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你之名③|新增川籍起義將士熊正心:與朱德是同學,曾給周恩來做...

2020-12-22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記者 王國平

熊正心,四川江津人(今重慶江津),此次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新增的起義將士名錄之一。

對於他的認定,主要依據為一封餘增生給周恩來的信。

南昌起義時,餘增生是葉挺部七十三團的參謀長。南昌起義失敗後,餘增生離開部隊。

1927年12月22日,餘增生給周恩來寫信講述「汕頭失敗後的出走經過」。在這封信中兩處提到熊正心,而且都是以證明人的身份出現的。

另外,根據江津市委黨史研究室提供的資料顯示:

熊正心,四川江津人。1895年生。1918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在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旅法支部參加中國共產黨,在法國和同志們一起參加革命活動,被法國當局驅逐。黨組織安排他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歷時三年,在此期間和郎明欽結婚。1927年受黨的指示回國參加大革命。在全國總工會工人糾察隊任政治指導員,後任警衛團黨代表。

在汪精衛大肆屠殺的時候,周恩來親口告訴熊正心去九江開會,接著隨周恩來去南昌參加武裝起義,他負責起義軍的給養後勤工作。

後到廣州爭取建立革命根據地時作戰受傷,組織將他搶救轉移到上海。

莫斯科東方大學在1921年10月21日正式開學。當時旅歐支部向東方大學派遣的同批學員中,除熊正心外,還有朱德、劉鼎、邢西屏(徐冰)、武兆鎬、林修傑等人。朱德等人在1926年夏秘密回國。其他學員,大部分於1927年上半年回國。

「中共江津市委黨史研究室」的資料還顯示:

熊正心到上海後,從事地下革命鬥爭。主要任務是給周恩來做秘密聯絡工作。夫妻和一個兒子(熊明申)住在一起,黨組織指示把他家作為秘密聯絡站,周恩來就以我們兒子(原文如此)舅舅的名義來聯絡站布置工作。一些黨內文件也由周恩來同志交給熊正心,再有他轉遞給有關同志。

在艱苦鬥爭環境中,熊正心的彈傷惡化。1930年遵照黨的指示,夫妻二人轉移到四川,以教學為掩護,進行革命工作,熊正心邊工作邊治病,1940年春,熊正心在治療過程中被敵人暗下毒遇害犧牲。

江津解放後,夫人郎明欽向人民政府報告了此事,兇手被緝拿歸案,在押送途中畏罪投河自盡。

從文中「周恩來就以我們兒子舅舅的名義」一句來看,這份資料的主題內容應該是由熊正心的夫人郎明欽提供的。

郎明欽是四川地區早期的女共產黨員之一,於1983年逝世,根據當時《四川日報》的報導:郎明欽1901年出生,四川石柱縣人,1924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由四川省委派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6年轉入共產黨。1927年回國在武漢政府工作。大革命失敗後,在上海、四川等地作黨的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下與黨失去聯繫後,仍在教育崗位上繼續為黨、為人民做了有益的工作。

相關焦點

  • 朱德在南昌起義前後巧妙運作統戰關係
    朱德問金漢鼎:「鑄九,在這多事之秋,你有何打算?」金漢鼎毫不掩飾地回答:「我能有什麼打算?跟著朱培德幹呀!」聽了此話朱德勸道:「鑄九,江西這幫子人都是灰色的,不願革命了。我們去廣東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重振北伐大業吧。」對於朱德的好言相勸金漢鼎無動於衷,心事重重地說:「玉階兄,你剛來江西,這裡發生的一切你不甚了解。我看,凡事謹慎一點為好!」顯然,金漢鼎拒絕去廣東,朱德感到無話可說了。
  • 揭秘哪位國民黨將領曾幫助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
    1926年春天,範石生向當時主持中共廣東區委軍委工作的周恩來提出要求,請他派得力政治骨幹到16軍,幫助建立政治工作機構,開展政治工作。周恩來欣然答應,馬上通過黃埔軍校的政治教官王懋庭(又名王德三),將在廣州的雲南籍共產黨人趙貫一(趙薪傳)、王振甲(王西平)、韋濟光、夏崇先、馬季唐、饒繼昌、李靜安、向鎮弼以及廣西人餘少傑等派入範部,建立了黨組織,組成第16軍政治部。
  • 延安時期朱德六十大壽: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寫賀詞
    中共中央及各中央局,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林伯渠、劉伯承、鄧小平、賀龍、聶榮臻、葉劍英等為朱德六十大壽題詞、撰文、致電,以示祝賀。 毛澤東的題詞是:「朱德同志六十大壽人民的光榮」。 劉少奇的題詞是:「朱總司令萬歲」。
  • 專訪周恩來侄子周秉和 起義受阻 伯父堅定地說「還是幹」
    開篇語    中國江西網訊 當八一起義紀念碑碑文再一次染上滾燙的金黃,當建軍雕塑廣場上的「將士」孔武有力撲面而來,當「南昌艦」已駛入永久駐泊點……我們翹首期盼的紀念日,日益臨近。    九十年前,周恩來不懼共產國際的指責拍案而起,堅持八一起義「還是幹」;九十年前,朱德在天心圩振臂一呼「黑暗是暫時的,我們也會有我們的1917年」——這力挽狂瀾的勇氣和堅如磐石的信念迸發出無窮的力量,成為一支勢不可擋的鋼鐵洪流。    就是這股鋼鐵洪流帶著當時的中國衝破迷霧,絕處逢生;也正是這股洪流,讓中華民族衝上了從未有過的高度。
  • 周恩來骨折帶孫維世去蘇聯 朱德之女曾成德囚徒
    岸英(前排右一)與國際兒童院同學合影  6人少兒團  939年的8月末,因為眾所周知「坐騎受驚事件」,周恩來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決定由鄧穎超陪同他赴蘇聯醫治。  他們離開延安的日期定在了8月27日,臨行前夕,陳昌浩突然對陳祖濤說:「我想帶你去蘇聯。明天來的要是架大飛機,我就帶你一起走;要是小飛機,你就乘汽車、火車去蘇聯。」  第二天一早,父親就騎著馬帶著他去了楊家嶺。陳昌浩把帶兒子赴蘇的想法告訴了毛澤東,得到了毛澤東的首肯,陳祖濤還記得毛澤東當時還找出幾枚銀元,給了父親。
  •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冀朝鑄逝世,曾擔任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
    據澎湃新聞消息,我國著名外交家、聯合國原副秘書長冀朝鑄於4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冀朝鑄曾擔任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的翻譯,並見證了朝鮮停戰談判、中美建交談判等歷史性時刻。1954年1月,我方代表團根據冀朝鑄的表現為他記了三等功,頒發了立功獎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授予他三等功勳章一枚。冀朝鑄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我把勳章掛在胸前的時刻,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時刻之一。」
  • 朱德嫡孫朱和平談長徵:國家強大首先是理想信念強大
    作為紅軍總司令,朱德對長徵貢獻卓著 「如果我們把長徵看成一部偉大的遠徵,這個遠徵是無數紅軍將士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有很多的關鍵一步。」朱和平談到,在戰略層次上,在中國革命最為危險、最為緊迫緊要的關頭,當時的中革軍委主席、紅軍總司令朱德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 井岡山會師,毛澤東找人連夜趕做灰布軍裝,只為見大名鼎鼎的朱德
    南昌起義時的朱德 [資料]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資料] 井岡山會師時,毛澤東找人連夜趕做灰布軍裝,只為會見大名鼎鼎的朱德 朱德,新中國十大元帥之首但除了井岡山的那根「朱德扁擔」,一些人對總司令便知之不多,也許更不會知道1928年4月朱、毛井岡山會師時,心情興奮的毛澤東特地換下穿慣的長布衫,找人連夜趕做灰布軍裝,只為能夠穿戴整整齊齊,會見大名鼎鼎的朱德。 肖克將軍回憶井岡山鬥爭時說,朱德在部隊中有很高的威信,部隊對朱德帶點神秘式的信仰。
  •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張申府:周恩來朱德的入黨介紹人
    文中描述,張申府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周恩來與朱德的入黨介紹人。現對文章摘編如下: 1922年,左起為趙光宸、周恩來、劉清揚和張申府,於德國柏林萬賽湖遊船上合影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 周恩來和朱德的入黨介紹人 張申府在當時首次向國人介紹了羅素
  • 周恩來譯員冀朝鑄:紅牆翻譯的傳奇背影
    「冀朝鑄是外交部翻譯圈的標杆和榜樣。」曾擔任外交部翻譯室主任、出任過中國駐紐西蘭和比利時大使的張援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張援遠1972年進入外交部實習,在食堂第一次見到身材高大的冀朝鑄。當時外交部存在英音和美音之爭,冀朝鑄是為數不多說一口漂亮美音的人,學英音出身的張援遠非常喜歡,深受影響,自己也說了一輩子的美音。
  • 毛澤東周恩來等書法一覽:字如其人 才華了得
    下面,請跟小編一起從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胡適、梅蘭芳的書法作品中,欣賞他們的性格魅力。 在革命年代,他多次為部隊題字,每次題字,點畫如長槍大戟,運筆峻拔,勢不可擋,而對將士和人民給予極大的鼓舞。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的書法風格向外柔內剛、柔以抒情的方向發展,呈現出淡雅之風,喚起人們的愉快、向上、平和之情,給人無限的美的享受。 毛澤東書法欣賞:
  • 朱德舊居陳列館暫停開放,瀘州還有這些愛教基地等你打卡
    >8月11日起,瀘州市江陽區況場朱德舊居陳列館因改造工程需要閉館施工。另外,新增的英名錄牆位於面向紀念館的左側,記錄了我市2202名英烈的名字等。1926年12月,為配合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中國共產黨重慶地方執行委員會在楊闇公、朱德、劉伯承、陳毅、吳玉章等無產階級革命先輩的領導下,四川瀘州、順慶(今南充)地區獨立領導和策動部分四川軍閥部隊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即瀘順起義這一歷史事件。
  • 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
    「申城智囊與新中國70年」④95歲的他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當年從上海江灣機場駕機起義,朱德、聶榮臻接見他 文/王海燕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駕機起義上觀新聞:駕機起義前,您曾是國民黨空軍少尉,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與中共取得聯繫的?王凡:其實在我們駕機起義的前一年,也就是1948年春天,中共地下黨就和我們取得了聯繫。
  • 朱德:文能「竹戰」拖頑將,武能一線打衝鋒,南下首克錢大鈞
    鑑於國內鬥爭形勢以及實際工作需要,此時正在蘇聯進修的朱德接到命其回國的信息,由於當時的交通工具落後以及各種勢力掣肘,待朱德回到國內時,已是北伐軍勝利進軍之時。 1927年7月,中央決定發動南昌起義,創建自己的軍隊,並派出周恩來親臨武昌負責和領導本次起義。
  • 朱德同志是如何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八一南昌起義中擔當什麼角色?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授予十大元帥軍銜勳章典禮,毛澤東主席頒布命令狀,授予朱德等十人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元帥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國的革命立下赫赫戰功,可以說授予元帥軍銜當之無愧。元帥之首朱德是如何加入中國共產黨的?
  • 為反抗屠殺政策,朱德南昌起義建功,率先打響武裝反抗第一槍
    朱德到南昌工作,有著特殊的便利條件。那時,駐紮在南昌、九江、吉安、進賢一帶的是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朱培德部。第三軍是雲南部隊。這年一月初召開的北代軍軍務善後會議後,第三軍編為北伐軍總預備隊。朱德同這支滇軍部隊的高級軍官們有著根深的歷史關係。總預備隊總指揮朱培德和師長王均、金漢鼎都是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同班同學,以後又長期在滇軍共事,交誼很深。朱德還有一些舊部和老同事也在這支部隊裡。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農民起義時期的錢幣
    《水滸傳》在中國大陸曾被歸類為農民起義小說。它以著名的一次農民起義為原型。 農民起義通常是指由流民無產階級發動的武裝反對統治階級的運動。
  • 103歲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去世 曾參與臺兒莊血戰
    12月1日下午,曾在抗戰中成為日偽軍「噩夢」的川籍抗戰老兵李聖言,走過人生的第103個歲月後,在成都安詳離世。「今後再沒有人可以那樣鏗鏘有力地講抗戰故事了。」在四川眾多關心抗戰老兵的志願者眼中,李老雖年過百歲,但身體健朗,常常把拐杖往身前一杵,於聲調起伏之間,呈現出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抗戰往事。
  • 開國將帥那麼多,為什麼朱德的大名,能夠位列元帥第一?
    一、建軍大業:從此,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裝1946年11月30日,在慶祝朱德同志60歲壽誕的時候,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後改為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向他表示祝賀,並說:「全黨中你首先和毛澤東同志合作,創造了中國人民的軍隊,建立了人民革命的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寫下了新的紀錄。
  • 永遠高揚的旗幟——訪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南昌7月31日電 題:永遠高揚的旗幟,奔流不息的血脈——訪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  新華社記者 樊永強、賴星  1927年,賀龍主動選擇並跟定中國共產黨,率領包括三千湘西子弟兵在內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開赴南昌參加起義……  八一建軍節前夕,南昌起義總指揮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曉明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