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0歲的約翰·博爾頓是美國政界最狂熱的鷹派、保守人物,曾經是小布希總統時期外交、國安團隊中的重要一員,擔任過副國務卿和駐聯合國大使,作風十分強硬。
2018年4月9日,博爾頓被現任總統川普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他的前任麥克馬斯特與川普矛盾不斷而被其解職,任期僅13個月。
博爾頓上任後,川普的外交政策迅速出現了明顯強硬的變化,在其上任的第4天,也就是4月13日,一直猶豫不決的川普就決定空襲了敘利亞的所謂「化學武器倉庫」。
1月28日,博爾頓接受了美國福克斯新聞的採訪,談到了美國與委內瑞拉最近緊張的關係,他說「如果我們能讓美國石油公司在委內瑞拉投資並生產石油,這將對美國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他還表示,把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趕下臺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馬杜羅下臺,美國的商業利益才能進入到委內瑞拉。
目前,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較低,但是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為3020億桶,是美國的10倍之多,位列全世界第一。
雖然美國和委內瑞拉的關係一直不好,但因為地理相近,美國一直都是委內瑞拉石油的最大買家。不過,美國卻始終沒有拿到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權。對於委內瑞拉的左派政權而言,將石油開採權交給美國是出賣國家主權的行為。
其實,在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基本上被美國等西方國家壟斷,直到1976年,委內瑞拉才成立了自己的國家石油公司,將外國資產逐步贖買國有化,這也奠定了其經濟騰飛的基礎,使得該國一度成為拉丁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對於美國而言,如果能夠掌控委內瑞拉的政局,進而重新獲得該國的石油開採權,就可以為未來的能源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也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早在2012年,也就是利比亞內戰爆發前,博爾頓也在福克斯新聞臺發表過類似的講話,他當時說:「如果我們能在利比亞開採石油,我就對利比亞感興趣,如果不能,那就沒有興趣。」
他還在另外一個節目裡說:「我們願意幫助利比亞人民,前提是讓我們獲得50%的石油。」說完這些話沒多久,美國領導的北約就開始空襲利比亞。時至今日,利比亞也沒有完全恢復穩定,整個國家由3個不同的政權分別把控著。
所以,讓美國最高決策層更感興趣的是委內瑞拉的石油,而不是誰在那裡、用什麼樣的方式執政。
在這個星球上,有比委內瑞拉更加殘暴的政權,比如沙特,活生生地將一個記者在大使館就肢解掉了,但是美國敢跟沙特真正撕破臉嗎?有在沙特另立「臨時總統」嗎?有為沙特的反對派提供千萬美元的資金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沙特王室已經通過各種形式滿足了美國的利益,特別是美國的幾大軍火商,各個在沙特賺得盆滿缽滿。所以,沙特是美國「堅定的盟友」,其實不過就是交足了保護費而已。
顯然,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不願意交「保護費」。28日,他在國家電視臺發表講話,強烈譴責美國制裁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的行為,稱這是「非法的、單邊的、不道德的,是犯罪」,還表示,川普企圖通過這種手段將委內瑞拉的石油公司「從委內瑞拉人民的手中偷走」。
馬杜羅還表示,自己一定會捍衛國家的石油資產,他還用英語說:「川普,把你手拿開,立刻!」
但是,美國的手能拿開嗎,馬杜羅又能否守住委內瑞拉的石油?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你的留言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