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家校溝通更有效?聽聽一線老師的心得|微言夜讀

2020-12-14 微言教育

良好的家校溝通,可以為孩子的成長助力。但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家庭,家長的人生經歷和性格各不相同,如何根據不同情況,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和藝術與家長進行溝通呢?

今天一起看一線老師總結出來的溝通技巧,讓溝通為你的教學助力↓↓↓

01

>>>溝通技巧「三要」<<<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利民小學 蘆楊

一要禮貌尊重。教師與家長接觸時要彬彬有禮,用眼睛注視對方,並且要和他們平視,要站起來或者讓家長坐下來和老師對話,而且要有禮貌地稱呼XX家長或XX媽媽。

二要真誠友好。教師給家長的印象很重要,如果老師擁有熱情友好、親切溫和的態度,語氣不強硬,這會給家長留下「好相處」的印象,為今後的相處奠定感情基礎。

三要主動關懷。老師對孩子學習、生活等方面的關懷會讓家長感到很溫暖,進而願意與老師交流溝通,也會讓家長覺得老師很負責。

02

>>>立足溝通點,借力助成長<<<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中學 蔣金娣

家校溝通的出發點是幫助孩子學業進步,健康成長,我的心得是:

一不告狀。老師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時要實事求是,給自己的話語加點溫,直說的話要拐個彎,讓家長不但能看到孩子的情況,還能感受到老師的真誠。

二有指導。在家校溝通中,針對孩子出現的一些問題,面對家長的焦慮或無奈,老師要給出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導,讓家長能獲得及時有效的幫助。

三巧借力。家長群體中有著豐富可用的教育資源,家長的一技之長、人生經歷、生活閱歷有可能是老師不具備的,這需要老師主動出擊,用好這些足以讓孩子們引以為豪的資源,這樣的交流方式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進取心。

03

>>>溝通要有針對性<<<

@重慶市42中 馬良

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內容,要在自身教育工作的範圍內,要有利於學生健康的成長。與教育無關的內容最好不說,或者少說。如果有的家長在溝通中牽扯一些與教育無關的內容,教師應趕緊地把話頭拉回來。

與家庭教育有困惑的家長溝通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之長,給家長支招,出一些小主意,決不能無視家長的困難,而導致家長與教師之間的產生隔閡;與表現不好、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家長溝通時,要維護家長的尊嚴,既要委婉地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變孩子缺點的良好建議,又要指出孩子的閃光點,不要把對學生的氣撒在家長身上,切忌不能對家長劈頭蓋臉地來一頓抱怨、訓斥,或在溝通中說尖酸刻薄話,推過指責,讓家長顏面盡失;與成績優秀的學生家長溝通時,不要過分誇耀學生的成績,而忽視思想品德、為人處事等方面的溝通。

04

>>>「心安理得」四字訣<<<

@陝西省寶雞高新第一中學 秦超

一要用「心」而為。家校溝通不是簡單地向家長敘述學生在校的表現,而是能針對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亟待改進的方面,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前提是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都能了如指掌,這樣會讓交流更具針對性;

二要營造「安」全溫馨氛圍。讓學生在安全溫馨的班級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老師和家長溝通就會輕鬆愉悅,交流效果會更好;

三要事事在「理」。家校溝通最關鍵的是解決問題,所以在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一定要站在學生成長的角度思考,與家長一起共助孩子成長;

四要不斷總結心「得」。在與家長交流溝通時,應該及時將交流的經驗心得進行總結,形成學生個性化的成長資料,讓家長看到學生一點一滴的成長,這樣的交流會更有效。

05

>>>換位思考,有效溝通<<<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區八冶一小 李豔

換位思考,更有利於家校形成合力。

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把平時的溝通作為家校聯繫的主流,以表揚為主。通過班級QQ、微信每天反映學生積極向上的正面信息,建立學生成長記錄相冊,及時發布學生在校學習活動的照片,讓家長看到孩子在校的真實生活,吸引家長關注學校教育教學動態。

教給家長教育的方法,我通常會通過講故事傳遞家教方法,以故事感染家長,教育家長。講得最多的是我的育兒故事、身邊人的教育故事,還有著名的教育成功案例,吸引家長主動溝通。表揚鼓勵主動積極的家長。

對於主動到校參與活動的家長,我都及時拍下照片,發到班級群裡,真誠道謝,有時還寫下感謝信,在一拍一寫中,正能量得以弘揚,家長感到了肯定與尊重,更樂於參與學校活動。

來源 | 據人民教育微信號

相關焦點

  • 託管班老師分享學習家校溝通心得
    託管班家校溝通是傳遞家長與託管班信任的橋梁,家校溝通做得好,家長看得到託管班努力的成果,託管班也能隨時了解家長的想法,為家長和孩子和孩子提供更好的服務。每周二的晉級JZY學習,聽聽老師們的家校溝通心得吧!
  • 讓家校溝通更有效
    如果父母能夠適時地與老師建立長期、有效的溝通,並與老師達成培養孩子的共識,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那父母怎樣和老師有效地溝通呢?小武八歲,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成績優異,樂觀開朗。可是進入三年級後,隨著學習任務的增多,難度的增加,小武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也增多了,周末的家庭活動也不願參加了。
  • ​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與合作丨公開課筆記42
    為什麼需要家校合作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有效開展家校合作,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而且可能讓他們更熱愛學習,畢業率更高。除此之外,有效的家校合作還可以促進學生在社交技能上有更好的發展。從家庭的角度會發現,家校合作的有效開展可以讓父母們更支持孩子和老師,他們對於教育孩子會更有信心,也會更捲入學校的工作,當學校有需要的時候,也會更配合,我們更有可能形成一種合力。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有效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教師的工作士氣和滿意度,讓我們的工作更安心,對於我們教學評估的效果就會更好。
  • 如何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聽聽這些老師的經驗和心得|微言夜讀
    作為教育行家的老師,在成為父母之後,肯定會使出全部絕招。老師們做好父母有哪些經驗和心得?一起來聽聽↓↓↓注重言傳身教@山東省臨清市京華中學齊欣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要經常和孩子老師取得聯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與老師溝通教育方法,共同商議教育良策,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孩子全面和諧發展。同時注重言傳身教。與孩子一起走進學習的世界,看星星,賞月亮,感受詩意般的生活。
  • 實現家校有效溝通,要注意哪些事項?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服務的對象,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洞悉其心理,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更有利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如何做到家校之間的有效溝通,更好地為學生、家長服務呢?
  • 網際網路+教育形勢下,口袋家校助老師走出家校溝通困境
    手機、pad等智能設備在老師日常教學中越來越常見,藉助於網絡,知識變得更有趣,學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接觸新事物,自主學習的興趣得到極大提高,為配合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家長和學校間的溝通聯繫越發緊密。不過,依託微信群、QQ群維繫的家校溝通工具卻存在不小的問題。全天候信息輪番「轟炸」讓老師苦不堪言。家長們愛子心切,有關孩子的任何小問題都要第一時間在群內詢問老師,你一言我一語,原本簡單的家校互通變成信息冗雜的平臺,老師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去鑑別有效信息。
  • 家校溝通咋做?來聽聽西安老師怎麼說
    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批改作業、家校溝通應該怎麼做?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教師,有已經退休的老教師,也有正在一線教學的老師,他們普遍認為,不應該由家長批改作業,容易讓孩子形成依賴意識,不認真檢查,但是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很有必要,一方面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同時也能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
  • 家校加強溝通備戰新學期
    張建英老師是太原市優秀班主任,有著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和家校溝通心得。8月25日上午的班主任培訓交流會上,張老師從開學準備工作、班級管理、學生培養、家校溝通等方面,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為班主任們進行了詳細的講解,為一年級班主任老師之後的工作提供了許多可以參考和借鑑的好方法。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假期結束,新的學期開始,老師、學生、家長都迅速進入「角色」,家校溝通也變得頻繁和重要。據相關調查顯示,當學生遇到麻煩、受到欺負時,小學生會首先告訴老師,其次是家長,最後是同學;而中學生首先告訴的是同學,其次告訴的是家長,最後告訴的才是老師;高中生,大部分選擇是告訴朋友,而告訴家長的很少,幾乎沒有告訴老師的。在告訴老師的學生中,中學生只有不到5%。
  • 開學了 如何與老師進行有效溝通?
    假期結束,新的學期開始,老師、學生、家長都迅速進入「角色」,家校溝通也變得頻繁和重要。  張老師解釋,在習慣養成方面,需要家校共育,在學校老師要求規範孩子,在家中更需要家長配合,尤其是低年級,老師需要家長做大量的行為規範的輔助培養工作,上課的聽課習慣,作業規範書寫,讓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  而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之前,要找自己孩子的問題,從而和老師一起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夠形成良好的素養和習慣。
  • 關於家校互信,您有什麼心得或經驗分享?∣每周一問
    耐心真誠的對學生學習和生活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對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了如指掌,讓交流更具針對性;二要營造「安」全溫馨氛圍。讓學生在班級中體會到成長的快樂,老師和家長的溝通就會輕鬆愉悅;三要事事在「理」。家校溝通最關鍵的是解決問題,在和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時,一定要多站在學生成長和家長的角度思考,與家長一起共助孩子成長;四要不斷總結心「得」。
  • 有效的家校合作如何在班級產生?
    因而,深入研究和分析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家校溝通和合作,家校合作如何融入日常的家長和家庭與學校和教師的互動,就成為推進家校合作、提高其有效性的當務之急。而在政府、學校、年級和班級多級層面結構之中,班級是最基本的教育教學組織單位,研究班主任如何在班級教學管理中開展家校合作共育,具有基礎性作用。
  • 家長學會與老師溝通,讓家校關係更和諧
    學會和老師溝通,是父母的「必修課」,因為溝通不當可能會對孩子越幫越忙。、日常交流時和老師說話,相信會讓你的溝通事半功倍,效果更好。05不要固定型思維,而是成長型思維比如不要這樣說:「老師,我家的孩子數學就是不行,他從小就不擅長數學。」應該這樣說:「老師,我家的孩子還不能掌握這個階段數學的解題技巧,應該如何幫助他提升呢?」
  • 家校溝通的策略及技巧
    如何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對於班主任來說,的確是個難題。一個班級四十多個學生,八十多個家長,所謂眾口難調,無論班主任怎麼努力,家長總會有不滿意的,久而久之,難免產生矛盾、積怨,甚至產生對立,這就會影響班級工作的正常開展和家校關係的和諧。因此,要求我們班主任去思考切實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處理問題的層次與境界,以先進的科學思想和方法應對千變萬化的矛盾。如何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呢?
  • 家長自導自演給老師送錦旗,家校之間怎樣做好溝通?
    那麼問題來了家校矛盾的癥結到底在哪裡?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是什麼?家長的責任又是什麼?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校之間又該如何做好進一步的溝通呢?另外,老師要定期做好家訪,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家長對老師是不是從內心裡尊重,是不是願意主動去配合老師的工作,做好和老師的溝通,這個也至關重要。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老師與家長之間要做好充分的溝通,才能有效避免家校矛盾的產生。對此,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張光鴻有自己的觀點。
  • 黔西縣協和鎮手機無線電廣播實現家校溝通零距離
    孩子們收聽手機廣播協和鎮地處黔西縣農村,屬於少數民族鄉鎮,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相對落後。去年以來,該鎮12所學校,均成立手機無線電廣播,實現家校溝通零距離。主要做法是,巧用普通話較為優勢的鎮中心幼兒園,作為帶頭示範學校。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我最怕正在辦公室裡改作業,班上有同學來報,老師,誰和誰打架了。心急火燎趕到教師,課桌也歪了,好多文具散落在地上,打架的孩子已經被班幹部拉開,兩個孩子氣呼呼坐在地上。老師得迅速觀察和判斷,還得第一時間維護班級的紀律。只要學生臉上沒有傷,鼻子沒有血,打架的事基本都好處理。關鍵是如何跟家長溝通。
  • 如何做好家校溝通 網際網路提供新形式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拯救了我們的溝通效率,用手機隨時隨地在線發布和獲取信息已成為web2.0時代的溝通特性。在教育領域,優課優信也正在悄然為家校溝通帶來全新的方式和技術上的革新,專注家校共育,肩負"助力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的使命。
  • 輔導班老師如何學會高效的與家長溝通
    周校長最近接到了許多機構裡家長的抱怨,機構裡面的老師不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但其實,周校長一直在和機構老師們強調下課後要多和家長溝通,但是許多老師還是上完課就走了,不願意和家長多說,即使周校長經常提醒他們,多與家長溝通可以提高學生續籤率,可以提高他們個人課時時間與收入,但是老師依舊是不願意與家長溝通。
  • 家長和老師如何溝通,才能有效幫助孩子?
    只要老師一有吩咐,家長立馬接到了「聖旨」一樣。但是即便自己已經很努力地按照老師的吩咐去做了,結果依然強差人意。那麼老師的感受呢?老師有時候會覺得,和家長配合起來總是很困難,不太容易達到有效溝通,同樣的事情,自己已經交代了很多遍,但孩子和家長還是會不斷重複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