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偷偷玩遊戲?別擔心,我有方法讓他學會自我管理

2020-08-20 李蘊家庭教育分享

一個朋友說「我兒子剛上小學四年級,每天就想著玩遊戲,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他總是背著我偷偷玩遊戲,只要他判斷我看不到他了,就有可能玩遊戲,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媽媽管他時,他能夠壓制心裡想玩遊戲的衝動,好好學習,但媽媽不在,沒人管他時,他就沒束縛了,他對玩遊戲的渴望就爆發出來偷偷的玩。

所以,這裡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在遊戲管理問題上,由媽媽管,過渡到孩子自己管自己。

這個過渡到了四年級就很重要了,因為,這時孩子的思維水平,已經不是一年級的水平了,他能夠掌握家長出行和在家的規律,這時候他想躲過父母,去偷偷玩遊戲就變得很容易,而且這個年齡段更可怕的是,他在學習上可以欺騙父母,人坐在桌子前看起來一個晚上都在學習,但心思完全沒在,所以這個階段最關鍵的問題是,他學會怎麼跟家長鬥智鬥勇後,家長沒法手把手的管了。

怎樣把這個管理權交給他,讓他學會自主管理呢?

首先,要讓孩子認清遊戲對他的「意義」。

玩遊戲有很多意義,對不同的孩子來說,遊戲的意義也不一樣:有的孩子玩遊戲是為了放鬆身心;有的是為了體驗高強度的全身心投入的這種暢快感;有的是喜歡在遊戲中一級一級闖關打怪的成就感;也有的孩子在遊戲裡是真的玩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玩遊戲的時候有很強的勝任感;還有的孩子玩遊戲,是因為夥伴在玩,所以自己也要玩,這樣跟夥伴交流的時候就有共同語言了,他是拿遊戲作為工具,增加自己的社會交往......所以,我們首先要讓孩子清楚,他玩遊戲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也就是遊戲對他來說有什麼內在好處?

問完內在好處,才能去問孩子如何玩遊戲才能夠實現他的目的?這個問題很重要,你明白了,才能保證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不是被動的上癮,而是主動的控制.

如果孩子一邊玩遊戲,腦子裡卻一直有個聲音在罵自己「我真的不該玩遊戲,該去學習了」,那會怎麼樣?他會接著想「可是,學習真的好煩,我不想學習,管他呢,再玩一局再說吧」。他會為了逃避學習的焦慮,而把注意力轉移到遊戲中,那這個遊戲就白玩了,這種玩法只會增加他的無能感,覺得自己管不住自己。

所以,我們一定跟孩子說明白「孩子,媽媽支持你玩遊戲,而且希望你玩得有收穫。那我要問你幾個問題,你覺得你要怎麼玩這個遊戲?每天玩多久?什麼時間玩?用什麼樣的狀態和精力來玩才能保證你最有收穫?」

這樣問孩子就明白了,他要玩就一定要選擇他有掌控感的時間,偷偷玩的時候,擔驚受怕還在指責自己玩的並不爽,所以他就要跟爸媽商量遊戲時間如何去限定的問題,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對遊戲的主動控制。

其次,讓孩子看到遊戲之外的,對他而言「重要的事」。

我們還要琢磨孩子不玩遊戲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對孩子的要求一定不是不玩遊戲,而是希望他能夠完成其他重要的事,比如運動、做作業、讀書......我們就跟孩子分別把這幾個要求說清楚,跟他說周末每天可以玩半個小時遊戲,可以好好玩,但是還需要做好三件事:運動、讀書、和做作業。運動,周末2天要每天走一萬步;讀書,每天讀一小時書單上的書,摘抄十條好字好詞佳句,每天寫一條心得;做作業,要列好清單一項項完成。周日下午,我們一起核查。

看,家長不用跟孩子說「你別玩遊戲」,而是要跟他說「你好好玩,但遊戲只是所有事情中的一項,還需要完成另外三項。那三項各自都有要求,需要安排好時間,按要求完成所有的事」。這樣,孩子一試就知道了:如果遊戲上投入的時間太多,會影響其他三件事情的完成效果,他就明白,要想把這些事都做好,就得大概評估出時間,然後安排好時間,這樣孩子對事情有了充分的認識,才能開始嘗試自主管理。

最後,因為偷玩遊戲而內心衝突時,要學會「暫停」,並且去體會這份衝突。

孩子背著父母偷偷玩遊戲時,他內心也會很衝突,一方面是自己想玩,另一方面是自己現在不該玩。父母要幫助孩子去學習,怎樣在這種衝突中進行自主管理,能不能跟孩子說「你就告訴自己別玩了,先去學習,學完才能玩得更開心」。聽起來合理,但我們要明白,如果孩子能輕易做到,就不會偷偷玩遊戲了。這時候,家長別把這件事看得太容易,否則,就會出現孩子答應的挺好,但他一個人時,又管不住自己的情況。

家長要認真的考慮到孩子可能面對的困難,跟孩子說「當你內心想玩遊戲和覺得應該學習的力量衝突的時候,別著急讓自己做決定,也別著急去指責自己,你要去感受這個衝突,要對自己喊停,接下來,去感受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去體會這種衝突的點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要讓孩子去體會?因為如果孩子的內心衝突沒有被意識到,他就很難用理智去處理。當你讓孩子停下來去感受,去思考,就是讓這種衝突感外顯出來,進入意識層面,這個時候孩子才能夠用理智去解決問題。

所以,請他別著急做繼續玩或者不玩的決定,而是要暫停一下,感受這個衝突情緒,然後請孩子問自己,這個時候你可能覺得應該去學習了,但是又覺得學習壓力很大,真的很想玩一會兒,怎麼辦呢?讓孩子想一想,然後再跟他說可以玩,但在玩之前要先想好自己玩幾分鐘?怎麼控制時間?時間到了的時候,要怎麼行動才能讓自己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比如,可以站起來給自己去倒一杯水,讓自己坐在桌前靜靜呆上10秒鐘,然後,從自己最喜歡的任務開始。

這樣讓孩子把後面的事情先想好,對學習和遊戲都有安排了,他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有了掌控感,等時間到時,他才會更有力量去站起來喝水,然後坐下來靜心學習。家長前期可以在家和孩子多次練習練這個過程,演練過關了,等家長不在家時,孩子才能實現對學習和遊戲的自主管理。

所以,家長不要盲目地跟孩子說「別玩遊戲」,而是要和他一起探討如何像管理學習、運動、閱讀一樣來管理玩遊戲,並且學習如何協調這些任務,保證每一項任務都按要求完成。

同時,家長要重視孩子內心對想玩遊戲和應該學習之間的衝突,事先和他一起想好解決辦法,多次演練實踐,讓孩子在學習自主管理的過程中,學會跟自己的衝突情緒友好相處,由家長管理到孩子自主管理。這中間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幫助孩子實現自主管理,做自己的主人,做一個自律有自由的人。

我是李蘊,科學育兒倡導者,關注我,學習更多家庭教育知識!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自言自語?別擔心,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說話遊戲,好處多多
    導語: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個年齡段,玩著玩著可能就自言自語了?家長別擔心,這是一種好現象!●我家小姑娘最近將自言自語發揮到了極致,沒人管她的時候,聽到她拿著洗澡的玩具,在那嘟囔:你不要害怕,媽媽一會兒就回來了。然後又說,我不害怕。
  •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父母學會這4個方法,有助於孩子提升自制力
    最近孟小姐的孩子迷上了手機遊戲,每一次只要一拿到手機就會玩很長的時間,根本就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在晚上放學回到家之後,馬上就會找到孟小姐的手機,開始玩遊戲。,認為讓孩子玩一些手機遊戲,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對孩子是有幫助的。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這3個方法讓孩子從小和別人拉開差距
    所以你看,這些自我管理能力,真的不是說只有成人才需要會,而是孩子從小就要去學,這樣就不會出現孩子上大學了還不會洗衣服這種新聞。所以當我看到這套《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的時候,真的是好生歡喜。
  • 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
    導讀: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上課偷偷與別人說話?別擔心,這是兒童活躍型人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優秀的孩子更擅長自我管理,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
    自我管理,既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規範,又是一種自我激勵,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關係到他步入社會以後的獨立能力,以及能夠更好地安排和執行自己的計劃的能力。孩子的情緒總是一陣一陣的,時好時壞,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孩子哭鬧不要緊,這是孩子發洩情緒的方式,但需要有個度,可以給孩子規定一個時間,每次哭鬧不能超過多長時間,如果遵守這個時間家長就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緩解心情。
  • 自我管理:孩子走向自立的第一步
    ,要不就是小甜甜的奶音衝著你撒個嬌你就繳械投降,要不就自己玩自己的無動於衷,無論哪一種情形,亂扔東西的習慣依然如此,有的時候你都有想把他塞回肚子的衝動。有道理的部分在於,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行為習慣足以影響其一生。我們都是習慣的產物。科學數據表明人類95%的行為是自動反應或者應激反應的,只有5%是受自我意識支配的,而自動反應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如果你也深知習慣的重要性,想培養孩子受用一生的好習慣,如果你也為孩子亂扔東西苦惱,那這本《忍住!別插手!讓孩子獨立的自我管理課2整理好身邊的物品》真的是太適合你了。
  • 父母教育孩子什麼最重要?不是成績,而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很多家長在這特殊的時期,深深地覺得在家陪孩子上網課,是一件很崩潰的事情。以前課後輔導作業已經不容易了,現在覺得陪上網課才是更艱難的事情。孩子每天都叫不醒,吃飯慢吞吞,邊上課邊吃零食,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要喝水,有時候還偷偷地玩遊戲。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況,很多家長都忍不住催促著:」快點,別浪費時間,趕緊學習。「到了晚上,發現孩子的學習目標都無法按時完成。
  • 他上電腦課,不演「主角」變身「主持人」,沒有孩子偷偷玩遊戲
    潘偉想到,學校裡有「創客空間」,有機器人興趣小組,何不讓更多的學生能上手實際操作?於是,他帶著孩子們「玩」起了機器人。為不同學生設定不同學習目標他的課上,沒有孩子偷偷玩遊戲孩子們最喜歡信息技術課,那他們會不會在實操時偷偷玩會兒電腦遊戲?
  • 孩子違反約定偷偷玩遊戲,孫儷立規矩的做法亮了
    如果孩子背著你偷偷玩遊戲,你會不會發火?一般家長都是會的,至少會說教一番。演員孫儷的做法卻是不一般。可等等不一樣,他主動承認了錯誤:剛才你不在的時候,我玩了一會遊戲……令人意外的是,孫儷知道後沒有不悅,更沒有發火,而是因為兒子的誠實,獎勵他再玩20分鐘。
  • 孩子把玩具扔的滿屋都是,別讓你的放縱,讓孩子失去自我管理
    悠悠媽帶孩子去鄰居家做客,悠悠跟好夥伴琴琴玩得很開心,臨走時,玩具堆了一屋,琴琴叫住悠悠:「你跟我一起把玩具收拾好再回去吧?」悠悠癟了癟嘴,說:「我家裡的玩具從來都不用我收,都是媽媽幫我的,我不會。」琴琴說:「好孩子都是自己收拾玩具的!」悠悠生氣了:「我不會,就是不會,我不收!」說完就生氣地跑回自己家了。
  • 讓孩子從小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一定要知道這種方法
    每個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種種狀況時,都在心裡有一聲呼喚:「忍住,千萬要忍住,別發火,好好說話。」很多時候,結局卻是相反的,不但沒能忍住,反而把壞情緒一股腦兒爆發出來,加之幾倍的還在孩子身上,最後,心生懊悔,對待一個孩子我有必要那麼做嗎?
  •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我走過去,和小哥哥說:」你願意和小妹妹一起玩嗎?「哥哥說:」我們一起來玩吧。「估摸著五歲多大方又懂事的小哥哥,他媽媽教養得真棒,有禮貌膽子又大。兩個人開始輪流玩飛機。過了一會兒,小哥哥又被足球吸引住了,和兩個小弟弟踢起了足球了。小妞就這樣一直興致勃勃地拿著飛機玩。小妹妹過來拿走我帶的那個小球開始自己玩。孩子對新鮮玩具總是保持著一種好奇心。
  • 孩子缺乏自控力怎麼辦?嘗試使用「想像遊戲」,讓娃學會自我管理
    但是,有關自控力的研究顯示,自控力培養可能比這些做法方法更有效,更能幫助孩子成功,也是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要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家長有什麼好辦法呢?芝加哥大學心理/人類發展系博士艾麗卡.雷斯切爾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裡有提到一個方法:想像遊戲。
  • 陪孩子玩也大有學問,這些坑千萬別踩
    導讀:陪孩子玩也大有學問,這些坑千萬別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陪孩子玩也大有學問,這些坑千萬別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你不讓孩子玩遊戲,有可能把他逼成一座孤島,堵不如疏,但疏的方式,肯定不是放任自流。面對這種情況,葉壯卻堅定地告訴我:在遊戲主動權上,我們除了信任孩子,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們能做的只有配合他們來管理好遊戲時間。當然,這種信任,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進行管理了,也並不意味著放養,給孩子自由不等於告訴他不用自律。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你不讓孩子玩遊戲,有可能把他逼成一座孤島,堵不如疏,但疏的方式,肯定不是放任自流。面對這種情況,葉壯卻堅定地告訴我:在遊戲主動權上,我們除了信任孩子,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們能做的只有配合他們來管理好遊戲時間。當然,這種信任,並不意味著不需要進行管理了,也並不意味著放養,給孩子自由不等於告訴他不用自律。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情緒控制與管理?
    本文是根據我的專業學習和研究闡述: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情緒控制與管理?孩子發脾氣,怎麼辦?打!單打,雙打,男女混打。要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洩或疏導不良情緒:這裡我要劃重點:宣洩、疏導孩子有情緒, 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用以下幾種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正確宣洩或疏導不良情緒:一、轉移法爸爸媽媽們在看到孩子不開心的時候,一定要馬上讓他換個環境,或帶他到樓下小區走走,或讓他出去踢踢球,轉移了他的注意力,也就轉移了他的情緒點。慢慢地就形成孩子的一種情緒控制方法了。
  • 「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你的回答,藏著孩子的未來
    因為在假期,我們最常聽到這句話:「媽媽/爸爸,我可以玩會遊戲嗎?」 面對孩子這樣的請求,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態度: 放任派的家長。 為了讓孩子消停一點,覺得與其不停闖禍,不如讓他安靜地玩遊戲吧,自己也輕鬆一點。
  • 家長的自我修養手冊:那些會哄孩子的人,都是會玩的人
    幾年過去了,遺憾的是,當時的諾言只履行了一般,我是沒在公共場合吼孩子,但是在家裡沒少吼他,孩子平常都不想跟我一起玩,做什麼事總是找媽媽。親子關係令人擔憂…….還好,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我遇到這種事總是要反思一下,從我們職業的角度來看,沒有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好的教學方法,出現這樣的情況,那肯定就是我的方法不對。
  • 孩子不聽話是不懂「自我控制」,4個方法讓孩子變乖,家長要掌握
    導讀:孩子不聽話是不懂「自我控制」,4個方法讓孩子變乖,家長要掌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聽話是不懂「自我控制」,4個方法讓孩子變乖,家長要掌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