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張英文海報,助你培養孩子積極正向的「成長型思維」!

2021-02-19 訊飛易聽說

There are two types of mindset we can cultivate. One that embraces problems as opportunities to learn, and one that avoids them often out of fear to fail. People that avoid conflicts can be described as having a fixed mindset. Those who see problems as interesting challenges have a growth mindset. Sometimes we like to switch from one to the other.

 

我們可以培養兩種思維,第一種思維擁抱問題,視之為學習機會;另一種思維逃避問題,通常是出於害怕失敗的心理。那些逃避衝突的人,可被稱為具有固定型思維;把問題視為有趣挑戰的人,則具有成長型思維。有時候,我們想從一種思維切換至另一種思維。

 

People have a fixed mindset because they believe the basic qualities like intelligence or talents are fixed traits, and that these traits are responsible for success. They often like to document past achievements.

 

有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智力或才能之類的特質是固定不變的,這些特質左右成功與否,他們通常喜歡記錄以往的成就。

 

With a growth mindset people believe that new abilities can be developed through practice. This view creates the love for learning the most great leaders and artists having common. For them life becomes an exciting journey, with endless opportunity to figure out new things and advanced.

 

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相信:可以通過練習來發展出新能力。最傑出的領導人及藝術家,普遍因這種觀點,傾向熱愛學習;他們覺得生命是一趟有趣的旅程,有無限的機會去了解新事物、進步。

 

To develop a growth mindset, Dr. Carol Dweck,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coined the term, advises leaders,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celebrate trying. Teachers should applaud students for any grade if they studied hard. 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develop any new skill they are interested in. Doing this will make them learn the skill of learning, which will also help them back in the classroom.

 

為發展出成長型思維,提出這一概念的史丹佛大學教授卡蘿·德魏克博士建議領導人、教師、及父母應該大膽嘗試:只要學生用功學習,不論成績如何,教師都應該讚美;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發展他們感興趣的任何新技能,這麼做將可以使他們學到學習的技巧,也可以幫助他們重返教室。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 in everyday life, let's observe two imaginary kids.

 

為例示日常生活中的差別,讓我們來觀察兩個假想出的孩子:

 

Jay thinks you've either got it or you haven't.

Ann knows that she can learn anything if she wants it enough.

 

喬伊認為,你要不就學得來,要不就學不來。

安知道,若她欲望夠強,她能學會任何東西。

 

 

At physical exercise Jay avoid challenges, when it's time to jump over the vaulting horse, he's afraid to look stupid and being laughed at.

Ann embraces any challenge. It's exciting. It's fun.

she knows that failing is part of learning. And if she tries hard, at the end nobody will laugh at her.

 

體育課時,在跳躍鞍馬項目,喬伊逃避挑戰,他害怕自己顯得笨拙,被嘲笑。

安擁抱任何挑戰,感到很興奮,覺得很有趣,她知道,失敗是學習過程中的一部分,若她努力嘗試,最終不會有人嘲笑她。

 

Jay avoids feedback. If the teacher tells him how to improve an assignment has been working on, he takes it personally.

Ann knows that to improve, she needs to listen to constructive criticism

She also understands that it's not her that is being assessed but the results of her work on that one day.

 

喬伊逃避反饋意見,若老師告訴他如何改進他正在做的一項作業,他會覺得是在批評他。

安知道,為了改進,她需要聽建設性的批評,她也了解,這些批評並不是在判定她,而是在判定她這一天的作業成果。

 

Jay always take the easy road. For example, he likes escalators and hates to take the stairs. When he is practicing the guitar, he stops the moment he is getting stuck.

Ann usually doesn't even take escalators. She jumps up the stairs, count every step in her head, and enjoys feeling the blood rushing through her veins. She practices the drums every morning for 15 minutes, not that she always enjoys it, but she knows that effort is part of a journey to a more fun life.

 

喬伊總是走容易的路,例如,他喜歡搭電扶梯,討厭走樓梯;練習吉他時,一卡住,他就停止不練了。

安通常不會搭電扶梯,她跳走樓梯,並在腦海裡數著步數,享受著血液流動的快感,她每天早上練習打鼓十五分鐘,並不總是樂在其中,但她知道,努力是通往更有趣生活的過程中必經的一部分。

 

Ann like to see others succeed. It inspires her. She knows that if she motivates her friends to get better, she herself is likely to grow too.

If his friends try new things and succeed, Jay feels threatened. He's afraid that their success will put pressure on him to do more with his life too.

 

安喜歡看到別人成功,這會鼓舞她,她知道,若她鼓勵她的朋友求進步,她本身可能也會跟著成長。

若喬伊的朋友嘗試新東西,並且成功,傑伊就會感覺受到威脅,他擔心他們的成功是種壓力,會迫使他得做更多。

 

Modern companies look for employees with the growth mindset, because they solve problems and persist despite obstacles. To spot the right ones, some asked during the interview whether the job applicant believes if managers are born or if management is a skill learned.

Jay thinks that managers are born. Ann gets the job.

 

現代的公司尋求具有成長心態的員工,因為這種員工謀求解決問題,就算遭遇阻難,也會堅持下去。為辨識這種員工,一些公司在面試員工時詢問應徵者:經理人是天生的,還是一種學而習得的技巧?喬伊認為經理人是天生的,安被錄用了。

 

Neuroscientist support the idea. They confirm that the brain grows like any other muscle in the body with training. Studies show that adopted twins tend to have higher intelligence compared to their siblings who stayed with their biological parents. The difference appears to come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s of adoptive parents, and shows that nurtur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nature.

 

神經學家支持這一概念。他們佐證,大腦就像身體的其他肌肉,會隨著鍛鍊而成長。研究顯示,被收養的雙胞胎之一往往具有較高的智力,高於留在親生父母身邊的兄弟或姊妹,這種差異顯然是因為收養父母的教育程度較高,這表明後天教養比先天素質來得重要。

 

A simple switch in how a person views a situation can mean the world of difference, not just the outcome of that situation, the outcome of that person's place in life.

 

一個人對一個境況的看法,只消一個簡單的改變,就可能造成大不同。不僅僅是這境況的結果將大不相同,此人的人生成就也會大不相同。

 

As the late poet Samuel back at once said: 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oncept? Is it overly simplistic? And if you buy the idea, do you believe it is possible to make a permanent switch from a fixed to a growth mindset? Please share your thoughts in the comment section below.

 

誠如已故詩人薩謬爾·貝克特所言:嘗試過,失敗過,沒關係,再嘗試,再失敗,比以前更進步的失敗。你認為這觀念如何呢?覺得它太簡單化嗎?若你認同這觀念,你相信這樣能夠慢慢從固定型思維轉變為成長型思維嗎?請在下方的評論留言欄分享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用好這十張英文海報,輕鬆引導孩子「成長型思維」
    近年來,教育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這個概念很流行。美國的教室裡,也有類似中國的黑板報,不過他們是在牆上貼的海報,海報裡有很多英文句子,不只是為了美觀,還是教學工具,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激發孩子潛能。
  • 成功的家庭教育,在於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說起面向未來培養孩子,一定離不開這個思維 —— 成長型思維。去年 8 月,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篇權威文章,揭示了「成長型思維」對孩子成長的幫助。有人說,它是「換一種思維,換一種活法」。成長型思維也被公認為近幾十年裡,在教育界最有影響的心理學研究。道理咱都懂,都知道「成長型思維」很重要。
  • 李玫瑾教授:如何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因為成長型思維難能可貴,比起成功,我們更喜歡孩子在逆境中有勇氣和方法重新站起來,而成長型思維所衍生的積極正向的能力,足以鼓勵孩子對面對挫折,用自我努力去實現逆風翻盤。對孩子而言,父母是環境中最大的影響因素,我們總是能從孩子的言行找到父母的影子。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父母只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與行,就會讓孩子有機會轉變思維。1.不要用語言扼殺可能性:可能性是成長型思維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逆境中相信有可能的孩子,會更容易生出勇氣和動力。
  • 五個小工具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當遇到學習中的困難時,你的孩子會使用以上哪一種表達方式?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相信他們的能力和潛能,願意付出努力並不斷挑戰自己。培養這些信念將有助於他們的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就是這樣的一種強大的信念,它決定著你的孩子在面對挫折和挑戰的時候,是會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退。」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模式?
  • 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15個最佳誇獎句式
    你相信誇獎孩子的方式,可以改變他的思維方式嗎?美國斯坦福教授實驗證實:長期被誇「你真聰明」的孩子,在面對挑戰任務時大部分會選擇拒絕,而被誇獎「你真努力」的孩子,不僅勇於接受挑戰任務,還能越挫越勇。這是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成長型心態」的力量。
  • 風靡了美國教育界成長型思維,如何培養?
    「成長型思維」的概念,來源於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的經典作品《終身成長》。根據對能力發展的認知,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通過鍛鍊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 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
    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進步的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的內生動力,不能給孩子太多外在的獎勵,那該怎麼樣表揚和鼓勵孩子呢? 本講為大家介紹的成長型思維就跟如何表揚和鼓勵孩子有很深的淵源。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卡羅爾·德威克教授,她把人的思維方式分成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是不能改變的,也不願意去改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願意通過努力去改變。
  • 3歲奶娃自我激勵的「咒語」鼓舞千萬人,如何教孩子積極賦能
    比如「我相信我能……、我知道我可以……、我有把握……」這種積極的自我對話,可以幫孩子獲得自尊和積極思考的思維模式。當孩子告訴自己,「我可以努力克服挑戰」時,就是用積極、快樂的想法代替了消極的想法,從而建立了自信。
  • 「好想改變,但又沒有勇氣行動」| 心理學:成長型思維帶你破局
    02.面對逆境時的兩種心態——「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威克在《終身成長》一書在提出,根據對能力發展的不同認知,人們的思維模式可以劃分為兩種,即「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和「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
  • 孩子遇到困難就想逃?培養「成長型思維」,化解孩子「畏難心理」
    什麼是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它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威克提出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變智商和能力,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所以對於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希望。怎樣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克服畏難心理?1.
  • 堅持用積極正向心態,聚焦孩子的成長
    上周,在《聊聊孩子學習中的那些事》的會心團體中,一位家長的發言說「要總是堅持積極正向聚焦孩子的學習,孩子就會越來越積極正向的成長。」在這段話中,我被「積極、正向、聚焦、堅持」幾個詞而觸動。我感覺自己的正向聚焦還不夠積極,也沒有很好的堅持,我的潛意識裡是否總是抱有期待,我忽然意識到這應該是我最近在孩子陪伴中時常迷茫的原因。
  • 《卡特教練》:成功不是目的,成長才是,趁早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
    思維方式決定語言習慣,而當語言發生改變時,也會反作用於思維,引導思維方式的變化。所以,培養成長型思維,可以先從培養語言習慣開始,打破語言偏見、用積極向上的語言引導思維。「努力」「守信用」「勇敢」都是積極的「標籤」,「標籤」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有強烈的影響作用,往往會使這個人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些積極的「標籤」,會引導孩子向這些好的方面發展。培養成長型思維,需要打破負面的「標籤」,用正面「標籤」引導孩子思考、行動。
  • 斯坦福教授:比起天賦,「成長型思維」更能決定孩子的成績
    有「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和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有什麼差別,通過下面這一幅圖就可以看出來。 也就是說,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遇到困難和挑戰的時候往往更加樂觀積極,用正向的眼光去看待挫折。
  • 思維決定命運:培養成長型思維,讓孩子實現從平凡到優秀的蛻變
    在我看來,女兒陷入這樣的怪圈,正是因為欠缺「成長型思維」,什麼樣的思維稱得上「成長型思維」呢?一、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看見成長的自己》一書中提到了「成長型思維」的概念。
  • 《終身成長》: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培養TA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正因為成長型思維模式對我們的孩子如此重要,而這本書的作者也在本書中用科學研究的實證方法證明了人們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並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獲得成就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 五種培養正向情緒的習慣
    你有一個目標,但是每次想到那個目標,負面語言就會跳進腦海裡,你對自己說:「沒錯,那個目標聽起來很神奇,但是萬一‥‥怎麼辦?」或者:「沒錯,我想那樣做,但是我沒辦法做到,因為‥‥」類似「無法」「但是」「厭惡」和「絕不」等詞彙會把你與可能性隔離開,因為這些詞彙會使你將命運開關上的控制杆往下拉,同時創造恐懼、焦慮和悲傷。你並沒有說:「沒錯,我想回學校讀書。」而是告訴自己:「我沒有時間這麼做。」
  • 心態決定命運:國外學校都在培養的「成長型思維」,得讓孩子掌握
    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又被稱為"成長型心智"。最早的提出者是美感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維克提出的。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都有著樂觀的心態,遇到挫折更加柔韌靈活。他相信,孩子的的智力可以在後天的培養的基礎上去改變的。
  • 成長型思維:終身成長
    文章的標題是《一項全國性的實驗揭示了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業成就》,旗幟鮮明地從科學實踐和實驗的立場,揭示成長型思維的實踐效果,表明成長型思維能夠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發展。證明成長型思維的價值不僅在美國,在南美洲的智利,也有一群研究人員在研究成長型思維的作用。他們最近在智利全國成績測試中,分析和評估了10年級學生思維與表現之間的關係。
  • 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正向激勵孩子的成長
    這個著名的實驗揭示了積極的心理暗示的魅力:正向激勵了孩子,給了孩子成長的動力。相信大家都看過《夏洛的網》。它講述了一隻蜘蛛夏洛為救朋友小豬威爾伯,通過在威爾伯頭頂上方編織四張奇特的網,改變人們對威爾伯的看法,也讓威爾伯找到自信的故事。這四張網奇特在哪裡?每一張網上都有一個稱讚威爾伯的詞語。
  • 重視培養孩子成長型思維,面對挑戰和困難,孩子能夠更好成長
    孩子成長型思維,都是家長這樣培養出來的很多時候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有所作為,但卻苦於不知道方法,對於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成長型思維,孩子如果能夠從小具備這些,將來長大了就能夠更好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那麼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呢?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在失敗中吸取教訓,找到讓其成長的方式和經驗,那麼就可以說這個孩子具有成長型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