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

2020-10-10 賈新超博士

當孩子通過努力取得進步的時候,為了保護孩子的內生動力,不能給孩子太多外在的獎勵,那該怎麼樣表揚和鼓勵孩子呢?

本講為大家介紹的成長型思維就跟如何表揚和鼓勵孩子有很深的淵源。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卡羅爾·德威克教授,她把人的思維方式分成了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後天是不能改變的,也不願意去改變;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也願意通過努力去改變。

在卡羅爾·德威克的研究中,她發現人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一種家長習慣於表揚孩子聰明,這樣的話,孩子容易認為自己就是天生的聰明,他為了維護自己的聰明形象,反而只找特別容易的事情做,來表現自己的聰明,或者只找特別難的事情做,反正大家都做不到,他做不出來也是正常的,總之都是在逃避有挑戰的事情。但我們知道,發展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過「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讓孩子「跳一跳摘桃子」才能有效促進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發展出自己原來還不具備的能力。

而另外一種家長呢,就特別會運用成長型思維的方式表揚孩子。這樣的家長會表揚孩子是通過努力獲得的成果,而不是靠聰明。這裡有一個媽媽的小案例,大家可以聽一下:

有個幼兒園的小女孩兒,老師給家長的評語裡面說:她的識字量已經可以在班裡面當小老師了,可以幫助老師給其他小朋友講書上的故事了。

媽媽問她:為什麼你的識字量這麼大?

小女孩說:因為我聰明啊!

媽媽告訴她:聰明只是一個很小的原因,因為你會思考;遇到不懂的漢字,你不會輕易的放棄,你會思考它應該怎麼讀。比如,你剛剛看到的「填」(填寫的填)字,你不認識「填」字,你說讀「真」,可是你又覺得不對,又試了幾個讀法,最終找到了正確的讀音;是你不放棄思考,所以你才慢慢地通過努力,學會了更多的新東西。

這位媽媽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努力,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通過努力是可以克服困難的,自己的努力可以提升自己能力,並不只是靠聰明才獲得成功。

成長型思維的另外一個淵源就是積極心理學關于堅毅(Grit)的研究,Grit的英文原意是「堅硬的沙粒」,曾經是一部電影的名字《The true grit》(中文譯名:大地驚雷),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經歷千難萬險為父親報仇的故事,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者安吉拉·達克沃斯(中文名:杜李惠安)受到電影的啟發,就把她的研究命名為Grit。她研究了美國西點軍校的學生,發現有20%的學生在第一學期會退學,那剩下的80%的學生和退學的20%到底有什麼不同,達克沃斯的研究發現他們最大的差異就是堅毅的品質,退學的20%的學生缺乏堅毅的品質。她還研究了參加全美拼字大賽的選手,類似於我們的漢字聽寫大會,達克沃斯發展那些堅持下來走到最後的選手,能夠在枯燥無味的生僻字拼寫中努力探索的人,都具有非常堅毅的品質。

所以,安吉拉·達克沃斯提出來,堅毅是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品質,更能預測一個人能不能最終成功。但是,面對如此重要的品質,到底該如何培養?她說她也不知道(I don’t know)!當時我看了她在TED論壇上的演講(網上可以找到),我也感到很驚訝!不過安吉拉·達克沃斯提到一個方法,如何培養堅毅的品質,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成長型思維!

在成長型思維的指導下,才能讓孩子遇到困難不退縮,不迴避挑戰,才能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而不只是為了維護自己聰明的表面現象,再美麗的泡沫還是有破裂的時候,最終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相關焦點

  • 《傑克一定有辦法》: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未來不會太差
    &34;的孩子以後更優秀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提出了人有兩種思維方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一種是成長型思維。1、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擁有堅韌的毅力在遇到困難時:固定型思維孩子在教育中,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能從生活中享受樂趣,無論是學習還是交友,他們樂於助人且不易放棄。同樣,成長型思維不僅適用於孩子,也適用於父母。具有成長型思維的父母,不會因為孩子一時的成敗而評論孩子,而是善於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教會孩子擁抱挫折和失敗。
  • 孩子沒有「天賦」學不好?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孩子學習快人一步
    有一部分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他們積極應對困難,並表示他們喜歡挑戰。還有一部分孩子則擁有固定型思維,他們遇到難題以後失敗了,就覺得自己很笨,遇到這種難題很慘。 研究中監測了這群孩子面對困難時的腦部活動圖像。
  • 心理學教授: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更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
    有的孩子會因為失敗而氣餒,而有的孩子反而會覺得很有趣,還愛上了這種挑戰?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作者認為,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在面對失敗、挫折和挑戰的時候,會更積極努力地應對,不會滿足於既有的成果,會通過努力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
  •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
    成長型思維,是孩子的終生財富原創作者|滴答朋友彎兒差點兒被自家兒子氣死了。她發來一連串的微信跟我吐槽:「我兒子居然問我為什麼要這麼關注成績,非要考第一名?」史丹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提出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固定型思維模式,另一種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在人生道理上,父母的思維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擁有成長型思維的家長,孩子才能越學越好。
  • 層次高的人,都擁有成長型思維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深諳其中的道理,他們願意在關係的不同階段裡共同成長,承認彼此性格的局限,承認彼此關係中存在的問題,努力經營。愛情和婚姻對他們來說,是兩個人共同創造的藝術品。這件藝術品創造的過程,都蘊含兩個人的努力、合作和創造。
  • 成長型思維:終身成長
    當一個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時,他對待成功和失敗的看法會截然不同,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相信自己的潛力是未知的,困難和失敗只是幫助自己進步的挑戰。美國、智利等國研究人員,通過實證研究,揭示了「成長型思維」對學業發展和成長的重要價值。結合這一實驗結果,我們該如何運用「成長型思維」?
  • 你是僵固型思維還是成長型思維?
    結果發現,那些被誇獎很聰明的孩子的分數比在第一輪測試中的分數要低20%,而那些被誇獎很努力的孩子的分數比在第一輪測試中的分數至少提高了30%。 為什麼誇獎孩子「聰明」和誇獎孩子「努力」,結果會有如此巨大的區別?德韋克教授認為,誇獎「聰明」和誇獎「努力」激發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智模式:僵固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 《終身成長》:好父母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判。相反,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你是一個不斷努力成長的人,我看到了你的成長過程中付出的努力,給予支持和配合。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父母只追求孩子是否成功、在乎孩子的成績好壞,導致孩子害怕挑戰,在乎別人對他的評價,容易停滯不前只享受當前取得的成果。
  • 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固定型思維模式讓人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因此擁有這種思維會讓人急於一遍遍證明自己的能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讓人更關心能否提高自己,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我們日常的行為都是由思維決定的,正因為兩種思維的人關注點不同,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差別。
  • 家長具備了「成長型思維」,才能引導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體現了人們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心態。這條信息可能是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你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而我正在對你的能力進行評判。也可能是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你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人,我對你的成長很感興趣。那麼以上兩位孩子的家長(包括我在內)都向孩子們傳遞了哪一種思維模式呢?
  • 《終身成長》: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培養TA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教會TA成為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擁有更大的世界和無限可能的精彩人生,當然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01.成長型思維模式和固定型思維模式《終身成長》的作者卡羅爾·德韋克是史丹福大學行為心理學的教授,她致力於研究人的自我、人格、動機和發展。書中的觀點和研究成果都是以她的實證研究為依據。
  •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擁有「成長型思維」,看看你擁有嗎?
    直到我看到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這本書,我終於找到的答案! 這本書裡將我多年的疑惑全都解開了,作者說人的思維有兩種,一種叫固定思維 ,另一種叫:成長型思維。 這兩種思維並不是單純的存在,非此即彼,而是每個人都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但在處理不同的事情時,不同的思維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 思維決定孩子未來,突破思維定勢,成長型思維能讓孩子走得更遠
    這兩個孩子不僅追求不同,其背後的成長思維也是不一樣。女兒是典型的&34;擁有者,A而兒子則受到&34;的影響阻礙他進步。家長千萬不要小看了孩子小時候的定勢思維,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應該要教育孩子突破思維定勢,用成長型思維來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 比勤奮更能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成長型思維
    為什麼孩子們的想法分歧如此之大?是智力的因素嗎?不是。是思維模式的不同。那些積極面對困難的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另一部分消極面對的,則是固定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大腦活躍度也是天壤之別。
  • 《銀河補習班》:成長型思維的父親,教育孩子收穫《終身成長》
    這兩種教育理念實際上是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3.兩種思維模式對成功的理解成長型思維模式者認為成功來源於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來源於學習和自我提高。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孩子,會用勇敢的接受挑戰,對挑戰感到興趣,並能在挑戰中獲得成長。影片中後來的馬飛,考試沒能進入全年級前十,但是他能夠坦然地面對自己的失敗,並且拒絕繼父幫他找學校,他胸有成竹地告訴繼父:「我可以自己去考」。
  • 《陪孩子終身成長》允許孩子「犯錯」:3招幫助孩子擁有成長思維
    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從每一次錯誤中學到東西。這也正是幫助孩子擁有成長型思維的關鍵。《陪孩子終身成長》一書的封面允許孩子「犯錯」,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成長是個「試錯「的過程。孩子的心靈像稚嫩的幼芽,很容易受到傷害。
  • 中科院心理學家:如何訓練孩子具備「成長型」的思維模式?
    每個孩子在成長道路上都會遇到困難、挫折、失敗,他們是選擇逃避放棄還是迎難而上?面對困境時如何把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增強孩子的內動力,鍛鍊他們的堅毅力,是每個家長和教育者需要修煉的課題。很多家長都在糾結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孩子能上資源更優質的學校費盡周章。
  • 同樣是教育孩子,「成長型思維」能培養出學霸,原因不容忽視
    成長型思維這一理念無疑於為當下的教育提供了更加豐富,更加發散的思維引導。並且在教授的理論中提出成長型思維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如果家長們可以在後天的環境中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孩子身上很有可能會形成更為有利的成長性思維。
  • 成長型思維:厲害的人都是成長型思維
    後來我在《終身成長》這本書裡找到了答案,叫做「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能力可以通過努力改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固定型思維又是什麼?樊登給這兩個思維進行了高度概括,它們分別對應兩個基石假設。前兩天鄰居家的孩子來我家玩,這孩子很聰明,頗有打遊戲的天分,現在已經做了半年的遊戲主播。我告訴他,電競這條路如果要職業化,那就不是好玩了,而是艱苦的訓練,並給他推薦了李善友教授的《刻意練習》視頻,因為我知道看書對他而言太枯燥了。
  • 《終身成長》-人生不設限,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孩子成才的關鍵
    分別是固定型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有讀者會問,為什麼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擁有這麼大的能量呢?她成長型思維模式的老師迪蕾,為了挽救她,直接對她說,如果繼續不學,就要把她轟出教室。她害怕失去迪蕾這個老師,受迪蕾的成長型思維影響,她不甘心失敗,開始改變自己。她第一次付出了全部的努力,跟著迪蕾一起訓練,最終贏得了比賽。