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澳門《七子之歌》在線宋祖兒歌唱祝福祖國

2020-12-15 另外一個人4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澳門《七子之歌》的第五首單曲是由宋祖兒新近演唱的,在中國青年報網易雲音樂和全媒體平臺同步發布(微博,微信和客戶端)!

每唱《七子之歌》時,人們都會想起澳門回到祖國的歡慶時刻。這樸素是真誠的,充滿了太多的深情《七子之歌》,歌詞選自愛國詩人聞一多的《七子之歌》,這首曲調由著名作曲家李海鷹作曲。

任何時光循環,當熟悉的旋律再次響起時,過去心中所有的辛酸都變成了驕傲和驕傲。這首歌無論我聽了多少遍,帶著深深的韻味和深厚的感情,他仍然充滿了情感和淚水。正能量青年演員宋祖兒用音樂來傳達情感,用歌聲表達信仰,清脆的嗓音,深情的歌詞,綿綿的旋律,相得益彰,新的《七子之歌》被重新解釋,他融入了愛國血脈和團圓的感覺,回家的喜悅和當紅孩子的感覺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紀念澳門回歸祖國的歷史時刻,唱響澳門回歸祖國的慷慨之聲祝福澳門明天會更好,將使我們的國家在未來更加繁榮富強!

這張《美麗中國》音樂專輯邀請了一批充滿正能量的年輕文藝工作者演唱,作為全國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與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聯合指導的「2020「回鄉遇見美麗中國」大型網絡文化傳播行動」的組成部分,主要由中國青年報創刊,悅聲音樂製作。

相關焦點

  • 《美麗中國》澳門篇《七子之歌》上線 宋祖兒以歌聲祝福祖國
    《美麗中國》音樂專輯第五首單曲澳門篇《七子之歌》由宋祖兒全新演繹,於4月11日零點在網易雲音樂、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微博、微信及客戶端)同步上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 宋祖兒最新單曲《七子之歌》歌曲歌詞
    專輯介紹: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重點打造,悅晟雷音(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制出品的《美麗中國》音樂專輯,號召了多位優秀朝氣蓬勃、充滿正能量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傾情加盟,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作品展現出一幅大美中國的豐饒畫卷
  • 眾多學生演唱英文版《七子之歌》,獻禮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12月16日,103名學生佇立在冬日的校園中,隨著音樂老師在琴鍵上跳躍的指尖流出的音符,將英文版的《七子之歌》真情演繹。這歌聲欲讓全世界都聽懂中華兒女的血脈相連。這首英文版的《七子之歌》是由趙殿偉老師翻譯並指導學生演唱的,而作為英文版的原唱,每一位同學都從內心深處感到光榮與自豪。
  • 【方志四川•文藝】《七子之歌—澳門》背後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創作背景1922年至1925年,留學美國的聞一多對祖國和家鄉產生了深深的眷戀,在西方「文明」社會中親身體會到很多種族歧視的屈辱,更激起了他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因此他於1925年3月的歸國前夕,選擇了7個為外虜侵佔的中國港口,寫下了組詩《七子之歌》,一方面是替這離開祖國懷抱的7個地方抒情,另一方面,更是抒發自己的羈旅之情。
  • 澳門《七子之歌》傳唱人為武漢醫生子女送祝福
    海外網澳門3月3日電 (記者 毛磊)「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3月2日早晨,湖北武漢市三年級小學生劉映池剛打開手機,便收到了一條發自澳門的短視頻。視頻中,《七子之歌》傳唱人——龍紫嵐為劉映池唱起了生日歌,祝她生日快樂。原來,這是湖北省少兒期刊《小學生天地》牽線搭橋,促成的一次鄂澳兩地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線上交流活動。劉映池的媽媽是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近期一直奮戰在抗疫一線,很少回家。為了以防萬一,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孩子,劉媽媽即使回家,也儘可能地遠離孩子,不和孩子一起吃飯、睡覺、擁抱,甚至很少對話。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但是,當時的我國正面臨著新舊軍閥混戰和各國列強欺凌,喪失的許多國土都尚未收回,比如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因此,聞一多在悲憤之下創作了《七子之歌》。
  • 隔空合唱《七子之歌》:榮耀V30的5G技術獲網友點讚
    北京時間12月20日,正值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與澳門科技大學兩地的學子藉助5G技術及榮耀V30系列5G手機隔空合唱了《七子之歌》,用創意表達對祖國和澳門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福。圖:Weibo@榮耀手機    剛剛,我們看到@榮耀手機 官方微博曝光了#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七子之歌# 「幕後揭秘」視頻,畫面中我們看到了#榮耀V30#是如何克服5G技術挑戰
  • 《七子之歌》伴澳門女孩容韻琳成長20年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31日給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小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的少年兒童節日快樂。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我經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達的遊子對回到母親懷抱的渴望十分感人。
  • 共慶澳門回歸20周年,聚划算讓20年前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1999年,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齊聲唱響《七子之歌》,共慶澳門回歸時刻。這首由我國著名文學家、詩人聞一多作詞,融入潮汕民歌特色的劃時代作品,以清脆悅耳的童聲合唱演繹,牽動了無數中國人民的心。
  • 澳門吉尼斯紀錄天幕下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中國澳門首位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位於澳門首個建築範疇金氏世界紀錄——視博廣場,演奏屬於澳門的旋律《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曉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
  • 紀念澳門回歸21周年:當《七子之歌》響起時,我又想起了你
    它的名字,叫做澳門。一首《七子之歌》讓年幼的我們記住了澳門,但是那時候還無法理解這首歌背後的沉重歷史和人們期盼祖國統一的厚重情感。直到後來,當我們了解了澳門的歷史之後……澳門在先秦時期屬於百越之地,後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歸屬南海郡。宋末元初,大量華人定居澳門,直至16世紀中葉,明世宗嘉靖年間。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居住澳門。
  • 澳門回歸《七子之歌》背後的故事:詩人含憤寫成 作曲家一夜譜曲
    1999年12月20日,隨著中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葡萄牙結束了對澳門的統治。當時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小姑娘容韻琳領唱,帶著濃厚澳門鄉音的《七子之歌》,也隨著這一重大事件廣為國人傳唱和知曉。《七子之歌》包含了七首短詩,分別以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順、大連等七個遭割讓、租借的中國領土為題,每首七句,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民的心聲。
  • 榮耀V30助力北京澳門大學生隔空合唱 新版七子之歌瞬間衝上熱搜
    12月18日消息,今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條北京澳門兩地大學生通過5G技術隔空合唱《七子之歌》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極其熱烈的討論,並快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七名。兩組同學分別來自北京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在相隔2000多公裡的距離和時空中合唱演繹同一首歌。
  • 《七子之歌》20年後合唱團大三巴牌坊前再相聚,滿滿的愛國心!
    #20年後七子之歌合唱團重聚#[心]】20年前,澳門回歸,大三巴牌坊前300位小朋友唱起《七子之歌》,感動無數人。時光流轉,當年唱歌的小朋友都已長大。#澳門回歸20年#之際,合唱團中的6位澳門青年,相聚當年唱歌的地方祝福澳門。戳↓會唱這首歌的,轉起祝福!
  • 馬林巴木琴演奏家喬峰演繹《七子之歌》
    2019年12月,青年打擊樂演奏家喬峰安德魯,在視博廣場演奏《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是一首家喻戶口屬於中國澳門的共同旋律,20年彷如彈指之間,這一段音樂回憶讓我們在世界級視覺聽覺下,再次活現眼前。
  • 聞一多和《七子之歌》!
    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
  • 依依濠江情 拳拳中國心——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文藝晚會側記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引發全場共鳴。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喜上加喜」的日子裡,動聽的歌曲、動情的合唱,既是向祖國母親獻上的熱情禮讚,也是澳門同胞情系祖國的深情訴說,更是共同譜寫民族復興時代篇章的美好祝福。20年,這是一曲深情的戀歌。
  • 《七子之歌》究竟誰寫的?每次聽都有想哭的衝動丨澳門回歸15周年
    昨天,澳門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也以《七子之歌》開場,讓我們先來回味一下~(4分05秒開始正片)科普時間:《七子之歌》那些事兒「七子」是哪七子?其實《七子之歌》並不是為澳門回歸重新創作的。《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旅順-大連)。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_新華網
    【中國心 澳門情】心繫祖國 同心築夢當年,老一輩的澳門人每年建牌樓歡度國慶,而今天,新時代的澳門青年接過愛國的旗幟。 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英國小哥「天籟之音」挑戰《七子之歌》,出道即巔峰!
  •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
    我們把祝福送給你:生日快樂!>重回祖國母親懷抱在澳門回歸倒計時牌顯示0秒的一刻禮花騰空,人群歡動歡呼、掌聲、笑臉被共同定格在這一歷史時刻稚嫩童聲演唱的《七子之歌》傳遍大街小巷如今這首歌再被年輕人唱起溫柔又有力↓↓21載巨變 「一國兩制」在澳門生根、成長、綻放澳門從一個小城發展為國際知名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