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想要瓦解一個人的人格,這幾種簡單的方法就能做到

2020-11-19 木木瞎扯

人有多強大,就有多脆弱。當面對突發事件時,我們往往能展現出絕佳的韌性和品格。但面對持續的,細微的腐化,卻往往顯得不堪一擊。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想要瓦解一個人的精神意志,摧毀一個人的人格,其實很簡單,最常見的就有以下幾種。

(1)持續暗示

曾經有個心理學家想要知道了解語言能力是怎麼形成的,於是他利用孤兒進行了這麼一個實驗:

12名一切正常的孤兒被分成了兩組,其中一組被實驗人員不斷地暗示:「你有口吃」。另一組則什麼都不做。

五個月後,那6名本來正常的孤兒,真的產生「口吃」現象,與人的交流產生了各種困難。

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通過持續的暗示或者告知,可以顯著的改變一個人心理狀態和認知,從而改變他的人格。

正因為如此,父母和親近的人對我們的影響才會如此巨大。毫無疑問,好的暗示會讓人更好,而錯誤的暗示則會摧毀一個人。

(2)使其驕橫

這個方法作用原理與上一個恰恰相反。如果說上一個是通過外部壓力來毀掉一個人,那這個方法就是讓一個人自己毀掉自己。

人都是有一定的「自我毀滅」傾向的。如果沒有外部約束,人會自然而然地走向墮落。

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其驕橫,只要你一直告訴他,他是對的,錯的一定是其他人,是環境,是這個世界。而人都是不經誇的,時間一長,他就會變得驕橫,傲慢,喪失反省的能力,最終成為一個「廢人「。

(3)持續壓力

還有種「惡毒」的方法,就是持續壓力。壓力這個東西,看起來人人都會有,傷害不大。但持續的壓力卻和偶爾的壓力完全不一樣。

心理學研究發現:持續而輕微壓力,比短期的大壓力,對一個人的摧殘更嚴重,精神傷害更大。

而且,這種持續壓力對一個人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就像一個人一直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就容易變得極端,喜歡孤注一擲。

如果一個人給你持續的輸出壓力,絕對不是什麼為你好,讓你成長,而是在害你。

結語:

日常生活中,這三種情況很常見。而且很多人就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被改變人格,甚至整個人生都被摧毀了。如果有人這麼對你,一定要及時遠離。


相關焦點

  • 摧毀一個人有多容易?心理學家:簡單的三句話就能做到
    人的心理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時,往往可以做到很堅強。所以你才能看到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面對潛移默化的改變,卻非常脆弱。很多能人志士,也許一開始都有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執著的目標。
  • 心理學家:一個人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和麻煩別人,是危險人格
    在英國心理治療師雅基·馬森的著作《可愛的詛咒》中明確表示,如果一個人不拒絕別人,因為拒絕他人會讓自己感到內疚,即便委屈自己也不願意愧對他人,這類人屬於聖母型人格(Notre Dame Personalit),是一種被動的心理傾向和態度傾向。
  • 心理學家:想要安慰一個人,7個字就足夠了,不需太多語言!
    通常安慰和鼓勵其他人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畢竟每個人會遇到一些困難和無助,這個時候總是希望別人可以理解自己,無論是安慰者還是傾聽者,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緩解對方低落的心情,其實安慰一個人也是需要技巧的,並不需要說太多,只需簡單的七個字就可以了,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看。
  • 幾種常見而易混的人格測驗
    如此異彩紛呈的「人格舞臺」,到底有哪些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測量人格的方法呢?這一部分的內容在我們的教招考試中屢見不鮮,也是眾多考生比較容易混淆的知識點,今天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這部分的內容。常用的有關人格測驗的種類一共有四大類:自陳量表、投射測驗、情境測驗、自我概念測驗。而在我們的考試中以前兩種為主要的備考內容。
  • 心理學:毀滅一個人的內心有多簡單?看看心理學家是怎麼做的
    摧毀一個人有多簡單,在研究人類心理的心理學家面前,這似乎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他們能有能有無數種方法,摧毀一個人的心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心理學家是怎麼輕而易舉的摧毀人類心理的。1.恐懼實驗此後,又進行了幾次同樣的試驗後,阿爾伯特對老鼠形成恐懼的條件反射,心理學家華生的實驗報告中寫道: 「老鼠一出現,嬰兒就開始哭,並試圖逃離」同時,阿爾伯特對其它毛乎乎的東西也產生了恐懼:兔子,皮大衣。絨毛玩具等。且無論過去多長時間,這種恐懼都沒辦法消除。
  • 心理學家:讓一個男人自暴自棄有多簡單?教會這幾件事就能摧毀他
    心理學家:讓一個男人自暴自棄有多簡單?教會這幾件事就能摧毀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出的任何一件事情,除了上頭衝動以外都是跟隨自己的內心和自己的大腦思考過後而做出的。你內心不想做的事情你自然不會去做,這就是心理學的奧妙之處。很多心理都是通過心理學去解決治療病人的心理疾病。但是相同,如果你想摧毀一個人的內心,擾亂他的心理,你也可以通過心理上的暗示來摧毀他內心的防線。那麼讓一個男人自暴自棄有多簡單?
  • 心理學家:焦慮不要怕,牢記這5種方法
    為了讓大家能夠有效緩解焦慮帶來的痛苦,不再害怕焦慮心理,知名心理學家總結了5種戰勝焦慮的方法,幫助大家阻止焦慮帶來的困擾:01.大聲說出自己的情緒焦慮時,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情緒感受大聲的說出來,你會發現說出來後,焦慮的情緒會隨之減少很多,還會讓你意識到這有什麼值得焦慮的,以後面對類似的情緒,就能很好的控制,不再焦慮了。
  • 從心理學家榮格人格面具理論,淺析《三千鴉殺》亭淵的3種人格
    人格面具由瑞士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創立者榮格提出,是精神分析理論之一。指的是,人去適應世界,適應社會的方式,以此實現人生目標。《三千鴉殺》中的二皇子亭淵,以智力低下的管事侄子、只知玩樂的紈絝子弟、立志殺魔的二皇子,三種人格面具於一體,推進自己的帝王霸業,對身處凡世中的我們來說,極具借鑑意義。
  • 從心理學家視角學習如何透徹了解一個人
    很多人驚嘆於一些心理學家根據一個人的衣著談吐說出其性格特徵,這並不是心理學家獨門絕技。各行各業中不乏能迅速識人的人,銷售尤甚。簡單的看,就是不斷學習鍛鍊,才能精準熟知人性把握人心。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人的心理,由於工作主要是發現人們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疏導,並不用去研究相應方法利用人心特性達到自己目的,所以心理學家對人心的把握更具客觀性,沒有銷售或其他行業投客戶所好的功利性。心理學家如何去探究人的本質呢?心理學家會像醫生一樣把握一個人的情緒狀況,或是消極或是積極。如果發現諮詢者情緒消極,就需要找到癥結所在,並對其進行積極引導。
  • 內心渴望得到愛,行動卻逃離的迴避型人格,用這4種方法破除不安
    如果小時候撫養人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沒有一個積極的回應,孩子可能就會認為我被忽視了,這類兒童可能就會形成迴避型人格,而這個人格的形成即使長大了也會顯露出來。,可以用樹立認知,及時回應對方,改變認知消除自卑感,學會正確的溝通方式這四種方法來行動。
  • 心理學:小心身邊的控制型人格,這是他們控制你的6種方法
    控制型人格是指那麼擁有極強控制欲的人們,他們的心理與常人不一樣,一般擁有極強的控制欲。他們是如何控制你的呢?下面是心理學家總結出來的,控制型人格常用的6種心理控制方法。(1)獲取信息控制型人格的人喜歡收集個人信息,並存儲起來供以後使用。他們還會主動的用自身的魅力誘使一個人分享秘密的信息,特別是那些容易引起對方尷尬的細節。隨後他們會使用這些信息來作為威脅,從而控制你的內心。(2)誇大錯誤。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心是高是低?心理學家:主要看這三點
    自尊是人格最根本的組成部分之一。英文名,叫做self-esteem。從這個單詞本身,就可以看出,自尊對自我的構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自尊很低的人,自我大廈的「地基」會很不穩固,稍微遇到點「風吹雨打」,就很容易「塌方」。
  • 一個人未來越過越好的幾種表現
    一個人未來越過越好的幾種表現:一、重視自己信譽,講信用人品好的人,從來不會言而無信,而是說話算數,言出必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會為了蠅頭小利,違背自己的諾言。講信用是一個成年人在外出行的名片,這張名片弄丟了,我不知道他還能做什麼。做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信用,因為它比金錢還貴重,無論是話語的承諾,還是金錢的借貸,當信用沒了,也就意味著人格破產。窮,不失尊嚴,富,不丟人品,做人做事,誠信為本,許下的諾言就兌現,答應的事情別矇混。
  • 心理學家:持續的「貼標籤」,可以輕易的毀掉一個人
    我們總是喜歡誇大心靈的理念,認為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就能無所畏懼。 但隨著心理學的發展,我們發現,人的思維和心靈,其實都是相當脆弱的,存在著大量的漏洞。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太多的「設計」,就能很輕易的實現很多目標。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人格測驗和其測驗的編制方法
    (2)測驗編制方法:經驗效標法4.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1)卡特爾16PF(Cattell's16PersonalityFactor,簡稱16PF)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是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人格及能力測驗研究所卡特爾教授編制的用於人格檢測的一種問卷,簡稱16PF。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心理測量工具之一。
  • 心理學家揭示:表明了一個人的個性存在缺陷11個跡象
    要知道,多年的心理經驗使人們有可能通過適當的關注,根據他人的行為得出一個人的成熟程度。多年來,研究人物研究所(威盛人格研究所)的科學家對人格進行了不少研究。他們確信沒有好的或壞的個性特徵,但卻可以看出誰處於強勢和弱勢狀態。強者有助於我們的成長,而弱者則會削弱這一點並讓我們不快樂。
  • 心理學家發現關於人格的十個有趣事實
    由於人格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話題,因此它已成為心理學領域研究最多的學科之一。歸功於所有這些研究,心理學家對影響人格的事物以及人格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學到了很多知識。 出生順序影響人格?例如,A型人格,敵意和強勢往往與心臟病有關。困難在於,儘管有些研究揭示了一種聯繫,但其他研究卻證明沒有這種聯繫,畢竟健康與其他因素關係太多太廣。研究人員使用一種稱為薈萃分析的統計技術來重新評估先前關於人格與疾病之間聯繫的研究。他們發現的是神經質人格特質與五種疾病之間的一些以前未被察覺的聯繫。頭痛,哮喘,關節炎,消化性潰瘍和心臟病。
  • 《九型人格進階版》:關於人格的秘密,都藏在這本書裡
    人格又叫性格、個性,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和特質。提起九型人格,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它就是指人的九類性格,是一種深層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學問。早在多年前,心理學家們就按照人格的特點及不同人格之間的差別,把人格分為了九種,分別是1號完美型、2號全愛(助人)型、3號成就型、4號藝術(自我)型、5號理智型、6號忠誠型、7號活躍型、8號領袖型、9號和平型。
  • 雙重人格是什麼意思?如何妥善治療
    雙重人格是一種多重人格,是一種嚴重的心理障礙。這兩個人格相對獨特且相互分離,是一個多重人格。這是一種歇斯底裡的分離心理障礙,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徵是,儘管同一個人有兩種或更多種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個時候,只有一種是明顯的。
  • 心理學家:假期這麼過能提升你的人格層次
    人格層次升級Personality Upgrade人格(personality)居然可以改變?當然可以!心理學研究表明:雖然我們的性格在出生時就已由基因決定了很重要的部分,但我們的經歷和身處環境,日積月累,足以改寫與生俱來的人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