC的一線免疫聯合方案。
  • 全球首個3D列印浴室出爐,國外衛浴品牌多嘗試3D列印
    全球首個3D列印無家具浴室出爐5月22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發表聲明,由NTU3D列印中心的多學科研究團隊、勝科設計和建造、以及勝科建築師、工程師合作開發的世界上第一個3D列印的無家具浴室正式誕生。
  • Biomaterials|4D列印用於氣管再生修復
    基於光投影(DLP)的生物3D列印工藝能夠直接列印高度複雜的結構,具有列印速度快、解析度高(~5μm)的優點。然而,由於逐層固化的特點,這種工藝難以實現異質細胞、複雜結構的列印。新興的4D列印,通過在生物3D列印中引入「時間」維度,正逐漸成為下一代生物製造技術。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打開APP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1 11:00:08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 【VOA慢速 12.25】科學家3D列印人類心臟的全尺寸模型
    美國研究人員稱自己用3D列印技術製作了第一個全尺寸的人類心臟模型。 The model was made with a specially developed 3D printer 該模型的製作用到了經過特殊手段研製出來的3D印表機, that uses biomaterials to produce a structure and tissues similar
  • 當3D列印槍枝泛濫 你的安全誰來負責?(全文)_3D印表機_辦公列印...
    通過 AR15 論壇),文檔中詳細說明了列印經歷和測試結果,成為首個成功列印出3D步槍並試槍成功的例子。2015年7月,美國sintercore公司在市場上推出可用于格洛克43手槍的3D列印擴容彈夾,並命名為「3dplus2」。 此前,該公司曾推出世界上首個實現商業化的3d列印槍械部件--由鉻鎳鐵合金製造的槍口制退器。
  • 3D列印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創客教育的興起,3d列印也開始在教育界打開一片天地。儘管3d列印技術還不夠成熟,不能大批量生產,也不能直接用於數字時代的工業生產,但其普及為普通人無邊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插上了一對有力的翅膀,3d列印,讓想像變成現實。
  • 3D列印模型導航,16斤巨大「腹部炸彈」被精準拆除
    經過醫患雙方溝通與授權,團隊制定了國內首例3D列印模型導航腹膜後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手術計劃。刁德昌表示,術前利用3D人體列印技術重建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腫瘤上方到達膈肌,靠近脾動靜脈,下方突入到盆腔,和髂血管之間存在一定的可分離間隙,同時腫瘤與周圍臟器的關係一清二楚。
  • TOP前五:河北3d列印 模型工程
    河北3d列印 模型工程  R3-SA8C-I-100-30-500.zip  131 kB  R3-SA8C-I-100-30-550.zip  133 kB  R3-SA8C-I-100-30-600.zip  133 kB  R3-SA8C-I-100-30-650.zip  135 kB  R3-SA8C-I-100-30-700.zip
  • 肝細胞癌(HCC)新藥!武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Cabometyx(卡博替尼...
    2020年11月29日訊 /生物谷BIOON/ --Exelixis公司近日宣布,其日本合作夥伴武田製藥(Tekada)已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批准,在日本生產和銷售靶向抗癌藥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用於先前系統治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治療。
  • 呼吸機缺關鍵零件,義大利小哥用3D列印救命,卻面臨起訴風險!
    左邊是原廠生產的呼吸閥,右邊是3D列印版本Cristian Percassi告訴路透社:「當得知短缺的消息時,我們立即與醫院取得了聯繫。我們印刷了100個閥門,我親自交付給了醫院。」呼吸機零件模型仍受版權和專利保護,3D列印面臨起訴風險3D列印閥門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被報導後,Isinnova創始人Cristian Percassi收到了上百份相關需求供貨的請求。
  • 3d模型 / 國內外好用的模型下載網站介紹
    隨著3D技術的發展,建模技術的飛速進步,3d技術的跨界以及創新永無窮盡。近幾年3d模型在網上鋪天蓋地,3d模型正在以我們所不能想像的速度在快速更替。常見的國內外3d模型庫海量,對於設計師來說,如此多的模型網站,但是真正想找模型的時候,有的下載價格很貴,有的質量很差,花一分鐘細細想一想,究竟哪家網站的3d模型網站哪呢?在此我整理了一下2020年比較好用的3D模型網站,希望為廣大設計師們提供更多尋找模型的便利。
  • 3D列印的基本流程
    3D列印過程其實就是把你設計好的零件模型用三維立體的形式表達出來,然後再將數字模型導出到3D印表機中列印出實體的模型,所以3D列印的流程主要分三步,首先是要獲取模型,然後是模型的3D列印,最後那還要對它進行系列的後處理,那模型的獲取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種就是自己設計,利用Solidworks
  • 醫療器械、器官模型……3D列印會有多少可能?
    ▲圖為位於寧夏銀川的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3D列印成型智能工廠車間內景。(資料圖片)▲圖為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3D列印的「鋁合金點陣結構」展品。 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國內首家建築3D列印展館日前在廣東正式啟用。
  • Fablab青少年冬令營- 2015.02.09-02.12 課程3「3D印表機組裝以及列印」|3D Printer DIY
    針對愛科技、愛動手的小朋友們,Fablab逐漸開展一系列針對小夥伴們的原創課程,「3D列印DIY」是我們首開的一門課程! [課程對象,內容]本課程是專為10歲以上中學,大學生3d列印愛好者設計,包含基本知識與理論學習、3D印表機組裝、實物建模與列印等環節,旨在讓小夥伴們迅速掌握開源3D印表機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各部件的功能,初級開源軟體使用以及模型選擇、模型建立、實物列印等
  • 康寧生命科學:3D培養應用之毒性篩選
    最先進的藥物代謝和毒性篩選試驗常常使用來源困難且價格昂貴的原代細胞(如肝細胞、心肌細胞和神經元)在2D細胞培養模型中培養。長期的毒性測試通常在動物模型中進行。正如之前討論的,這些模型非常不精確,而且可能會誤導對人體內藥物反應的預測。有幾種3D細胞培養模型可能能夠改善臨床前毒性研究的預測性。
  • 肝癌治療最新進展 | 肝癌與TA|索拉非尼|肝細胞癌|肝功能|-健康界
    原發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 、肝內膽管癌(ICC) 和 HCC-ICC 混合型 3 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肝細胞癌(HCC)佔 85%-90%。(4)2020年3月4日,恆瑞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正式獲得NMPA批准,用於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和/或含奧沙利鉑系統化療的晚期肝細胞肝癌患者的治療。IMbrave150是一項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阿特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即T+A方案)對比標準治療用於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
  • 3D列印無所不能!何時能列印個3D男友?
    英國還開了世界上第一家3D列印餐廳——FoodINK,供大家去體驗3D列印的美食。這個時候你是不是想說,以後買個食物3D印表機,在家裡列印個滿漢全席吃吃?我想說,想得美!技術還沒那麼發達!目前的技術只能列印原材料為糊狀的烘焙類食品,比如蛋糕,巧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