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更年期飲食有講究

2020-12-20 海南日報數字報
  一般認為,我國女性更年期的年齡為40~60歲。調整飲食結構,注重膳食營養,能夠緩解更年期諸多不適症狀。具體來說,有6點注意事項:

  控制好能量攝入。進入更年期,女性機體內的各項功能都開始減弱,再加上活動量減少,導致基礎代謝普遍降低,身材會臃腫走樣。因此,要控制好能量的攝入,避免中年發福。

  保持適量蛋白質的攝入。更年期卵巢功能退化,體內性激素降低,一些組織器官功能也隨之衰退,要緩和這種退化,並維持其功能,更年期女性就需要保證適量蛋白質的攝入。

  嚴格控油。更年期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調節血脂的作用減弱,往往會出現高血脂的狀況。因此,應該在平常的飲食中嚴格控油,並在控油基礎上多選擇含ω-3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

  攝入足量的維生素。應該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因為它可以幫助更年期女性增強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保證足量鈣元素的攝入。這主要是因為更年期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和骨鈣含量降低,容易引發骨質疏鬆等症狀。在飲食上,更年期婦女可以多吃牛奶、酸奶、豆製品等含鈣高的食品。值得提醒的是,食物中鈣磷比例達到1∶1時,能更加有效地促進鈣吸收。

  飲食要清淡。由於刺激性食物會加重更年期的特殊生理反應,所以更年期女性飲食要儘量清淡,同時禁菸、限酒,少飲濃咖啡。

  (大河健康報)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曼谷街頭的海南味
    泰國,在這個51.3萬平方公裡土地上生活的6800多萬人口中,有600多萬華人華僑,其中祖籍海南的華人華僑有150萬人左右。上千年來,他們乘坐船隻,沿著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在泰國紮下了根。  在曼谷生活的瓊籍華人華僑在融入當地社會與生活中時,也帶來了不少海南文化,兩種文化互相融合,衍生出一派散發著「泰香」的海南味。「泰籍海南味」,是曼谷不少街巷中真實的一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年紀輕輕為何「老掉牙」?
    海南日報記者走訪海南省口腔醫學中心和海南口腔醫院發現,中青年缺牙在口腔門診中同樣佔據了很大比重。  根據最新一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35歲-44歲中青年齲病(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患病率為88.1%,25歲至44歲的中青年人群中,每4人就有一人缺牙。  到底是誰在「謀殺」年輕人的牙齒?日常護齒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麥青汁能排毒養顏?
    根據商家的介紹,所謂的「大麥青汁」,是將長到20釐米-30釐米時的大麥幼苗打成汁或乾燥成粉,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號稱有排毒、養顏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儘管因濃重的草腥氣而口味不佳,還是有很多人將它強咽下肚。大麥青汁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就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
  • 海南日報數字報-日本侵略者對海南島的文化滲透
    本科開設的教學科目有日語、刑法、違警罰法、警察行政、一般衛生、犯罪搜查、情報收集、戶口調查、保甲制度、工作職務、禮儀、檢查、軍事訓練等;特別訓練科的教學科目則須經教務會議審議後,由警察訓練所所長親自製定。  第四,黎族教育  黎族是海南島的世居民族,他們雖然人數不多,但居住地區卻涵蓋海南島的廣大中部山區。
  • 海南日報數字報-高校圖書館開放不再羞答答
    為此,海南日報記者特地走訪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與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了解海南省主要高校的圖書館對外開放情況。  ■ 本報記者 徐晗溪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全面對外開放  針對社會民眾的呼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圖書館辦公室主任許文娟表示,高校圖書館發展自身的同時,應該有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圖書館對社會開放就是回報社會的一種體現,也是新圖書館規程提出的要求。
  • 海南日報數字報-總把新桃換舊符:且看春聯有講究
    文\本刊特約撰稿 金滿樓 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通訊員 王聘釗  過年總少不了貼春聯,對於春聯,中國人當然並不陌生,每到過年,家家戶戶總要將象徵著辭舊迎新、吉祥如意的春聯貼在家門口,節日氣氛由此變得喜慶而濃厚。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文獻的活目錄」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他久居臺灣,卻從未有一刻忘記海南故土,以特殊的方式,展露著赤子之心、桑梓情懷,他被人稱為「海南文獻的活目錄」,他叫王會均。這麼多年來,僅他捐給海大的圖書已近千冊。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文\見習記者 劉夢曉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陳美辰  數位化時代,微信已經成為「手機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至花甲老人,下至垂髫小兒,在暢享手機通訊便捷的過程中多少都會把玩兩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使船員是怎樣煉成的?
    ■ 本報記者 王黎剛  為了參加7月份開賽的2019至2020賽季克利伯環球帆船賽,海南日報女記者孫婧日前到達英國樸茨茅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那些「藏」在海南高校的博物館
    在海南,除了大家熟悉的公共博物館,海南高校博物館數量也不少,不僅免費對外開放,更有不少「看家」展品,如:三亞學院的相機博物館陳列了500餘臺不同時期的相機;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南海文化博物館承擔起部分公共博物館的社會職能;海口經濟學院博物館收藏展出種類豐富的瓊北地區火山石生產生活用具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椰子如何「長大長壯」
    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走訪多家椰子產品企業和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聆聽各界學者、專家和業內人士的聲音。  截至目前,全國99%的椰子樹分布在海南,海南椰子種植總面積有60餘萬畝,年產椰子約2.4億個,而我國每年需要從東南亞進口椰子約25億個,椰子產品加工原料基本依靠進口。  推廣種植椰子為何不順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所長王富有認為,一方面,一些地方管理不善,導致椰子低產;另一方面,未選用高產高效的椰苗,傳統椰子經濟效益不高。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海南島與馬來半島經濟、貿易往來也是由來已久,而有史料記載的事實是:大約在600年前就有海南人出使滿剌加國(今屬馬來西亞),300年前開始有海南人私訪馬來半島,將近200年前,有商船從海南島前往今馬來西亞檳城經商。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古風情話竹笠
    文/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特約記者 謝振安 王儀   通訊員 張琳 實習生 王歡歡  在海南,竹笠很常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厲兵秣馬再出發
    本報訊(記者郭景水)4月13日,光明日報在一版刊發報導《厲兵秣馬再出發——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二周年掃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檸檬躋身果中「貴族」
    文\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海南長年氣溫偏高,在街頭形形色色的飲品中,老鹽檸檬水無疑是最受歡迎的那一款
  • 海南日報數字報-漂洋過海育桃李
    但是,一戴上頭盔、騎上「小電驢」,他又顯露出幾分海南「島民」的氣質。「我來海南兩年多了,很喜歡這裡的風景和佳餚,尤其喜歡美味的芒果腸粉。」塞繆爾笑著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在生活中,塞繆爾略顯靦腆,一旦走上講臺就變得嚴肅認真起來。「塞繆爾講課邏輯嚴密、條理清晰,實用性、針對性都很強,他的課堂沒有『水分』。」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薯泥
    ■ 馬思源  海南的紅薯葉是一味蔬菜,碧綠綠的葉,水嫩嫩的梗兒,一拃多高,整整齊齊碼在菜架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職場「後浪」與英語的熱戀
    文 |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梅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出來啦。」6月2日早晨上班時,劉海瓊把一沓「熱騰騰」的中英文對照版《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精選60條》遞到同事毛瓊梅手裡:「一起學英語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高校迎來大批「00後」新生
    和「80後」「90後」相比,「00後」的開學季有何不同?他們對大學生活有什麼規劃?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00後」新生流行「空手到」  8月29日下午,海南醫學院校內快遞代收點前人頭攢動。不少「00後」大一新生與父母一起來領取包裹,裡面大多是衣服、被褥等生活用品。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成年女性掉頭髮有原因
    脫髮的原因很多,有脂溢性脫髮;血虛、血熱性脫髮;腎虛脫髮;遺傳性因素脫髮。秋冬季是掉頭髮的高發季節,一些地方反倒是春季乾燥引起脫髮,皮脂腺排洩興旺者毛髮易變脆、乾枯、折斷,還有紫外線影響,以及洗頭時掉頭髮。  醫學發現,許多掉發是現代社會造成的後果,除了工作生活節奏加快和競爭加劇,易使成年女性背負日益沉重的壓力,進而加速衰老(包括脫髮),還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