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出生半個月的時候,婆婆走進我的房間說,孩子需要擠奶,否則以後會出現乳頭內陷的。作為一個科學育兒的媽媽,我當然是直接拒絕了婆婆的要求。後來我媽媽來看我,也說了孩子要擠奶,我就告訴她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孩子不需要擠奶。
很多家裡的老人都會讓孩子擠奶,這樣的做法只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陋習,我們有必要扒開「它」的真面目看看。
關於傳統的擠乳頭
不擠孩子會乳頭內陷
我們老家的說法是孩子小時候是需要擠乳頭的,如果不擠乳頭長大後就會出現乳頭內陷。
我自己到孕後期發現有一個乳房有乳頭內陷的狀況,我媽媽就說這是小時候沒有擠好。
真的是這樣嗎?
乳頭內陷分為嚴重的和輕微的,嚴重者乳頭內陷,猶如火山口;而輕微者都為看似乳頭內陷,但是在外部刺激下可以自主恢復,其實大部分人的乳頭內陷都屬於輕微的,可以通過後天的治療來矯正。
最重要的是,乳頭內陷這種疾病並不是因為嬰兒期沒有給孩子擠奶造成的,相反,乳頭內陷很多都是先天性的。
所以,不要給孩子擠奶,乳頭內陷和是否擠奶沒有關係。
擠奶會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擠奶不但不能幫助到孩子,而且還可能會給新生兒造成危害。
一般新生兒擠奶都是在月子裡,出生十幾天的寶寶皮膚是特別嬌嫩的,成人強行的給孩子擠奶,如果一不留神導致孩子的皮膚破爛,很容易讓細菌進入孩子的體內,從而容易患上化膿性乳腺炎。最害怕的是如果引起孩子高燒不退,有可能會得敗血症。
很多老人都會所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帶過來的,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一旦孩子出現任何異常,家長在過於懊悔都沒有用。
所以,新生兒千萬不要去擠奶。
除了擠奶,這些事情都不要對新生兒做
糾正青蛙腿
很多地方會給新生兒綁腿或者裹蠟燭包。目的就是因為孩子的腿不直,為了避免孩子的腿長歪,從小給孩子包蠟燭包或者綁腿。
新生兒剛出生,因為在母親肚子裡蜷縮著,出生之後,兩條腿會呈M狀,像青蛙一樣,俗稱孩子的青蛙腿。
青蛙腿對孩子是一種保護,千萬不要強行的拉直孩子的腿。在寶寶的大腿根部有一個球狀的股骨頭,嵌套在髖關節的髖臼窩裡面,剛出生時,窩是很淺的。
當孩子的腿呈M狀時,髖關節被膝關節支撐著,一旦強行把孩子的腿拉直,會讓髖關節很容易從髖臼窩裡掉出來,形成脫臼。這種脫臼在嬰兒期很難發現,等到孩子開始站立走路的時候,才能看到兩條腿的不一致,很容易導致延誤治療時機。
睡平頭
老人總是喜歡給孩子睡平頭,在上一輩人的嚴重,睡一個平頭會更好看。我女兒他們班的同學,後腦勺平不但平,由於過於平坦加上枕骨的突出,讓孩子的頭看起來後面形成了一個凹陷。
睡平頭影響的不止是美觀,更多的還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因為孩子頭圍的發展是衡量孩子大腦是否發育正常的指標,而頭圍的大小代表了孩子腦容量,強行的把後腦勺壓回去,會影響分布在後腦勺的腦神經、血管骨骼等分布,直接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剃光頭
孩子滿月之後,就要給孩子剃光頭,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因為老人的說法是只有剃去了胎毛,孩子的毛髮才能長得更濃密。
新生兒的毛囊並沒有完全發育,很多寶寶被剃了頭之後,頭髮長達半年都不能長出。而且毛囊發育不完善,就是剃了頭髮,再次長出來的依舊原樣不變。
所以剃光頭並不能改變孩子的發質和發量,反而導致頭髮長期長不出來,影響美觀還會導致在夏季讓孩子的頭皮直接暴露在太陽底下。
作為媽媽,我們希望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所以千萬別盲目的聽從一些傳統的育兒方法,一定要科學育兒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