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恩光
5月25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消息,司法部原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盧恩光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年齡、入黨材料、工作經歷、學歷、家庭情況等全面造假,長期欺瞞組織……」根據中央紀委通報的描述,盧恩光違反黨的紀律的行為觸目驚心、發人深省。
自欺必欺人,欺人必被欺。一副假面具戴了30多年,盧恩光還是被「打回原形」,可見「偽裝」得再深,欺瞞得再久,也只是欲蓋彌彰,最終註定會被黨紀的利劍戳穿。
近年來,幹部造假現象屢屢被曝光,像盧恩光這樣被「打假」的幹部也並不少見。從「向組織隱瞞本人真實年齡」的新疆「首虎」慄智,到「篡改本人檔案」的廣東省委原常委、珠海市委原書記李嘉……這些人盯上了造假帶來的「好處」,抱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的僥倖,不惜通過造假來謀仕途,終於在自欺欺人的鑽營中身陷泥潭。
現在看來,幹部造假伎倆並不完全相同,但造假目的往往驚人相似。有的把年齡越改越小,看長相像「50後」,看履歷是「60後」,有的甚至鬧出12歲工作、15歲入黨的笑話,處心積慮,無非是為仕途提拔獲得所謂「年齡優勢」;有的甚至造經歷、造學歷、造榮譽,一張履歷表,除了性別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挖空心思,也是在想為所謂仕途發展「增磚添瓦」。明知有暴露和被查處的風險,卻依然鋌而走險,這背後的根本驅動其實是為了實現權力和利益的最大化,以滿足自己永遠填不滿的欲望。
回想革命戰爭年代,面對血雨腥風、生死考驗,我們的先輩不屈不撓,視死如歸。他們以遭遇損失和苦難成就人生的滿足,骨子裡的東西,是理想信念的支撐、主義道路的自信。這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傳統和基因。而如今到了和平年代,有的人卻整日琢磨著所謂仕途,甚至可以大肆造假、無所不用其極。「君以此始,必以此終」。靠造假和鑽營攫取的權力和地位,最終必將被造假和鑽營所「出賣」!盧恩光被「雙開」,就是對所有造假幹部的最新殷鑑。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突出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強化巡視監督,加大對領導幹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抽查核實力度,併集中清理裸官、檔案造假等問題。總的來講,都是圍繞著解決管黨治黨、執行紀律失之於寬、失之於松、失之於軟這樣的問題。
當前,地方領導班子換屆工作正在推進,黨的十九大相關人事工作也已啟動。選對人用好人關乎黨的事業接續發展和黨的建設全局,關乎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各級黨組織必須聚焦政治紀律和廉潔紀律,堅決防止政治上有問題、本人不乾淨的幹部在換屆中進入新班子,從源頭上抓好幹部隊伍建設。對黨員幹部而言,則要增強「四個意識」,強化組織觀念,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方向不對,走得越遠,錯得越深。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深化「兩學一做」,重拾和堅定「四個自信」,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堅定人生航線。
(原題為《盧恩光被「雙開」的殷鑑:自欺必欺人,欺人必被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