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骨折帶孫維世去蘇聯 朱德之女曾成德囚徒

2020-12-27 搜狐網
岸英(前排右一)與國際兒童院同學合影

  6人少兒團

  939年的8月末,因為眾所周知「坐騎受驚事件」,周恩來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決定由鄧穎超陪同他赴蘇聯醫治。恰好陳昌浩亦因久治不愈的嚴重胃病難於正常工作,中央決定也讓他到蘇聯診療。

  他們離開延安的日期定在了8月27日,臨行前夕,陳昌浩突然對陳祖濤說:「我想帶你去蘇聯。明天來的要是架大飛機,我就帶你一起走;要是小飛機,你就乘汽車、火車去蘇聯。」

  第二天一早,父親就騎著馬帶著他去了楊家嶺。

陳昌浩把帶兒子赴蘇的想法告訴了毛澤東,得到了毛澤東的首肯,陳祖濤還記得毛澤東當時還找出幾枚銀元,給了父親。

  當天降落在延安機場的道格拉斯飛機,有24個座位。陳祖濤可以和父親同行了,同機還有一位時任陝甘寧邊區黨委書記高崗的兒子,學名高毅,小名老虎。

  由周恩來撫養的烈士孫炳文的女兒孫維世,夾在送行的行列中。有人對她開玩笑說:你也跟著一起去蘇聯吧。沒想到這一個玩笑竟讓孫維世動了心,她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周恩來。周恩來說:這事得由毛主席批准。有人隨即牽來了馬,她騎上就奔楊家嶺而去。一會兒,她綻著笑靨回來了,顯然是毛澤東同意了她的請求。

  當送行的人紛紛走下飛機的時候,跟保姆一起上了飛機的陳伯達之子陳小達,突然放聲大哭起來,無論如何不肯下飛機。他的小名也叫老虎,虎威發起來還真沒人馴服得了。看著束手無策的陳伯達,周恩來說,既然這樣,就和我們一起走吧。

  就這樣,飛機載著周恩來夫婦、陳昌浩及孫維世、陳祖濤、高毅、陳小達四個小夥伴,在人們的目送中消逝於天際。他們先在甘肅省的蘭州做了停頓,劉少奇的兩個孩子也已經中共中央同意送往蘇聯,先期等候在了這裡。於是,4人的少兒團中,又加入了劉允斌、劉愛琴兄妹。

  現如今,一同前往蘇聯的6位少兒團成員,只剩下了劉愛琴、陳祖濤、高毅3 人。「我們每年都要聚一次,只慶幸我們還活著。」  

國際兒童院

  6人少兒團抵達莫斯科,除了年紀稍長的孫維世依自己的意願去學藝術外,其他5人都進了在國際兒童院。國際兒童院,是赤色國際救濟會創辦的,收養的都是各國共產黨、工人黨領袖和著名左翼政治家的孩子,據當時的統計有200多人,包括世界31個民族,各種膚色的都有,例如西班牙共產黨書記伊巴露麗的孩子、巴西共產黨領袖卡洛斯·路易斯·普雷斯捷斯的孩子等。美國共產黨總書記鄧尼斯的孩子季莫菲耶夫,和陳祖濤是同班同學,他們後來成為很要好的朋友。

  陳祖濤說在國際兒童院的中國孩子的構成可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烈士子女,如蔡和森和向警予的孩子蔡博、蔡妮,羅亦農的兒子羅西北,蘇兆徵的兒子蘇河清,張太雷的兒子張芝明,趙世炎的兩個兒子趙令超、趙施格等。

  二是當時中共高層領袖的孩子,如毛澤東的長子、次子毛岸英、毛岸青,劉少奇的長子、長女劉允斌、劉愛琴,朱德的女兒朱敏,還有陝甘寧根據地最高領導人林伯渠、高崗的子女等。

  三是中共幹部在蘇聯生兒育女後,留在那裡的孩子,如博古的女兒秦吉瑪,張聞天和蘇聯妻子戈爾彬斯卡婭的兒子等。這些孩子一點中文都不懂,更沒受到過絲毫中國文化的薰陶。

  到蘇聯後不久,陳祖濤他們就都轉入了蘇聯國籍,享受蘇聯國民的待遇。外國公民轉成蘇聯國籍,這在當時是件很難的事情,但這批兒童很特殊,蘇聯最高當局都清楚這批兒童的情況,轉國籍據說是經過史達林親自籤字特許的。

  由國際兒童院管理的孩子,年紀大的已經十六七歲,像中國的毛岸英、蘇河清、蔡博……而小的只有四五歲。小的在兒童院養育;大的在附近的學校就讀。  

戰火與土豆

  剛幸福了不到兩年,希特勒就撕毀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閃擊戰。德軍兵鋒直逼莫斯科城下,並揚言要到莫斯科城裡過聖誕節,陳祖濤他們很快就嘗到硝煙籠罩下的殘酷。

  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地處莫斯科西北,距離戰場比莫斯科城還近,而且附近有機場,成天飛機飛起飛落,飛機和炸彈的轟鳴終日不斷。

  戰爭一開始,特別是進入緊張膠著狀態後,原有的正常秩序就都被打亂了。蘇聯最高層的注意力在戰爭,彼時的口號就是:一切為了前線!孩子的生活、教育的照料,不可能再像和平時期那樣體貼入微。以往國際兒童院的主管上級是共產國際,1943年共產國際取消了,主管上級轉為蘇聯的紅十字會。紅十字會能力有限,只要能維持孩子們的生命。

  除了吞噬生命的戰火外,陳祖濤他們更深切和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的,是生活必需品的匱乏。昔日蘇聯政府的溫飽保障沒有了,配給食品對正在發育期的孩子明顯不足,匱乏的補充和一些生活必須品的採集,只能靠孩子們自己的雙手面向黑土背朝天地索取。

  在伊萬諾沃,做飯和取暖都燒劈柴。此刻,劈柴全要靠孩子們自己伐木,自己劈成合適的柴塊。孩子們在學校附近開荒整地,種上了被視為蘇聯當家菜的胡蘿蔔、大白菜;在離學校較遠的地方,種植了大片土豆。因為路途遠,到那裡勞動都是乘坐馬車往返。

  整個戰爭期間,孩子們大多數時間就靠土豆果腹。在地邊,用洋鐵皮水桶,把剛從地裡刨出來的土豆放在裡面煮熟,就像人們在《列寧在1918》電影裡看到的那樣,把皮一剝,在上面撒點鹽,便大嚼起來。

  「即便是土豆,也不是可以敞開肚皮吃的。和我年紀差不多的一批孩子,像蔡博、郭志誠、趙施格等等,個子都在一米六多一點。我的父親是一米八幾的大個子,而我只有一米六四。為什麼?因為我們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卻嚴重地缺乏營養,長期吃不飽。可我們畢竟活下來了,是土豆救了我們的命。」陳祖濤說。


   《紅櫻桃》與朱德之女、張聞天之子

  20世紀末公映的電影《紅櫻桃》,是由也曾留蘇的葉挺之子葉正明的兒子拍攝的,傳說電影主人公是根據朱德女兒朱敏的經歷為原型創作的,但電影畢竟是藝術,虛構的成分太多,和朱敏的實際經歷相差很大。

  朱敏在衛國戰爭前,和毛澤東的女兒李敏、羅亦農的兒子羅西北、原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王一飛的兒子王繼飛三個人一起來到伊萬諾沃國際兒童院的。

  他們到達以後,國際兒童院對他們做了非常仔細的身體檢查。當時發現朱敏患有肺病,一位老醫生建議把她送到蘇聯最好的肺病療養院進行治療。這所療養院在莫斯科西南面,那裡有很大的樹林,空氣很好。

  然而,朱敏剛到那裡不久,蘇德戰爭就爆發了,德軍的閃擊戰一下就把那所療養院佔領了。療養得好好的朱敏瞬間成了德國人的囚徒,被押送到科尼塞爾半島的勞動營當童工。

  當被俘之際和在勞動營當勞工的歲月裡,朱敏表現得很機警,始終沒有暴露自己是中共領袖後代的身份。陳祖濤回憶說:「後來我對她說你當時還真有主見,一直沒有暴露自己。她對我說她當時並沒有想得那麼複雜,而且確實嚇壞了。」

  類似朱敏的這種特殊情況,聯共中央大概是得到有關部門的匯報,所以1944年以後,蘇聯紅軍打出國境,當時的聯共中央書記、原共產國際的執委會主席季米特洛夫,立即提議派人員去前方尋找在戰爭中失蹤的中共領袖的孩子。當時被點名的有兩個孩子:一個是朱敏;一個是張聞天和戈爾彬斯卡婭生的孩子,他也是在療養院被德軍擄走的。

  陳祖濤回憶說:由聯共中央派出的一位高級軍官,在德佔領區把朱敏和張聞天的孩子都找到了。當德軍被擊潰後,被擄到國外的蘇聯戰俘、勞工,都急於返回自己的祖國,他們紛紛從集中營、勞動營跑出來,自發地往蘇聯走。

  德軍剛剛潰逃後的地區,都處於十分混亂的狀態,根本沒有什麼運送旅客的火車、汽車,幾乎所有急於歸國的人都靠步行。那位大校帶著朱敏和張聞天的孩子,也只好徒步跋涉。

  一天,行進中的他們遇到了德軍的飛機轟炸,人群為躲避轟炸四處逃散。待飛機飛走後,大校找到了朱敏,而張聞天的孩子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大校只好帶著朱敏一人回到兒童院,張聞天的孩子從此下落不明。

  1951年,張聞天繼王稼祥出任駐蘇聯大使後,陳祖濤曾在他身邊當過翻譯。張聞天將自己蘇聯前妻的名字告訴了陳祖濤,並提供了一些可能尋找到自己孩子的線索,希望陳祖濤幫助他尋找自己的孩子。

  根據張聞天提供的線索,陳祖濤通過各種渠道打探尋找,終於找到了張聞天的蘇聯前妻戈爾彬斯卡婭。她居住在柳克斯高級公寓。當時她是軍醫,被授予大校軍銜。陳祖濤向她詢問了她兒子的情況,並說張聞天一直惦記著他們的孩子。

  戈爾彬斯卡婭對陳祖濤說:「哎呀,別提了!我找自己的孩子已經找了許多年了,從1944年到現在,在國外所有戰爭期間有蘇聯被關押人員的地方,我都託人找遍了。因為臨近戰爭結束的時候,同盟國出兵歐洲大陸戰場,各個國家都有佔領區,英國的、美國的……戰俘、勞工被不同的佔領軍當局管轄,找起來真是很費勁吶!我通過各種關係幫助尋找,都沒有找到。我估計可能是在那次轟炸中被炸死了,沒有希望了。」

  陳祖濤把從戈爾彬斯卡婭那裡聽到的情況告訴了張聞天,他聽了嘆息一聲,流露出很遺憾的神情。

  據《往事口述實錄:特別經歷》(來源:武漢晚報)

(責任編輯:張勇)

相關焦點

  •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張申府:周恩來朱德的入黨介紹人
    文中描述,張申府是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周恩來與朱德的入黨介紹人。現對文章摘編如下: 1922年,左起為趙光宸、周恩來、劉清揚和張申府,於德國柏林萬賽湖遊船上合影 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之一 周恩來和朱德的入黨介紹人 張申府在當時首次向國人介紹了羅素
  • 鑄你之名③|新增川籍起義將士熊正心:與朱德是同學,曾給周恩來做...
    1918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3年在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旅法支部參加中國共產黨,在法國和同志們一起參加革命活動,被法國當局驅逐。黨組織安排他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歷時三年,在此期間和郎明欽結婚。1927年受黨的指示回國參加大革命。在全國總工會工人糾察隊任政治指導員,後任警衛團黨代表。
  • 周恩來養女在文革中慘死:赤裸躺地 頭插長釘
    資料圖:周恩來鄧穎超與孫維世(中)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中,社會上曾有一個傳聞,說是江青、葉群一伙人將周恩來的養女迫害死了。  周恩來的養女到底是誰?為什麼江青、葉群要將她迫害致死呢?我急匆匆地跨進人流,湧過大街,朝著前面不遠處的一座大樓走去。  這是上海一家著名的醫院,我要找的是一位正在這裡住院的老人,他叫王文正。
  • 延安時期朱德六十大壽: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寫賀詞
    編者按:《人民政協報》發表文章《延安時期不尋常的祝壽活動》,文中記述,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六十歲誕辰,中共中央及各中央局,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為其六十大壽題詞、撰文等,以示祝賀。
  • 1964年,周恩來最後一次訪問蘇聯,總理為什麼會甩袖而去?
    1964年11月,蘇聯按照慣例舉行十月革命的閱兵式。在閱兵式開始時,人們意外發生了中國代表團的身影。周恩來總理和賀龍元帥更是直接站在了觀禮臺上,似乎昔日的中蘇同盟又回來了。但就在當天晚上的慶祝晚宴上,卻發生了天大的意外,最終周總理甩袖而去。在此之後,中蘇關係越來越差,甚至發生了一系列的邊境械鬥事件。
  • 周恩來秘密訪問蘇聯與史達林主要商談了什麼?
    同日,毛澤東致電史達林,告之中國已決定用「志願軍名義派一部分軍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朝鮮同志。」同時請求蘇聯政府對中國提供武器裝備援助。10月3日中午,朝鮮首相金日成召見中國駐朝鮮大使倪志亮,面談了朝鮮的危急形勢,並稱恐非請中國援助不可。倪志亮當天下午將此情況電告周恩來、聶榮臻等。
  • 朱德在南昌起義前後巧妙運作統戰關係
    歷經艱難曲折,把中共培育的南昌起義精華保存下來,發展壯大,帶上了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開闢了人民革命武裝鬥爭奪取政權的光輝道路! 與朱培德再度合作 1926年底,四川軍閥楊森以防止部屬被「赤化」為名,將朱德「禮送」出境。
  • 她拒絕了林彪的猛烈追求,中國第一位女導演——她是誰?
    她就是——孫維世,被稱為「紅色公主」,周恩來的乾女兒。1968年被江青以「特嫌」罪名,逮捕入秘密看守所,最後被活活打死。抗日戰爭爆發那年,16歲的孫維世申請去延安,因年齡小而被拒絕,無措的她站在門口掉眼淚,正巧周總理回來,問清情況後才知道,這個小姑娘原來是早年犧牲戰友——孫炳文的女兒。和妻子鄧穎超商量後,認了孫維世為養女,並把她接到他們身邊學習。
  • 朱德嫡孫朱和平談長徵:國家強大首先是理想信念強大
    朱和平介紹說,1934年9月1日至3日,朱德在福建和江西交界的溫坊(現名文坊),率部打掉蔣介石嫡系李延年部隊4個師19個團當中的兩個師10個團,消滅4000多敵人,繳獲大量的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此外,紅軍長徵前,朱德和周恩來同志對國民黨軍閥陳濟棠做了統戰工作。長徵出發時,陳濟棠按雙方協議讓開大路40裡,中央紅軍順利突破第一道封鎖線。
  • 五十年前周恩來訪蘇秘事
    (《福建黨史月刊》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64年10月16日,世界上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二是蘇聯赫魯雪夫下臺,周恩來後來戲稱是中國用原子彈送瘟神。
  • 周恩來因何被稱為中國的總管家?
    但「總管家」不可以用來指稱毛澤東,不可以用來指稱劉少奇,也不可以用來指稱朱德。我寫過一本名為《中國的總管家周恩來》的書,1996年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很受讀者歡迎。但我的那本書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即內容不夠全面。寫那本書時,為了避免同其他寫周恩來的書內容上重複,主要是從經濟工作方面去寫的。
  • 1968年黃永勝「恐嚇」朱德:不服氣就看劉少奇的下場
    看清了陰謀家的嘴臉,朱德也有了面對更加嚴峻形勢的思想準備。  1968年12月,中央召開籌備九大的八屆十二中全會,朱德自然在參加之列。但當朱德看到主席臺上坐著江青、葉群之流時,表情更加凝重起來。進入分組討論後,朱德很快便成為「左派」的圍攻對象。「朱總司令,你在井岡山是怎麼反毛主席的?
  • 朱德彌留之際囑咐李先念 一句話改變國人命運
    1976年的分分秒秒,對於朱德都是那麼寶貴。他好像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聽勸告拼命地工作。  最後一次賦詩酬唱毛澤東  1976年元旦前夕,康克清帶上家人把朱德從醫院接回家中。  元旦這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送了毛澤東新發表的兩首詞。第一首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第二首是《念奴嬌·鳥兒問答》。
  • 揭秘哪位國民黨將領曾幫助朱德毛澤東井岡山會師?
    範石生與朱德的交情更是非比尋常,早在雲南講武堂同學時他們就結下金蘭之交,正如朱德所說:「我們始終心心相印。」1926年7月中旬,朱德由蘇聯回到上海。7月下旬,黨組織派朱德前往四川萬縣,以國民政府代表的身份去四川做軍閥楊森的統戰工作。從此時直到8月上旬這段時間內,朱德約範石生到上海,他們秘密地會見了一次。
  • 朱德:文能「竹戰」拖頑將,武能一線打衝鋒,南下首克錢大鈞
    鑑於國內鬥爭形勢以及實際工作需要,此時正在蘇聯進修的朱德接到命其回國的信息,由於當時的交通工具落後以及各種勢力掣肘,待朱德回到國內時,已是北伐軍勝利進軍之時。中央見此,便給身處南昌的朱德同志發去一封密電。
  • 周恩來僅有的一次用英語罵人,還怒拍桌子,到底是何人讓他憤怒?
    周恩來總理給世人的印象是謙謙君子,他為人謙善,溫潤如玉,並且擁有超人的智慧,在各大場合從容不迫,軒昂自若。罵人這種比較失禮的舉動,似乎不會發生在周恩來身上,但周恩來曾經對一位外國人破口大罵,罵的還是英語,到底是何人何事讓他大發雷霆呢?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孩子們(組圖)
    「有本事打日本鬼子去!」軍警不理睬眾人。突然一聲驚雷似的吼聲:「不許打人!」軍警回頭一看說:「你是什麼人,敢來管閒事?」「我是周恩來!」軍警一聽,連說:「對不起,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周恩來命令道,「向這孩子道歉,賠償他的損失!」「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