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寶寶,長大後差異懸殊!

2021-01-16 橘子的課堂

隨著生活條件的變好,父母都希望可以給小朋友提供最好的生活。雖然對孩子很疼愛,但是對於他們的內在品質,父母也是十分的重視,希望他們可以擁有堅強的性格。因為只有這樣的堅韌,走出社會後才可以克服很多困境。

對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很快就牽扯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當遇到一點困難的時候,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哭呢?對此,不同的父母都不一樣的回答,不過大部分家長都認同,小朋友不能動不動就哭,特別是對男孩子來說,更加不能輕易流淚。出於這樣的認知,很對父母就不允許孩子哭,當他們遇到一些事情,眼淚都已經在眼眶了,大人都要他們忍回去。面對家長的這一行為,可能屏幕前的很多讓人都疑惑,這樣真的好嗎?

海海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從小父母對於他的教育就是十分的嚴格,特別是在哭這方面。爸爸曾經對他說過,男人是不可以輕易地流淚,如果遇到什麼事情就哭,那麼長大之後就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在想要哭的時候,不管怎麼樣都要忍回去。

處於這樣的教育下,海海是成為一個很堅強的人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哭。而且有什麼事情也不會和其他人說,甚至身邊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牽動他的情緒。看到這樣的兒子,父母心裡自然是很高興,認為小朋友足夠堅強。但是班級裡的同學卻不喜歡這樣的人,覺得海海太高冷了,不喜歡和別人說話,與其他人的相處不是很好。

為了這個事情,老師是找海海聊過 但是從小就培養的習慣,怎麼可能輕易地改變呢?最後無奈下只好與他的父母聊。從這個事例上,大家心裡就會有一個疑惑,那就是忍住不哭的孩子,與經常哭的會有什麼差別呢?

第一、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

一個人的情緒要釋放出來,不然堆積在心裡有很多不好的影響。特別是對小朋友而言 ,想要哭卻被要求忍住,那麼心裡的壓抑會逐漸增加。本來是需要用哭來宣洩的,他們不像大人一樣可以通過其他的辦法。長時間的壓抑,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漸漸下降,面對的事情越多,那麼壓力就會越大。

而那些遇到困難或者傷害的孩子,他們會用哭來宣洩心裡的鬱悶。一旦情緒得到釋放了,那麼心裡就會好受很多,漸漸的心裡承受能力是有很大提高。

第二、共情能力的不同

那些不怎麼哭的小朋友,除了不哭,其實其他情緒也是會很少不會對任何的事物輕易產生情緒波動。同樣的,對於其他人的情感共情也不好,不能真切感受別人的情緒。這樣的性格,其實是不怎麼會讓人喜歡。

而那些會在該哭的地方哭的孩子,他們對於其他人的情緒能夠更加的感同身受。

第三、父母重視程度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愛哭的人是可以有糖吃。如果小朋友經常哭,那麼對於他們的情緒,父母可以花更多的時間關注。一旦他們的情緒不對,那麼就會立刻安慰。而那些堅強的人則是會被忽略,因為在很多事情上,雖然他們受到的傷害比較多,但是他們沒有絲毫表現。漸漸的,父母會認為什麼事情對他們都不會有什麼影響,自然也不會有太多的關注。

看到這裡,大家看到了喜歡哭似乎是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哭不應該還是一個懦弱的表現嗎?其實這樣的疑惑是錯誤的,愛哭並不代表懦弱。孩子為什麼會哭,其中是會有很多的原因。

比如說,當看到父母爭吵,他們心裡缺少安全感所以哭。當遇到一個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他們會用哭來獲得關注,簡單的來說就是尋求幫助。所以說,不要用忍住哭來鍛鍊小朋友的堅強,這是一個錯誤的方式。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想讓孩子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慣養成的關鍵期,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原價99.8元,現在只需79.8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總結:每個父母都喜歡獨立自主的小孩,但孩子就是孩子,有時候硬要他們像大人一樣,反而會給他們的心智帶來影響。我們成年人都有想哭就哭的權利,更別說小孩子了。

相關焦點

  •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寶寶,長大後3個區別很明顯
    01那麼,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方面的區別呢?1)情緒表達方面哭泣是孩子表達自己的當時情緒的方式,孩子感到生氣時會哭泣,孩子感到難過時會哭泣,孩子感到害怕時也會哭泣。一個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看上起似乎有些惹人煩,但是這也恰恰說明,這個孩子十分樂意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讓他人看見。一個遇到事情能夠忍著不哭的孩子,雖然看似非常堅強,但是也說明這個孩子總是習慣性將情緒掩藏在自己心裡。因此,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長大後也會非常樂於直接地將自己的情緒表現出來,喜怒哀樂都比較直接。
  •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跟那些忍著不哭的孩子相比,有什麼差距?
    這樣長大之後不管面對怎樣的困難和磨難都有一顆不放棄的心,也可以在社會中尋找自己的立足之地。雖然家長滿懷期待地給孩子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條件,也希望孩子可以有這樣的性格,可事實上,大多數小孩子都非常愛哭。這就讓很多家長犯了難,有人覺得孩子應該從小培養這種堅韌的性格。所以不管遇到什麼事哪怕要哭鬧,家長也希望孩子可以把眼淚忍回去。
  • 你對動不動就愛「哭鼻子''的孩子,感到揪心嗎?
    動不動就流眼淚的孩子,和忍著不哭的孩子,二者有何區別?生活中,有些孩子就是喜歡哭,動不動就流眼淚,而有些孩子經歷了父母的壓制後,即使很悲傷,也能忍著不哭,那麼這兩種類型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何區別呢?1)心理承受能力的差異那些長期被父母訓斥「不許哭」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需求是長期被壓抑的,畢竟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是有自己的情緒需要釋放和表達,也需要找到情緒宣洩的出口。
  • 孩子動不動就哭,真不是「玻璃心」,多半是性格氣質在作妖
    哭,本來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正常不過了,娃一兩歲的時候,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遇到任何事都是用"哭"來解決的。此時,父母覺得他們哭是正常的,對之也很有耐心。但如果,娃都四五歲了還是動不動的掉眼淚,父母的心情可就沒有那麼好了,多半會罵孩子是玻璃心,性格懦弱!尤其對於男孩子,父母更是顯得很煩惱。但是,娃愛哭,是否就意味著他玻璃心呢?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而很多父母卻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動不動就哭」,認為娃簡直太脆弱了。其實孩子愛哭並不是他玻璃心,而是作為父母,在這兩方面還沒有做好。案例娜娜的兒子今年5歲了,按理說已經過了愛哭的年紀,但是孩子卻總是動不動就哭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和經常忍住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帶娃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些奶奶喜歡誇讚孩子「不喜歡哭」,事實上,這些孩子確實很少哭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愛刷牙、不守規矩......怎麼辦?
    其實這一點很好做,尤其是從寶寶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在平時帶娃的過程,留心寶寶的一些需求,只要寶寶的需求我們都能及時滿足他,他們的安全感就會慢慢地建立起來。孩子拉粑粑了會找我們,發現後第一時間給他清洗乾淨;抱著孩子的時候,他伸著手去夠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危險的東西,儘量讓他嘗試著動一下,直到他自己失去興趣為止;總之就是在開始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的時候,能滿足他的就儘量滿足他!!!
  • 你有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的經歷嗎?| 話題
    @Deng Min:有啊,當遇到事情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超想哭,但是又強忍著不哭,因為不能哭,你只有你自己了,加油!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是孩子矯情"玻璃心",怪爸媽這三方面沒做到位
    寶寶一兩歲的時候,我們覺得寶寶哭或許是情有可原的。因為此時他們的認知能力還有限,畢竟是個孩子嘛。所以我們能夠包容寶寶的哭。但寶寶到了五六歲的時候如果還是動不動就哭,那麼此時我們就真的非常討厭了。所以如果孩子老是動不動就哭的話,我們是非常討厭的,是孩子性格就這樣嗎?還是孩子的玻璃心在作怪?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動不動就哭, 你也屬於淚失禁體質?
    第二次,是她表演完之後,導師問她剛剛為什麼要哭,並安慰她時,她又沒忍住,又掉出了幾顆金豆豆。對此有人表示,哭太多了,能不能別哭了,舞臺不相信眼淚。淚失禁體質成年人莫名其妙愛掉眼淚,八成是淚失禁體質。什麼是淚失禁體質?
  • 受委屈就哭,和忍著不哭的娃娃,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對於大人來說,一個孩子哭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有一種孩子比較例外,他受了委屈之後並不哭,而是自己在那裡忍著。一些孩子特別愛哭的家長心煩意亂的,其實孩子們,愛哭和不愛哭,長大以後也是有比較大的差別。不愛哭:不愛哭孩子即使有感同身受的情緒,也不喜歡表達出來,只要會給人造成一種不舒服、很疏遠的感受。2、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愛哭:愛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較強,它可以及時宣洩自己的情緒,不至於積壓在心裡。不愛哭:不愛哭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較低,因為他有情緒,不能及時地發洩出來,積壓在心裡,等到最後一起爆發的時候,可能就是個大事了。
  • 「洗頭工奶爸」帶娃走紅,手法專業到位,寶寶:我一動都不敢動
    導讀:「洗頭工奶爸」帶娃走紅,手法專業到位,寶寶:我一動都不敢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洗頭工奶爸」帶娃走紅,手法專業到位,寶寶:我一動都不敢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委屈就會哭唧唧,動不動就落淚的4個星座女
    1點星座流淚分兩類,一種是反射性生理上的,像是突然疼哭了這種,還有一種就是情感性的流淚了,人一旦悲傷,腦部神經就回通過腦神經中樞向身體各部位發出信號,這種信號會引發頭部和身體各部位的反映,直接引起眼淚的生成,每個人都會流淚,因為哭很多時候也是緩解壓力
  • 我在哭,寶寶在笑
    看著準備睡覺的寶寶,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了出來。到明天,寶寶出生整70天。剛出生,我不會帶娃,晚上剛動完剖腹產手術,也不能動,臥床,大姑姐幫忙帶孩子,她家孩子已經快二十了,估計她也不記得怎麼哄孩子了吧,孩子整夜整夜的哭,她也不知道原因,就是抱著,整夜整夜的抱,然後滿地溜達,這就是哄娃入睡打下的基礎,也是我最後悔的事。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並不是娃「玻璃心」,而是爸媽2方面沒做對
    是的,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養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動不動就哭」。孩子一哭,哭走了家長的耐心,也哭的家長糟心。於是很多爸媽認為,自家孩子也太「玻璃心」了吧,但孩子動不動就哭,可和玻璃心真沒有一點關係,而是因爸媽這2方面沒做好。
  • 「動不動就哭」的孩子,並非孩子玻璃心,而是父母這2方面沒做好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5歲的萌萌這兩天超級愛哭,肚子餓了就哭,吃不完也哭,看到別的小朋友哭,陪著哭;媽媽帶去小區遊樂場玩耍也哭。萌萌媽媽還讓圍觀的鄰居們別管,說孩子動不動就哭,這麼小就玻璃心,長大了也沒什麼出息。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而孩子就這樣成了「留守兒童」,後來過了一年多兩年,她來找我,說自己很後悔沒有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到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孩子不僅不和她親,還有點怕他們夫妻兩個,稍微嚴肅一點就眼淚汪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