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越人歌》淺談諧音雙關

2021-02-08 RHIGHT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這首《越人歌》是中國有史可考的第一首譯詩,其文學、語言學和歷史價值自是不可估量,而僅從語言學的角度來講,它完美的實現了兩種語言——越語和楚語的轉換,為後世的文學翻譯樹立了裡程碑式的經典範例。

      最妙的莫過於「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馮小剛說:「這兩句唱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深的寂寞,一個人如果懂了這首歌,這個人就不會寂寞。」而這兩句的詩眼恰在「有枝」,「有枝」諧音「有知」,這兩句是說連山上的樹木尚且知道我對您的欽慕,而您卻不知道,這是多麼悲哀的事情,多麼遙遠的距離,多麼幽深的寂寞。因此這首詩又成為後人玩弄文字遊戲的濫觴。玩弄得好,倍增意趣;玩弄得不好,穿鑿附會,畫蛇添足,生硬冷澀。這首就好,樹木本無情,通過諧音一語雙關,賦予樹木人的情感,從而更好的表達出了寂寞的相思之情,也展現了翻譯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後世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倒是無情卻有情。」都巧妙的運用了諧音雙關。

      到了近現代,人們通過諧音雙關來推銷自己的品牌和產品,如一理髮店的店名取的是「一剪沒」,某中藥鋪廣告的「自討苦吃」,女性的豐胸廣告為「豐胸化吉」等等諸如此類的廣告往往讓人會心一笑,當其中也不乏有耐人尋味的,如聯想的廣告語:「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

      總之,諧音雙關這一語言現象,一方面它有積極的一面——使語言含蓄、幽默、生動,給人回味和想像的餘地;另一方面,如果濫用的話,也會阻礙語言向好的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諧音雙關在中華文化與燈謎中的使用淺談
    諧音雙關,是漢語的一種重要語言表達方式,是漢語特有的修辭手法,它是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利用漢語言文字同音、同義的關係,使一句話涉及兩件事或兩種內容
  • 81:諧音雙關,非常規解答出奇效
    幽默技巧81:諧音雙關,非常規解答出奇效經典解意:利用某些詞語諧音的特點,構成雙重意義的諧音雙關,明言於此而暗意於彼,含蓄而風趣地表達一種深厚的語意,令人聽來餘味無窮。適用情況:◆調節氣氛。◆非正式場合。◆相聲、小品表演。故事點道:諧音,就是聲音相同或相似。
  • 辯論的諧音雙關技巧
    原來和坤說的是一句運用諧音雙關法罵人的話,「是狼」是指「侍郎」,即紀曉嵐,連起來便罵他是狗。哪知紀曉嵐敏慧過人,一聽就覺察了其中的奧妙,但是他不動聲色,仍然順著他問話的表面 意思,同樣運用諧音雙關法進行反唇相譏。「上豎」表面上指尾巴翹起,與和坤問話的表面意思聯結得天衣無縫,其實卻是諧音「尚書」,即和坤,連起來便回敬他是狗。
  • 諧音雙關歇後語的寫法(杜老師語文信箱)
    杜老師:我在讀書看報時,發現諧音雙關的歇後語中,括號的用法不一致。例如,有的寫「孔夫子搬家——儘是輸(書)」,有的寫「孔夫子搬家——儘是書(輸)」。請問哪種寫法比較妥當?謝謝!「孔夫子搬家——儘是輸(書)」,是諧音雙關的歇後語。《現代漢語學習詞典》(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中有「孔夫子搬家——淨(盡)是輸(書)」及「打破砂鍋——問(璺wèn)到底」「小蔥拌豆腐——一清(青)二白」等例句。《現代漢語學習詞典》的這種寫法,是把通過諧音雙關表達的意思放在前面,把字面上的意思放在括號裡。
  • 笑話、趣話與情話,諧音與雙關
    (曹雪芹《紅樓夢》)邢大舅用「假牆」打趣賈薔,便是以諧音成就笑談趣話。打趣和嘲諷一線之差與諧音類似,在文學作品中更常見的是雙關修辭,它是一種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特點,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說這個,實際說那個的修辭手法—
  • 「山有木兮木有枝」,《越人歌》用古越語翻譯,看誰還敢用它表白
    《越人歌》像一隻驚鴻踏著兩千五百年的積雪飛來,被我們對古風文字的感動所崇拜,被我們無比高漲的熱情融化成一串串水珠,又匯集成一條條溪流,以不同的姿態流進當代文化之中。相信每一個熱愛古詩詞的人都對它熟稔於心,都對它讚賞有加,但少有人知的是,《越人歌》在先秦民間詩歌界擁有不可比擬的重要地位。
  • 「心悅君兮君不知」這麼美的《越人歌》,開始竟然是首外語歌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越人歌》,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來表達在暗戀之中,男女之間曖昧的情誼每當讀起這一句,我們就仿佛能夠看到一個如林黛玉般哀怨的女子,暗地裡悄悄思慕者一位謙謙君子,奈何那人近在眼前,卻毫不知情所謂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你眼前,而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即是如此然而《越人歌
  • 廣告語中雙關修辭!
    廣告語創作中運用雙關辭格,通過語言文字在聲音或意義上的聯繫造成表裡、內外兩種不同的理解,不僅擴大了廣告語的內涵,而且也使廣告語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強大的感染力。廣告中的諧音雙關和一般意義上的諧音雙關有所不同。
  • 最美好的暗戀,《越人歌》才是真正的高明!
    縱觀文學歷史,筆者認為,對暗戀最美好的表述,《越人歌》才是真正的高明。我們先來看下《越人歌》的全文。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歌中唱出了越人對子皙的那種深沉真摯的愛戀之情,歌詞聲義雙關,委婉動聽。這個表達極為高明,以歌表明自己的意思,也避免了尷尬。這一招其實到了今天依舊適用,估計很多人跟筆者一樣,少年時代因為害羞和各種原因,錯過心中想要照顧一輩子的女子,而她對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感覺,卻無法知曉。在你無法和不敢表達的時候,想想這首《越人歌》。
  • 2020初中語文古詩詞常見修辭手法詳解及鑑賞示例: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獨樹一幟的諧音廣告語!
    廣告語中的諧音雙關別解是利用與同形同音詞,字形相同但意義不同的特點,製造出與產品相關的新義,達到一種出人意料的效果。③利用人名。諧音人名雙關是指對明星或有影響力的人物的名字進行諧音改造,創造出音同或音近到意思相異的廣告語。例如:百年潤發。
  •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雙關」詞例析
    雙關語分為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語義雙關在歇後語中經常出現,如騎驢看唱本——走著瞧,這裡不再詳述。在古漢語中的雙關一般表現為諧音雙關。所謂諧音雙關,是指利用一個詞音同或音近而兼顧兩種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辭手法。諧音雙關是民歌極喜運用的方法,最早見於《詩經》,並大多與比、興兼用。如《有梅》: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頃筐之。
  • 廣告語中的「一語雙關」!
    語義雙關在廣告中的運用比諧音雙關更為普遍。其效果與諧音雙關可謂異曲同工。如:例1、金猴皮鞋,令足下生輝(金猴皮鞋)。例2、你的健康是天大的事 -- 天大藥業(天大藥業)。例3、小鴨,小鴨,頂呱呱(小鴨洗衣機)。
  • 爆笑雙關 :言在此而意在彼
    雙關,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給人以深刻印象。1、意義雙關利用詞的同義,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叫做意義雙關。
  • 諧音語妙連雙關
    諧音利用漢語方塊字音同字不同的特點,更換一兩個同音字,就能把詞句變成另一種意義,雖是文字遊戲
  • 雙關對:言在此而意在彼,一語雙關
    這副對聯問而不答,提出反問,是藉助雙關手法得以實現的,上聯的「莊子」、下聯的「漢書」都是雙關語,暗寓《莊子》與《漢書》兩本書名。什麼是雙關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這樣說:「雙關是用了一個語詞同時關顧這兩種不同事物的修辭方式。」
  • 雙關,一種有魅力、有情趣的修辭
    這種一石三鳥的巧妙手法,就是修辭中的雙關。雙關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或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或多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種修辭手法。它的用法通常有兩種: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舉幾個例子: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 雙關造句和解釋_雙關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雙關(shuāng guān)。修辭格之一。用詞造句時表面上是一個意思,而暗中隱藏著另一個意思。[巴金《家》:「這句話的語意雖是雙關,她卻是無心說出來的。」]雙關參考例句:1、民間歌謠不乏使雙關語的現象。2、張老師說話總喜歡一語雙關。3、妙語雙關,令史第文斯面紅耳赤。
  • 溫庭筠很含蓄的一首詞,諧音雙關,技法巧妙
    作者以諧音雙關和形象的比喻,述說了對所愛者至死不渝的情思,也表明了自己的一往情深、愛之極至。 女子知己之心,也知君之意,可是現實給她的心情罩上了一層陰影,陣陣愁思不斷襲來。詞人以枕膩衾寒、更殘漏盡,夜不能寐,來寫女子的孤獨和寂寞,非常符合女子的心理狀態,結尾含蓄有餘韻。
  • 英文中那些有趣的雙關語
    該修辭格巧妙利用詞的諧音、詞的多義或歧義等,使同一句話可同時表達不同意義,以造成語言生動活潑、幽默詼諧或嘲弄譏諷的修辭效果,使人讀來忍俊不禁。英語中雙關語的構成通常需要兩個基本條件,即雙重情境(double context)和多義詞或同音異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