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網際網路提供新形式

2020-12-17 大豫網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拯救了我們的溝通效率,用手機隨時隨地在線發布和獲取信息已成為web2.0時代的溝通特性。在教育領域,優課優信也正在悄然為家校溝通帶來全新的方式和技術上的革新,專注家校共育,肩負"助力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使命。

  優課優信是長期駐校研發的成果,它為家校共育而生。

  優課優信作為國內首款專注家校共育的免費APP,歷時一年多的調研分析,近千名老師和家長的面對面交流,過萬份定量定性調研表,經過曲折的過程,於2013年11月正式推出,目前的1.0版本已經在四川省內十多個市縣地區開始應用。

  據團隊負責人介紹道,"在產品設計初期,走訪了很多學校時發現,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需求很多,苦於溝通方式單一、溝通效率低下,學校普遍缺乏正式的家校溝通工具,特別是在一些經濟和教育欠發達地區,許多孩子父母長期在外務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家長很難知道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跟學校和老師溝通的機會更少,家校溝通、共育的問題亟待解決,由此激發了團隊想要做一款方便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手機軟體的想法,並於2012年底設計出第一個產品原型。

  優課優信是專門基於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需求開發,利用移動互聯技術,致力於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構建一個隨時隨地可互動分享的社交圈。圈子內老師隨時用手機發布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家長及時掌握孩子在校情況並與老師溝通,打破了傳統意義上老師管學習,家長管生活的教育方式,真正開啟家校共育的新模式。"

  和同類型產品對比,其專業、免費優勢依然顯著。

  微信作為一款時下流行的大眾社交產品,得到不少人的青睞,很多學校和老師為什麼不直接用微信來與家長溝通呢?

  優課優信團隊負責人解釋到,"首先,微信這類大眾社交軟體不能滿足教育領域垂直化、精細化的需求。其次,教育與其他行業不同,有著很強的管理屬性,需要一個純淨的信息溝通環境。在優課優信裡,每個用戶除了是老師、家長外,還從屬於特定的學校、班級,同時擁有機構身份和個人身份,這個群體有共同的目標和需求,那就是教學育人。"

  優課優信在免費向老師和家長提供使用的同時,設計上力求降低用戶使用門檻,為學校老師、家長提供一個專業而純粹的互動交流空間。用戶通過手機可以傳遞文字、圖片、語音等多種類型信息溝通交流。產品不受運營商限制,無需綁定手機號碼,只需要手機聯網即可使用。對於非智慧型手機的用戶,優課優信也提供了免費的簡訊功能。

  優課優信在產品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各種手機用戶信息的傳達,保證學校校內、校外一個都不會少,給學校的管理和教學帶來更大便利。

  優課優信來源於教育,是校長、老師、家長和研發團隊智慧的結晶,也註定它回饋教育的品質。一路走來,從"優課優信陪你度寒假",到"寶貝有話說",到"六一最美照",再到"優課優信陪你度暑假",優課優信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家校共育的故事,未來,優課優信將繼續攜手學校、家長共譜家校共育之曲。

相關焦點

  • 精華筆記 | 何智勇:肺炎疫情防控期內學校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肺炎疫情防控期內,學校如何做好家校溝通》首先要給大家分享一句話:危機面前比的是遠見和速度。  作為校長,我們在疫情防控期不僅僅要看到其中的危險,更要看到背後的機遇。所以呢,我們又要有前瞻性,同時又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應對能力。
  • 網際網路+教育形勢下,口袋家校助老師走出家校溝通困境
    手機、pad等智能設備在老師日常教學中越來越常見,藉助於網絡,知識變得更有趣,學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接觸新事物,自主學習的興趣得到極大提高,為配合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家長和學校間的溝通聯繫越發緊密。並且,APP類家校溝通工具需要下載安裝,填寫信息註冊等繁雜步驟,裝機率往往不高,即便短時間內強制家長安裝,後期使用率也會持續走低,起不到很好的家校溝通效果。去除繁雜,家校溝通一鍵直達教師們的心聲也是口袋家校創立的初衷。
  • 家校合作如何做好加減法
    ……本應成為家校合作橋梁的家長群,為何變成了雙方的矛盾場?矛盾之下,家校合作應該如何去理解,又該如何做好加減法?家長群「變味」因何而起?「你是不是看不起外地人?為什麼我家孩子坐在最後一排?」看著班級家長群裡突然出現的信息,張心(化名)蒙了。
  • 在新冠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家校共育
    現在大部分學生都在家裡上網課了,如何做好家校共育?我們要找到問題的關鍵詞:疫情、家、校。因為疫情,學生在家線上學習。那麼我們就要結合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的不同點來做好家校共育。第一,線上學習缺少師生互動,老師無法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於知識點的講解,線上學習與在校學習差別不大。但是學生有沒有學會?
  • 「口袋家校」是「網際網路+」下的必然產物
    從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到如今各個領域的網際網路化已經達到領先全球的地位,教育信息化也擔上了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的重任。新時代賦予了教育信息化的使命,也必然帶動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更新到2.0時代,實現教育新跨越的內在需求。
  • 九江小學運用「網際網路+」 創建家校課堂新模式(組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通訊員盛麗華攝影報導:網絡已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家校教育如何擁抱「網際網路+」,已被各學校高度重視並進行研究,近日,九江小學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在創建家校課堂新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 家長自導自演給老師送錦旗,家校之間怎樣做好溝通?
    那麼問題來了家校矛盾的癥結到底在哪裡?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是什麼?家長的責任又是什麼?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校之間又該如何做好進一步的溝通呢?家長要起到一個示範作用,做好引領的工作就可以,參與過多,管得太多,就可能會適得其反。另外,老師要定期做好家訪,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家長對老師是不是從內心裡尊重,是不是願意主動去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和老師的溝通,這個也至關重要。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老師與家長之間要做好充分的溝通,才能有效避免家校矛盾的產生。
  • 家校互動,最便捷及時的雲溝通平臺
    如何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方法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有效運用先進技術,創建一條學生、家長、教師迅捷溝通的渠道,增強家校互動的情境性、實效性,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成為教育技術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 從家校溝通到教學拓展 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服務師生
    從家校溝通到教學拓展 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服務師生時間:2018/3/26 9:36:1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仇逸    選稿:王雅雅 上海市少雲中學的語文老師陳紅,在過去一年利用
  • 家校溝通的六個原則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班主任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家長溝通,班主任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遵循哪些原則?本期刊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白芸關於班主任做好家校合作工作的第二篇——————————————————————————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專業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恰當的交流方式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和保障。
  • 家校溝通的策略及技巧
    做好家校溝通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的成敗,學生的健康成長。如何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對於班主任來說,的確是個難題。一個班級四十多個學生,八十多個家長,所謂眾口難調,無論班主任怎麼努力,家長總會有不滿意的,久而久之,難免產生矛盾、積怨,甚至產生對立,這就會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家校關係的和諧。因此,要求我們班主任去思考切實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處理問題的層次與境界,以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應對千變萬化的矛盾。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呢?
  • 託管班老師分享學習家校溝通心得
    託管班家校溝通是傳遞家長與託管班信任的橋梁,家校溝通做得好,家長看得到託管班努力的成果,託管班也能隨時了解家長的想法,為家長和孩子和孩子提供更好的服務。每周二的晉級JZY學習,聽聽老師們的家校溝通心得吧!
  • 用友超客社交空間讓家校溝通走出渾沌
    為獨生的子女找一個兄弟姐妹,為三口之家再增添一個快樂種子。不過在現代家庭中,子女的教育儼然成為一件大事,與學校的溝通成為家長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說起以前林林總總的家校溝通方式與工具,家長們一肚子怨言,學校也是叫苦連連。其實家長很盡力,老師和學校也蠻拼的,但是溝通的效果還是不理想。各種各樣的家校溝通平臺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學校很無奈。
  • 培訓學校如何做好與家長的溝通
    培訓學校教師如何做好溝通(轉) 家庭是兒童與世界最早的接觸點,是一切教育的開端,更是小學生接受教育和影響最持久、最廣泛的地方。國內外的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在當今時代,教師已經不能獨立解決許多複雜的教育問題,現代的學校教育迫切需要家長們的積極參與。因此,家校溝通就成為教育工作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好家長工作是身為教師義不容辭的一項責任,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基本功。那麼,如何做好家校溝通呢?
  • 汝師附小:做好家校溝通,期待更加優秀
    該校教務處對每個班級的學生逐人進行核查,對因特殊情況未及時報導的學生,要求班主任務必通知到位,逐人落實,認真做好家校溝通工作。願汝師附小所有的學生在新的學期裡,都能夠日日進步,越來越優秀!(張金雅)
  •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丨公開課筆記42
    家校合作的實質是什麼家師關係的重要性2014年,我們開展了全國性的高中老師的調查,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家長、教師溝通的頻率和質量對學生的學業生涯、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都具有正向預測和促進作用。所以家師之間的溝通和關係質量的提升是影響家校合作效果非常關鍵的因素。
  • 蘇大留學基地家校學子云端交流,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溫暖!
    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宅家上網課成了一種特殊的授課方式,這種形式對於學生來說,真是一種挑戰,他們的自律性如何?學習興趣高不高?學習習慣好不好?就成了我們班主任們心中的牽掛。讓疫情危機變為德育契機,讓班主任工作滲透每個家庭,讓家校溝通深入人心。既要做好日常管理,更要家校共攜手,做好學生的引路人。——19級計算機2班班主任-丁珏旻我覺得學生在哪裡,班主任的責任與關愛就在哪裡。班主任工作向來煩瑣且需要耐心和細緻。
  • 指尖上的家校溝通,你怎麼看 
    這樣藉助「網際網路+」的交流模式,其實已不限於學生群體,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也不斷呈現新景象。隨著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建立,家校交流方式更趨網際網路化。信息化工具帶來的方便和快捷,讓傳統教育望塵莫及。  這種交流新模式,是否有效拉近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本報記者對此作了實地調查。
  • 曉黑板:網際網路+教育 搭建家校溝通的平臺
    家校平臺開設直播互動、教師當主播……新冠肺炎疫情讓在線教育成為「剛需」。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學生經歷了在線教育從「選擇」到「親身實踐」,各在線教育平臺「百花齊放」迎來發展契機,催生全新市場需求, 作為上海空中課堂平臺的曉黑板便是其中一員。
  • 關於家校溝通的方式,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要維持教育良好的發展,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事情,學校要負責任的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這是最基本的條件,但是不能想著處理好大方面的事情就可以。因為學校的主體是學生,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的,所以有效的家校溝通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我們家校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家訪、面談,電話、家校聯繫欄、家園聯繫手冊、微信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