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訊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球經濟洶湧巨變,不確定性大幅攀升,中國金融行業遭遇了巨大挑戰,同樣也是這一年,銀行理財子公司橫空出世,金融科技賦能如火如荼,財富管理轉型風起雲湧,基金業迎來前所未有之大風口。12月10日,由金融界主辦的第五屆智能金融國際論壇暨2020金融界領航年度盛典在京召開,百位金融業大咖齊聚一堂,就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發展、金融科技在財富管理領域的應用、公募基金大時代、養老金融的未來等話題進行深入務實的探討交流。
在銀行平行論壇《智·創新|科技助力金融機構轉型發展》環節,平安銀行執行長張斌發表主題為《平安銀行數位化轉型實踐》的演講。
張斌提到,消費網際網路對零售、社交、出版、金融甚至各行各業,都帶來了顛覆和巨大的衝擊。科技,特別是數位技術對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消費網際網路之後,產業網際網路蓬勃興起。未來的變化就是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數位技術廣泛運用催生了數字經濟的產生和發展。
其中,數字經濟三個公認的特點,不同的人在看數字經濟時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數據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最關鍵的生產要素。其次是,數字基礎設施就是新基建,成為社會和經濟新的基礎設施。最後是,供給和需求日益走向協同,日益走向彌合。
張斌表示,因為數據經濟的特點,使得它可以顯著降低社會的交易成本,也可以顯著地提高社會資源的配置的效力。因此也可以說數字經濟是一種更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更具體的來說,數字經濟是數字驅動、智能運營互聯、開放協作。
此外,數字經濟下對金融會有新的要求。數位化轉型或者科技引領,本質上是用數位技術對銀行進行改造。不光為了提高效率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實現自身的淨化,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數位化轉型絕不是一項技術的工作,而是一個企業的變革。
外部環境對金融的變化的要求,包括金融科技帶來的可能,具體有兩個方面:首先,傳統的金融形態+網際網路+信息技術日益的線上化、移動化、智能化。其次,數字原生的金融工具、服務包括金融生態正在形成,並且未來可能更具有顛覆性。
最後,對於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張斌認為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並提出了五個策略。第一,科技引領、戰略落實需要業務和科技非常深度的融合。第二,敏捷是數位化轉型的目標,也是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力。第三,數據資產的管理和運用能力是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能力。第四,基於網際網路的生態、開元的生態,銀行的數位化轉型未來一定要走雲原生技術路線。第五,所有的數位化轉型科技引領都是巨大的投入,包括人才的投入、資金的投入和精力的投入,並且要把業務的價值作為檢驗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