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2020-12-22 文史不假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

聞一多

1925年3月,聞一多在美國紐約藝術學院學習屆滿,他真切感受到了國家貧弱而遭受的歧視和屈辱,決心回國報效。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澳門

在這組詩歌中,他以擬人的語氣和手法,將中國喪失的七處領土比作與母親分離的七個孩子。而且,還用孩童的口吻哭訴與母分離的苦楚,以及強烈渴望回歸母親懷抱的願望。

創作完成《七子之歌》後,聞一多不久就踏上了歸國的旅程。他就像詩歌中提到的那樣,重新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可惜,最先迎接這個歸國遊子的,卻是帝國主義為鎮壓上海工人、學生和市民的愛國運動而發動的「五卅慘案」。

之後,聞一多更加堅定了信念,開始在學術界大聲「吶喊」,喚醒了越來越多的國人。在經歷了北伐戰爭時期和十年內戰時期,他又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和民族圖存的努力中。

抗日戰爭勝利後,聞一多作為民盟的中央執行委員,堅決反對蔣介石肆意挑起內戰,不斷呼籲國內和平。但是,他的這些奔走疾呼,卻逐漸遭至了國民黨的仇視。

1946年6月底,聞一多堅持舉行「民族團結與和平建國」的愛國集會。特別是,隨著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樸的遇害,聞一多表現得視死如歸,公開通電控訴國民政府當局的罪行。在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樸追悼會上,他慷慨激昂地發表了一篇《最後一次演講》:

我們不怕死,我們有犧牲精神,我們隨時準備像李先生一樣,前腳跨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再跨進大門。

結果,發表完這次公開演講,他就在散會返家的途中遭遇了蔣系特務的暗殺,全身被打中了十餘彈而死。聞訊後,全國人民都痛斥蔣政府「真內戰假和平」的把戲。

儘管舉國憤慨,但蔣政府還是草草了解了這次事件。可是,所有國人都記住了這位文質彬彬但卻意志堅決的愛國者,也記住了他的《七子之歌》。

在新中國成立後,考慮到國內外的複雜形勢,決定澳門暫時維持現狀。不過,雖然沒有強行出兵驅趕葡萄牙人,但我國政府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追回澳門的努力。

1978年1月,中葡兩國就雙方建立外交關係正式展開談判,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澳門問題。在葡萄牙保證儘早歸還澳門後,兩國終於在1979年2月8日籤署了《聯合公報》,標誌著中國和葡萄牙正式建交。

雙方建交後,兩國開始就澳門的回歸問題展開了談判。葡萄牙雖然也曾像英國一樣,提出過「主權換治權」的荒唐主張,但最終還是同意在20世紀內將澳門交還給中國。

1993年3月31日,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同時,還確定了未來澳門特區的區旗和區徽,為將來的澳門特區提供保障。

到了1998年,隨著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澳門歲月》的播出,片中第一次唱響了《七子之歌》。這首歌,獲得了民眾空前的認同,簡直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

在199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容韻琳領唱了這首歌曲,引得全球華人都喜極而泣。到了12月20日,中國政府終於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而澳門特別行政區也宣告成立,它終於在離別祖國四百多年後回歸了。

駐澳部隊

而今,這首《七子之歌》儼然已經成為了澳門的象徵,成為了中國崛起的象徵。

歡迎點擊關注@文史不假,歷史真的很精彩!

相關焦點

  • 聞一多和《七子之歌》!
    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
  • 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聚划算讓20年前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齊聲唱響《七子之歌》,共慶澳門回歸時刻。這首由我國著名文學家、詩人聞一多作詞,融入潮汕民歌特色的劃時代作品,以清脆悅耳的童聲合唱演繹,牽動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心。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七子之歌》是由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1925年3月創作於美國紐約。當時聞一多先生正在美國留學,當看到整個國家都處於混亂之中,國弱民窮,為了能夠早日投身報國,聞一多先生毅然決定提前結束留學生涯,啟程回國。聞一多先生是在1925年5月從美國登上了回國的輪船。6月1日抵達上海。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創作背景1922年至1925年,留學美國的聞一多對祖國和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在西方「文明」社會中親身體會到很多種族歧視的屈辱,更激起了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
  • 《七子之歌》究竟誰寫的?每次聽都有想哭的衝動丨澳門回歸15周年
    昨天,澳門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也以《七子之歌》開場,讓我們先來回味一下~(4分05秒開始正片)科普時間:《七子之歌》那些事兒「七子」是哪七子?其實《七子之歌》並不是為澳門回歸重新創作的。《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 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二十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一群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了無數人。總導演李凱在一次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他說:「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回歸祖國的主旋律。」攝製組找過不少人為這首詩譜曲,但都不滿意。最終找到了廣東音樂人李海鷹。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流著淚完成了曲子。
  • 《美麗中國》澳門《七子之歌》在線宋祖兒歌唱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澳門《七子之歌》的第五首單曲是由宋祖兒新近演唱的,在中國青年報網易雲音樂和全媒體平臺同步發布(微博,微信和客戶端)!每唱《七子之歌》時,人們都會想起澳門回到祖國的歡慶時刻。這樸素是真誠的,充滿了太多的深情《七子之歌》,歌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這首曲調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作曲。任何時光循環,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時,過去心中所有的辛酸都變成了驕傲和驕傲。這首歌無論我聽了多少遍,帶著深深的韻味和深厚的感情,他仍然充滿了情感和淚水。
  • 《美麗中國》澳門篇《七子之歌》上線 宋祖兒以歌聲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第五首單曲澳門篇《七子之歌》由宋祖兒全新演繹,於4月11日零點在網易雲音樂、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微博、微信及客戶端)同步上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眾多學生演唱英文版《七子之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12月16日,103名學生佇立在冬日的校園中,隨著音樂老師在琴鍵上跳躍的指尖流出的音符,將英文版的《七子之歌》真情演繹。這歌聲欲讓全世界都聽懂中華兒女的血脈相連。這首英文版的《七子之歌》是由趙殿偉老師翻譯並指導學生演唱的,而作為英文版的原唱,每一位同學都從內心深處感到光榮與自豪。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澳門回歸20年,聽到依然熱淚盈眶
    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群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澳門回歸交接儀式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這首歌就是《七子之歌-澳門》。
  • 聞一多很著名的一首詩,揭露了當時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一唱三嘆
    聞一多,我們小時候就聽過他的大名,特別是有一首歌,唱道現在依舊經久不衰,這首歌便是《七子之歌》,這首歌,在讀小學時候,我們唱的都很感動,都能隱約感到兒子們都在痛哭,想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寫的是驚天地泣鬼神,讓人讀完,心在滴血,也想哭泣。
  • 榮耀V30助力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 新版七子之歌瞬間衝上熱搜
    12月18日消息,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條北京澳門兩地大學生通過5G技術隔空合唱《七子之歌》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極其熱烈的討論,並快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七名。兩組同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在相隔2000多公裡的距離和時空中合唱演繹同一首歌。
  • 聞一多七子之歌有: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 琉球應屬中國?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組詩,共七首,均為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其中《七子之歌.臺灣》寫道:「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 宋祖兒最新單曲《七子之歌》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重點打造,悅晟雷音(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制出品的《美麗中國》音樂專輯,號召了多位優秀朝氣蓬勃、充滿正能量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傾情加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作品展現出一幅大美中國的豐饒畫卷
  • 澳門回歸紀念日,這些活動請與孩子們一起做
    活動背景澳門回歸日也稱澳門回歸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中葡兩國政府在澳門文化中心舉行政權交接儀式,中國政府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回歸祖國。這是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中華民族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中的又一盛事。
  • 澳門吉尼斯紀錄天幕下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中國澳門首位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位於澳門首個建築範疇金氏世界紀錄——視博廣場,演奏屬於澳門的旋律《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曉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
  • 七子之歌
    20年前的今天,澳門回歸,舉國歡慶。20年來,澳門在祖國母親的懷抱裡茁壯成長,閃耀東方。今天,讓我們重溫《七子之歌》,在這熟悉的旋律中,道一聲:早安,澳門!七子之歌作詞:聞一多 作曲:李海鷹 演唱:容韻琳你可知 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你可知 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