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海登海默(Heidenheimer)有一個經典的「三色腐敗」理論,他根據人們主觀上對於各種腐敗行為容忍程度的大小,把腐敗分為「黑色腐敗」、「白色腐敗」、「灰色腐敗」. ①「黑色腐敗」是指那些明顯違背法律,受到人們--不管是公權力擁有者,還是大多數社會成員--譴責的使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如貪汙、受賄、挪用公款等;「白色腐敗」是指那些基本沒有違法,公權力的所有者和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屬於或不應當受到懲罰的使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如裙帶關係等;「灰色腐敗」則是那些介於黑色和白色之間的、人們具有廣泛爭議的腐敗行為,具體指公權力所有人和行使人內部容忍,而大多數社會成員不認可的使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海登海默的「三色腐敗」理論有一定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作為人情社會的中國現實生活中,灰色腐敗和白色腐敗往往交織在一起,很難區分,因為公權力的所有者和使用者與社會成員往往角色互扮,關係交叉,很難對其進行明確界定。另外,所謂容忍程度也很難定性,腐敗一詞其實包括一種「違法性」評價,「三色腐敗」 理論混淆了違法性評價和道義上的應受非難性,其所提出的「白色腐敗」,是指一種屬於或不應當受到懲罰的使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這種評價實際上就已經不是違法性評價了,而是一種道義上的應受非難性。「灰色腐敗」既包含違法性評價,又包含道德性評價,評價標準很模糊。
因此,受到 「三色腐敗」 理論的啟發,筆者傾向於將腐敗區分為「黑色腐敗」和「縞色腐敗」.所謂 「黑色腐敗」就是顯性的、明顯違背法律和規定、大多數人都深惡痛絕的利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黑色腐敗」 往往可以通過公權力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加以遏制。所謂「縞色腐敗」就是那些隱性的、處於法律規定邊緣地帶的、大多數社會成員無可奈何而且習以為常的利用公權力謀求私利的腐敗行為。「縞色腐敗」與「黑色腐敗」的區別在於前者處於法律邊緣,後者是法律規制的核心,評價標準相對於三色腐敗,標準統一,邏輯清晰。「縞色腐敗」 概念的提出,因其外延在法律的邊緣地帶? 因此研究 「縞色腐敗」,對立法技術、制度完善以及職務犯罪預防,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縞色腐敗」 常常是群體的、合謀的、有合理合法的外衣,難於察覺,難於識別,成為腐敗的升級形式。「縞色腐敗」 的形成往往與公權力的價值規範等內部約束失範或失控相關,當公權力越軌成為某些人或利益集團謀求私利的工具,大多數社會成員無可奈何、習以為常甚至趨之若鶩時,「縞色腐敗」 也就形成了。其突出表現是,「久而久之,腐敗開始成為一種人人都要去適應的生活方式,甚至開始成為社會中一種被人們接受或默認的價值。更值得警惕的是,在一些地方,清廉和正直開始成為被嘲弄的對象,而腐敗卻開始被人們所普遍接受」 ② ? 筆者之所以用「縞色」來表述這種腐敗行為,與 「縞」 的字義與文化含義有關。「縞」 是古代的一種白絹,「縞素」 是書面語中的白衣服,指喪服。③ 「縞色」 是灰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縞色腐敗」 的表述可以包含「灰色腐敗」 和 「白色腐敗」 所包含的內容,而不會出現概念上的含混不清。「縞」 亦富有中國文化的意蘊,有死亡、晦氣等不吉利的貶義指向,使用 「縞色」 來對隱形的、社會成員容忍度高的腐敗進行形象的表述,能夠突出這種腐敗行為容易導致社會潰敗乃至社會動蕩的風險意義。
「縞色腐敗」 是中國特色的腐敗形式,是中國所特有的熟人社會或關係社會條件下的權力越軌, 也是人情社會造就的一種腐敗亞文化。腐敗亞文化與公權力為人民服務的主文化相違背,它的價值判斷與社會應有的正確的價值判斷相左。它的特徵是:以自私自利為核心,以特權思想為載體,以享樂主義為表現。「縞色腐敗」 往往與權力潛規則相聯繫,但權力潛規則未必都是腐敗行為。「潛規則是亞文化群體中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腐敗亞文化也不例外。潛規則,是指在特定領域內按照該領域內成員所默認的某種行為方式行事的潛在的遊戲規則,具有秘密、潛在、默契、不便言說、未作正式規定卻心照不宣等特點。」 ④當潛規則允許權力者違反或偏離公共職責,私用或濫用公共權力謀求私利時? 權力潛規則與 「縞色腐敗」 也就合二為一了。
「縞色腐敗」 是當前最需要警惕的社會風險外殼。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力度持續加大,力求 「蒼蠅」 和 「老虎」 一起打。「八項規定」 的出臺,巡視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一系列反腐制度的豐富和完善使權力正在被逐步關進位度的籠子,「黑色腐敗」 越來越沒有藏身之地,明目張胆、以公權謀取一己私利的 「黑色腐敗」 在明顯減少,其轉變為社會動蕩的風險越來越小。然而,「縞色腐敗」 因為其隱形化、生活化、習慣化等特點,其風險熵正在放大,必須高度警惕。
注釋
① [美]阿諾德·J. 海登海默:《對腐敗性質的分析》,載王滬寧《腐敗與反腐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②孫立平:《腐敗使我們失去了什麼》,《經濟觀察報》2006年7月30日。
③《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6版,第 434 頁。
④《人情社會造就腐敗亞文化,裙帶關係被指白色腐敗》,《法制日報》2012 年6月15日。
----本文摘自鍾君:《社會之霾--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邏輯與現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第237~240頁。
==============================
各位小鬧鐘,如需要《社會之霾》、《公務圈人脈陽光鍛造》、最新版《申論最後四套卷》、《君哥微博評論集錦》、2015最新版《申論萬能寶典》(第9版)和《申論範文寶典》(第9版)請至淘寶首頁搜索店鋪「鬧鐘聯絡處」,還有親筆籤名版哦,並請關注新浪微博@鬧鐘聯絡處。請支持處長創業,支持我的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