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聚划算讓20年前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

2020-12-17 羊城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齊聲唱響《七子之歌》,共慶澳門回歸時刻。這首由我國著名文學家、詩人聞一多作詞,融入潮汕民歌特色的劃時代作品,以清脆悅耳的童聲合唱演繹,牽動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心。

即便如今20年過去了,熟悉的旋律還是時常會在人們耳畔盤旋。每每想起,便會讓身處其中的人們甚為感慨。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1986年生人的李君慧便有這樣的感受。

在李君慧的觀察中,20年來,回歸後的澳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城市發展迅速,澳門人民更是過上了太平、安定、富足的幸福生活。

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李君慧幹了一件特別的事情。作為當年在"大三巴牌坊"前親眼見證澳門回歸時刻的少年之一,李君慧對當年合唱《七子之歌》的小夥伴們發出了召集邀約。

他們中有的人已經搬到了內地居住,也有人此時正身處世界各地。但值此澳門回歸20周年的特殊日子裡,這些人依舊準時出現在了當年的大三巴牌坊前。

"這是我心中想了很久的願望",李君慧說道,想實現這樣的願望需要一個契機。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品質惠戰略平臺,聚划算連續幾年與澳門開展合作,為澳門經濟發展帶去鼎力支持,而這一次的《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也源於聚划算的一次暢想,"如果20年後當年那些唱著《七子之歌》的少年再度重聚,會是怎樣一番風景?"

當《七子之歌》的旋律再度響起,人們的思緒已然飄過了20年的歷史長河,一如這些當年唱歌的少年們,見證著澳門20年間的風雲變幻,經濟不斷快速發展,與內地的聯繫也越來越緊密。

這一次的重聚視頻還得到了央視新聞的支持,截至發稿,話題在微博上達到了超過1.1億的閱讀,數萬討論,仍在持續發酵中,引發廣大民眾的關注。

"聚划算攜手澳門青年,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

儘管處在遼闊中國的南北兩端,距離相隔幾千公裡。但身在河北的人們想要吃上一塊澳門特產的正宗手信產品,如今卻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

人們只需要打開聚划算,選好自己喜歡的口味直接下單,各種杏仁餅、蛋卷、花生糖,這些美味且帶有濃鬱澳門特色的手信產品便會直接送上門來。關鍵是價格還尤其實惠,這讓想要親嘗澳門特色食品的人們可以輕而易舉的嘗試。聚划算正是通過營造便利的條件,進一步讓手信成為連接兩岸人民情誼的重要紐帶之一。

這也是聚划算與澳門牽手的重要原因。聚划算希望以澳門手信為紐帶,讓更多的內地消費者了解澳門、喜歡澳門。

一直以來,手信食品業便是澳門的傳統特色產業,內含豐富的"澳門製造"元素。澳門的年輕人一提到兒時的記憶,手信產品總是必不可少。澳門手信早已成為人們與澳門情感連接的樞紐。

正因為如此,聚划算選擇了與澳門手信業進行緊密合作。在今年12月18日至20日期間,聚划算將齊聚多家澳門老字號手信餅家,如咀香園餅家,十月初五,澳門永輝,葡韻等當地品牌商家,為內地消費者送上來自澳門的地道特色祝福。

實際上,在李君慧的重返澳門唱響《七子之歌》的組織活動中,也出現了澳門手信這一關鍵信物,幾位已經成家的澳門青年和他們的孩子們,在"大三巴牌坊"前共同切開印有大大的"聚"字的澳門手信蛋糕,也藉此慶祝澳門回歸20周年,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再度唱響《七子之歌》。

有速度也有溫度的聚划算

作為阿里巴巴集團品質惠經濟戰略的重要窗口,聚划算一直在通過優質的產品、極致性價比的優惠力度和最快的爆發速度,為更多的下沉市場消費者、品牌商和生產者創造價值。

此前,爆發力和規模化效應一直是聚划算的專屬代表詞彙。

作為聚划算旗下重要營銷IP,"賣空"系列此前更是頻創佳績,先後賣空雲南千畝高端玫瑰、2000畝國內頂級沃柑基地、330噸海口火山荔枝等等。

即便如此,一向有著極強商業爆發力的聚划算,卻時常去做一些超出商業範疇,但更具社會價值與意義的事情,甚至大有發展為一項宏偉公益事業的勢頭。

例如在這一次的賣空澳門手信活動中,聚划算即希望通過這些創新的合作,將代表澳門的靚麗名片,以及澳門特色文化帶給更多內地消費者,擴大澳門手信的知名度,也讓內地消費者更方便購買和品嘗澳門手信,進一步增強澳門同胞與內地人民的情誼,為祖國統一繁榮昌盛貢獻出一份力量。

甚至往更深一步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阿里同樣心繫澳門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電子商會理事長翁振軒也在這一次的啟動儀式中,肯定了澳門手信業與阿里合作的深遠意義,他說,有了這些合作才可以加快澳門中小微企業跨境電商的有機融合發展,讓澳門企業和眾多蓬勃發展的內地企業一樣實現完美的數位化轉型。

換句話說,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澳門必將會同內陸一樣繁榮發展。

實際上,在川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小到每個個體、大到每個集體都在為祖國統一繁榮昌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將《澳門七子》召回的聚划算,也在用它的方式詮釋著中國人民的愛國之心,從澳門手信開始,讓這顆愛國之心在千家萬戶點亮。

相關焦點

  • 眾多學生演唱英文版《七子之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12月16日,103名學生佇立在冬日的校園中,隨著音樂老師在琴鍵上跳躍的指尖流出的音符,將英文版的《七子之歌》真情演繹。這歌聲欲讓全世界都聽懂中華兒女的血脈相連。這首英文版的《七子之歌》是由趙殿偉老師翻譯並指導學生演唱的,而作為英文版的原唱,每一位同學都從內心深處感到光榮與自豪。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20年後,他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當年合唱團的成員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一開唱瞬間淚奔!作曲家流著淚寫完《七子之歌》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播放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片中第一次唱響了這首主題歌。總導演李凱在一次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他說:「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回歸祖國的主旋律。」攝製組找過不少人為這首詩譜曲,但都不滿意。最終找到了廣東音樂人李海鷹。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流著淚完成了曲子。
  • 澳門喜迎回歸祖國20周年
    【環球時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葉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300名小朋友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將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傳到全世界。17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這首歌再次在網絡上傳唱,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 《七子之歌》究竟誰寫的?每次聽都有想哭的衝動丨澳門回歸15周年
    今天是澳門回歸15周年紀念日。1999年12月20日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使管治澳門的權力,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昨天,澳門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也以《七子之歌》開場,讓我們先來回味一下~(4分05秒開始正片)科普時間:《七子之歌》那些事兒「七子」是哪七子?其實《七子之歌》並不是為澳門回歸重新創作的。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親友圍坐吃「鹹湯圓」,喜迎冬至,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
    親友圍坐吃「鹹湯圓」,喜迎冬至,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 2019-12-17 2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_新華網
    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 【協同奮進 共創繁榮】澳門:攜手大灣區 拓展發展新空間澳門回歸20年,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支持澳門多元發展。伴隨粵港澳大灣區的加快建設,澳門將拓展發展新空間。
  • 依依濠江情 拳拳中國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側記
    12月的澳門,草木葳蕤,惠風和暢,濠江水暖。19日晚,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內座無虛席,千餘名觀眾歡聚一堂,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在這裡隆重舉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又聞這稚嫩的童音,又見濠江那歷經滄桑卻真摯如初的赤子之心,不論何時,不論《七子之歌》如何傳唱,總能給人以無盡的感動。此次,這首感人旋律以更為現代的方式呈現,多媒體與交響樂完美結合,童聲和京歌交相呼應,形式多元,但感動依舊。「看過去二十載時光如梭飛奔,那個回歸的小孩已長大成人。」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其中《七子之歌—澳門》是該組詩首篇。 原版MV,容韻琳演唱新版MV,龍紫嵐演唱《七子之歌》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
  • 珠澳學生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在珠海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珠海12月8日電「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2月8日晚,珠澳學生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在《七子之歌——澳門》優美的合唱中盛大開場,珠澳兩地上千名青年學子在珠海大劇院內載歌載舞
  • 珠澳青年系列快閃活動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武欣中 通訊員李少源)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近日,以「逐夢大灣區·珠澳正青春」為主題的珠澳青年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系列快閃活動在珠海、澳門多個標誌性地點開展,五星紅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伴隨著青春的歌聲迎風飄揚,為祖國、為澳門送去祝福
  •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澳門回歸20年,聽到依然熱淚盈眶
    20年前的這一天,澳門回歸了。20年後的這一天,是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同時也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日子。這是一個值得歡欣雀躍的日子,這是一個舉國同慶的日子。澳門回歸交接儀式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這首歌就是《七子之歌-澳門》。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 「起床號」12月20日,早安!七子之歌
    今天是12月20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五,星期五。20年前的今天,澳門回歸,舉國歡慶。20年來,澳門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茁壯成長,閃耀東方。今天,讓我們重溫《七子之歌》,在這熟悉的旋律中,道一聲:早安,澳門!
  • 升國旗,慶回歸,祝福澳門特區20歲生日快樂!
    升國旗,慶回歸,祝福澳門特區20歲生日快樂! 2019-12-20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七子之歌》一經刊出,便引起了廣大愛國青年和群眾的強烈共鳴。當時有讀者讀後感慨「讀《出師表》不感動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 不孝; 古人言之屢矣。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 不知清淚之盈眶, 讀《出師》、《陳情》時, 固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 澳門吉尼斯紀錄天幕下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中國澳門首位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位於澳門首個建築範疇金氏世界紀錄——視博廣場,演奏屬於澳門的旋律《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曉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2020-12-2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