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次的春藤家長圈線上案例分享時間到啦!
本周案例:
可可今年六歲,剛上一年級,每天寫作業需要兩個小時,媽媽每天看到可可寫作業就頭疼,每次忍到極點就要爆發,有時甚至會打可可一頓。媽媽為此也後悔不已,孩子她也心疼,可是自己怎麼也忍不住,怎麼辦呢?怎麼才能靜享作業時光呢?
說起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兒,相信每個家長都有自己最深切的感受!
因為輔導家庭作業,中國不知多少父母已經成魔。
來看看,這些因為輔導作業而在崩潰邊緣掙扎的父母親們!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因為輔導作業而崩潰的父母們,關於輔導作業這個話題,我們一起來看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齊靜老師會怎麼看。
案例剖析
這一次案例中的主人公可可是個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和所有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一樣都要面對新的環境(和幼兒園不同的環境)、新的同學關係(比幼兒園同學關係多很多的關係)、新的師生關係、新的環境規則以及新的學習習慣和新的知識體系。
這些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就是在面臨一個新的挑戰,需要逐步慢慢適應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擾,這個時候他需要最多的就是——支持。
當面對這樣一切都是新的的時候,孩子會在作業部分有哪些表現呢?
比較常見的就是寫作業寫一個字擦一個字,你認為寫的已經不錯了,可是孩子就是覺得不行,有時還會寫的會哭起來,一個作業寫下來能寫好久。
要麼就是寫作業期間會一會兒想要喝水、一會兒想要吃東西、一會兒又想要上廁所,好像很難坐下來寫作業。
要麼就是回來了還想要先玩,玩到很晚了才開始寫作業,還沒寫多少就困了想要睡覺了。
……
我們也說了一年級的小朋友需要支持,那麼在寫作業的部分我們怎麼支持到他們呢?
首先,作為父母,我們得搞清楚做作業是誰的事情,很多人會說孩子的事情,如果真的你認為是孩子的事情你就不會去管對不對?如果你會管就說明裡面確實還是有你的事情的。
寫作業這件事如果你無法做到完全不管,那麼,你就要找到自己需要做什麼?你沒法幫著寫,那麼寫的事只能孩子來完成。
但是和他一起做規劃就是你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今天都有哪些作業,問問孩子準備怎麼安排,哪個先做哪個後做,需要你協助些什麼?
你也可以陪他布置環境,讓寫作業的書桌附近儘量減少吸引他做別的事的物品;也可以考慮放上他喜歡的一件有助於他學習物品,讓他可以更願意投入到學習裡面;你也可以和他一起學習,他寫作業你寫自己的東西或者看自己的書。
總之,原則就是:你協助他需要協助的部分,和他共創學習環境,相信孩子自己的學習能力,也接受孩子從未知到已知過程中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
我們用這樣的原則來看看可可媽媽可以做什麼。
可可媽媽首先可以先搞清楚自己對於寫作業這件事的認知是什麼,有沒有代入自己以前上學時自己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如果有的話一定要以調整自己為主,讓自己去正視這是自己的情緒,而非孩子寫作業帶給你的。同時,也可以像我們上面說的去支持可可,和他布置一個合適寫作業的環境。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打孩子這個事情,重點不在於打還是不打,而在於你打的起因是什麼。
打是因為自己有情緒,而情緒是由自己的價值觀或者過去的經驗亦或是未被滿足的需求引起,當我們搞清楚關於自己大孩子的價值觀、經驗或者是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我們就會找到通路,打或者不打就不再是媽媽懊惱的焦點了。
希望本次的分享可以幫到和可可媽媽一樣有問題的家長!我們下期見!
春藤線上課程推薦
掃碼免費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