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究竟誰寫的?每次聽都有想哭的衝動丨澳門回歸15周年

2021-03-05 文匯報

今天是澳門回歸15周年紀念日。

1999年12月20日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使管治澳門的權力,葡萄牙共和國結束統治澳門。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很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掠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在15年前澳門回歸祖國的歡騰時刻,那首樸素真摯、深刻感人的主題歌《七子之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年唱《七子之歌》的澳門小姑娘容韻琳,現在也是大姑娘啦~

猶記得當年小編和小容韻琳一般大,還不還知道Macau是什麼,也不知道七子是哪七子,但是委婉動聽的旋律和感人至深的歌詞愣是把小編聽哭了!15年後再次聽到這首歌,小編不禁再次潸然淚下。

真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好歌啊!

昨天,澳門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也以《七子之歌》開場,讓我們先來回味一下~(4分05秒開始正片)

科普時間:《七子之歌》那些事兒

「七子」是哪七子?

其實《七子之歌》並不是為澳門回歸重新創作的。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拍攝紀錄片《澳門歲月》, 將組詩中的《七子之歌·澳門》改編成了現代歌曲,並作為紀錄片主題曲,深深地打動了海內外億萬華人的心,立刻響遍海內外,尤其是在澳門。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時,《七子之歌》被用作主題曲。

聞一多的原詩是怎樣的?


引言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凱風》之七子,因擇其中與中華關係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鬥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小編註:普法戰爭後法國於1871年割讓給德國的領土。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歸還法國。)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看完小編覺得字裡行間透露著聞一多先生對當時國疆崩喪而國人漠然視之的痛惜之情,也飽含著對七子回歸的殷切期盼。)

七子之歌▪澳門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走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這裡再摘錄一首《七子之歌▪臺灣》

七子之歌▪臺灣

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
我胸中還氤氳著鄭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
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
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七子之歌·臺灣》與《七子之歌·廣州灣》也被改編譜曲為現代歌曲,描寫中國被侵犯的土地。有興趣可自行百度。

作曲者是誰?


聞一多的詞質樸感人,直擊人心,而《七子之歌▪澳門》的旋律也是十分戳淚點!而它的曲作者是曾寫過《彎彎的月亮》、《走四方》等高傳唱歌曲的李海鷹。



李海鷹1954年生於廣州。他從小喜歡音樂,很早就顯露出音樂才華。1970年,他才16 歲就進入廣州粵劇團,當上了小提琴手兼創作員。


李海鷹集作詞、作曲、編曲於一身,創作過一系列有影響的影視音樂作品。歌曲一經播出便大受歡迎,被廣為傳唱,流行範圍很廣。他還為電影《鬼子來了》《黑冰》《背叛》《榮譽》還有風靡全國的《亮劍》等寫歌編曲,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們再度唱響這首歌曲,除了一份感動,更有一份驕傲。讓我們看看你澳門回歸的15年中,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來源:光明網)

澳門回歸15年20件大事

(圖片來源:人民網)

文/蔣竹雲

相關焦點

  • 眾多學生演唱英文版《七子之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12月16日,103名學生佇立在冬日的校園中,隨著音樂老師在琴鍵上跳躍的指尖流出的音符,將英文版的《七子之歌》真情演繹。這歌聲欲讓全世界都聽懂中華兒女的血脈相連。這首英文版的《七子之歌》是由趙殿偉老師翻譯並指導學生演唱的,而作為英文版的原唱,每一位同學都從內心深處感到光榮與自豪。
  • 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聚划算讓20年前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齊聲唱響《七子之歌》,共慶澳門回歸時刻。這首由我國著名文學家、詩人聞一多作詞,融入潮汕民歌特色的劃時代作品,以清脆悅耳的童聲合唱演繹,牽動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心。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七子之歌》一經刊出,便引起了廣大愛國青年和群眾的強烈共鳴。當時有讀者讀後感慨「讀《出師表》不感動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 不孝; 古人言之屢矣。餘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 不知清淚之盈眶, 讀《出師》、《陳情》時, 固未有如是之感動也。」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_新華網
    MV丨《七子新歌》唱一曲七子長歌,笑看蓮花水中遊。 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 《情暖濠江》 第三集 我對澳門有信心1999年澳門回歸後,祖國內地和澳門的聯繫愈發緊密,澳門經濟也因此迎來了高速發展。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七子之歌——澳門歌曲簡介《七子之歌—澳門》,聞一多作詞,李海鷹作曲。字裡行間中,無不展現了澳門400年的滄桑,以及中華民族對命運的抗爭。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其中《七子之歌—澳門》是該組詩首篇。
  • 《美麗中國》澳門《七子之歌》在線宋祖兒歌唱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澳門《七子之歌》的第五首單曲是由宋祖兒新近演唱的,在中國青年報網易雲音樂和全媒體平臺同步發布(微博,微信和客戶端)!每唱《七子之歌》時,人們都會想起澳門回到祖國的歡慶時刻。這樸素是真誠的,充滿了太多的深情《七子之歌》,歌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這首曲調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作曲。任何時光循環,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時,過去心中所有的辛酸都變成了驕傲和驕傲。這首歌無論我聽了多少遍,帶著深深的韻味和深厚的感情,他仍然充滿了情感和淚水。
  • 澳門吉尼斯紀錄天幕下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中國澳門首位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位於澳門首個建築範疇金氏世界紀錄——視博廣場,演奏屬於澳門的旋律《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曉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澳門喜迎回歸祖國20周年
    【環球時報赴澳門特派記者 白雲怡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葉藍】「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12月20日,300名小朋友在大三巴牌坊前唱起《七子之歌》,將澳門回歸祖國的喜悅傳到全世界。17日,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這首歌再次在網絡上傳唱,戳中很多人的淚點。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2020-12-2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視博廣場演奏《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口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這一段音樂回憶讓我們在世界級視覺聽覺下,再次活現眼前。
  • 《美麗中國》澳門篇《七子之歌》上線 宋祖兒以歌聲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第五首單曲澳門篇《七子之歌》由宋祖兒全新演繹,於4月11日零點在網易雲音樂、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微博、微信及客戶端)同步上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大三巴牌坊前再唱《七子之歌》,瞬間熱淚!
    今年是澳門回歸20周年,當年合唱團的成員們重聚大三巴牌坊前,一開唱瞬間淚奔!作曲家流著淚寫完《七子之歌》1998年底,中央電視臺播放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片中第一次唱響了這首主題歌。總導演李凱在一次翻閱聞一多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七子之歌》,並決定將其作為《澳門歲月》的主題曲。他說:「這首詩,最合適。詩人對澳門的呼喚,正是編導在《澳門歲月》中所要宣洩的情緒,共鳴之處就是中華民族祈盼統一,祈盼澳門回歸祖國的主旋律。」攝製組找過不少人為這首詩譜曲,但都不滿意。最終找到了廣東音樂人李海鷹。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流著淚完成了曲子。
  • 榮耀V30助力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 新版七子之歌瞬間衝上熱搜
    12月18日消息,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條北京澳門兩地大學生通過5G技術隔空合唱《七子之歌》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極其熱烈的討論,並快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七名。兩組同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在相隔2000多公裡的距離和時空中合唱演繹同一首歌。
  • 國土如金 國格為上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
    為了紀念澳門回歸祖國母親的懷抱整整二十一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使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澳門這個遊子回歸祖國的歷史,激發同學們強烈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國土如金,國格為上」的使命感和責任心。 12月28日晚自習,音樂學院各班級開展了以「紀念澳門回歸二十一周年」主題教育班會。
  • 隔空合唱《七子之歌》:榮耀V30的5G技術獲網友點讚
    北京時間12月20日,正值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與澳門科技大學兩地的學子藉助5G技術及榮耀V30系列5G手機隔空合唱了《七子之歌》,用創意表達對祖國和澳門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福。圖:Weibo@榮耀手機    剛剛,我們看到@榮耀手機 官方微博曝光了#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七子之歌# 「幕後揭秘」視頻,畫面中我們看到了#榮耀V30#是如何克服5G技術挑戰
  • 澳門回歸20周年,這裡有太多電影故事你不知道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紀念日。這首耳熟能詳的《七子之歌》也再度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被唱響。這座陸地面積僅32.8平方公裡的城市,電影歷史卻綿長悠久,可上溯至1893年「影畫戲」的放映,或是1910年1月8日,域多利戲院的開幕。近年來,澳門也成為熱門的電影取景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