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的策略及技巧

2020-09-19 校園內外1

做好家校溝通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的成敗,學生的健康成長。如何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對於班主任來說,的確是個難題。一個班級四十多個學生,八十多個家長,所謂眾口難調,無論班主任怎麼努力,家長總會有不滿意的,久而久之,難免產生矛盾、積怨,甚至產生對立,這就會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家校關係的和諧。因此,要求我們班主任去思考切實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處理問題的層次與境界,以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應對千變萬化的矛盾。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呢?我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大膽的嘗試。

一、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聯絡

現代信息技術為家校溝通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如電話、微信、班級交流群等。

1、利用電話促進家校溝通

這是最方便、最普遍的一種聯絡方式。如果能夠善用,這一條線會成為拉近距離,凝聚力量的「感情專線」。在給家長打電話時,我會注意到以下幾方面:(1)多讚美,少批評。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寶貝,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我會多多表揚孩子的優點、成就,例如:「這孩子長得很可愛」「孩子挺聰明的」「小傢伙非常機靈、反應很快」「孩子可關心集體啦」,家長在聽了這些好話後,自然就比較聽得進去孩子的其他缺點,自然就會接受老師的一些意見和建議。(2)注意電話中的語辭和聲調。電話看不到對方表情,所有的感覺、印象都來自電話中的聲音,不論家長的語氣、言語如何?我都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至始至終以親切、自然、流暢的語調,心平氣和地、耐心地與家長交談。(3)發揮語言藝術的魅力。在家校交流中,難免會談到孩子的缺點,一般我會避實就虛,不馬上切入正題,而是待家長心情趨於平靜的時候再自然引出主題。

2、利用網絡促進家校溝通

作為家長,誰不關心自己小孩在學校的一舉一動?而家長想知道小孩的「詳情」,必須從老師的口中才能具體得知。給老師撥個電話吧,白天怕老師在上課不敢貿然打,晚上怕影響老師休息還是不敢「下手」,一天下來總找不到適合的時間與老師溝通交流。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是一種很好的聯繫方式,在班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在QQ群的群空間裡大家發發討論帖,把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寫在討論帖裡,使家長能及時了解孩子們在學校的表現。家長有什麼教育問題上的困擾,也及時地提出,老師和家長共同探討交流。在群空間裡家長也更能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各項表現。

二、適時進行家訪

家訪既是教師的一種教育手段,更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一種感情投資,它可以加固家庭、學校之間的橋梁,縮短教師和家長的距離,拉緊教師、學生、家長間的關係,促進學校與家庭共同擔負起培養學生成才的責任。

根據不同目的和內容,家訪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1、溝通式。即學生在校內發生的事情及時和家長溝通,以共同商量教育措施。如:學生犯了錯誤,需要和家長溝通,先做讓學生本人主動和家長講,然後再和家長見面溝通。考慮到家長在得知孩子在學校裡「闖禍」了,往往會忐忑不安,在剛與家長見面時,先不渲染孩子的「錯誤」,而是談一些其他的話題,家長就會減少心理顧慮。此時再與家長共同分析並找出原因,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2、談心式。班主任和每位學生的家長都應是知心朋友,經常交流,徵求意見。有時我與家長談班級管理,請家長提出意見和建議;有時與家長談學生本人的身體、智力、學習成績、興趣與愛好等解,以便實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有時與家長談教育規律,共同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在交談中逐漸了解家長的性格特徵、文化素質、教育水平與手段、家庭生活狀況等,以便全面分析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的因素。3、相助式。即學生本人或家庭出現什麼矛盾對學生構成影響時,我會及時進行家庭走訪,及時幫助解決問題。

三、精心組織好家長會

組織家長會是家校教育過程中的必要環節,是班主任同家長溝通,凝聚教育合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學校通過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的工作情況及今後工作計劃,並向家長提出教育的具體要求,聽取家長的意見,共同研究改進工作,從而協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家長通過家長會,不僅能了解到自己子女的學習成績、思想表現,還能了解子女所在班級其他學生的成績與表現等,從而能更客觀地了解自己子女發展水平在集體中的位置。這是對學生施以教育不可缺少的信息。因此,組織好家長會是不容忽視的。2u _)X;^ J)Ls0

四、設立家長開放日,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發展大計。

在指定的日期,組織家長到學校聽課,針對老師的教課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用以指導教學。

在具體的家校溝通過程中,應注意哪些策略呢?

(一)、電話:用電話溝通,多半應該是一些小事情,同時應該以積極地表揚為主,因為在電話裡只能通過語氣語調來判斷對方的態度,所以很容易引起誤會,反倒會起到副作用。

打電話應該注意的問題:

1、要用禮貌用語,語氣要柔和。我們很多老師說話語氣太生硬,這應該是職業病,總是很煩躁的感覺。讓家長有一種法院傳票的感覺。有人說,打電話時對方會通過語調語氣看到你的臉。所以要學會著微笑著打電話 。

  2、要詢問家長是否方便接電話。應該是&34; 。

3、不要長篇大論,不給家長說話的餘地。儘量長話短說。如果解決不了,就約請家長見面。

4、要注意告訴家長實情,&34;,這一句話家長神情恍惚,來了一看,手刮破點皮。如果真的出現大問題,也要講事情,對結果要輕描淡寫。有人認為不說嚴重了,家長不重視。

5、遇到不配合的家長,要有耐心,應該說&34;,而不是&34;

6、遇到比你還囉嗦的家長,一定要明確打電話的目的,而且時刻要將談話引回到關鍵問題上,禮貌地制止家長談論其他的無關問題。不能由著家長的思維,天南海北漫無邊際地說。到最後撂下電話,我要說什麼了?忘了沒說。回過頭來家長還納悶,老師為什麼給我打電話啊。這就是無效工作。


 (二)、家訪、約見

我們經常會因為學生的問題家訪或約見家長,那麼與家長會談應該怎麼做,才能起到預期的效果那?

與家長會談的七大策略

(1)要擺事實,不要講觀點

  在跟家長談話時,要記住一點,要擺事實,而不要講觀點。要拿出關於學生成績和行為的具體事例,而不要直接使用形容詞,給學生貼標籤。比如,不說&34;,而說&34;。任何時候都不要泛泛而談,空下結論,而要為家長提供具體事例。

(2)表示出對孩子的真正關心

一定要向家長詢問孩子的特長、興趣和成就,比如,孩子在家裡的日常起居,在家負責哪些家務,怎樣處理家庭作業,在家裡是怎麼玩的,有什麼令人欣喜的好事,面臨著哪些挑戰,等等。對進一步了解孩子表示出真正的興趣,獲取有助於加深你對孩子了解的信息。

(3)把負面信息做成&34; 如果你要告訴家長一些負面信息,一定要把負面信息做成&34;。也就是說,一開始說一些正面、積極的信息,然後再說負面信息,最後再以正面信息來結尾。

(4)使用&34;技巧

一定要使用&34;技巧。積極地聆聽家長,對家長表達的感受要抱以同理心,儘可能地感同身受。比如:&34;&34; 這表示出你真的在盡力理解家長的想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同意他們的觀點。對於那些心中有怨氣和怒火的家長,使用&34;技巧尤其有效。

通過類似這樣的&34;,你便能成功地搭建起跟家長溝通的橋梁,這對於家長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5)不要對家長發號施令

  為家長提供兩三條他們可以在家實施的有助於孩子成長的具體建議。不要讓他們感到這是命令,而要讓他們感到這是在其他孩子身上起過作用的經驗。不要對家長使用&34;、&34;這樣的字眼,而要以邀請的口氣為他們提供具體的建議。&34;家長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比&34;他們應該怎麼做,或不應該怎麼做要強得多。比如:通過我們今天的談話,我在想,你和孩子是否能夠每晚多花10分鐘在背單詞上?

 (6)給家長充足的說話時間

給家長充足的說話時間,認真聆聽家長的話。鼓勵家長提問,回答家長的問題要真誠,得體,不失機智。如果你心裡緊張,你就會不停地說話,這樣會佔據很多時間,甚至會佔據90%的時間。最好讓你和家長的說話時間各佔一半。

(7)時時尋找共識在討論你跟孩子之間的問題時,要避免情緒化,更要避免跟家長爭辯。記住,你的目的是爭取家長跟你一起解決問題。在跟家長討論孩子的困難時,一定要儘量做到公正、坦誠,而不是指責。

 在會談中,教師應時時尋找共識,力爭找到雙方意見一致的解決辦法。比如,你可以對家長說:&34;

 然後把你和家長的意見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行的行動方案。你還可以為家長複印一些他們或許用得上的材料,如社區服務機構的信息、家庭作業幫助熱線或網站、社區私人輔導信息,等等。

 2、教師在家長會談時的七大談話禁忌教師在跟家長談話的過程中,一定要當心一些話題陷阱。經驗豐富的教師一般都知道,有些話題是永遠都不宜在會談上出現的,這包括:

(1)把孩子跟別的孩子進行比較。

(2)給孩子貼心理學標籤,用精神分析法對孩子進行診斷和治療。這個障礙那個障礙的。

(3)使用教育界的行話或術語。

 (4)談論其他教師。

(5)因孩子的不良行為而怪罪家長。

(6)對孩子無法改變的特質和家長很難控制的因素大做文章。

  3、與家長會談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  

(1)不論在任何情況請家長到校,應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要求學生家長到校時更應注意這一點。

 (2)如果能自己聯繫上的就儘量不叫學生自己回家聯繫,應主動聯繫以表明我們做老師的誠意和態度。   

(3)學生家長來校以後不應該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斥他的孩子,不管怎麼樣,聽別人訓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4)談話儘量做到一對一,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境裡向學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

  (三)、家校聯繫本

 家校聯繫本傳遞的是一份責任,一份愛心,一份成功。每個孩子都希望老師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進步,更希望老師把這些進步告訴同學、家長,而作為家長,又有誰不想聽老師對自己孩子真誠讚美那?記得有位語言學家曾經說過&34;所以我們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著我們的賞識。

四)、家長會

與個別家長或者個別情況下溝通要掌握如下技巧;要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搬把椅子請坐,倒杯茶請喝,消消氣,慢慢來。最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沉得住氣,時時保持超然、客觀的態度,特別是當家長激動起來的時候。要降低你的音量,不要跟家長一起咆哮。多使用客套話,並想辦法讓他們冷靜下來。

比如:我理解你的擔憂。我能理解你是怎樣獲得這個印象的。我知道這給你添麻煩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幫助你的孩子。我想更好的辦法或許是……總之,教師要把焦點集中在孩子身上,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的擔心很重視,並願意跟他們一起努力幫助他們的孩子。


相關焦點

  • 家校溝通的六個原則
    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班主任應具備的專業能力。與家長溝通,班主任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遵循哪些原則?本期刊發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白芸關於班主任做好家校合作工作的第二篇——————————————————————————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專業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恰當的交流方式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和保障。
  •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丨公開課筆記42
    家校合作的實質是什麼家師關係的重要性2014年,我們開展了全國性的高中老師的調查,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家長、教師溝通的頻率和質量對學生的學業生涯、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都具有正向預測和促進作用。所以家師之間的溝通和關係質量的提升是影響家校合作效果非常關鍵的因素。
  • 託管班老師分享學習家校溝通心得
    託管班家校溝通是傳遞家長與託管班信任的橋梁,家校溝通做得好,家長看得到託管班努力的成果,託管班也能隨時了解家長的想法,為家長和孩子和孩子提供更好的服務。每周二的晉級JZY學習,聽聽老師們的家校溝通心得吧!
  • 城陽區舉行「用心用情,以『巧』促通」家校溝通技巧培訓會
    城陽區舉行「用心用情,以『巧』促通」家校溝通技巧培訓會 2020-10-20 1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陽澗西區東升一小:把家校聯繫簿打造成家校溝通的橋梁
    然而眼下家校聯繫簿在運用層面存在著一定問題。因此,可以用改變傳統家校聯繫簿的內容組成;適當加入學生自主決策和學生反饋部分;注意溝通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關係的平衡;改變家校聯繫簿的傳統結構,改變定性的舊評價體系等方法,來解決家校聯繫簿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家校聯繫在當代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將長期對學生起到良性影響,而保持一致性的關鍵就在於溝通。
  • 家教「雲」課堂丨促進親子溝通的策略與技巧
    家教「雲」課堂丨促進親子溝通的策略與技巧 2020-08-21 2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現家校有效溝通,要注意哪些事項?
    如何做到家校之間的有效溝通,更好地為學生、家長服務呢?對於老師來說,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如何實現家校之間有效溝通?沒有家長配合的學校教育,猶如一盤散沙,猶如折翼的鳥兒一般,飛不高,也飛不遠。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少跟家長聯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索性不溝通,其實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表現。其實大多數家長都是很熱心的,尤其是對於自己孩子的事情,特別熱情,特別熱心,都會努力替老師想、為孩子著想,做起事來毫不含糊。
  • 如何讓家校溝通更有效?聽聽一線老師的心得|微言夜讀
    良好的家校溝通,可以為孩子的成長助力。但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家庭,家長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各不相同,如何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和藝術與家長進行溝通呢?今天一起看一線老師總結出來的溝通技巧,讓溝通為你的教學助力↓↓↓01>>>溝通技巧「三要」<<<@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 家校合力 溝通有力
    為更好為學校營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環境,形成家校合作,凝聚力量的教育局面,新學期,我校組織開展新一屆家長委員會建立活動。「能充分發揮好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會對學校發展形成好的助力。」校學生發展中心主任湯文智說。
  • 讓家校溝通更有效
    因此,父母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父母能夠適時地與老師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並與老師達成培養孩子的共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那父母怎樣和老師有效地溝通呢?小武八歲,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成績優異,樂觀開朗。可是進入三年級後,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多,難度的增加,小武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也增多了,周末的家庭活動也不願參加了。
  • 指尖上的家校溝通,你怎麼看 
    這樣藉助「網際網路+」的交流模式,其實已不限於學生群體,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方式也不斷呈現新景象。隨著微信群、QQ群、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的建立,家校交流方式更趨網際網路化。信息化工具帶來的方便和快捷,讓傳統教育望塵莫及。  這種交流新模式,是否有效拉近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本報記者對此作了實地調查。
  • 網際網路+教育形勢下,口袋家校助老師走出家校溝通困境
    不過,依託微信群、QQ群維繫的家校溝通工具卻存在不小的問題。全天候信息輪番「轟炸」讓老師苦不堪言。家長們愛子心切,有關孩子的任何小問題都要第一時間在群內詢問老師,你一言我一語,原本簡單的家校互通變成信息冗雜的平臺,老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鑑別有效信息。
  • 關於家校溝通那些事兒,鄉村教師來支招
    鄉村教育怎樣才能做好家校共建的工作,協同家長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助力家庭教育的發展?今天,三位鄉村教師結合自己的一線經驗來支招啦!很多時候,家校之間的矛盾是溝通不暢造成的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家校的距離,家長的工作,家庭教育背景的要素,我將27名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分成5個小組,用相同的模式進行成長管理。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組長、組名、活動主題等,而且每組都會不定期約在一起討論和學習。
  • 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網際網路提供新形式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拯救了我們的溝通效率,用手機隨時隨地在線發布和獲取信息已成為web2.0時代的溝通特性。在教育領域,優課優信也正在悄然為家校溝通帶來全新的方式和技術上的革新,專注家校共育,肩負"助力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使命。
  • 用友超客社交空間讓家校溝通走出渾沌
    為獨生的子女找一個兄弟姐妹,為三口之家再增添一個快樂種子。不過在現代家庭中,子女的教育儼然成為一件大事,與學校的溝通成為家長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說起以前林林總總的家校溝通方式與工具,家長們一肚子怨言,學校也是叫苦連連。其實家長很盡力,老師和學校也蠻拼的,但是溝通的效果還是不理想。各種各樣的家校溝通平臺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學校很無奈。
  • 家校溝通中的無奈
    有時候,迫於無奈,拍視頻,拍照片和家長溝通,得到最多的是收到,我知道了,結果依然毫無進展。除此之外,有一些貌似很關心孩子的家長,總是回復,老師辛苦了,我希望你給我管嚴點。初當老師,我們都會覺得家長是關心娃娃的,但天長日久,你就會品出這句話的深刻意味。
  • 【新書】 《換一種方式說話——親師溝通的技巧與實戰》
    在相當大程度上,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素養和能力,決定了一所學校家校關係的健康與否,亦深深影響著家校合作的有效程度。教師們普遍反映,在「溝通與交流」「策劃與組織」「指導與引領」「應對與幹預」這四大家庭教育指導能力中,他們更在意且不擅長的是溝通與交流能力。溝通是基本功,亦是家常活,家校溝通是常規家校合作的重點和難點。一些教師表示,明明知道家校溝通很重要,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慣有的溝通思維和語言習慣有時會阻礙現場的溝通效果。她們形象地說道:「我知道要好好說話,可是有時候『臣妾』就是做不到啊!」
  • 家校互動,最便捷及時的雲溝通平臺
    如何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與方法與信息技術有機整合,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有效運用先進技術,創建一條學生、家長、教師迅捷溝通的渠道,增強家校互動的情境性、實效性,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成為教育技術當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 家長學會與老師溝通,讓家校關係更和諧
    學會和老師溝通,是父母的「必修課」,因為溝通不當可能會對孩子越幫越忙。這裡有溝通的10個小技巧,助你在開學時、家長會時應該這樣說:「老師,我家的孩子還不能掌握這個階段數學的解題技巧,應該如何幫助他提升呢?」
  • 老師巧訂「家訪禮儀」為家校溝通打下「感情基礎」
    人際溝通,「眼緣」很重要,家校合作也是如此。面對新的家長、新一屆學生,如何迅速建立家校溝通紐帶?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滬上不少中小學老師在細節處花了不少巧心思。在高安路第一小學,新生一對一個別家訪的傳統堅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