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在申請留學的同學,查郵件是一件渴望著卻又害怕著的事情,渴望著收到心儀院校的offer,卻又害怕收到不好的消息,時刻打開郵箱頁面查找郵件仿佛變成了家常便飯。但其實,對於國外高校綜合評價的申請體系來說,即使收到一封拒信或者一封說明你在waiting list的通知,也是可能通過一封Argue Letter改變錄取結果的!
當有語言背景和成績相近的小夥伴收到offer,你也許會疑惑,為什麼你卻遲遲沒有消息或者只是等到了一封拒信呢。此時又該如何力挽狂瀾,證明自己?首先,不論是申請PhD項目還是MS項目,決定錄取的人終究是學校的教授或員工,這就意味著錄取過程摻雜著很多需要人去決定的因素。所以,如果你對錄取結果不滿意,千萬不要因此氣餒放棄,寫一封Argue Letter 去詢問一下情況,也許就會讓校方注意到你身上的亮點,從而改變錄取結果。另外,如果你身處waiting list,也就是學校招生的「魚塘」,更應該去多多表現自己,為自己爭取錄取。即使是對學校或者老師給出的錄取條件不滿意,寫一封有理有據的郵件說明情況,甚至可以獲得更高的獎學金待遇哦!
那麼怎樣去著手寫一封Argue Letter呢?首先,Argue Letter 並不是要你去駁斥招生官,而是去禮貌地詢問還有沒有錄取名額以及被拒的原因,這樣即使被拒絕,你也根據這些建議去打磨文書和資料,為其他項目的申請查缺補漏。當然,更重要的是去闡明自己的優勢和現狀,為自己的錄取再爭取一把。
如果在校方發來的郵件中,如果闡明了你沒有被錄取的原因,你可以先分析一下自己的申請優勢和不足,針對性去寫郵件。與Personal Statement略有不同,在這裡你可以寫的更加直接,表達自己堅忍不拔地想進入這個項目的願望。甚至有時候,學校和課題組老師是有意把難以抉擇是否錄取的學生放入waiting list,從而去更好篩選學生的。
那麼怎麼去應對郵件中具體問題呢?如果是因為語言成績被拒絕,可以說明自己已經更新了成績,或者已經報名了下一次考試,如果分數要求差距不大,多去說明自己的優勢,還是有希望的。如果是因為學術或實習經歷不足,你可以多去挖掘自己經歷中有價值的地方,努力證明自己其實是做了足夠的準備而且有能力完成項目的。雖然大部分拒絕的理由都是申請競爭激烈,申請者眾多之類,但表明一下自己對項目的喜愛禮貌表達一下感謝,也許會有意外驚喜。如果學校因為一些奇怪的原因不給予錄取,而你自認為自己的實力足夠優秀,你甚至可以大膽懟回去,說自己絕對是配得上項目錄取的,如果不錄取甚至是學校的損失!
雖然有種破罐破摔的味道,但老師們看到這樣一封郵件難免會有所觸動,說不定就會再給你一次機會的。
那麼如何去寫一封Argue Letter呢,首先,要在郵件開始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果是PhD老師的話,說明自己是誰,而如果收件人是學校管理人員,說明自己的姓名、申請號碼、申請專業,讓招生官確認你是哪一位申請者。郵件的名字可以起為「Application Argument+ Applicant Name and Number」。然後在文中說明自己的來意與情況:我之前收到了貴校的拒信or郵件or一直沒有消息,其中理由是 xxx ,但實際情況跟你們說的不符合,再把這些被拒原因,一條條 argue 回去,用過往的經歷與數據,從學術能力以及綜合能力凸顯自己與學校該項目的匹配程度。
除了主體部分說明自己的能力是稱職的以外,還可以從個人職業規劃的角度出發,解釋為什麼非常需要這個學校的平臺和資源,給學校一波彩虹屁,希望可以再考慮錄取。最後,在結尾段一定要禮貌地向招生官表達感謝,並且把自己的成績單、相關證書、
相關實踐經歷的證明等附在郵件中,一併發送。
當然,如果Argue Letter沒有起作用的話,不管申請的學校是多麼喜歡,心態還是要保持平和,切勿死纏爛打,畢竟機會還是很多的!努力準備下一個項目申請就好。
如果你對寫Argument Letter還有什麼疑問,或者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你在Macle平臺提問或者找學長學姐助攻哦!Macle,為你的成功申請助力!精彩回顧:
考不上,也可以!大郎,該喝毒雞湯了!
致北交大&同濟院逝去的朋友:世界錯了,你們沒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被輿論逼到牆角的留學生們!
對抗內卷,做自己的英雄!
疫苗之戰 誰與爭鋒
Macle作為知識社交平臺,為您提供簡單直接跟全球頂尖人才對話的平臺,輕鬆連線導師解決需求。導師中有美國高校校長、諮詢公司創始人、微軟高級經理這種權威大佬給你輕鬆撥開職業規劃明路,也有藤校、G5剛卷出來的親切師兄師姐們手把手帶你贏下卷中卷,在同輩中脫穎而出。
我們會不定期行業大咖舉辦的免費諮詢、直播交流會;組建同行交流社群,掌握最新業內消息,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我們也會定期在社群中發送免費課程,託福雅思等學習資料,演講,紅包,禮品等,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和小程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