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作家劉震雲到訪巴黎七大孔子學院
新華網巴黎10月24日電(王詩聰)中國著名作家劉震雲24日下午到訪巴黎七大孔子學院,與廣大漢學愛好者和孔子學院師生共同觀賞了由其作品改編的電影《一九四二》,並在放映結束後與觀眾交流。
-
延魯武校:著名作家、編劇劉震雲蒞臨少林延魯教育集團,為新電影...
著名作家、編劇劉震雲一行蒞臨少林延魯教育集團,為電影《風華正茂的我們》挑選武術演員。集團創辦人釋延魯及全校師生對劉震雲一行來訪表示熱烈的歡迎。作為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劉震雲獲得過茅盾文學獎和眾多國際文學獎項,作品被翻譯成20多個語種出版。他的眾多作品,都被改編成了知名影視作品,包括《手機》、《溫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一句頂一萬句》等。
-
劉震雲:一個數學特棒的文學家
四句詩裡面有三個結構,一個是他在蜀地,洛陽的妻子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說不知道。而巴山的狀況是秋雨連綿,池水不斷上漲。他特別期待在洛陽跟妻子一夜一夜說話,說的正是現在巴山夜雨的生活境況和心情。一個現在時,一個將來時,將來想說的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妻子已經去世了。他想像妻子還在洛陽,還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從文學結構上講,這二十八個字是非常偉大的。
-
「吃瓜群眾」劉震雲:「我不是個幽默的人」
□本報記者肖姍姍 暌違5年,著名作家劉震雲推出新作《吃瓜時代的兒女們》。用網絡熱詞做標題,劉震雲這次的「玩笑」開得更接地氣。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小說20萬字,前言就有19.7萬字,「因果」落在最後3000字的正文裡。整個內容比《我不是潘金蓮》更熱鬧,4個素不相識的人,你方唱罷我登場,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穿越大半個中國打著了……11月1日,劉震雲新書發布會當天,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這位總是讓人笑著思考的作家一邊自嘲「我也是吃瓜群眾」,一邊強調「我不是個幽默的人」。
-
劉震雲:吃瓜能有多快樂
[摘要]著名作家劉震雲的最新力作《吃瓜時代的兒女們》11月1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在接受騰訊文化採訪時,劉震雲將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荒誕小說,視為自己「最幽默的一部小說」。騰訊文化:請用幾句話,介紹一下你新書的內容。
-
《劉震雲小說思想論稿》沒有序言的後記
作者訪談劉震雲本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完成的。我的博士論文原題為《存在的焦慮與解脫——劉震雲小說論》,結構上並無大的改動。於是我開始大面積的作品閱讀,讀到了大部分河南知名作家的作品,閱讀的過程中我發現個人比較喜歡的作家有閻連科、劉震雲、劉慶邦、李佩甫等。
-
著名科普作家、《中國農村科技》雜誌社原社長袁清林去世
著名科普作家、《中國農村科技》雜誌社原社長袁清林去世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06-01 20:25 來源:
-
著名作家張賢亮去世 首提「私有制萬歲」
張賢亮張賢亮曾寄語人民網網友:一個熱愛祖國的人首先是熱愛自己家鄉的人。 人民網銀川9月27日電2014年9月27日中午,著名作家張賢亮因癌症晚期,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8歲。曾三次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1980年的《靈與肉》、1983的《肖爾布拉克》、1984的《綠化樹》),多次獲得全國性文學刊物獎,有9部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搬上銀幕(《牧馬人》、《黑砲事件》、《肖爾布拉克》、《龍種》、《異想天開》、《我們是世界》、《男人的風格》、《老人與狗》、《河的子孫》);作品譯成33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成為中國新時期以來的作家之一,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美國《紐約時報·書評》、《時代周刊
-
劉震雲:"80後"必須要做到不寫錯別字
劉震雲長篇小說《一句頂一萬句》描述的就是這樣一種中國式的孤獨感和友情觀。新書將於3月24日(下周二)上市,日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劉震雲批評了一些自詡「知識分子」的作家,認為憐憫和「暴力乞討」式的寫作,與勞動大眾無關。而談到在電影《我叫劉躍進》和《桃花運》中的客串表演,劉震雲笑說,「連我媽都說不靠譜」。
-
薦讀 | 那個惹惱了崔永元的劉震云為什麼不說話?
——題記:我們從未否認劉震雲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作家之一,然而,人性終歸是複雜的,面對一地雞毛,潘金蓮也覺得自己不是潘金蓮!1958年的5月,劉震雲生在河南延津的一個小村莊裡。劉震雲是這個家裡的老大,跟所有家庭一樣,他有著老大們特有的沉默、堅韌、深藏不露。在隨後的幾年裡,父母又給他添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
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年收入曾與餘秋雨僅差200萬,享年73歲!
河南日報消息,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北京去世,享年74歲。在2006年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中, 二月河以1200萬元的年收入排名第二,與排名第一的餘秋雨僅差200萬元。相關資料顯示,二月河本名為凌解放,是山西省昔陽人,是河南省優秀專家,也是一名著名的歷史小說家。
-
莫言帶劉震雲閒庭信步,只可惜開會的幾位大作家字有點醜
這部紀錄片分為6集,講的是莫言、賈平凹、劉震雲、阿來、遲子建和畢飛宇六位作家的故鄉情結。而該片改檔,被認為與最近一段時間來劉震雲老師遭遇的某些評論有關。不過,8月14日,貴州媒體方面公布了一組莫言老師帶著作家劉震雲閒庭信步的圖片。這組圖片中,老莫帶著老劉款款而來,莫言更是伸展胳膊,兩人齊頭並進,尤其莫言甩開臂膀,讓人看到中國文學的力量。
-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劉震雲教授獲頒「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4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劉震雲被法國文化部授予「法蘭西共和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勳章」,以表彰他的作品在法文世界產生的影響。當晚,法國駐華大使館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舉辦劉震雲教授的文學之夜暨授勳儀式。法國駐中國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 代表法國文化部向劉震雲教授頒發榮譽勳章和證書。
-
劉震雲:很遺憾我的作品沒翻譯成葡語
劉震雲操著難掩一絲河南腔的普通話說,前年他在巴西碰見了一位漢學家。這位漢學家稱很喜歡閱讀他的作品,並想將他的作品翻譯成葡語,但很不幸他去年去世了。 對此,劉震雲感到非常遺憾,表示只能等待另外一個人和時機的出現。 對於本屆論壇「文學的想像與視野」主題,劉震雲覺得「特別好」。在他看來,文學的想像要大於生活,文學的視野要比人們日常生活中眼睛看到的視野更寬更深。
-
從「說不完」到「沒話說」,劉震雲說透了中年婚姻危機的尷尬真相
電影《一句頂一萬句》劇照上述情節出自作家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劉震雲,當代文壇享有盛譽的作家之一。他從1987年發表短篇小說《塔鋪》開始進入了大眾讀者的視線。著名評論家摩羅這樣評價《一句頂一萬句》:「洗盡鉛華,返璞歸真,筆觸始終緊貼苦難的大地和賤如草芥的底層人群,結構單純而內容豐富,命懸一線而盪氣迴腸,主人公常常走投無路而又一直勇往直前。這是劉震雲迄今最成熟、最大氣的小說」。
-
美著名體育題材作家弗蘭克·戴福德去世
美國著名體育題材作家弗蘭克·戴福德(圖左)與歐巴馬(圖右) 時光網 美國著名體育題材作家、體育記者、評論員弗蘭克·戴福德於當地時間28日在西嶼去世,享年78歲。 弗蘭克·戴福德,美國著名體育記者,曾擔任《體育畫報》主筆,他還是一位小說家,代表作品《四分鐘》、《愛到最高點》等曾被搬上銀幕,其中《愛到最高點》由丹尼斯·奎德、傑西卡·蘭格主演,評價不錯。
-
劉震雲嘲諷莫言,給王朔挖坑險些鬧翻,馬未都:他們都不是正經人
劉震雲當兵時,與外祖母、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合影,我也有可能跟我表哥一樣,會是建築工地一個搬磚的。高考,就是把人往不同的方向提供了一個可以改變的基礎。」在畢業之後,劉震雲被分配到了《農民日報》工作。他把自己1978年參加高考的經歷,求取功名之時所經歷的親情、友情、愛情,寫進他的第一篇小說《塔鋪》,從這以後開啟了文學之路。
-
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寫作的幽默,得把詞語剔去
對劉震雲來說,這些來自國內外的評語一直是他寫作時努力的方向。近年來,除了作家、編劇,「段子手」成為了劉震雲的「新頭銜」。在8月26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活動中,劉震雲再次「金句」頻出,與現場的讀者進行了一次幽默而又富含哲理的對話,讓人捧腹,又引人深思。說寫作、談電影、聊智慧……為大家梳理近年來劉震雲在媒體報導中的多段精彩對話,感受下劉震雲如何用「一句頂一萬句」。
-
劉震雲:我們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作家劉震雲在北大國發院2017屆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2017年7月1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2017屆畢業典禮在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北大國發院邀請到著名作家劉震雲,為今年的畢業生做畢業主題演講。北大求學時期的劉震雲大食堂最大的驚喜不是你排隊買到了鍋塌豆腐,而是當你排到的時候,你是最後一個買到的。到最後了,盆裡面的湯湯水水,大廚一下子倒到你碗裡。最悲催的是你前面一個同學買到,到你這兒沒了。
-
劉震雲:上沒上過北大 我一下就能看出來
他在萬眾期待中登臺,您期待見到的,是一位作家?還是一個段子手? 時間: 6月11日 地點: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 主講人:劉震雲 作家 劉震云:上個月,我跟嚴歌苓老師在這兒有個對話,怎麼由捧場繞成砸場?這個理直到現在我也沒有想清楚。有可能是當冠冕堂皇的話充斥了我們生活角落的時候,你說了一句老實話,就成了「砸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