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雨水較多,溼熱較明顯,是適合食用雞骨草的季節。
潮汕百草今天來說說雞骨草。
雞骨草為豆科相思子屬廣東相思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rus Cantoniensis Hance)雞骨草是通稱,各地別名:黃頭草、黃仔強、大黃草、假牛甘子、紅母雞草、豬腰草、毛相思子、黃食草、黃食子、甘藤、小葉龍鱗草、甜茶。
一直都不知道為什麼都稱其為雞骨草,後來翻閱書料才知是因主根堅硬(質硬細如雞骨),不易折斷。
據《嶺南採藥錄》記載,雞骨草生於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分布於廣東、廣西等地。
【形態】廣東相思子 攀援灌木,長達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主根粗壯,長達60cm。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偶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形或長圓形,長5-12mm,寬3-5mm,先端截形而有小芒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小脈兩面均突起;託葉成對著生。總狀花序短,腋生;花長約6mm;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緊貼,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莢果長圓形,扁平,被疏毛,有種子4-5顆。種子長圓形,扁平,褐黑色,種阜明顯,蠟黃色,中間有孔,邊緣為1長圓形的環,臍褐色針刺狀,緊靠莢緣。花期8月,果期9-10月。
雞骨草最重要最明顯的功效是對於肝病的保護和防治。它不僅能夠清肝去火,還能夠養肝護肝。對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膽結石屬溼熱者、B肝、C肝等肝病患者來說,雞骨草無異於是救星一般的良藥。而且工作的人們經常熬夜、經常喝酒應酬,對肝臟也容易有損傷,若是常喝雞骨草煲湯,則能夠減輕肝臟的負擔,對身體健康極為有益。
而且,雞骨草還能抗病毒和細菌,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也有一定的功效。對於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流感、B肝、病毒性肝炎、黃疸和乳腺炎都有很好的療效。雞骨草還能降肺氣,可以平喘止咳,由感染引起的感冒、咳嗽,都可以用它來治療緩解。
但是雞骨草的寒性比較重,若原本就體寒體弱,千萬不要多喝,否則會加重體寒的現象。
(感謝你的閱讀,想看更多關於雞骨草的資料請關注我「潮汕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