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古籍+當代藝術 省圖書館這場展讓古籍文獻「活」了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攝影報導)當傳統醫學古籍與當代藝術家的繪畫、互動裝置、錄像作品交錯,會呈現出什麼神奇的效果呢?了解中醫文化也能變得簡單時尚。今日,「默化 —— 古籍裡的傳統醫學文化與當代生活、藝術的潛移」展在四川省圖書館開展,展覽將以別開生面的創新方式,融匯呈現百餘件珍貴古籍文獻和文物、多位重要當代藝術家的特別創作以及特製展品。古醫文化、文獻與當代藝術的罕見互動,是對中國傳統醫學文化的一次立體呈現,亦是「古籍文獻活化」的一次大膽的創新嘗試。
-
150部珍貴古籍原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周毅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為珍貴古籍原書亮相吸引參觀者駐足。 周毅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為市民參觀古籍展。 周毅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為市民參觀古籍展。 周毅 攝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圖為鈐有明代皇后印章的《大明仁孝皇后勸善書》亮相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
中國(徐州)首屆古籍文獻交流展16日開幕
這將是一場盛會,是古人洋洋萬卷書和今人迢迢萬裡路的風雲際會;這將是一場饕餮盛宴,歷宋元明清和民國五代,集20000餘卷古籍之大成,盡孤本善本之所有,只為赴此千年之約。在榮獲「聯合國人居獎」殊榮後,此項文化盛舉,又將全國古籍文獻專家學者和收藏家的目光引向徐州,可謂中國古籍文獻展覽的標誌性事件。作為兩漢文化的發祥地,徐州不僅是龍吟虎嘯的帝王之鄉,也是人文薈萃的書香之城。
-
重慶市辦特展全面展示所藏國家珍貴古籍
中新網重慶12月15日電 (記者 鍾旖)「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15日在重慶圖書館開幕。作為重慶市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展陳內容分上下兩篇,從重慶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274部珍稀古籍中精選出50餘部加以詳細介紹,並將分批次展示150部珍貴古籍原書,揭示這些古籍的珍貴价值所在。圖為觀眾圍觀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
「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 在遼寧省圖書館展出
瀋陽晚報訊(沈報全媒體記者張寧)12月2日,「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在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典籍展示館開展。此次展覽作為遼寧省博物館「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年度大展的有益補充,也是展示館藏專題珍貴文獻的一次實踐。 此次展覽,共展出遼寧省圖書館(遼寧省古籍保護中心)收藏的「八大家」的重要古籍和較有代表性的版本30餘種。
-
...佛經古籍展暨瀕危古籍保護研討會」在天津榮寶齋中國書房舉行
「菩提花開-佛經古籍展暨瀕危古籍保護研討會」5月10日下午在天津榮寶齋中國書房舉行。天津美術網訊 昨天(5月10日)下午,「菩提花開-佛經古籍展暨瀕危古籍保護研討會」在天津榮寶齋「中國書房」舉行。「菩提花開-佛經古籍展」呈現了多部佛經古籍和瀕危古籍精品。其中一部「嘉興藏」影刻本《黃檗山大藏經》被業內專家譽為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單種雕版古籍,共有1216部、5053卷、171函、1252冊,為佛經古籍中罕有珍貴品種。
-
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隆重開幕。鄧蕊 攝據了解,本次展覽是重慶市目前為止最高規格的古籍展覽。
-
廣州現存多本中醫防疫古籍真本亮相
廣州現存多本中醫防疫古籍真本亮相 2020-06-12 11:04:03 劉雷 攝 中新網廣州6月12日電 (許青青 廖曉鍵)為迎接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近日亮出多本防治疫病中醫古籍,展出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令德堂刻本《溫疫論二卷》、清鹹豐七年(1857)善成堂刻本《引痘新法全書》、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翰寶樓刻本《鼠疫彙編》等珍貴古籍原本。
-
《中華中醫古籍珍稀稿抄本叢刊》第一輯首發—新聞—科學網
將束之高閣的珍貴古籍文獻資源通過數位化、復原性的方式出版,讓神秘的古籍資源走出庫房、走下神壇、走向社會,這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是對中醫藥文化的發展和利用,也是對科學研究及科學文化的傳播和推動。
-
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開展 到省圖書館賞「敦煌寶笈」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明嘉靖二十四年頒給高拱的聖旨、明內府彩繪本《六壬秘書》、宋版《資治通鑑綱目》……8月26日,由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古籍保護中心、榮寶齋主辦的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在河南省圖書館開幕。展品涵蓋自宋到民國古籍善本,公眾可近距離領略珍貴古籍的風採。
-
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
12月15日,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圖書館(重慶市古籍保護中心)承辦的「冊府千華——重慶市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在重慶圖書館開幕,展覽為期一個月。
-
到省圖書館賞「敦煌寶笈」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開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嘉靖二十四年頒給高拱的聖旨、明內府彩繪本《六壬秘書》、宋版《資治通鑑綱目》、《西遊記》雕版年畫、《紅樓夢》元刻本……8月26日,由河南省圖書館、河南省古籍保護中心、榮寶齋主辦,河南省民間古籍保護協會等單位承辦的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在河南省圖書館開幕。
-
揭秘古籍「縮微」:珍貴文獻如何多「活」500年?
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副主任王浩表示,從1985年開始,中心便組織全國圖書館一起搶救珍貴文獻,「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集中力量以縮微膠片為載體全面開展了古籍善本的搶救工作,其中就包括像《趙城金藏》一類的典型代表。」
-
海南名老中醫霍列五上百卷中醫古籍入藏省圖書館
(資料圖) 捐贈古籍展示 文\圖海南日報記者鄧鈺 在霍毅眼中,父親霍列五的生命不止是人間的匆匆數十年,更延續在其珍藏的數萬卷古籍之中。從上個世紀初,專注於中醫研究的海南名老中醫——霍列五就四處收藏醫書古籍。霍列五去世後,這些古籍被放置在霍毅家裡的三個大書櫃中,成摞堆在數張書桌上,足有數百種上萬卷。
-
古籍文獻搬家 書櫃圖書一起打包
圖書館搬遷不同於個人搬家,數百萬冊圖書報刊資料、數十萬冊珍貴古籍善本都需要小心整理,以免損毀遺失。 看看省圖書館如何「搬家」?探探省圖書館新館有何驚喜?廣大讀者能從中享受哪些便利?從即日起,本報推出「省圖搬家記」系列報導,邀請廣大讀者跟隨記者走進省圖書館搬家現場,走進新家,了解搬家背後的故事。
-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公布
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共有752部珍貴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3家古籍保護單位入選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涵蓋我國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載體形態、不同裝幀形式的各類珍貴典籍。
-
...裡的文字活起來 「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在河南省圖書館...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孟媛)宋版《資治通鑑綱目》、《西遊記》插圖……8月26日,為期一周的「第二屆中原民間珍貴古籍展」在河南省圖書館拉開帷幕,三百餘件珍貴古籍、河南地方文獻、碑帖拓片等,自宋到民國的古籍善本集中展出,市民可前往免費參觀。
-
江西省圖書館迎建館100周年 展出《宋應星四種》存世孤本等古籍
當日同期開展了「冊府千華——江西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特展」。 劉佔昆 攝江西省圖書館創辦於1920年,一百年來,六遷館址、三建館舍,新館位於贛江之濱,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江西省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402萬冊(件),數字資源251TB,是江西省規模最大、藏書最多、體系最完備的綜合性公共圖書館。
-
被忽視的中醫古籍,高達13455種的書籍,卻有誰在讀?
古籍有多少?中醫典籍到底有多少,筆者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室的書架上看到一本2006年版的《中國中醫古籍總目》,這是一本目錄書,裡面收錄了幾乎所有能夠查詢到的中醫類古籍圖書及其版本情況,書中記載中醫典籍總數是13455種。
-
平陰:珍貴古籍罩上了「鐵布衫」
近日,平陰縣圖書館一批珍貴的古籍罩上了「鐵布衫」。省市古籍保護專家小心的為這些古籍一一裝上了新做好的保護函套,這意味著平陰的古籍保護工作又進了一步。今年8月,縣委書記楊旭東同志到圖書館調研,察看了古籍保護工作,專門協調批覆專項古籍保護資金,要求好好保護這一獨特文化資源,繼承弘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